够力荐小说推荐网
一个专门为书友推荐精彩小说的网站

第3章

第一节 瓶颈困局:灵台方寸间的迷雾

星火科技苏州河畔总部的顶层实验室,此刻被一种近乎凝滞的沉重气氛所笼罩。这里本是梦想照进现实的前沿,是陈墨试图将意识与数据边界融化的“炼金工坊”。然而此刻,空气中只剩下仪器低频的嗡鸣,以及一种更深沉的、源自挫败的寂静。

巨大的环形屏幕墙上,原本应流淌着代表“神经链接”系统稳定运行的、和谐有序的蔚蓝色数据流,此刻却被刺目的红色警报区块和杂乱无章的神经信号模拟图所占据。屏幕中央,一个简化的人脑三维模型正在剧烈地、不规律地闪烁着,代表不同脑区的色块如同失控的霓虹,疯狂明灭。

“又失败了……”一个研究员低声喃喃,声音在寂静中显得格外清晰,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疲惫与绝望。

陈墨站在控制台前,背影僵硬,仿佛一尊凝固的雕像。他那头本就疏于打理的黑发此刻更是乱如鸦巢,眼窝深陷,布满血丝的双眸死死盯着屏幕上那片象征着混乱的数据风暴。他的手指无意识地蜷缩着,指甲深深陷入掌心,留下几道苍白的月痕。

实验舱的舱门无声滑开,一名脸色苍白、眼神略显涣散的年轻志愿者在工作人员的搀扶下,步履虚浮地走了出来。他便是刚才那场失败实验的亲历者,代号“探路者七号”。

“感觉怎么样?”叶晨快步上前,声音沉稳而关切,他身后跟着面色凝重的苏清婉。赵磊因负责“灵境系统”的硬件部署,此刻正在外地考察供应商。

志愿者揉了揉太阳穴,声音沙哑:“叶总……说不清楚。一开始很奇妙,仿佛能‘感觉’到数据的流动,像温暖的溪流……但很快,溪流变成了狂暴的洪水,无数陌生的记忆碎片、扭曲的图像、尖锐的噪音……一起涌了进来。我分不清哪些是我的思想,哪些是系统强加给我的……就像……就像灵魂被扔进了高速旋转的洗衣机。”

他顿了顿,脸上浮现出后怕的神情:“最后那一刻,我甚至感觉‘我’快要消散了,被那些杂乱的信息吞噬、同化……太可怕了。”

意识紊乱。

这是“神经链接”项目自动物实验进入人类志愿者测试阶段后,遭遇的最顽固、最致命的“拦路虎”。项目旨在实现人脑与计算机系统的直接、高效信息交互,是“灵境系统”乃至未来更深层科技应用的基石。然而,在试图建立稳定链接,尤其是进行稍大规模或复杂结构的数据传输时,志愿者的大脑便会出现强烈的排异反应和认知混乱,轻则短暂失神、头痛欲裂,重则如“探路者七号”般,产生严重的自我认知障碍和意识碎片化体验。

陈墨猛地转过身,声音因激动而有些尖锐:“为什么?!底层算法我反复校验过,量子隧穿效应在理论上完全支持这种级别的信息交互!神经信号编解码模型基于最新的脑科学研究成果,模拟测试成功率99.98%!为什么一到真人实验,就会崩溃?!”他一拳砸在控制台上,发出沉闷的响声,引得周围的研究员们噤若寒蝉。

苏清婉轻轻按住陈墨因用力而颤抖的手臂,柔声道:“墨,冷静。技术参数或许完美,但我们面对的,是宇宙间最复杂的造物——人类意识本身。《道德经》有云:‘吾所以有大患者,为吾有身,及吾无身,吾有何患?’或许,正是我们过于执着于‘链接’这个物理与信息的‘身’,忽略了意识本身的‘无’的特性——它的整体性、主观性和不可完全量化的灵性。”

叶晨没有立即说话,他走到环形屏幕前,凝视着那依旧在无序闪烁的大脑模型。他想起《周易·系辞》中的话:“书不尽言,言不尽意……圣人立象以尽意。” 现有的科学语言和数据模型,或许终究无法完全描绘和承载意识的全部“意象”。陈墨追求的是绝对的、精确的“言”与“数”,而意识,却需要保留其“意”的模糊与整体。

“我们的模型,是否过于‘机械’了?”叶晨缓缓开口,声音在寂静的实验室中回荡,“我们将大脑视为一个超级信息处理器,试图用精确的代码指令与之对话。但意识,或许更像一首诗,一幅写意山水,其美感与意义存在于整体的韵律与留白之中,而非每一个像素或字节的精确排列。我们试图用解剖刀去解析一首诗的意境,结果可能只得到一堆破碎的字词。”

他引用了宋代诗人陆游的名句:“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目光扫过在场每一位略显沮丧的研究员,“我们现在就处在‘山重水复’之中,前路似乎被迷雾封锁。但这也意味着,我们可能正站在一个全新范式、一个‘技术奇点’的门槛前。突破它,便是‘柳暗花明’。”

就在这时,叶晨的私人通讯器发出了一声特定频率的震动。他看了一眼信息来源,眼神微动,对苏清婉和陈墨低声道:“清婉,你安抚好志愿者,安排最全面的后续观察。墨,召集核心算法组,一小时后开会。我们需要的,或许不是更锋利的‘剑’,而是一把能打开新大门的‘钥匙’。”

他顿了顿,补充道:“另外,准备一份项目现状的简要报告。刚才,是国家工业与信息化部,负责前沿科技战略规划的韩立副局长。”

叶晨的话,如同在平静的水面投下一颗石子。国家部委的突然关注,让这次技术瓶颈蒙上了一层更深远的色彩。

第二节 周易启智:穷变通久的智慧之光

一小时后,星火科技顶层的小型战略会议室。

窗帘被拉上,室内光线柔和。环形桌中央的全息投影仪,投射出“神经链接”系统当前的核心架构图,那复杂而精密的网络,此刻却像一张束缚住前路的巨网。

陈墨站在图前,语气沉郁地重复着技术细节和失败数据,他的焦躁几乎化为实质。团队成员们低着头,气氛压抑。

叶晨静静地听着,手边放着一本页面泛黄、边缘略有卷起的线装书——《周易》。他没有打断陈墨,直到陈墨因词穷而再次陷入沉默。

“墨,还有各位,”叶晨的声音平和而有力,打破了令人窒息的沉默,“我们都陷入了思维的定势。我们一直在思考‘如何强化链接’、‘如何优化算法’、‘如何屏蔽干扰’,试图用更大的力量去征服这片意识的‘未知海域’。但这就像试图用手握住流水,越是用力,流失得越快。”

他拿起那本《周易》,轻轻放在全息投影仪旁边。古朴的书籍与现代科技的光影形成了奇特的对照。

“或许,我们应该换个角度思考。”叶晨翻开书页,找到了他需要的那一卦,“《周易·革卦》彖辞有云:‘天地革而四时成,汤武革命,顺乎天而应乎人。革之时大矣哉!’ 又云:‘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

全息投影上的复杂架构图淡去,取而代之的是一个古朴而深邃的符号——【䷰】革卦。卦象上兑下离,泽火相交,象征着变革与革新。

“我们现在的困境,就是‘穷’——技术路径走到了尽头,旧的方法无法突破。”叶晨指着卦象,目光灼灼,“‘穷则变’,不是细枝末节的修补,而是根本性的‘革命’,是范式的转换。我们需要顺应的,不是我们预设的技术逻辑,而是意识本身运行的‘天道’。”

他详细阐释道:“革卦,上兑为泽,下离为火。火在下燃烧,使水汽蒸腾于上,化为云雨,变革之象。这启示我们,真正的变革,需要内在的、炽热的驱动力(离火),去催化、升华外在的形态(兑泽)。对我们而言,‘离火’是什么?是我们对技术本质的重新思考,对意识规律的敬畏与探求。‘兑泽’是什么?就是我们当前这套看似完美,实则僵化的技术架构。”

“那么,如何‘变’?”叶晨自问自答,手指在虚拟界面上划动,革卦的爻辞逐一显现,“初九:‘巩用黄牛之革。’ 变革之初,需要像用黄牛皮革捆绑一样稳固基础,不可妄动。这意味着,我们不能全盘否定现有技术,而是要找到最核心、最需要稳固的基点。”

“六二:‘己日乃革之,征吉,无咎。’ 等待时机成熟才能变革,行动才会吉祥。我们的‘己日’何在?在于找到意识能够自然接受的交互节奏和强度,而非我们强加的‘高频’、‘宽带’。”

叶晨的目光扫过陷入思考的团队成员,最终落在陈墨脸上:“墨,我们是否太急于求成,试图一步到位实现‘完美链接’?就像试图让一个初学者直接阅读深奥的哲学巨著,他如何能不‘意识紊乱’?”

陈墨怔住了,眼中的焦躁渐渐被思索取代。

叶晨继续道:“我想提出的新方案是——‘分阶段、自适应、神经节律同步链接’。”

他详细阐述了这个受“革卦”启发的新思路:

分阶段:放弃一次性建立高强度宽带链接的目标。借鉴“剥卦”或“渐卦”的循序渐进思想,将链接过程划分为多个明确的、低强度的阶段。如同登阶,从最简单的生命体征信号同步开始,逐步过渡到基础感官信号(如单一颜色、简单音调),再到复杂信息,最后才是抽象思维。让大脑有一个逐步适应和学习的“缓冲带”。

自适应:系统不应是单向的、强制的信息灌输者。它需要成为一个“对话者”。引入强化学习算法,让系统能够实时监测志愿者的神经节律、脑电波特征乃至激素水平等生物指标,动态调整信息输出的强度、频率和编码方式,始终将链接强度维持在个体认知舒适的“黄金区间”内。这体现了“无为而治”的思想——不妄为,顺应意识自身的规律而为。

神经节律同步:在建立链接前,先让系统发出的基础脉冲与志愿者大脑的主导节律(如Alpha波)进行预同步,就像两个人谈话前先调整到共同的呼吸频率。这类似于一种数字时代的“调息入静”,为后续的信息交互创造一个和谐共振的“场域”。

“这……”陈墨的眼睛猛地亮了起来,之前的颓丧被一种豁然开朗的兴奋所取代,“降低初始强度,建立动态反馈,预先同步……这等于给大脑设置了一个‘降压阀’和‘指南针’!我们之前确实太‘暴力’了,总想用最强的信号去‘敲门’,却忘了意识这扇门,可能需要更轻柔、更富有韵律的叩击!”

他几乎是扑到控制终端前,双手飞快地舞动,开始构建新的算法框架,嘴里念念有词:“需要重构编码器,加入实时生物反馈分析模块……同步算法可以借鉴相位锁定环技术,但需要更柔和……”

苏清婉看着叶晨,眼中充满了钦佩与一丝了然。她轻声道:“《荀子·劝学》有言:‘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叶晨,你这是在为‘神经链接’这千里之行,找到最坚实的‘跬步’。”

叶晨微微颔首,目光深邃:“不仅是技术。这在管理学上,也启示我们面对复杂创新项目时,需要采用‘敏捷开发’(Agile Development)与‘最小可行产品’(MVP) 的思路。不再追求一蹴而就的完美终极产品,而是通过快速迭代、小步测试、持续反馈,逐步逼近目标。同时,这也暗合了‘第一性原理’(First Principle Thinking)——回归到意识交互最基本、最本质的规律上来思考问题,而非在现有复杂的技术路径上修修补补。”

他拿起通讯器,接通了助理:“回复韩立副局长,星火科技‘神经链接’项目遇到关键技术瓶颈,但我们已找到新的突破方向。在适当的时候,我们希望能向部里汇报进展,并期待在国家前沿科技战略布局中,贡献我们的力量。”

这一步,不仅是为项目争取国家层面的理解与潜在支持,更是主动将星火科技的命运,与国家的科技命脉更紧密地联结在一起。

第三节 惊险实验:以身涉险的刹那永恒

新的理论方向带来了久违的激情。接下来的三周,星火顶楼实验室的灯火几乎未曾熄灭。在陈墨近乎不眠不休的带领下,团队依据叶晨提出的“分阶段、自适应、神经节律同步”框架,对“神经链接”系统进行了颠覆性的重构。

新的系统被命名为“启明”,寓意在意识的黑暗混沌中,点燃一盏循序渐进、指引方向的灯。

尽管算法模型和模拟测试都显示“启明”系统相较于旧版有了质的飞跃,风险评级大幅降低,但首次真人测试,依然如同一座无形的大山,压在每个人的心头。志愿者招募遇到了困难,“探路者七号”的经历已在极小的圈子里流传开来,即使有丰厚的补偿,敢于挑战这“意识禁区”的人也寥寥无几。

“我来。”叶晨在核心团队会议上,平静地宣布了这个决定。

会议室里瞬间鸦雀无声。

“不行!”苏清婉第一个反对,她一向冷静的面容上写满了担忧,“太危险了!你是星火的核心,绝不能冒这个险!我们可以继续寻找志愿者,或者再等待更充分的动物实验数据……”

陈墨也皱紧了眉头:“叶晨,新系统虽然理论上更安全,但毕竟是首次人体测试。意识层面的风险无法完全预估,一旦出事,后果不堪设想。还是让我来吧,系统是我主导修改的,我最了解情况。”

赵磊虽然在外地,但通过视频连接也急切地表示反对:“叶哥,这事儿不能逞强!咱们团队没了谁都不能没了你!”

叶晨看着三位伙伴,眼中充满了感激,但目光依旧坚定。他缓缓道:“我知道你们的担心。但正因为我是提出这个新方向的人,我比任何人更能直观地感受和描述链接过程中的细微变化,这对后续的优化至关重要。其次,”

他顿了顿,语气变得深沉:“《孙子兵法·九地篇》有言:‘投之亡地然后存,陷之死地然后生。’ 星火如今看似风光,实则正处于突破技术奇点、奠定未来格局的关键时刻。‘神经链接’是我们能否真正‘制霸未来’的核心引擎之一。此役,不容有失。我作为领袖,此时不挺身而出,何时而出?”

他看向苏清婉,声音柔和下来:“清婉,记得《诗经》里那句吗?‘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 我并非逞匹夫之勇,而是深知此役关乎星火气运,必须亲历亲为,方能洞察秋毫,做出最正确的决断。”

他又看向陈墨:“墨,我相信你重构的系统。而且,你需要在控制台全程监控,随时准备应对突发状况,没有人比你更适合这个位置。”

最终,在叶晨的坚持和说服下,测试计划确定。叶晨将作为“启明一号”,亲自踏入那片意识的未知之境。

测试日,实验室的气氛凝重得仿佛能滴出水来。国家工信部的韩立副局长竟然也低调地出现在了观察室,他并未打扰,只是默默坐在角落,表明了一种关注的态度。

叶晨平静地躺进经过特殊屏蔽和保护的实验舱内,银灰色的链接触须如同拥有生命般,轻柔地贴合在他的头部特定区域。陈墨深吸一口气,与叶晨对视一眼,得到了一个肯定的眼神后,沉声道:“‘启明’系统,第一次人类志愿者测试,启动。第一阶段,生命体征同步及基础节律校准。”

仪器嗡鸣声变得富有韵律。屏幕上的数据开始平稳流动,代表叶晨脑波的曲线与系统发出的基准脉冲,开始如同协奏曲般逐渐同步。

“生命体征稳定,同步率85%…90%…95%,达到阈值。准备进入第二阶段,基础感官信号注入。”陈墨的声音带着一丝紧张。

轻微的电流感传来,随之而来的并非不适,而是一种奇妙的体验。叶晨的“眼前”(他闭着眼)仿佛出现了一片温暖的光晕,耳边响起了类似梵音的、纯净而舒缓的基准音。这种感觉非常微弱,如同背景噪音,却让他感到一种前所未有的宁静与专注。

“第二阶段稳定,志愿者反馈良好。准备进入第三阶段,复杂信息结构模拟传输。”

更多的数据流开始尝试与叶晨的视觉、听觉皮层建立更深的联系。他开始“看到”一些简单的几何图形在规律变化,“听到”一段旋律在循环播放。这些信息不再是被动接收,他发现自己竟然可以凭借“意念”对其进行极其微弱的干预——让一个圆形略微变形,让旋律加快一丝节奏。

“不可思议……”叶晨在心中默念,他努力保持着意识的清明,感受着这种前所未有的“控制感”。

一切似乎都在向着最好的方向发展。陈墨的额头渗出了细密的汗珠,但眼神中已充满了兴奋。苏清婉紧握的拳头微微松开。观察室里的韩立副局长,也微微颔首。

然而,就在系统准备尝试进行第四阶段——浅层逻辑思维交互的瞬间,异变陡生!

叶晨忽然感觉到,那片由数据和自身意识共同构建的、稳定的“内心图景”猛地扭曲、坍缩!仿佛空间本身被一只无形巨手揉碎。所有的感官输入瞬间消失,取而代之的是一种极致的、虚无的抽离感。

他的“意识”,仿佛被从躯壳中硬生生剥离出来,抛入了一个没有上下左右、没有时间流逝、只有无尽虚无和冰冷数据的绝对虚空!

他感觉不到身体,感觉不到呼吸,甚至感觉不到“我”的存在。只有一些破碎的、无法理解的信息碎片如同流星般从这“虚无”中划过,带着一种非人的、绝对的冷漠。

“意识离体”幻觉!

这是一种比“意识紊乱”更可怕的状态!紊乱至少还证明“自我”在与外力抗争,而这种“离体”感,却是在从根本上瓦解“自我”的认知基础!

实验舱内,叶晨的身体各项指标开始剧烈波动,心率飙升,脑电波出现极其罕见且危险的模式,仿佛在挣扎,又仿佛在消散。

“警报!志愿者意识活跃度异常降低!神经连接稳定性崩溃!”

系统刺耳的警报声撕裂了实验室的平静。

“叶晨!”苏清婉失声惊呼,脸色瞬间煞白。

陈墨瞳孔骤缩,几乎是凭借着本能和无数次演练形成的肌肉记忆,他的手指如同闪电般砸下了那个鲜红色的紧急物理断开按钮!

“强制断开!注射稳定剂!”他嘶吼着,声音因极度恐惧而变形。

嗡——

所有的仪器发出一声哀鸣,数据流瞬间中断。实验舱内,叶晨的身体猛地抽搐了一下,随即瘫软下去,陷入了深度昏迷。

医护人员迅速上前进行紧急处理。实验室里乱成一团。

陈墨瘫坐在控制椅上,浑身被冷汗湿透,大口喘着粗气,仿佛刚刚从噩梦中惊醒。苏清婉冲到了实验舱边,看着面色苍白、昏迷不醒的叶晨,眼圈瞬间红了。

然而,就在这片混乱和绝望之中,负责数据备份的研究员却发出了惊疑的声音:“陈……陈工!你看!系统在强制断开前的那一刹那,记录到了一组极其异常的数据峰值!”

陈墨猛地抬头,看向副屏幕。只见在代表叶晨脑波和系统输出的两条曲线彻底崩溃前的瞬间,确实出现了一个短暂到几乎可以忽略不计的、振幅高得离谱的尖峰脉冲!这个脉冲的模式,完全不同于以往任何一次失败记录,它更像是一种……剧烈的能量爆发或者说……某种信息的极致压缩?

更令人震惊的是,在这组异常数据被记录后的毫秒级时间内,系统日志的加密校验值,发生了极其细微的、几乎无法察觉的跳变!

“这……这是什么?”陈墨强迫自己冷静下来,将那段异常数据单独提取、放大、进行分析。

数据结构的复杂性远超想象,其中蕴含着一种他从未见过的、非经典的逻辑关联,仿佛来自另一个维度的信息编码。

“难道……这就是突破‘奇点’时,意识与某种……更深层领域接触所产生的‘回波’?”陈墨喃喃自语,这个发现暂时压过了他心中的后怕与愧疚,燃起了更强烈的探究欲。

而那个微小的日志校验值跳变,则像一根冰冷的针,刺入了他的心底。

第四节 悬疑伏笔:数据幽影与国家视野

叶晨被迅速送往与星火有深度合作的三甲医院进行全面检查和观察。苏清婉全程陪同,陈墨则留在实验室,一头扎进了那组异常数据和日志跳变的分析中。

医院检查结果显示,叶晨的身体并无大碍,只是精神消耗过度,陷入了保护性的深度睡眠。这让所有人都松了一口气。

几个小时后,叶晨苏醒过来。他显得非常疲惫,但眼神却异常清明,甚至带着一丝难以言喻的……洞察。

“我‘看到’了……”他对着守候在床边的苏清婉和陈墨,声音虚弱却清晰,“或者说,我‘感觉’到了。在那片虚无的尽头,似乎存在着某种……结构。不是物质结构,也不是信息结构,更像是……规则的具象化。可惜,太短暂了,来不及捕捉。”

陈墨立刻将那段异常数据的分析结果展示给叶晨:“你看这个!这可能就是你感受到的‘规则结构’在数据层面的映射!这种编码方式,完全超出了我们现有的信息理论框架!”

叶晨凝视着屏幕上那组复杂而有序的奇异符号(经过可视化处理),缓缓点头:“很像……那种感觉,冰冷、精确、仿佛宇宙本身的数学骨架。”

接着,陈墨压低声音,说出了他的另一个发现:“叶晨,还有一件事。在记录到这组异常数据后,系统日志被篡改过。手法非常高明,几乎天衣无缝,只是在加密校验值上留下了一个几乎可以忽略的破绽。有……内鬼?或者,我们的系统被某种外部力量渗透了?”

病房内的气氛瞬间再次凝重起来。刚刚经历了一场意识领域的惊涛骇浪,此刻又面临来自现实层面的阴谋威胁。

叶晨沉默了片刻,眼神锐利如刀:“看来,盯着‘神经链接’技术的,不止我们,也不止市场上的竞争对手。墨,这件事,你亲自负责,暗中调查。在我们内部,安装最高级别的行为监控和数据分析系统,重点排查所有能接触到核心数据库和实验日志的人员。对外,追踪任何可能的数据泄露渠道和网络入侵痕迹。”

“明白!”陈墨重重地点了点头,使命感驱散了他之前的些许颓唐。

就在这时,叶晨的助理轻轻敲门进来,低声道:“叶总,工信部的韩立副局长来了,希望探望您,并……了解一下情况。”

叶晨与苏清婉对视一眼,道:“快请。”

韩立副局长独自一人走了进来,他约莫五十岁年纪,身材挺拔,目光沉稳睿智,带着一种长期身处高位而形成的从容气度。他先是关切地询问了叶晨的身体状况,然后才切入正题。

“叶先生,首先请放心,你们星火科技在自主创新上的努力和魄力,部里是高度赞赏的。”韩立的声音平和而有力,“‘神经链接’技术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它不仅是商业竞争的制高点,更关乎未来人机交互、甚至国家信息安全的根基。”

他话锋一转,语气变得略微严肃:“也正因为其重要性,它必然会引起各方的觊觎。根据我们掌握的一些情报,国际上某些背景复杂的实验室和资本集团,近期的活动异常频繁,目标直指类脑计算和神经接口领域。其中,尤其需要注意一个代号‘普罗米修斯’(Prometheus)的跨国研究联盟,其资金流向和技术背景……颇为复杂,与多家西方军工复合体有千丝万缕的联系。”

韩立提供的信息,与陈墨发现的日志篡改痕迹,隐隐形成了某种呼应。

“韩局,您的意思是……”叶晨若有所思。

“国家需要掌握这类关键技术的自主权。”韩立直言不讳,“星火科技展现出了强大的研发能力和独特的战略眼光。部里经过研究,希望将你们的‘神经链接’项目,纳入‘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重大专项’的子课题,给予一定的资金和政策支持,同时……也会提供必要的信息安全和反间谍协助。”

这是一个巨大的机遇,也是一个明确的信号——星火科技,已经正式进入了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的视野。

叶晨没有丝毫犹豫,郑重道:“感谢国家的信任!星火科技必定全力以赴,确保核心技术自主可控,为国家在前沿科技领域抢占制高点贡献力量!”

韩立满意地点点头,又补充道:“另外,关于这次测试意外,以及……你感受到的‘规则结构’,我希望你能提供一份详细的报告。有些现象,可能超出了单一企业的研究范畴,需要从更宏观的层面进行研判。”

叶晨心中一动,意识到国家层面可能也掌握着某些不为人知的秘密。他点头应允。

送走韩立副局长后,病房内再次安静下来。

苏清婉握着叶晨的手,轻声道:“你感觉怎么样?这次真的太险了。”

叶晨反握住她的手,微笑道:“‘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探索未知,本就是与风险同行。但这一次,我们并非全无收获。我们验证了新方向的可行性,捕捉到了可能通向新世界的‘钥匙’,更重要的是……我们赢得了国家的背书。”

他看向窗外,上海的天空繁星初现。

“墨,加快对那组异常数据的破译,同时内部排查必须秘密且迅速地进行。清婉,准备项目纳入国家专项的相关材料,并与韩局那边保持密切沟通。”叶晨的指令清晰而果断,“‘神经链接’项目,暂停所有高风险测试,集中精力基于这次的经验进行深度优化。我们的下一个目标,不是盲目追求链接强度,而是彻底理解那刹那永恒间展现的‘规则’。”

他顿了顿,低声道:“我有一种预感,我们触碰到的,不仅仅是技术……那片虚无背后的‘结构’,或许与陈墨之前发现的宇宙信号,与人类意识的终极奥秘,甚至与……更宏大的存在有关。”

陈墨默默点头,他已经开始在个人终端上部署新的监控和追踪程序。那个隐藏在数据幽影中的对手,无论是内部的蛀虫还是外部的黑手,都激起了他最强的斗志。

苏清婉则开始构思如何将国家资源与星火自身的研发体系完美融合,这需要极高的战略智慧和平衡艺术。

继续阅读

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