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爹是李刚》第7章 论斗不论斤
毛子彬见李强要走,忙上前递给他一张名帖,附耳说道:“魏成之事,李兄不必担心,我自来摆平。当年会试得令祖赏识点家父为会元,家父至今难忘。李兄得空不如常来府上坐坐,家父必定欢喜。若有用得着我毛某的地方,也但请直言。”
李强接过名帖表面上说:“毛兄高义,改日必定登门拜访。”实则心里窃喜:真是缺什么来什么,毛澄可是状元,又是全国教育部部长礼部尚书,没想到他与爷爷还有这层关系。看来得催老爹赶紧把文章写出来,找毛老爷子好好润色润色。老爹以后走科举这条路可能还少不了找毛老爷子帮忙。
崔炎这时候也把马牵了过来。二人便与众人一一拱手告辞,约好来日再聚。
将将天黑,李强才买完了制作雪花膏所需要的材料。这还好是有崔炎带路,不然这些材料可真不是那么好买。
这年头可没有超市,李强终于体会到了什么叫“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
主要是多了一百两不义之财,李强果断加大了采购力度。原本是家药店就有的蜂蜡,量就不够看了,得找药材商砍价,还得是现货。杏仁油也是不好找,主要还是量的问题。
花费最多的就是香料了,这年头没有精油和香精,只能自己用香料提取。好在香料的使用量可以随意调配,便宜的少放点,贵的多放点,总不能做赔本买卖。
就这么一通大采购,也花了李强七十多两。之前李强是想着到别的化妆品店里租一个柜台,卖了化妆品给老板提成。
现在陡然暴富了一小下,就寻思着自己租个门面,开个女性商品专卖店。
这些还是得等雪花膏做出来,让亲朋好友们先用用,看看市场反馈再说吧。
眼看天就要黑了,崔炎邀李强去他家暂住一宿明日再走,李强担心老爹便谢绝了。
无奈崔炎只得自己先行回府了,并约好改日去郊外拜访李强。
为了赶紧到家,再加上大包小包的实在太不方便。李强便奢侈了一把,雇了辆马车。
想到这么晚回去烧饭肯定来不及了,路上又买了两只烧鸡,一笼馒头。想着老爹读书这么辛苦,回去得好好犒劳犒劳老爹。
坐在马车里,一想起老爹李强也放心不下:不知老爹怎么样了,晚上有没有的吃?可别午饭都没吃。
可就算如此紧赶慢赶的,李强还是在三更天才回到家。
“爹,快来开门,看我给你带好吃的回来了。”还没到家门李强大包小包的拎着就喊老爹来开门。
李刚反应神速,听到声音立马开了院门:“儿啊,你可担心死爹了。说是晚上回来,怎的搞到半夜三更才回?”
“路上碰上崔家表哥出去办了点事儿,耽误了些时间。”李强可不敢告诉老爹自己在醉仙楼吃香的喝辣的,留老爹一个人在家啃青菜。
李刚也不再问,赶忙帮儿子拿东西。边拎还边问:“我儿买这么多油回来干嘛?家里的油够吃好久了,买这么多油也吃不完啊。”
“这油不是吃的,我另有他用。”李强随口回答着,掏出馒头和烧鸡接着说:“这才是吃的,爹爹饿了吧?咱回屋吃起来。”
李刚瞧着那油汪汪的烧鸡眼神就挪不动了,关上院门就往屋里走,也不责怪儿子回来晚了,边走还边说:“我儿就是孝顺,还知道给爹买烧鸡。”
“爹爹你先回屋吃的着,我去烧点热水。”李强放下大包小包就要去厨房烧水。
转眼一看,李刚哪有嘴回他话,两个腮帮子鼓的跟气球一样,手上还握着鸡腿往嘴里塞。
只一盏茶的功夫,李强烧完水回客厅。两只烧鸡已经变成了鸡骨头,一笼馒头只剩两个。这是饿死鬼投胎啊。
没办法,谁叫是自己老爹呢。李强只能就着开水,啃着那唯二馒头。
李刚这才意识到,原来儿子也没吃晚饭,惭愧的低下了头:“我儿受苦了,为父以为我儿吃过晚饭了,胃口大了点。与子争食,为父实在惭愧啊。”说完还挠了挠后脑勺,一副悔恨莫及的样子。
“不怪爹爹,我吃两馒头也能吃饱,爹爹读书辛苦正该多补一补。”李强看老爹这副模样,也心疼的安慰道。
看老爹这个样子,中午估计没吃饭,李强又好奇的问老爹:“不是让老爹中午随便去同族家蹭一顿吗?怎的饿成这样?”
“唉,别提了,实在不忍启齿啊。中午我去你堂叔家,他家那萝卜别说油了,连盐都不放,再加上那糙面馒头,实在辣嗓子,难以下咽啊。”李刚委屈的说道。
“不是让爹带些米面去吗?咱不能这么抠门,起码饭要吃饱吧?不然哪有力气读书。”李强又好笑又心疼老爹道。
“带米了啊,可你堂叔说,米都是逢年过节才吃,平时吃多了会把嘴养叼了的。所谓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这个道理我懂,又怎能苛责于他?”李刚又吊起了书袋子。
“既然这家不行,你去别家不就完了?总不能让自己饿肚子吧。”李强担忧起老爹的智商。
“我是想去别家来着,可是……可是没多少米了。”李刚说着说着声音又低了下去。
“啥,你把两斗米全带堂叔家去了?结果连顿饭都没蹭着?”看来老爹不是智商不行,是算数不行,李强接着科普道:“老爹,一人一天一般只吃半斤米,两斗米够咱两人吃二十来天了。就蹭个饭而已,咱能不能不要论斗带?咱论斤带。”
说完李强赶紧往厨房跑,看到还剩大概半斗米也放心了,总归还够吃个五六天的。
看来老爹这生活自理能力是离不开我了,以后出门得烙块大饼挂在他脖子上。
回到屋里有想起正经事,问起老爹:“爹爹,今天文章做的如何?”
说到读书,李刚立马又神气了起来:“文章没问题啊,我今天已经写好一篇了。要说这乡下也有乡下的好处,所谓‘双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我现在正是如此心境。”
“既然老爹感觉不错,那咱加快点速度成不?也不要三天一篇了,一天一篇如何?”李强还不得趁着着李刚得意给他增加工作量。
“我儿,这……好吧!为父就算头悬梁锥刺股也得每天咬牙写完一篇。”李刚狠了狠心,一副要发誓的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