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山那水》第四章 南方有信
有了邻居家的接济,还有半袋玉米面,孩子们在上山挖些野菜,在熬上一个月,就要秋收了,看看地里的庄稼,长势非常好,今年雨水调合,总算没白费力气,可以多收三五斗了,孩子们能吃饱穿暖,这个寒冬能熬过去,开了春,就有盼头了。
王喜德这个三十几岁的汉子,三代单传,父亲临走时,告诉他不要断了我们王家的后,这句话牢牢的记在了他的心中,媳妇是出了名的老实,本份,对自己言听计从,可是命运不济,连着生了四个姑娘,让人心生恼火,难道自己沒儿子命吗,老二取名代弟,老三取名招弟,只想能招来个弟弟,可谁知又招来个妹妹……
不管咋样,日子还是得过呀,三个闺女从小都懂事听话,没让人操过心,老大哄老二,老二哄老三的,按理说,沒儿子就没儿子吧,可是想到老父亲临死时的嘱托,心就不甘呀。
日子在不觉中过去了半个月,王喜德表面装的平静异常,但内心却惦记着秀琴嫂的话,怎么样了,南方是否有信,自己又不敢去支书家了,那天支书严厉的批评了自己,自己不敢在去了。
老婆在哄着老四,半个月了孩子出息了不少,脸上身上有些肉了,要是出了满月,孩子就更出息了。更讨人喜欢了,王婶以为那天一闹已经过去了,王叔已死了心,满月自己就去上环或结扎,守着四个姑娘过,凭着自己勤勤垦垦,不信日子沒盼头。
可是有些事,却不是她预想的那样。
这天支书家的秀琴嫂子来了,因为两家平时沒有来往,又是支书夫人,着实让王婶心犯滴沽。
秀琴平时大嗓门,心直口快的,热心肠的人,大门口一喊,王喜德赶紧迎了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