《撼龙经:寻墓不盗》第2章 墓穴
再者就是遇到群山环抱、山势绵延起伏、山清水秀的地方那就更不用说了,这行外人看上一眼望上一望也会不禁感叹一句这等地方风水上佳,那古人自然不会放弃这等绝佳的栖身之所。
宝玉三人往这片低草丛里走,看到这大树根旁有个小土坡,再往下就是一个切面接近垂直的小断坡,宝玉走到坡边上蹲下身子费力的挖起一把泥土。
先用手指捻了捻,后又放到鼻子前闻了闻。
“闻”也是一门高深的学问,不过说起来倒是简单。“闻”分两种,一是用鼻子闻气味;二是耳闻,耳闻说白了就是用耳朵听声音。
这依据不同的气味就可以判断出这地下是否有古墓,这说起来是简单但这真要闻起来还是得下不少工夫。
那花是香的粑粑是臭的谁不知道呢,抓起一把土闻了闻说一股土腥味,那不废话呢嘛。
得要闻得细微一点……
这秦汉时期的古墓,经常灌注水银和朱砂进行防腐。而唐宋之后便通常是往墓室的墙壁上涂青膏泥。
这青膏泥的作用是为了防止葬具潮湿和渗水,以保护葬具使其不至于过早地腐朽。这明清的墓葬多字砖石构造,那气味就更重一点。
这还不算,这被盗过的和没被盗过的,味还不一样,学问大着呢。想学啊?别做梦了。
这耳闻呐,就是听风,听雷声。这古代墓葬回填泥土,这古墓越大回填的越多,但随着年代的推移,这泥土必然会自然沉降,造成一种外实中空的情况。
这样的墓室一遇到外界较大的震动,比如打雷,就会往地表上传达不同于其他地方的声音。这古墓年代,大小规格不同,传出来的声音也不同。
既得鼻子好使又得听力极佳,宝玉就是这样的,人家花了好几年特意去练的嗅觉和听觉,人比人气死人吧。
宝玉丢下手上的泥土,拍了拍手,迈开腿从断坡跳了下去,这断坡离地面也就一两米的落差。
宝玉弯着腰看了看这断面上的土质,看向他俩,
“下来吧,就这了。”
朝阳一个高跳了下去,似信非信得问怎么看出来的。
宝玉指了指脚下的小土坑,伸手拍了拍面前的大土坡,说道,
“这土坡不是自然形成的,是打盗洞时挖的土都堆在了这。估计能有个一两年了风吹日晒的现在已经看不出痕迹了,但这颜色和气味还是有点区别的。”
宝玉用脚拨开土坑上的枯草,用脚尖画了个圆和朝阳说,这就是盗洞口。
宝玉招呼朝阳致电,朝阳从包里拿出手机,滴滴滴的按了一串号码。
过了一会合上了电话,和宝玉说,
“家里那边的人一会就来。”
宝玉从包里拿出折叠的工兵铲,意识是他和朝阳先挖着,省着像上次一样一个领头的不听劝阻非要在大门挖,结果中了机关受了伤,他们俩还连带着受处分。
朝阳也从包里掏出折叠铲伸展开来,仰头看着站在山坡上的婧妍,伸直手臂把铲子递了过去,
“女士优先呗。”
婧妍看了看铲子,伸出手刚要接。
朝阳立马又收了回去,和婧妍嬉皮笑脸的,
“嘿嘿,逗你玩呢。”
宝玉和朝阳一起你一铲我一铲,挖了半天这土坑已经能有一米深了,宝玉和朝阳站在坑里也就上半身露在地面上。
朝阳把铲子杵地上抬起脚准备把铲头踩进土里挖的更多一些。脚刚把铁铲头踩进土里,还没来得及收回来,这盗洞突然向下凹陷崩塌了下去,两个人下意识的喊叫,宝玉,朝阳连着两把铲子一起滑进了盗洞。
婧妍一看情况不对便飞身跃下,蹲在洞口查看情况。两人沿着向下的台阶滑了能有五六米米深。
宝玉和朝阳哀嚎着,宝玉捂着后背站了起来,朝阳更是捂着屁股嗷嗷叫,
“哎呀他娘的……我这一路顿~顿~顿的顺着楼梯滑下来,屁股给我跌好几半了。”
宝玉往下看,墓室里边漆黑一片,宝玉扶起朝阳来,
“快起来,我们上去。”
朝阳把手搭在宝玉肩上,咧着嘴哀嚎,
“哎……慢慢……慢点……”
宝玉鼻子一吸,周围的气味有点刺鼻
“等会……这墓里味道有点怪……”
朝阳看向宝玉,问他什么味?宝玉说好像是矾酸。”
朝阳一听一把扶住了宝玉,这矾酸在墓里是作为一种防盗机关,要是不小心沾上了那可就立马烧的连皮都没了。
“快快快……快快……快上去!”
宝玉和朝阳相互扶持着往上走,到了盗洞口婧妍伸手拉了他们一把。
不一会,气象局的驻地人员赶来了,包围了现场,拉起了警戒线。
朝阳一手揉着屁股一手递给他们递上气象局的文件许可。
因为每个小组的人员都是严格保密的,看证件的虽然都是长官,但他们也不确定真假。他们和上级反应,这身份才得到了证实。
事情不算完,正所谓能力越大责任越大,因为上次有人员受伤的原因,他们每个小组被规定在发现古墓之后还要帮助考古人员排除危险因素。
那现在首要的危险因素就是这墓里的空气,这墓埋了多少年墓里边的尸体就腐烂了多少年。尸气,尸臭,再加上刚才闻到的矾酸味,要是不通风的话那能活生生把人熏死。
虽说这墓前几年被打开过,不知道那帮盗墓贼到底通没通风,可就算当时通了风那这也又埋了一两年。
这要是里边还有什么没散干净的毒气,人进去了把毒气吸进了身体里,搞不好就得晕在墓里给地下那位当陪葬的了,可不能大意。
不确定的因素实在太多,思来想去安全起见,宝玉建议还是再通一晚上风吧。
这俗话说,人是铁,饭是钢,一顿不吃饿得慌。
这本事再高的人也得休息好吃饱饭,三人吃了东西喝了水休息了一下午外带一晚上,养足了精神以后,第二天一大早开始行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