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赏金谋士,赐我一败很难吗》第4章 我还真就是防着他
“这,寿张么……”
戏志才收起了方才看不上徐逸的态度,将地图摊开在案牍之上,手绘的地图,以水墨刻画简易的山水线条。
而寿张便是在去往济北的必经之路,并且,济北的兵马与陈留的兵,都可直线行军,大多是坦途。
粮道只要不被堵塞,几乎数日之内就可到达,而现在所存的粮食,也的确够打一场仗。
曹操现在,很穷。
养不起这境内几万兵马,真要说起来,还的确得感谢这些从青州,徐州流入兖州的黄巾余孽。
因为公孙瓒在北方的名气很大,加上现如今韩馥将冀州让与袁绍,北方兵强马壮,士族林立。
这些蛾贼根本不敢去,只能南下进了兖州。
以至于,兖州境内的壮丁,担忧自己被蛾贼所害,哪怕曹操现下没多少军饷俸钱,也跟入了曹营参军。
是以才拉起了几万人的队伍,当然了,也有当地豪强与士族支持。
其中支持曹操最多的,便是在陈留的那位叫做卫兹的富商,他本是张邈的部下,而后变卖家产给曹操招兵买马。
在卞水时,本该就被徐荣伏击而杀。
不过却被徐逸救下,因此对徐逸极好。
而现在卫兹在陈留的地位,也不低。
虽然没有张邈的地位和官位,但却因资助曹操起兵而受宗亲将军尊重,和张邈算是已经平起平坐。
现在既然定了伏击之地,粮草恐怕也要请他来想办法了。
陈留境内的粮食,同样也需张邈补给些许,一时间,众人心中思绪难平,都在思索着钱从何来。
这一次输了又怎么办?
但若是赢了,今年的收成极好,粮草恐怕就能补上,而且治安与内政都可发展,在百姓心中的名望也会极大提升。
所得与付出,必然是相辅相成。
“寿张……”
曹操沉吟了片刻,看向荀彧道:“既如此,便在寿张伏兵,至于兵马……”
曹纯此刻立刻站出来,抱拳道:“以,大雪龙骑为主吧。”
他说这话的时候,下意识的还看了徐逸一眼,然后接着道:“子臻是龙骑军的军师,此计又是他提出,自然我们去。”
曹操顿时点点头,道:“除此之外,我要亲自去寿张。”
他挺起已经有些发福的腹部,面色自信满满。
此刻,他的确被徐逸的几句话说得有些动心。
寿张奇兵,以粮草为诱饵,在这个时候,黄巾蛾贼必然会上当。
而自己若是围剿得当,也许能毕其功于一役。
由此,稳固在兖州的名望,那么……前几月的那些事,也就可以压下去了。
士族那边,也好有个交代……
想到这里,曹操内心已然决定,这仗必须要打。
我不是一定要赢。
我只是要让兖州士族明白,我曹操的确在做扶汉平叛之事,平息那些声音,让士族彻底归心臣服。
……
陈留,内城宅院之中。
青石板路铺就下的庭院极深处,一名奴仆急趋而行。
这是汉制下的一种礼仪,在见到尊贵的人,或者长辈时,小碎步急趋前行,由此可以表达自己的尊重之意。
不多时,他穿过正堂,走到了后院的凉亭内,一个白袍束腰的中年人正在捧卷而读。
神情刚毅,眼神凌厉。
这小厮放轻了脚步,快速到了他面前,深鞠一躬,道:“主家,州牧来令,请主家再筹措写军资粮草,要资济北鲍相,以平黄巾。”
“资济北?!”
这被称作“主家”的中年人,正是在卞水从徐荣手下捡了一条命回来的卫兹,虽在仍为曹操参军,但他大部分时候都闲赋。
一般无人管他。
可能是“死”过一回,又捡了条命后,胆子明显变小了很多,现在一般不去军营,也不参议。
这几个月来,曹操自然而然也就习惯了。
不过,一旦有什么大事,曹操还是会告知卫兹一声。
正因为如此,卫兹心里很清楚,现在陈留军中粮草,只够用完这一年。
对于一支军队来说,并不富裕。
兖州的新丁兵马,无非就是为了吃口饭罢了,能吃饱不饿死,不被贼乱所殁,就已经是万幸了。
还要资济北?
这不对劲。
“要多少?”
卫兹多问了一句。
“筹措五千石,”那小厮老老实实回答,也不敢胡乱减少。
卫兹眉头顿时一皱,“这可不是个小数目。”
粮食且要五千石了,五铢钱,布匹和肉糜岂能少?若是要筹措的话,恐怕这几个月来的收成也要搭进去。
一时间,卫兹也有些犯难。
“何人来传话的?”
“荀军师的人,他还说,此乃是徐军师和主公商议的结果。”
“徐逸,徐子臻?”
那小厮点点头,有点犹豫。
他也不知道徐军师是谁,倒是知道个爱喝酒赋诗的徐将军,有几首诗,还在巷尾相传呢。
“可能是吧……”
小厮苦笑了一下,“咱也不知道……”
卫兹眉头顿时舒展了下来,忽然明白了什么。
“嗯……”
“好,去回话,就说我卫兹定然倾囊解难,筹措五千石军资。”
“诶,好。”
小厮转身小跑去回话,留下卫兹摩挲着自己的胡须,脸色有些严肃。
同为官吏,且他跟在曹操身边有一年多,和徐逸相处也有数月。
知道两人性子,事出反常必有妖,既然连我都瞒着,应当是在担忧着什么。
卫兹不是个小心眼的人,相反,他心胸自小就很宽广,所以不会觉得曹操不把实话告诉自己是刻意隐瞒,身份有别。
这么一想,顿时敞亮多了。
恐怕是在防着我身边的人,而如今我身边的人能得我知无不言的……也就一人罢了。
难不成……
“嘶,不该如此啊。”
卫兹摸了摸下巴,脸色有些奇妙。
甚至是匪夷所思,不过,既然想不通,那就接着看就是。
……
陈留军营,主帐内。
曹操写完了最后一卷军令,与戏志才布置好了寿张附近的粮道。
此刻开始闲聊。
主要是细化的东西,徐逸就真的不懂了。
他本来也不是真正的军师人物,不过知晓前后事件罢了。
聊得兴起,曹操忽然对徐逸摇了摇头,“子臻,军令已下,大军即将开拔,此时,我就不得不说你几句了。”
“你为何主张不讲计策告知卫兹?个中缘由为何,难道我不知晓?”
“哼哼,哈哈哈……”曹操轻笑几声,而后拍了拍大腿,指着徐逸道:“你还真是小心眼,不就是故意防着孟卓嘛。”
孟卓,也就是陈留太守张邈。
曹操这句话没说错。
徐逸还真的就是防着他……
但他不知道的是,徐逸防着张邈,和小心眼没有半点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