够力荐小说推荐网
一个专门为书友推荐精彩小说的网站

第3章

山城国府通讯社的电报室彻夜亮着灯。

陈彦及亲自主笔,将635团那份原本只有百余字的捷报扩写成千余字的通电稿,字里行间满是激昂。

油墨未干的电报纸被通讯员攥在手里,骑着摩托车穿过寂静的街道,送往各大报社。

次日清晨,《中央日报》头版用加粗黑体印着醒目标题——《察哈尔大捷!635团孤军奋战,全歼倭寇一个大队!》。

报纸上详细刊登了通电全文,墨迹清晰:“民国二十七年1月13日日,我察哈尔驻军635团于康保县遭遇倭寇第13联队下属大队,团长张扬率部依托地形,奋勇抗击。

激战自辰时至酉时,毙敌大队长上田中碧以下七百五十人,缴获轻重机枪十二挺、迫击炮四门、步骑枪四百余支,收复康保县城。

此役乃我军首次以团级建制全歼倭寇大队,彰显我神州儿女抗敌决心!”

报纸印刷出来后,报童背着帆布包,在山城街头巷尾奔跑,铜铃般的吆喝声划破晨雾:“卖报!卖报!察哈尔大捷!635团灭鬼子一个大队!”

早餐摊前,穿长衫的教书先生手抖着展开报纸,反复读着“七百五十人”几个字,眼眶骤然发红。

旁边挑着菜担的农夫凑过来,粗声问道:“先生,这报纸上说的是真的?一个团就把鬼子一个大队打没了?”

在民国,教书先生很有地位,很多人都尊称先生。

而且教书先生一眼能瞧出来,带着文人的傲骨,不像后世,只认Money。

“千真万确!”教书先生指着报纸上的通电,声音发颤:“你看,国府都通电全国了!以前咱们一个师都打不过鬼子一个大队,这个张扬团长带着弟兄们,硬是把鬼子全歼了!”

“那真是太好了,这些该死的小鬼子,就该狠狠的打他们,最好是把他们赶出咱们神州。”农夫气愤着说道。

教书先生点点头。

有了国府的推波助澜,消息像惊雷般在未沦陷的城市炸开。

桂林街头,市民围着张贴的捷报欢呼,有人自发提着铜锣穿梭街巷,敲得震天响:“大捷!察哈尔大捷!635团杀鬼子大队七百五十人!”

商铺老板搬出鞭炮,噼里啪啦的声响里,不少人抹着眼泪拍手。、

桂林江边,码头工人放下手中的活计,围着读报的学生听战况,有人攥着拳头喊:“早该这么打了!把鬼子赶出去!”

魔都租界里,《申报》临时加印的号外在报亭前被抢购一空。

穿西装的商人、拉黄包车的车夫、学堂里的学生,都捧着报纸细读。

有人将报纸贴在租界的围墙上,路过的华人驻足观看,原本沉闷的气氛被一股热流冲散。

几个年轻学生举着“向635团致敬”的纸牌,在街头游行,引来不少人跟随。

别看魔都已经沦陷,不过这里有租借,很多报社利用租借印刷报纸,小鬼子也没办法。

他们现在还不敢得罪列强。

长沙城的晨雾还没散尽,南门口的报摊前已挤满了人。

报贩把刚到的《大公报》往木板上一摊,通红的标题 “察哈尔大捷” 瞬间抓住所有人的目光。

没等报贩吆喝,人群就涌了上来,铜板 “叮当” 落在木盒里,报纸被一张张抽走,边角都被攥得发皱。

茶馆里,说书先生把醒木一拍,原本要讲的《三国》换成了新段子:“话说那察哈尔康保县,635 团张团长率领弟兄,凭着地形巧设埋伏,把鬼子一个大队杀得片甲不留!七百五十个鬼子啊,连他们的大队长上田中碧都死在阵前……”

台下茶客听得热血沸腾,有人拍着桌子喊:“好!杀得好!”

穿短打的脚夫放下担子,凑到台前追问:“先生,那张团长真这么厉害?一个团就打赢了鬼子一个大队?”

“那还有假!” 说书先生拿起桌上的报纸晃了晃:“国府都通电全国了,白纸黑字写着呢!缴获的机枪、迫击炮堆得像小山,康保县城都收回来了!”

话音刚落,茶馆外突然响起锣鼓声。

一群学生举着 “学习 635 团,抗敌保家乡” 的木牌,沿街游行。

队伍里有人提着大喇叭,反复喊着捷报内容,路过的商铺纷纷拿出鞭炮点燃,噼啪声混着欢呼,把长沙城的气氛推到顶点。

码头边,刚从乡下运粮来的船工们围在一起,听识字的伙计读报纸。

一个皮肤黝黑的船工攥紧船桨,瓮声瓮气地说:“俺们也去参军吧!跟着张团长打鬼子,总比在这运粮强!”

旁边几人立马附和,连船上的粮袋都没卸,就往招兵处的方向走。

他们哪里知晓,这里是长沙,不是察哈尔!

同一时间,武汉的江汉关钟楼刚敲过九下,街头的公告栏前就围满了人。

几个士兵正用浆糊贴着捷报,红纸黑字格外醒目。

穿长袍的商人踮着脚看,手指在 “七百五十人” 上反复摩挲;拉人力车的车夫把车停在路边,凑过去听旁人解读,眼里满是光。

“以前听说鬼子一个大队能打咱们一个师,现在看来,是没遇上硬茬!” 一个老兵模样的人感慨道,他袖子上还留着战场的破洞:“这 635 团能打赢,说明只要有好将领,咱们也能跟鬼子硬拼!”

其他人点点头,路边的小吃摊前,摊主主动把刚炸好的油条分给游行的学生,笑着说:“多吃点,好有力气喊!让全城都知道,咱们神州有能打的部队!”

学生们接过油条,举着木牌继续往前走,口号声在江汉关的钟声里格外响亮。

汉阳兵工厂里,工人们听说捷报后,打铁的锤子抡得更猛了。

一个老工匠一边淬火,一边对徒弟说:“好好干!多造点枪,让前线的弟兄们跟 635 团一样,多杀鬼子!”

徒弟用力点头,火星溅在他满是油污的脸上,眼里却亮得很。

傍晚时分,武汉的江边挤满了人。

有人把捷报抄在大灯笼上,点亮后挂在桅杆上,江水映着灯光,像撒了一地碎金。

一群年轻人围着灯笼唱歌,歌词是临时编的,调子虽不规整,却满是热血:“635 团真英勇,杀得鬼子无处藏,保家卫国齐出力,神州定能胜东洋!”

直到月亮升到半空,街头的欢呼才渐渐平息。

但长沙和武汉的许多人家,却还亮着灯。

有人在灯下读报纸,有人在给前线的亲人写信,把捷报的消息告诉远方的战士。

字里行间满是期待,期待着像 635 团这样的胜利,能再多些,期待着把鬼子赶出神州的那一天,能早点来。

徐州前线,硝烟弥漫的战壕里,通讯兵骑着马送来捷报。

师长接过电报,当场高声宣读:“635团在康保县全歼鬼子一个大队,毙敌七百五十人!”

战壕里瞬间沸腾。

原本蔫头耷脑的士兵们猛地直起身子,有人抢过电报反复看,有人拍着枪托欢呼。

一个满脸煤灰的士兵抹了把脸,咧嘴笑道:“娘的!原来鬼子也不是打不赢!咱们也跟他们学学,把眼前这些狗娘养的赶出去!”

此前,徐州会战已持续半个月了,国军将士虽奋勇抵抗,却因接连苦战士气低迷。

捷报传来,像一剂强心针注入阵地。

某团进攻受阻多日的阵地前,团长挥着驳壳枪喊道:“弟兄们!635团一个团能灭鬼子一个大队,咱们也能!冲上去,让鬼子看看咱们的厉害!”

士兵们呐喊着跃出战壕,原本停滞的进攻突然变得迅猛。

机枪手抱着重机枪往前推进,子弹扫得鬼子阵地烟尘四起;突击队员踩着弹坑冲锋,手榴弹在敌阵里炸开一朵朵火光。

原本胶着的战局,竟因一份捷报的传来,瞬间扭转。

山城国府内,常凯申坐在办公室里,翻看着各地送来的反馈。

桌上的茶杯冒着热气,他嘴角噙着笑意,手指在通电稿上轻轻敲击。

戴雨农推门进来,递上一份文件:“委员长,各地民众反应热烈,不少青年主动报名参军,前线士气也涨了不少。

徐州那边刚来电,今早攻克了之前久攻不下的据点。”

“好!好!”常凯申放下文件,语气畅快:“我要的就是这个效果。张扬这个标杆,立对了!”

戴雨农迟疑了一下:“只是……外面有人质疑捷报的真实性,毕竟一个团全歼一个大队,太过罕见。”

常凯申端起茶杯,轻轻吹了吹浮沫,眼神里满是笃定:“质疑?让他们去质疑。

察哈尔现在是什么地方?

是鬼子的地盘,谁能去查证?

再说,就算日后有人翻旧账,我大可以说被虚报蒙蔽。”

他放下茶杯,手指点了点桌面:“眼下最重要的是提振士气,凝聚人心。

徐州会战胶着,全国民众盼胜利盼得眼睛都红了,这份捷报,就算是假的,也得是真的。”不得不说,常凯申脸皮真厚。

政客做事,讲的是利弊,不是脸面。

脸面能挡得住鬼子的子弹吗?能让青年参军吗?不能。

戴雨农躬身应道:“委员长高见。”

“再给张扬发份电报。”常凯申补充道:“嘉奖他作战英勇,再拨五万大洋,让他继续扩充兵力,守住康保县。

告诉他人事部那边已经备案,少将旅长的任命即刻生效。”

戴雨农点头退下。

常凯申走到窗前,望着窗外的阳光,脸上露出一丝算计的笑容。

他不在乎张扬的战绩是否掺水,只要这个“英雄”能让国府的统治更稳固,能让抗战的旗帜扛得更久,他不介意把这场胜利的声势造得更大。

察哈尔康保县,635团指挥部。

张扬看着国府发来的嘉奖电报,又看了看窗外训练的士兵,嘴角勾起一抹弧度。

他没想到,自己一份如实上报的捷报,竟被国府当成了提振士气的工具。

“团长,各地的消息传过来了。”王守业拿着一叠报纸走进来,脸上满是兴奋,“您看,《中央日报》、《申报》、《大公报》都登了咱们的战绩,南京、武汉的老百姓都在欢呼,徐州前线的弟兄们也打得更猛了!”

张扬接过报纸,扫过上面的报道,眼神锐利:“国府这是把咱们当成标杆了。也好,这样一来,咱们招兵、扩充实力,阻力会小很多。”

他放下报纸,指着地图上的张家口方向:“鬼子那边肯定也收到消息了,久野村桃代不会善罢甘休。

告诉弟兄们,训练再抓紧些,物资清点清楚,随时准备迎接鬼子的反扑。”

“放心吧团长!”王守业用力点头:“现在弟兄们士气正盛,再加上新到的装备,就算鬼子来一个联队,咱们也能让他们有来无回!”

指挥部外,阳光正好。

士兵们扛着M1加兰德步枪练习刺杀,喊杀声震得空气都在颤抖。

炊事班的炊烟袅袅升起,肉罐头的香味飘得很远。

远处,新招募的士兵正跟着老兵学习操作迫击炮,脸上满是期待。

张扬站在门口,望着眼前的景象,心中涌起一股热流。

这场被国府放大的胜利,只是一个开始。

接下来,他要带着这支队伍,在察哈尔这片土地上,打出更多胜仗,把鬼子一步步赶出华北,赶出神州大地。

而此刻,张家口日军第26师团司令部内,师团长后宫淳正盯着桌上的报纸,脸色铁青。

报纸上“全歼倭寇一个大队”的字样,像一根刺扎在他眼里。

他猛地将报纸揉成一团,狠狠摔在地上:“八嘎!查!给我彻底查清这是怎么回事……”

继续阅读

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