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心还静吗》第5章 山寺寻梅
刚进了山门,二神便见知客僧迎了出来,对一位满头银发的华服老太太合十问讯:请老太太安,我家师父遣小僧迎老太太去正殿。
老太太忙道谢,一大群人亦步亦趋跟了进去。
凤心和了凡直接去寻那棵梅树了,梅树虽千年而不老,生机盎然,别有风骨,白梅花风中摇曳,暗香浮动。几株红梅环绕四周,大有争相竞放之感。几个书生在梅树边高谈阔论。
“诸兄,不知各位爱这白梅还是喜那红梅?”
一白衫小公子道:红梅已露西来意,要看全提祖令新。我看红梅和这寺院也是有缘的。
又一人道:梅花雪月本三清,雪白梅香月更明。都说瑞雪红梅美哉,这白梅和冬雪才是宜友啊。
凤心还没走近,几人就瞧见了她,虽隔着面纱,未见容貌,一看这气度就是高门贵女,忙闪退一旁,远走避嫌了事。
了凡看书生们走远了,叹道:都是好儿郎。
凤心看此处气场极佳,不远处有一碑亭,亭内设有石几石凳,便与了凡去那亭中安坐。亭侧一片松林,隐隐一片浩然正气,果然是个清净之地。了凡看凤心喜欢这里,便笑她:不是下来看热闹的?怎得还是找清净来了。
凤心叹道:我是真不知自己要什么了。从始以来,我一直遵从本心,一味清修,到了如今的境界,该是彻悟了的,可总觉得少了些什么,就想下来看看,也参一参究竟少了什么。
了凡也不客气:那就是没悟,你这几十万年看似活得明明白白,实则一片空白,和那历尽沧桑后的彻悟还是不一样的,失了根基了。
凤心点头:正是这话。
了凡望着她笑,深觉她那点孩子气可爱极了,几十万年了,赤子之心始终未变。
说话间,来了一群人,正是在山门处遇到的华服老太太他们。左右两个仪态端庄的贵妇人搀扶着老太太赏梅,“好俊的老梅!”老太太赞道。
这梅树和我们老太太一样,精气神是越老越好。
众人迭声叹着。
“你们就哄我高兴罢了。”老太太笑得合不拢嘴。
凤心看着老太太说:你看她出身钟鼎之家,一生积功累德,身居高位,富贵至极,可儿孙报效国家,大多战死沙场。你说她是幸还是不幸。
了凡叹道:这就是人生,酸甜苦辣样样尝过,没得选。
那边老太太一抬头,正瞧见亭中正在看她的二神,凤心带着面纱,了凡的样貌老太太看了个真切,“你们看那公子,老身这辈子什么好样貌的儿郎没见过,没一个比这位好的。”
“不知是哪家的孩子,以前从未见过。不若叫过来问问吧。”老太太左手边的夫人道。
“不可,哪有这么无礼的。既是咱们有意相谈,自然是咱们过去。”老太太嗔道。
“母亲教训的是。”那夫人笑答。
了凡和凤心见众人竟真往他们这边来了,便起身相迎。长者为尊,他俩这青春模样,给老太太当孙辈都嫌小了。
两相见礼,有小沙弥忙搬了软凳请老太太等人落座。老太太笑着说:公子、小姐见谅,老婆子见二位人品不似我们一般凡夫,故而厚着脸皮过来叨扰公子、小姐。
了凡道:小生岂敢,承蒙老太太抬爱。
凤心也颔首致意。
老太太见二人做派颇有大家风范,更是欢喜,笑道:老婆子夫家姓宋,娘家姓安,家住京城忠义国公府,不知二位怎么称呼?
了凡道:小生了凡,四海云游,以看相算卦为生,近日才到京城落脚。
凤心心里踌躇,上次报了姓名引出那些人那许多的猜想,此地总有几十号人,她不敢轻易透露了。便言:小女心儿,近日来到京中。
他们这边一派祥和,长乐侯府中几位夫人却甚为煎熬。长乐侯夫人把凤心的名字一说,定国公夫人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心里怨她拉自己下水,可也明白,这事迟早要知道的。
户部尚书李夫人道:这可真奇了,这天下竟有嫡传皇族流落在外,要不是亲眼所见,我是怎么都不会信的。
定国公夫人道:我见那姑娘第一眼就知道她绝非凡品,虽寻常穿戴,却处处透着贵气。我本以为她是哪家的大家闺秀,许是家族蒙难,才不得不自寻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