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导语: 本园丁正式上岗!第一天就给负责的仙草建立了生长档案,隔壁仙官看我的眼神像看傻子。另外,谁能告诉我,仙界有Excel吗?在线等,挺急的!
—
揣着那块裂了缝的临时玉牌和标注着“丙七”药圃的玉简,林野感觉自己的人生……啊不,仙生,终于步入了正轨。虽然只是个临时工园丁,但好歹是吃上“天庭俸禄”的人了!
第二天辰时,她准时来到百草园报到。木德仙官似乎还在为昨天的“五险一金”问题心有余悸,只是简单交代了几句,便让一个名叫“茯苓”的、看起来机灵能干的小仙童带她去丙七药圃熟悉环境。
“林野仙子,这边请。”茯苓小仙童一边引路,一边好奇地打量着这位仙网上颇具争议的新同僚,“丙七药圃主要种植的是一些常用的低阶灵植,比如宁神花、止血草、聚气藤什么的,性子都比较温顺,不难伺候。”
穿过一片灵气氤氲、奇花盛开的区域,两人来到了一个被低矮灵木栅栏围起来的小园子前,门牌上刻着“丙七”二字。
园子不大,约莫半亩见方,里面的灵植长得……颇为随性。宁神花东一簇西一簇,止血草高矮不齐,聚气藤缠绕得有些杂乱,整体看起来虽然生机勃勃,但缺乏管理。
“就是这里了。”茯苓指着药圃说道,“日常养护就是早晚各用‘云雨诀’降一次无根灵水,每隔三日用‘松土咒’疏松一下根部土壤,注意观察有无虫害,还有就是记录一下它们的生长情况……”她指了指药圃角落一块悬浮的玉板,“用神念在上面记录即可。”
林野看着那块功能简陋、只能记录简单文字和大概日期的玉板,眉头微蹙。这数据采集方式太原始了!
“茯苓啊,”林野露出一个和蔼(自认为)的笑容,“咱们百草园……有没有那种,可以记录更详细数据的工具?比如每株灵植的精确高度、叶片数量、颜色RGB值、周围灵气浓度、土壤温湿度……最好还能自动生成生长曲线和对比图表的那种?”
茯苓眨巴着大眼睛,一脸天真无邪:“RGB值?生长曲线?林野仙子,您说的这些……是什么高级仙法吗?茯苓从未听说过。”
林野:“……” 好吧,看来仙界的数据化管理还是一片荒漠。
送走茯苓后,林野站在丙七药圃前,双手叉腰,深吸一口气。
“好吧,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她眼中燃烧起科学管理的火焰,“就从建立详细的个体生长档案开始!”
她首先对药圃进行了一次全面的“人口普查”。宁神花一共三十二株,止血草四十五丛,聚气藤十八根……她都一一用神念在身份玉牌里做了记录,并给每株植物进行了编号(N-01到N-32,Z-01到Z-45,J-01到J-18)。
然后,她开始了繁琐的数据采集工作。
没有尺子?她找来一根粗细均匀的仙草茎,以它为基准单位,手动测量每株植物的高度、冠幅。
没有色卡?她靠着自己对颜色的敏感度,用语言描述叶片颜色:“宁神花N-01,叶片翠绿,叶尖微黄,疑似营养不良?”
没有温湿度计?她调动神念,仔细感知每株植物周围微环境的灵气波动和湿度差异,并用自己的方式划分等级:“聚气藤J-05周围,灵气活跃度‘中高’,土壤湿度‘偏干’。”
她甚至还记录了每日光照角度和时长(靠目测和感觉),以及每次施展云雨诀后,植物的“愉悦度”(同样是她的主观评分,从1到10)。
每天,她大部分时间都花在了蹲在药圃里,对着花花草草写写画画、嘀嘀咕咕上。她用从炼丹房顺来的(划掉)收集来的空白玉简,手动绘制表格,记录着这些在她看来至关重要的数据。
这番举动,在循规蹈矩的百草园里,显得格外扎眼。
隔壁丙六药圃的一位老仙吏,看着林野每天拿着根草茎比划来比划去,对着玉简念念有词,忍不住摇头叹气:“唉,现在的年轻仙啊,不好好感悟草木灵性,尽搞些歪门邪道……”
偶尔有相熟的仙吏路过,也会好奇地问:“林野仙友,你这是在作甚?”
林野总会热情地解释:“我在收集数据!建立生长模型!等数据量足够了,我就能分析出最适合每种灵植生长的最优条件!”
对方通常的反应是:“……哦。”(完全没听懂)然后礼貌而不失尴尬地笑笑,迅速离开。
小仙童茯苓倒是经常跑来,好奇地看着林野记录:“林野仙子,您记录这个‘宁神花N-15叶片边缘有0.5个草茎单位的焦枯’,有什么用呀?”
“这叫发现问题!”林野耐心解释,“你看,只有N-15出现这个问题,说明可能不是普遍性的病虫害,而是它所在的那个小区域环境有异常!比如可能地下有块火属性灵石碎片?或者浇水时那里积水了?我们需要针对性地排查!”
茯苓似懂非懂地点点头。
除了记录,林野也开始进行一些简单的“优化实验”。
她发现传统的“云雨诀”是均匀覆盖整个药圃,但她记录的数据显示,不同位置的植物对水分的需求似乎有差异。于是,她尝试对“云雨诀”进行了微调,在神念操控下,让水分更精准地落在需水量大的植株根部,需水量小的区域则适当减少——她称之为“精准滴灌技术初探”。
她还根据聚气藤喜攀援的特性,手动给它们搭建了更合理、更稳固的架子,优化光照和通风。
最让其他仙吏瞠目结舌的是,她居然尝试对几株长势较弱的宁神花进行了“声波刺激”!
“我在以前的……嗯,故乡,看过资料,某些特定频率的声波可能促进植物生长。”她对着目瞪口呆的茯苓解释道,然后对着那几株宁神花,用灵力模拟出极其微弱、特定频率的振动波。
当然,效果嘛……暂时看不出来。那几株宁神花只是叶片微微抖动了几下,仿佛在说:“这仙怕不是有啥大病?”
几天下来,林野的“科学种植法”在百草园低阶区域已经成了有名的笑话。仙吏们茶余饭后都在谈论丙七药圃那个“怪胎”。
“听说了吗?丙七那个新来的,给草量身高呢!”
“何止!她还跟花草说话!说什么‘N-02你今天气色不错’!”
“昨天我看到她对着几株宁神花‘施法’,那动静,我还以为她在驱虫呢!”
木德仙官也听说了这些风言风语,皱着眉来视察过一次。他看到林野正趴在地上,用草茎测量一株止血草的叶片宽度,嘴里还念叨着“Z-28,叶宽同比增加0.1单位,增长率百分之五……”
木德仙官嘴角抽搐了几下,最终什么也没说,摇摇头走了。只要不影响灵植正常生长,随她折腾吧,反正试用期一个月,不行就打发了。
面对这些质疑和嘲笑,林野丝毫不为所动。她坚信,数据不会说谎!
她将每天记录的数据,小心翼翼地整理、归档。没有Excel,她就用最原始的方法在玉简上画表格、做标记。她开始尝试寻找数据之间的关联性:比如光照时长与宁神花香气浓度的关系?不同浇水方式对止血草药效积累的影响?
这个过程枯燥而繁琐,但对于曾经在野外一蹲就是几天几夜记录数据的探险博主来说,不算什么。
转机发生在她上岗后的第十天。
这天清晨,她照例进行数据巡查时,发现宁神花N-09和N-10状态有些萎靡,叶片下垂,光泽暗淡。而它们周围的N-08和N-11却长势良好。
“奇怪……”林野调出之前记录的数据,仔细对比。
她发现,N-09和N-10所在的区域,土壤湿度记录一直略高于平均值,而最近两天,园子里一种喜湿的“苔藓类”伴生灵植在它们根部周围明显增多了。
“难道是根部透气性问题?加上伴生灵植争夺养分?”林野立刻动手,小心翼翼地清理了N-09和N-10根部过多的苔藓,并用松土咒重点疏松了那块的土壤。
两天后,N-09和N-10明显恢复了精神。
这只是个小案例,却让林野兴奋不已!她的数据监测,成功帮助她提前发现了问题并精准解决!
她立刻将这个案例连同数据记录,整理成了一篇简单的报告,名为《基于微环境数据监测精准诊断并处理宁神花根部透气性不良案例分享》,发表在了自己的仙阁上,并且“@”了木德仙官和几个相熟的仙吏。
这篇报告在仙阁的粉丝群和百草园内部,都引起了一些小小的讨论。
【阵道萌新】:“膜拜大佬!数据说话,有理有据!”
【雷克斯】:“有趣的案例分析!建议增加土壤灵气成分检测数据,或许能更精确。”
【茯苓】:“原来是这样!林野仙子好厉害!”
连木德仙官看完后,都沉默了片刻,然后给林野发来了一条简短的仙讯:“观察细致,处置得当。”
虽然只是简单的八个字,但对林野来说是莫大的鼓励!
更让她惊喜的是,几天后,百草园里另一位负责丁字区药圃的年轻仙吏,居然偷偷跑来向她请教!
“林野仙友,”那位名叫青松的仙吏有些不好意思地说,“我那边有几株‘火焰椒’一直结果不多,看了你的文章,我也想试试记录数据,该从何入手?”
林野顿时有种找到“同志”的激动感,热情地拉着青松,开始传授她的“数据化种植入门心得”。
渐渐地,质疑的声音虽然还在,但开始有少数年轻仙吏,对林野这套“歪理邪说”产生了好奇,甚至暗中模仿。
林野的丙七药圃,在她的“大数据”(自封的)管理下,灵植们的长势越发喜人,虽然看起来依旧没那么“规整”,但每一株都生机盎然,灵力饱满。尤其是那几株被她重点关照、记录数据最全的“样本株”,长势明显超过了同类。
一个月试用期快到了,木德仙官再次前来视察。
这一次,他没有说话,只是背着手,在丙七药圃里慢慢踱步。他仔细查看了每一株灵植的状态,尤其是那些被林野标了号的“重点观察对象”。
他注意到,这里的灵植并非千篇一律,而是各有特色,但都充满了活力。宁神花的花瓣更饱满,香气更醇厚;止血草的叶片更肥厚,药力灵光更浓郁;聚气藤缠绕的架子虽然看起来有点怪,但藤蔓粗壮,吸附灵气的效率似乎更高……
他蹲下身,看着林野那块记录得密密麻麻、画满了各种符号和曲线的玉简,沉默了许久。
最后,他站起身,看向一脸期待又有点紧张的林野,缓缓点了点头。
“明日,来我处领取正式仙吏玉牌,以及……本月俸禄。”
林野先是一愣,随即巨大的喜悦涌上心头!
成功了!她转正了!黑户生涯即将结束!科学种植法得到了初步认可!
“多谢仙官大人!”她激动地行礼。
木德仙官摆了摆手,转身欲走,却又停住,回头看了林野一眼,眼神复杂,最终还是忍不住问了一句:
“你那个……什么‘大数据’……它……到底是个什么仙法?”
林野:“……”
她看着木德仙官那混合着好奇、困惑和一丝丝求知欲的眼神,忍不住笑了。
“仙官大人,这不是仙法。”她认真地回答,“这是……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