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奶奶的遗嘱》第8章 地下室闹鬼
春去秋来,斗转星移,再惊天动地的流言也终将随着光阴的荏苒渐渐淡漠。雨季也已过去,可在雨瑶心中却在下着一场梅雨,似乎并没有因为岁月的蹉跎而稍有消退。
那场流言蜚语带给雨瑶的不仅是名节的败坏,还有渡船生意的一落千丈。不少乡民为了避嫌都刻意躲开她的船。可是,任凭周遭的人怎样去评说,她不想解释,爱要怎么解释呢。
那是一个艳阳高照,水光潋滟的晌午。雨瑶从北岸接上了两位来自外乡的客人。他们是一对祖孙。奶奶的年纪很大,两鬓花白,身形佝偻,但精气神却抖擞得很。小孙子约摸6,7岁,胖墩墩,愣头愣脑的模样很是可爱。这男孩生性好动,一上船屁股还没坐热,就从兜里掏出一个馒头嚷嚷着要坐到船头去喂鱼,奶奶管不住他,只好随他去。男孩爬到船头兴奋地掰着馒头不断往河里扔,玩的不亦乐乎。恩乐很好奇于是凑上前去看热闹,看了一会儿他趁男孩不注意就把他手里剩下的馒头夺了过来然后整个的扔进河里。这下可惹怒了男孩,他站起身对着恩乐大声吼叫,“你赔我馒头!” 紧接着对着恩乐的胸脯使劲一推把他推进了河里。
正在船尾划桨的雨瑶听到恩乐落水的声音毫不犹豫地跳进河里。她不擅长水性但小时候学过游泳,下水救人的能力也许不足够,但自救还是绰绰有余的。就在恩乐快要沉入水下时她一把拽住了他然后使劲把他从水里托起,另一只手则在水面胡乱拍打着。
老奶奶见状连忙对着岸上喊救命。就在这千钧一发之际,从岸边窜出一个高大的身影飞奔着扑向水里,迅速往他们落水处游去。仔细看,原来这位救人的好心人就是凌云。就在竹林分别后他依旧时常躲在岸边的隐蔽处默默关注着雨瑶。发现出事后他首当其冲救起了这对母子。
两人再次相见, 恍若隔世。也许,这就是雨瑶的宿命。逃不开,躲不掉,命中注定,世世生生。
有位诗人说 ,如果彼岸没有真心的守候,如果彼岸没有刻骨铭心的眷恋,蝴蝶永远飞不过沧海。
在雨瑶与凌云之间就隔着那片浩瀚无边的沧海,为了彼此的守候,为了彼此的眷恋,哪怕是精疲力竭,哪怕是香消玉损,他们也要试图飞越那片海。
不再选择逃避的雨瑶最终接受了凌云。他们相约在雨瑶家中的地下室里相见。地下室有一扇小木门可以通往河边,凌云可以从这扇木门悄悄潜入屋内。
见面的这天夜里,地下室 里闪烁着微弱的烛光,小木门半掩着,雨瑶独自一人坐在地下室的楼梯上忐忑地等待着。地下室的家禽被关进竹笼子里,时断时续地鸣叫着,扰乱着她的思绪。时下虽已入秋,可是南方的天气依然闷热难耐。雨瑶解开领口的扣子,松了松衣领,喘着粗重的呼吸。
借着朗朗明月,穿过一片成熟茂密的玉米地, 爬上泥泞滑腻的斜坡,凌云摸索着找到了地下室的小木门。他轻轻推开门。听到声响的雨瑶立即从楼梯上弹起。她站在楼梯口,敞开的衣领里无意中露出一小块鲜红的肚兜,摇曳的烛光映红了她的脸,把她衬托得格外妩媚动人。这一幕触动了凌云心底最柔软的地方,他大步走向前去,紧抱她,亲吻她。她僵硬的身体在一点一点的酥软,隐藏已久的欲望在一点一点的发酵。那一刻,他们的眼里噙满泪水。不在乎天长地久,无所谓朝夕相处,所有的铭誓至诺终归云淡风轻,只要这一刻他们的灵魂是属于彼此就已足够。
秋月摸着嫁衣上那两只凤蝶,心想,这两只凤蝶不就是曾祖母和奶奶吗?因为美丽,她们终究都逃不脱被捕捉的命运。人们只看到她们破茧成蝶后的华丽,却不知道她们在蜕变过程中承受了多少痛苦与艰辛。
“他们后来生活在一起了吗?”
母亲摇摇头,惋惜地说:“在那样一个食古不化 ,墨守成规的年代他们的爱情是注定不能善终的。他们偷偷相守了十多年,最后凌云的父亲利用自己病重以死相逼,强迫他娶了一位门当户对的千金小姐。不过事情说来倒也蹊跷,就在洞房花烛夜的那晚凌云居然无故失踪,从此杳无音讯。镇上的人们都议论纷纷指责他大逆不道玩起了逃婚。”
“难道他也舍得抛下曾祖母吗?”
秋月感到匪夷所思。
“别想这些了,咱们回家吧。在这里待久了我浑身不自在。” 母亲一边说一边慎慎地望了望四周。
“你就别卖关子了,到底发生了什么事让你对老宅这么恐惧?”
秋月看出了一些端倪急需得到答案。
母亲见她一副得不到答案誓不罢休的样子,于
是勉为其难的告诉她,“我告诉你,你可别害怕,就在你奶奶去世后这老宅里闹鬼啦。”
“闹鬼?开什么玩笑,都什么年代了还这么迷信。”
秋月觉得母亲的话很可笑。
“你可别不信邪,就在你奶奶去世后不久,有一天夜里我回来收拾奶奶的遗物,收拾到一半时,突然听到地下室有女人在哭。我呀,就壮着胆子走到地下室去看,结果发现一个人都没有,我当时险些被吓破胆。” 母亲说,“后来,我在街上遇见了隔壁家的大婶,她神秘兮兮的跑来告诉我,有天夜里她听见老宅里有女人的哭声。我这才百分百的肯定老宅闹鬼了。”
妈妈瞪大的双眼里流露出阴森的气息,令人不寒而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