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皇子》第4章 一波虽平,一波又起
不过今晚没有任何一名皇子或公主前来,因为不能,不敢。
第二天李无忧缓缓的醒了过来,李无忧一醒过来上官芮便看到了。
“忧儿,你醒了?饿了没?娘这里有之前熬的粥,还没凉。”上官芮急忙拿过来一提盒。
李无忧挣扎的要做起来,但扯动了伤口,疼的直咧嘴。
“忧儿你先躺着好好养伤吧,有什么跟父皇和你母后说。”站在门外的李罡走了进来。
李无忧又被上官芮扶着躺在了床上,虽然醒了过来,但脸上依旧苍白无比。
“让父皇和母后担心了,父皇这昨晚行刺的是何人?抓住了么?”李无忧看着李罡问着。
“你认为昨晚行刺的应该是何人?”李罡反而反问李无忧。
李无忧思考了片刻,便回答“宫中戒备森严,很显然不是来自宫外。”
然后想了想又说“我记得父皇以前给我可以养三百亲卫的权力,可儿臣不喜养亲卫,因为宫中戒备森严,禁卫更是巡视宫中,由此可见来此宫中其他地方的可能也比较小。”
“只有可能是我的无忧殿之中的人,此人武艺不差,难不成是四武?”李无忧说出了四武可李罡摇了摇头。
“难不成是儿臣猜测错了?”李无忧又有些若有所思。
“忧儿,你猜测的差不多,不过不是四武,是二德!”李罡直接说出了答案。
“不可能!二德不会武艺,当初被猫吓得都慌忙逃窜,怎么可能是二德?”李无忧因激动又要撑起身子,又牵扯了伤口,疼的龇牙咧嘴。
“忧儿你先别激动,就是不知这二德隐藏这么久,突然暴露出来是因为什么。”李罡也在想这次的动机,虽然他心中自己有了人选。
就在二人谈话之际,殿外响起一道尖锐的声音,“君主该上早朝了。”
“忧儿你先好好休息,父皇先去上朝,退朝时再来这里。”说完李罡正要走,但李无忧一句话让他停住了脚步。
“父皇,儿臣也要去早朝的。”
“不行,这次你不用去了,好好养伤,你的伤挺严重的。”李罡直接拒绝了。
“父皇,儿臣必须要去,不然难免落了口舌,儿臣不想被别人说着为了不上早朝而假装被刺啊。”李无忧直接说出了自己所想。
“唉,忧儿没事的,这件事父皇会查清楚,任何人也伤害不了你。”李罡突然变得威严肃穆。
“儿臣一生从未被别人指指点点,我只想做的就是,不想被别人背后议论。”李无忧挣扎着坐了起来。
上官芮在一旁心疼的无法言表,只能默默看着李无忧。
“儿臣必须上早朝,父皇还请应允。”说着便站了起来,虽然因疼痛而有些紧皱着眉头。
李罡看到如此情景,本想拍拍李无忧的肩膀,可手抬起来又放了下去。
“父皇准了,但如果支撑不住,必须要说。”李罡同意了这种做法。
李罡唤来一侍女为李无忧更衣,然后披上大氅。
李无忧又与上官芮说了一声,自己没事,让她在这先等待一会,便跟着李罡去早朝。
“吾皇万年!”
天誉皇朝无跪拜之礼,因为被李罡废除了,他觉得生而膝下有黄金,跪天跪地跪父母跪恩师,跪他就不必了。
“今日本皇先不看奏本,有一事想问众卿,众卿怎么看这北方的战事?”
虽然是早朝,但没有一位大臣回答这个问题。
“父皇儿臣觉得,应与太炎皇朝抗争,儿臣只需与四皇妹带五万精兵便能破敌方30万大军,四皇妹带两万从天坠而去,绕其后,断其后路,三万从城中直出,前后夹击便可破。”出声的是大皇子。
李无忧低着头余光撇了一眼大皇子,闷不做声。
“父皇儿臣觉得不可,天坠本是险地,所有阻便是大危,儿臣当觉得应守,待其久攻不下,军心必然紊乱,不攻自破。”反驳的正是六皇子。
“父皇,儿臣觉得此举应险中求胜,如果担心天坠有伏兵,派人探查一二便知。”大皇子立马反驳。
“父皇,儿臣觉得此举应稳中求胜,这样太炎大军不攻自破。”
两位皇子在朝堂之上争论不休,李罡皱了皱眉,看向了二皇子,“老二你怎么看呢?”
“父皇,儿臣愚昧,只能听从父皇的决断。”二皇子直接说出了口。
低着头的李无忧余光又撇了一眼二皇子,一言不发。
“那,无忧你如何想的?”李罡的话语又转到了李无忧身上。
李无忧叹息一声,他实在不想回答这个问题,但也没办法。
“咳咳,父皇,儿臣身体虚弱,从未了解过边疆的战事,此事儿臣无法替父皇分忧。”李无忧也没了办法。
“太炎皇朝给本皇两种选择,一是拼杀到底,二是和亲,本皇也难以抉择啊,若不是老七在南方边疆,此事也不会这么麻烦。”李罡说着显露出苦恼的神色。
“此事…”李罡还未说完便被打断。
“咳咳…咳咳咳…”李无忧一阵急促的咳嗽声响起,右手扶住胸口,丝丝血迹渗出。
“无忧,你可还好?”李罡的神色有些担忧。
“儿臣谢父皇关心,儿臣并无大碍。”李无忧的脸色明显很是虚弱。
这一幕也落入了群官与皇子眼里,几位皇子更是目露精光,但极为隐晦。
“此事众卿怎么看?”李罡又问起了各位大臣。
“臣建议和亲。”一位大臣直接说出,是当朝另一位丞相。
“臣建议拼杀,绝不让太炎看低我天誉!”说出这话的正是李无忧的外公:上官带刀。
“臣建议和亲。”
一众大臣立马开口,唯独只有上官带刀说拼杀到底。
“臣建议拼杀!正如上官丞相所说,天誉让人看低!”说出这话的是镇军大将军:赵豪。
这一幕也也微微令李罡差异,这赵豪怎么会向着上官带刀呢?
“臣附议!”这说话说出的是龙威大将军:谷武。
“臣附议!”这是赵空。
“臣附议!”兵部尚书
………
“老臣愿请命,提刀上阵!”天誉老军神:司徒魏然。
这一幕几位皇子心中自然知晓是为什么,李无忧微微一笑。
“本皇也只众卿想捍卫天誉之尊严,可太炎的百战军,由太炎军神破军亲自带领,北方战局岌岌可危啊。”李罡皱眉苦脸,有些恼怒。
“本皇觉得和亲最好,但又不知哪位皇子合适啊。”李罡摇了摇头
“吾皇圣明!”一众大臣立马开口。
而说拼杀的那些大臣脸庞也没有什么错愕之色,很是平静。
这下没有任何一位皇子出声了。
“老大你觉得?”李罡向着大皇子问着。
“父皇,儿臣想问是哪位公主?”大皇子率先问到。
“月幽公主。”李罡一脸微笑的望着大皇子。
大皇子身后的李无忧松开了握紧的拳头。
几位皇子也是叹息一声。
“父皇,儿臣已纳皇子妃,如若是我,太炎皇朝那边恐有异变啊。”大皇子微笑着躬了躬身。
二皇子一言不发,他也纳妃了。
李无忧眼观鼻鼻观心。
“父皇,儿臣一心只想读兵书,无纳妃的想法,恐无法帮上什么,三哥也没有纳妃,无忧殿也冷清……”
六皇子还没说完就被一声怒喝打断。
“胡言!无忧现在已成这样,你还想让他纳妃?”李罡直接瞪着李无承。
“父皇,儿臣觉得我们都可纳妃,第一如若大哥二哥,那丢的也是太炎的脸面,如若是六弟,也可,因为六弟也无皇子妃,而且六弟本就聪慧,月幽公主更是聪慧无比,但最适合的还是儿臣。”李无忧直接把矛头指向自己。
刚刚听着前面的话还有些气愤的三人顿时有些愣住,转头看向了李无忧。
“哦?为何?”李罡也微微一怔,没想到李无忧会这么说。
“儿臣,本就命不久矣,若还能为父皇分忧,儿臣就算离去也无悔啊。”
说完李无忧直接走出对着李罡躬身。
“胡言!一派胡言!休的再次胡言!”李罡气的容颜大怒。
“父皇,可儿臣…”李无忧还想说些什么。
“和亲之事就放在老六身上了,老六也不小了,此事不得再议。”李罡直接打断了李无忧的话,起身走了。
“退朝!”
众人都走后李无忧缓缓起身朝着大殿外走去。
“三殿下,上官丞相走时说有事找殿下。”李无忧走出大殿不远,一个小监站在旁边说着。
“给本殿备车,去相府!”李无忧直接吩咐小监。
李无忧直接朝着宫门而去,小监准备的很快一辆马车停在宫门不远处。
李无忧坐上了车就朝着上官府而去。
宫内,德承殿。
“三皇子出宫去哪儿了?”
“上官府。”
“啊!烦死了!”李无承直接把桌上的东西打飞出去。
“六殿下,有必要这么急躁?”从旁边走出来一个温儒尔雅的男子。
“现在纳妃的是我,我能不烦躁么?”李无承坐在一旁怒气不减。
“六殿下可曾记得在下说的事?今日上朝不论是哪位公主,都要往自己身上推,可你到好直接往外面推。”来人看了一眼李无承又扇动手上的白骨扇子。
“你怎么知道?”李无承疑惑朝堂之上的事自己没说,他怎么看出来了。
“你都成这样了,我怎么可能不知?你所同意的肯定不是和亲。”那男子一副尽在掌握的样子。
“现在如何做?”李无承冷静了下来。
“六殿下认为最好对付的是谁?”男子抛出一个问题。
“三皇子?”李无承回答的很快。
“非也,三皇子被你几位皇子联手都能活到今日,背后定有高人。”男子摇了摇扇子,又继续说着。
“昨日三皇子晕倒此局亦破,却不知是谁急不可耐的想让三皇子死,但其中最大的可能性是大皇子。”男子说出了自己的猜测。
“为何?”
“因为二德是二皇子的人。”
“那不应该是二皇子么?”李无承没搞明白。
旁边的门客更是一脸黑线。
“我知道了,大皇子想嫁祸!”李无承眼睛一亮。
“没错。”男子点了点头。
“那三皇子现在又可以悠闲了。”李无承想到李无忧就来气。
“既然三皇子没事,那就给他找些事做,南方不也有个烂摊子么。”男子一脸微笑的看着李无承。
“这我可不能说,况且他有伤在身。”李无承直接拒绝了。
“你不能说,大皇子不也能说么?”
李无承皱着眉头没有说话。
旁边那男子看到李无承这样也是有些无奈“你不能去与大皇子说,不是还有一人么?大皇子喜欢广交门客,看这局他怎么解。”一条毒计在他心中想出。
“我这就去。”李无承直接起身。
“六殿下,沉住气,现在不是时机,等三皇子好转些再说,大皇子的门客某些或许也会以死明志,到时候大皇子再蠢也会想到的。”男子直接叫住了要走的李无承。
“对,差点就搞砸了。”李无承又坐了下去。
“殿下,今天和亲的是哪位公主?”男子又问起了李无承。
“月幽公主。”
“果然如此!不过这件事对于三皇子而言是坏事,但对殿下来说,反而是件好事。”男子直接坐在了一旁。
“这??”李无承愣了一下,然后恍然大悟。
“谢先生教导。”李无承站起身对着男子行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