够力荐小说推荐网
一个专门为书友推荐精彩小说的网站

第2章

南方现实题材影视创投会在广州国际会展中心举行,那天清晨,林晓棠特意穿了一身简约的米白色西装,手里捧着装订精致的《片场微光》剧本与拍摄方案,身边站着江哲与陈导——陈导主动提出陪她参会,江哲则帮她整理了厚厚一叠拍摄案例,两人的陪伴,让她心里的紧张消散了大半。

会展中心的大厅里,挤满了来自各地的创作者、投资方与影视公司代表。林晓棠刚走进会场,就看到了熟悉的身影——盛景影视的资深编剧高磊,正围着几位投资方代表侃侃而谈,手里拿着一份古偶剧的剧本,言语间满是“流量密码”“爆款潜质”的词汇。高磊也看到了林晓棠,眼神扫过她手里的剧本,嘴角勾起一抹不屑的笑,却没上前搭话。

创投会分为“项目路演”与“一对一洽谈”两个环节,林晓棠被安排在上午第十个路演。前面的几个项目中,有聚焦乡村振兴的纪录片,有讲述非遗传承的短剧,也有不少打着“现实题材”旗号,却掺杂着大量爱情狗血剧情的作品。每当有创作者提到“流量”“明星加持”,台下的部分投资方就会眼睛一亮;而那些真正聚焦平凡人、无商业噱头的项目,往往只得到几句敷衍的点评。

轮到林晓棠上场时,她深吸一口气,走到舞台中央,对着话筒缓缓开口:“大家好,我是《片场微光》的创作者林晓棠,今天想给大家带来一个关于影视行业幕后工作者的故事。”

她一边播放提前制作的PPT,一边讲述剧本核心:“主角是一名刚入行的场记,怀揣着拍真实故事的初心,却在流量主导的行业里屡屡碰壁——申请现实题材项目资金被拒,遭遇资方要求修改剧本、替换流量主角,拍摄过程中设备故障、场地受阻。但她始终没有放弃,汇聚了一群志同道合的伙伴,有失意却坚守技术的摄影师,有心怀情怀的资深导演,还有一群愿意出镜的普通人,最终拍出了一部聚焦平凡人的作品。”

PPT里,放着《城中村的星光》的拍摄花絮——暴雨中几人扛着设备赶路的身影,肠粉摊前大家围坐讨论剧本的画面,还有幕后工作者们专注工作的瞬间。林晓棠的声音平静却坚定:“这部《片场微光》,没有流量明星,没有华丽特效,甚至没有跌宕起伏的狗血剧情,只有真实的行业生态,和一群为了热爱坚守的普通人。我想通过这部作品,让更多人看到影视行业的‘另一面’,看到那些藏在镜头背后的微光。”

路演结束后,台下的评委与投资方开始提问。一位穿着西装的投资方代表率先开口:“林小姐,你这个项目,既没有流量卖点,又很难通过植入广告盈利,投资回报周期太长,我们为什么要冒险投资?”

林晓棠早有准备,她拿出一份市场调研数据:“根据近两年的行业数据,观众对‘真实内容’的需求正在上升,去年多部现实题材短片在短视频平台走红,播放量均突破千万,其中聚焦幕后工作者的内容,用户留存率比甜宠、古偶题材高30%。而且,我们的拍摄预算可控,前期已有‘初心文化’的启动资金支持,后续可以通过线上平台分账、影视节展获奖补贴等方式回收成本,虽然盈利周期长,但风险较低。”

这时,高磊突然站起来,语气带着挑衅:“林小姐说的这些,听起来很美好,但现实是,没有流量明星,就没有话题度,没有话题度,作品就没人看。我手里的古偶剧项目,已经敲定了两位顶流明星,投资回报率能达到你的三倍以上。你所谓的‘真实’,在资本面前,根本不值一提。”

台下响起一阵窃窃私语,不少投资方代表纷纷点头附和。林晓棠看着高磊,没有丝毫退缩:“高老师说得没错,流量明星确实能带来话题度,但一部作品的长久生命力,从来不是靠流量堆砌的。去年有一部没有流量明星的现实题材剧,凭借真实的剧情,获得了豆瓣8.5的高分,不仅赢得了口碑,后续的版权费、衍生品收入,远超同期的流量剧。我相信,只要内容足够好,就一定能被观众看见,这也是我坚持拍现实题材的初心。”

“初心不能当饭吃!”高磊反驳道,“你拍《城中村的星光》,虽然有一定热度,但并没有带来实际的盈利,这就是现实。你要是真的想在这个行业立足,就应该认清现实,放弃这些不切实际的‘情怀’。”

就在这时,陈导站了起来,他拿起话筒,语气沉稳:“我从事影视行业三十年,拍过流量剧,也拍过现实题材剧。确实,流量剧能快速盈利,但真正能留在观众心里的,永远是那些有温度、有真实感的作品。我当年拍《烟火人家》时,也被说‘没市场’,但这部剧播出后,不仅获得了行业奖项,还让更多人关注到了下岗工人的生活,这就是现实题材的价值。林晓棠的《片场微光》,有真实的经历做支撑,有一群志同道合的伙伴,我相信她能拍出一部好作品,我愿意以个人名义,为这部剧担任艺术顾问,不收取任何报酬。”

陈导的话,让台下的气氛瞬间转变。“初心文化”的李姐也站起来补充:“我们已经给《片场微光》提供了启动资金,后续会追加投资。我们看重的,不是短期的盈利,而是作品的社会价值和长久潜力。”

其他几位关注现实题材的投资方代表,也纷纷向林晓棠投来关注的目光,有人主动询问剧本的细节,有人提出愿意提供拍摄场地支持。高磊看着这一幕,脸色难看,却再也说不出反驳的话,只能悻悻地坐下。

路演结束后,林晓棠被几位投资方代表围住,大家纷纷表示愿意进一步洽谈合作。李姐走到她身边,笑着说:“刚才的表现很好,没有被高磊的话影响,守住了自己的初心。”

陈导拍了拍林晓棠的肩膀:“你今天的表现,比我预期的还要好。接下来,咱们好好打磨剧本,争取早日开机。”

林晓棠看着身边的江哲、陈导,看着围过来的投资方代表,心里满是感动与坚定。她知道,创投会的交锋,只是《片场微光》创作之路的又一个起点,未来还会遇到更多的挑战,但只要守住“记录真实、传递温度”的初心,只要身边还有这些志同道合的伙伴,她就有勇气继续走下去。

傍晚,林晓棠和江哲、陈导一起走出会展中心,夕阳洒在他们身上,拉出长长的影子。林晓棠拿出手机,给陈叔、小李他们发了条消息:“创投会很顺利,《片场微光》有了更多的支持,很快就能和大家见面了。”

消息发出没多久,手机就弹出了一连串的回复——“太好了,晓棠姐!”“我们等着当群演呢!”“需要帮忙随时说!”看着这些温暖的文字,林晓棠笑了,她知道,那些散落在城市角落里的微光,正汇聚成一束耀眼的光,照亮了她的创作之路,也照亮了影视行业的一片天地。

继续阅读

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