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出工厂那扇象征着束缚的铁门,灼热的阳光和自由的空气一同扑面而来。陈繁睿深吸了一口气,不再是车间里那股塑料和机油的味道,而是属于南方夏日的、带着尘嚣和草木气息的热浪。
当务之急,是找个落脚点。
陈繁睿没有像无头苍蝇一样乱撞。他凭借着前世在各大城市奔波积累的经验,带着陈天径直走向工厂区外围那片密集的、“握手楼”林立的城中村。这里的楼房挨得极近,阳台几乎可以互相递东西,电线如同蜘蛛网般在楼宇间缠绕。
他目光锐利地扫过墙上贴着的各种租房小广告,很快锁定了一个位置相对便利、看起来还算干净的单间。按照上面留的电话打过去,和房东约好看房。
房东是个精瘦的本地阿姨,打量着他们两个半大的小子,眼神里带着点审视。房间很小,只有十平米左右,放了一张上下铺的铁架床,一个破旧的桌子,还有一个吱呀作响的吊扇,厕所是楼层公用的。光线有些昏暗,但还算整洁。
“月租六百,押一付一。”房东阿姨用带着浓重口音的普通话说道,语气没什么商量余地。
陈天一听,下意识地缩了缩脖子,觉得有点贵。
陈繁睿却眉头都没皱一下,他伸手摸了摸墙壁,又看了看窗户的密封性,开始挑毛病:“阿姨,你这房子通风不太行啊,夏天肯定闷热。你看这墙皮,有点潮,估计雨季会返潮。还有,公用厕所卫生得勤打扫,不然味道大。”他语气老练,不像个十六岁的孩子,倒像个经常租房的打工仔。
房东阿姨被他这么一说,气势弱了点,嘟囔道:“城中村都这样的啦,便宜嘛……”
“五百。”陈繁睿直接砍价,“我们长租,至少租两个月,现金支付,不给你添麻烦。行的话现在就给钱,不行我们再看别家。”他语气干脆,作势欲走。
房东阿姨犹豫了一下,看着陈繁睿那不似作伪的架势,又看了看他跟后面那个憨厚小子确实不像惹事的人,最终还是摆了摆手:“好啦好啦,五百就五百,算便宜你们了!水电另算啊!”
最终,用五百块押金和五百块租金,搞定了一个月的安身之所。陈天看着陈繁睿和房东侃侃而谈的样子,眼神里的崇拜又多了几分。
两人把简单的行李扔进小房间,锁好门,立刻出发前往此行的真正目的地——华强北。
辗转坐上了从光明新区开往福田的公交车。公交车破旧而拥挤,充斥着各种口音和汗味,在坑洼不平的道路上颠簸着。陈繁睿和陈天挤在人群中,看着窗外飞速后退的景象——大片大片的工业区、正在施工的工地、逐渐变得密集和高耸的楼宇。两个多小时的车程,仿佛是一场从荒芜到繁华的时空穿越。
当公交车终于报出“华强北”站名时,陈天几乎把脸贴在了车窗上。
眼前的一幕,让这个来自小地方的少年看得目瞪口呆。
高楼林立,鳞次栉比,巨大的电子广告牌闪烁着令人眼花缭乱的光芒。街道上人潮汹涌,摩肩接踵,各种口音的吆喝声、讨价还价声、车辆鸣笛声交织成一片巨大的、充满活力的喧嚣。空气中似乎都弥漫着一股塑料、芯片和金钱混合的独特气味。
这里就是华强北,号称“中国电子第一街”,一个充斥着无限可能和巨大财富传奇的地方。
陈繁睿深吸一口气,眼神变得锐利而兴奋。他拉了一把还在发愣的陈天:“别光看,跟上。”
两人汇入庞大的人流,首先踏入了赛格广场。一进去,仿佛进入了另一个世界。狭窄的通道两旁,是密密麻麻、一个挨着一个的档口。柜台上、墙壁上,堆满了各种各样的电子元器件:电阻电容如同彩色的沙粒,各种型号的芯片躺在防静电包装里,数据线、充电器、手机壳堆积如山。空气中是焊锡和塑料的味道,耳边是各种方言讨价还价的声音,还有测试仪器发出的滴滴声。
陈繁睿目标明确,他直接走向那些批发手机配件和便携式音响(早期蓝牙音箱雏形)、充电宝外壳的区域。
他并没有急着出手,而是像个老练的采购商,一个档口一个档口地逛,不时拿起样品仔细查看,询问价格。
“老板,这个数据线怎么拿?”
“安卓口的?量大一块二,量小一块五。”
“充电宝外壳呢?10400毫安的这种。”
“带板子不带电芯?六块五。要成品?那得看电芯品质,价格不一样。”
他问得很细,关于材质、兼容性、起批量、拿货价,甚至还会问及不同档口之间细微的差价和品质差异。陈天跟在他身后,努力记着各种型号和价格,脑子有点不够用,但他相信睿哥。
他们穿梭在赛格、华强电子世界、曼哈数码广场等几个主要大厦之间,陈繁睿的脚步不停,大脑飞速运转,对比着价格,评估着品质,筛选着潜在的合作档口。他不仅看产品,也在观察那些档口老板,判断哪些人更实在,哪些可能以次充好。
夕阳西下,华强北的霓虹灯更加璀璨夺目。
走了整整一个下午,两人都累得够呛,坐在路边的花坛上休息。陈天揉着发酸的小腿,看着眼前这片依旧喧嚣沸腾的电子海洋,感觉像做了一场光怪陆离的梦。
陈繁睿从怀里掏出一个小本子,上面密密麻麻记录着下午询来的各种价格和信息。他目光沉静,心中已然有了初步的计划。
这2600块本金,必须像杠杆一样,撬动最大的利润。华强北这片海,他们这两条小鱼,不仅要游进来,还要尽快长出锋利的牙齿。
“走吧,天子,”陈繁睿站起身,拍了拍屁股上的灰,“回去算账。明天,咱们就来下海捞第一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