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王家的五朵金花》第2章 刘桂荣
翠兰知道,老太太主张将五丫头送人也是为了以后可以再生一个。70年代末期,正是计划生育全面推行的敏感期,老王家虽处在偏远的农村,计划生育也查的很严。早在1971年,国家决定全面推行计划生育政策,刚开始的口号是晚、稀、少,后来变成了一个不少、两个正好、三个多了(liao)。如今老王家为了要个儿子,已经生到第五个了。如果想再生,恐怕是难了!
可是十月怀胎,一朝分娩,自已身上掉下来的肉,说送人就送人,翠兰打心眼里舍不得,看着怀里熟睡的五丫头,翠兰心里的痛苦和纠结完全盖过了产后身体的疼痛与不适。
两天后,收养人托的中间人接生婆刘桂荣又上门了。刘桂荣是老王本家一个兄弟的媳妇,人很泼辣,有点文化。1960年,刚刚中学毕业的刘桂荣报名学医,做起了赤脚医生,当时她跟着公社卫生所里一位年长的乡村医生,从治疗感冒发烧到接生,什么都学,后来竟成了十里八乡出名的“接生婆”。
从十七八岁开始,尽管不以接生为业,周围出生于70至80年的大部分孩子都是经她的手降生的,她亲历了近100多个生命的平安降生。当年公社免费给这样的乡村“接生婆”配发的接生工具箱里面装着止血钳、手术剪刀、绷带还有产包和 脐带线。在文化卫生尚未普及、乡村里缺医少药的年代,接生婆负责起附近十里八村的接生任务,并在当时成为一种受人敬重的职业
“老婶子在屋里不?”刘桂荣边说边掀开厚厚的棉门帘进了屋。
正在灶台前做饭的腾老太刚掀开锅盖准备捞饭,一股热气“腾”的从锅里冒出,与刘桂荣裹挟进来的冷空气产生了对流,倏地四散开来,整个屋子瞬间烟雾弥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