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大唐当皇孙》第4章 任务
俄顷,两人就到了李隆基寝殿外。
高力士早已在殿外等候。
“陈将军,怎么这么快啊!”
“宫门口刚好碰见了,就直接绑过来了!”快男陈玄礼答道。
“交给我就行了,有劳陈将军了。”高力士接过绑李俨的绳索。
陈玄礼施礼告辞。
“高阿翁…….”
李俨刚开口就被高力士打断:“小祖宗啊,你怎么能杀人呢。”
李隆基真的知道了!
太子府果真有卧底!
古人也玩无间道!
人与人之间的信任呢!
“是他欺人太甚,我是自卫!”李俨解释道。
“哎!太年轻气盛了,进去记得认错态度好点,圣人这次真的很生气。”
历史上宦官名声大多不好,高力士偏偏是个特例,有千古贤宦第一人的美称。
而且高力士是看着李瑛和李俨长大的,所以高力士不免对李俨多有叮咛。
须臾之间,李俨就到了李隆基面前,高力士自觉退下。
“跪下!”李隆基啜了一口酒,狠狠吼道。
男儿膝下有黄金!
怎么可能你让我跪我就跪。
我还要不要面子了!
皇帝了不起啊!
李俨“咚”的一声跪在地上。
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
“你个碎怂,胆子很大么,现在都敢杀人了!”
绑李俨过来,李隆基其实并没有真的想要杀他,已经失去儿子了,总不能把孙子也杀了吧!
再说,这孙子小小年纪,也不存在造反的可能,根本构不成威胁。
只要不造反,都能小事儿。
但杀人终究是不对,必须要好好教育一番。
“阿翁,俨儿没杀人,俨儿那是为民除害,为父报仇。”
“混账!竟敢东诓西骗!”李隆基气的猛拍案几。
这碎怂的歪理,真是老母牛戴胸罩──一套又一套。
杨洄平日在民间做的龌龊事,李隆基是很清楚的,只要不是特别过分,一般也懒得管。
让李隆基生真正气的是“为父报仇”四个字。
太子李瑛,鄂王李瑶和光王李琚三人犯有谋逆之罪,证据确凿。
这瓜怂娃说要报仇,这话什么意思,难不成也想造反。
“俨儿可没有胡说,我阿耶和两位叔叔并无造反之心,他们是受杨洄和武惠妃欺骗才披甲进宫的。”
“这是谁给你说的?”李隆基眉毛一抖,随即又立刻恢复平静。
李隆基从小就在宫斗中生活长大,又历经多次政变才登上皇帝宝座,早已练就一颗波澜不惊的心,稳着呢!
我大伯说的….不能把大伯卖了。
那也不能说我是在高一历史课本上看的吧!
李俨微微蹙眉,思忖半晌:“阿翁若是不信,可以让人调查。”
把问题甩给李隆基。
李隆基沉默半饷,脑袋如马达一样快速运转。
李俨说的话刺激到了他最敏感的那根神经。
杨洄是他派去监视太子府的,今晚的所作所为甚是出格,似乎的确有问题。武惠妃也有个儿子,保不齐会铤而走险为儿子清除障碍。
李隆基能允许身边的人不学无术,甚至生事扰民,但决不允许他们染指朝政。
觊觎皇位的人太多,不得不防!
李俨有没有撒谎一点都不重要,沾上“谋逆”两个字,都得查。
宁可错信一百,也不可放过一个。
可这次牵扯到自己的三个儿子,人都已经杀了,万一查出来真的不是三儿子造反。
那皇帝的脸往哪搁。
死儿子已经很痛苦了,还要被打脸。
那不成了光着屁股推磨──转着圈的丢人。
李隆基一边思索,一边端起酒杯,抬起后发现杯中空空如也。
李俨见状,快速上前拿起酒壶。
“谁让你起来的,继续跪着!”
“这不是看阿翁没酒了么。”李俨讪讪一笑。
见李隆基没有再说话,李俨给杯子里续满酒,然后又跪回原地。
李隆基看了看李俨,突然开口道:“这个案子交给你查,限一月之内,若查不出什么来,西市问斩。”
李隆基决定让李俨负责查案,有三个考量:
一、此事涉及皇子和后宫,不宜张扬,不适合走正常查案手续;
二、如果真是武惠妃背后捣鬼,这样可以做到不打草惊蛇;
三、可以顺带考校下李俨,不仅是看他能力有几分,还要看他有没有异心,这孙子今天表现亮眼的可怕。
真是老狐狸….又被问题甩回来了….李俨无奈接招:“俨儿一定不会让阿翁失望!”
不过今天算是躲过去了,李俨如释重负。
一个月时间应该足够揪出武惠妃的狐狸尾巴。
就算真的查不出来,大不了跑路。
李隆基点了点头,随后叮咛道:“陈玄礼可由你调配,但一定要低调查案,切记不可张扬,也不可惊动后宫。”
“阿翁尽管放心,俨儿办事向来稳健!”
“那就好,来,陪阿翁吃酒。”
“好嘞!”李俨跪坐到案几旁边。
今天李俨算是明白一个道理,在封建社会想要独善其身根本不可能,没有权利就是任人宰割的鱼肉。
他现在唯一可以依靠的就是李隆基,这是他最大的靠山。
只要把李隆基舔舒服了,谁还敢造次。
“俨儿,阿翁杀了你阿耶,你恨阿翁吗?”
嗯?
你这不是明知故问吗。
可这是送命题….不能乱回答,李俨违心答道:“当然不恨!”
“阿翁知道你恨,你还小,长大了就懂了。坐在这个位子上,有些事身不由己。”
李俨眨了眨眼睛,似懂非懂。
“好了,不说了!”李隆基把酒杯递给李俨,“杯子里准备养鱼啊!”
李俨接过酒杯,抿了一口。
又抿了一口,舔了舔舌头,直接一饮而尽。
玛德,大唐的酒咋这么寡淡。
不对,这也叫酒?
什么李白斗酒诗百篇,喝的是假酒吧。
李隆基倒是很享受酒的味道,一杯接着一杯,根本停不下来。
当美酒缓缓穿过喉咙,五十二岁的李隆基就坐在那里,深情的目光朝李俨望过去,都是自己十五岁的影子
有孙儿在,这夜似乎也没那么孤独和寒冷了。
两人畅饮达旦。
东边微醺,李俨便辞过李隆基。
他要回十王宅,给大伯报平安,顺便打听下武惠妃和杨洄的事情,大伯肯定知道些什么。
刚走出寝殿,遇见一步伐急切的美妇人。
此人面容妩媚、花钿夺目、身段浮凸,身穿一袭唐菖蒲红襦裙,宛若一朵盛开的牡丹花。
正是武惠妃是也。
李俨直接没搭理,嘴里哼着歌曲:“今天是个好日子,心想的事儿都能成……”
径直离开。
武惠妃驻足回望,眉头深锁,心里不解道:“他怎么一大早从圣人寝殿出来,难道昨晚住在这里?”
糟了!
武惠妃顾不得仪态,一路小跑奔向寝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