够力荐小说推荐网
一个专门为书友推荐精彩小说的网站

四合院:我活成了別人家的孩子最新章节(冯胜利傻柱小说全文阅读)

《四合院:我活成了別人家的孩子》第0002章 不招人妒是庸才

“吃吃吃!我当初有东旭时都没有你这么能吃……”

“农村出来的丫头,哪那么娇贵了?”

“吃的这么多,活也不好好干。你敢生不出崽子,我要你好看!”

1953年春,冯胜利感觉,以上的话,是自己打在娘胎三个月起,最常“听”到从贾张氏嘴里迸出来的几句。

而且,贾东旭还特别怕他老娘,起先还会替秦淮茹辩解几句,哄着她。

到后来,他也对这个媳妇儿有意见了,就跟着贾张氏挑起秦淮茹的不是。

“又不是肚子大的走不动道儿,多做些活儿怎么了?”

“我在厂里多累多忙,不知道吗?整天净惹咱妈生气!”

秦淮茹心里那个苦哇,怨自己着急要嫁进城里来,没多跟贾东旭处处,认清这家人的嘴脸。

比较起对门的冯和家,她觉着自己就是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

但如今米已成炊,离婚都难,她也只能打落牙齿往肚里头咽。

毕竟肚子里,怀着个孩子,秦淮茹认为还是有盼头的。

她就不信,月份深了,贾家人还敢这样对自己……

要是生出个大小子,自己的地位也肯定会随着水涨船高。

冯胜利是不清楚秦淮茹怀有这种心思的。

但他明白,自己老子在这年月,真可谓是宠妻狂魔。

在不知道妈妈怀了自己之前,爸爸都会对她照顾的无微不至。

下班从专家队里多带点肉菜回来是常态,偶尔还会弄点小玩意儿做惊喜。

要是妈妈磕着碰着,甚至是缝补衣服给针扎了,爸爸在场的话,一准会第一时间上前来,表示关心:“哎呀!我的姑奶奶。你怎么这么不小心……”

知道妈妈肚子里有冯胜利之后,爸爸就更体贴了。

粗活重活,见到了就抢着干,如果专家队任务不重,偷闲在家,他便会学着做针线活,根本没在意院里人,诸如傻柱、许大茂等的取笑。

爸爸隔三差五还会给妈妈来个猪筒骨、牛筒骨熬汤,要是三大爷钓上颇多鱼货,他更会买些儿改善伙食。

新国家建立的这头几年,虽然开始实施计划经济、推行票证,却还未到50年代末那个大饥荒时期,人们并没有那么多“切肤之痛”。

因为此时日常食用的供应还算丰富,老百姓肚里“油水充足”。比如这四九城,在饭馆吃个烤肉、涮火锅之类的,都不是什么意外的事儿。

冯胜利通过爸爸了解到,现在一斤猪肉5角钱,猪筒骨更便宜,才3角4分,牛筒骨要贵点,6角到7角,普通鱼虾不要钱似的,5角能买好几斤……

爸爸刚被选进专家队没几年,从事统计事务,是16级助理员,月工资41.5元,还有补贴,就已经足够冯胜利一家三口顿顿大鱼大肉的了。

而爸爸这种工资水平,在院里也是仅次于轧钢厂六级钳工一大爷易中海、食堂副主任二大爷何大清的存在。

这头两位,易中海有权威、何大清老阴比,院里院外人都不敢怎么开罪……

看着真心待人、专注做研究的冯胜利爸爸,还有心善好说话的妈妈,自然就成了大多数人算计的对象了。

今天三大爷在鱼货上算贵一、两毛,明儿李家借个物件忘了还。

秦淮茹更是恬不知耻,直接上门哭穷,时不时借个几块钱的。

给多的、借出的,爸爸妈妈只会当时觉得不对,嘴上说说,事后大抵便忘得一干二净。

当冯胜利快要降生之际,他粗略估计,六、七个月来,仅仅秦淮茹就跟他家借了不下二十块,也让三大爷坑了起码五块。

1953年7月,发生了一件令全世界震动的大事,抗鹰援棒胜利,新国志愿队伍开始进行全线撤离。

与此同时,冯胜利在东四妇幼保健院呱哇落地。

出生时,他体重八斤八两,属实的大胖小子一个。

而为了庆祝这一盛事,爸爸还真就机缘巧合的,给他取名为“胜利”。

冯胜利三个伯伯家,还有两位姨舅家,都好些个哥哥姐姐……

但他的到来,还是冯、沈两家乐得老长一段时间合不拢嘴。

四合院里大部分人,也跟着沾上了喜气,个个眉眼带笑。

“小弟弟,真可爱!奶白奶白的……”

“咯咯咯!他在冲我招手?你才多大,小机灵鬼!”

53年8月中,冯胜利妈妈刚出月子,抱着他在院里晒太阳,小何雨水见着了,总要上来逗弄上会儿。

这小丫头10岁了,再过个几天,就要上三年级,被三大爷阎埠贵带着。

三大爷如今才三十有四,是小学语文老师,在帽儿胡同小学任职。

南锣鼓巷距帽儿胡同才一公里左右,附近的娃娃有五、六成,都是在那边上的学。

他家两个小子,阎解成、阎解放也不例外,阎解旷现在才2岁,四妮儿还没影呢。

比何雨水要小上1岁,人民战士进了四九城,才让三大爷见风使舵喊成“解放”的阎解放。

这小子见着冯胜利的样儿,脸上却是难掩的泛酸:“有什么了不起的……”

“我娘当年要是能像冯家婶子这样,放开了吃、放开了喝!我也个头大,我也聪明。”

好家伙?

三大妈可不显瘦!

那一身膘,都快把好吃懒做的贾张氏比下去了……

才三十五天大的冯胜利,当即别过小脑袋望向妈,发出鄙夷的哼哼声。

“哎!我家胜利要奶奶了,你们自己去玩吧。”

“我?我是要吃奶的意思吗?说好的母子连心呢……”

冯胜利真是欲哭无泪。

沈翠枝对这两个小屁孩,都是客气的一笑,也不知道自家娃儿什么心思,一手抱着他,一手抓着方儿矮凳,她就回了屋。

前两天,她也拿着矮凳,坐屋前陪冯胜利晒太阳,但忽然有些内急,把娃儿往屋里一搁,矮凳也忘了收,就跑出去解决。

回来的时候,沈翠枝在院门口,又遇见着急回家找文件的丈夫,便也忙跟进屋,边抱着娃儿边帮忙找了。

结果,等晚上丈夫下工回来,她才意识到自家丢了张凳子,而这凳子,又恰巧出现在贾家屋内。

沈翠枝寻思着,自家平日里又送吃的、又借钱给秦淮茹,对方大概也是好心替自己收起来,就上门去问。

她万万没想到,这贾张氏竟然当自己睁眼瞎,说:“不知道!谁中午见到你家凳子了,问别人去……”

“ 哦?你说这个我坐的呀。它本来就是我家的,都用了好几年了。莫不是以为它是你的?”贾张氏说着,冷笑连连。

冯胜利感觉,妈妈回来时那个气啊?都咬牙切齿了。

自此以后,她也留了个心眼,凡在院里放下的东西,离开时顺手就要收走,不然一准遭贼。

冯胜利一家三口却哪里知道,贾家非但拿了自己家的凳子,不干好事儿,私底下更是骂得恶毒。

继续阅读

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