够力荐小说推荐网
一个专门为书友推荐精彩小说的网站

第2章

铺天盖地的赞誉如潮水般涌来,将“沈清漪”三个字再次推上神坛。

她的社交媒体下,无数粉丝狂热地留言,称她为“人间天使”“当代才女的典范”。

慈善与艺术,两大最能粉饰太平的光环,被沈家运用得炉火纯青。

茶馆内,林小满刷着手机,脸色越来越凝重。

“宁神,沈清漪的团队太厉害了,这波公关直接把之前AI换脸的负面影响全压下去了。现在全网都在夸她人美心善,说她是豪门里的一股清流。”她担忧地看向沈镜宁,“而且她这次选的曲子……太有话题性了。”

她将平板递过去,屏幕上是音乐会的宣传海报,上面用优雅的字体写着主打曲目——《春涧》。

“致敬所有在黑暗中坚守光芒的母亲。”林小满轻声念出那行宣传语,语气复杂,“我查了,这首《春涧》……是林素贞女士,也就是您母亲,生前公开发表的唯一一首钢琴曲。”

沈镜宁的目光落在曲名上,眼底一片沉静,仿佛结着一层薄冰。

林小满立刻补充道:“我还挖到了一个细节!当年林女士的手稿,被一位老教授收藏了。据说原始乐谱的第三小节里,有一个非常特殊的变调休止符,但在后来公开出版的版本里,出版社为了让曲子更‘流畅’,擅自给删掉了。这件事,只有极少数圈内人知道。”

话音刚落,沈镜宁的手机上,一个加密视频文件被悄然传来。

是陆执。

视频里,是沈清漪正在私人琴房练习的画面,拍摄角度极其刁钻,显然是出自某个被买通的佣人之手。

沈清漪一袭白裙,指法娴熟,旋律优美,乍一看完美无瑕。

沈镜宁没有看画面,只是戴上耳机,闭上了眼。

指尖在古木桌面上随着旋律轻轻敲击,一下,两下……当弹奏到第三小节的某个节点时,她的手指倏然停住。

一遍,又一遍。

每一次,视频里的琴音都流畅地滑过,而沈镜宁的第六感,却捕捉到了一丝极其微弱的、不和谐的颤音。

那不是技术上的失误,而是一种深入骨髓的滞涩。

沈清漪的呼吸节奏,在进入第三小节时,会有一个难以察觉的紊乱。

她的肌肉记忆在完美地复刻乐谱,但她的灵魂,却在这里断了层。

仿佛一个演员在背诵她根本不理解的台词。

她不懂这首曲子。

沈镜宁睁开眼,眸中寒光一闪而过,她拿起手机,给陆执发去一条简短的消息:

“她不懂这首曲子。她在演。”

对面秒回:“需要我做什么?”

“把那位方教授请到现场,第一排。”

“好。”

演出当日,国家大剧院内座无虚席,鲜花与掌声交织,媒体的长枪短炮对准了舞台中央。

沈清漪身着由法国高定大师亲手缝制的象牙白羽毛长裙,宛如一只圣洁的天鹅,在万众瞩目下款款走向那架价值千万的斯坦威钢琴。

她优雅落座,向台下微微一笑,神情庄重而哀婉,仿佛真的沉浸在对‘母亲’的思念之中。

琴音响起,是《春涧》。

前半段流畅动人,技巧华丽,引得台下观众阵阵赞叹。

直播画面上,“才女”的弹幕刷满了整个屏幕。

弹至第三小节。

一个几乎微不可闻的停顿,仅仅零点几秒,快到仿佛是观众的错觉。

但在那一瞬间,坐在观众席阴影里的沈镜宁,第六感骤然刺痛!

她“看”到了。

看到舞台上那个光芒万丈的女人,气运在那一刻如同一根被强行拉到极限的琴弦,发出断裂前的哀鸣。

她的情绪里,翻涌着浓重的‘恐惧’,以及随之而来的、因为无人察觉而产生的‘侥幸’。

她演过去了。

一曲终了,雷鸣般的掌声响彻整个剧院。

沈清漪起身,优雅地鞠躬,享受着属于她的荣耀时刻。

就在这时,一道清冷的身影从观众席中站起,一步一步,不疾不徐地走向舞台。

全场瞬间安静下来,所有灯光与镜头下意识地追随着这位不速之客。

沈镜宁穿着最简单的黑色长裤和白色衬衫,没有任何妆容,却像一把出鞘的利剑,撕开了现场所有的繁华与虚伪。

导演组在后台惊呆了,保安正要上前阻拦,却见沈镜宁已经走到了舞台中央,拿起一支备用话筒。

她的声音平静,却带着不容拒绝的力量,清晰地传遍剧院的每一个角落:

“沈小姐,我可以和你合奏一曲吗?”

不等沈清漪反应,她看向全场观众,一字一句地说道:“因为这首曲子,是我娘写给我的摇篮曲。”

轰——!

全场哗然!直播间弹幕瞬间静止,而后以井喷之势彻底爆炸!

这是……公开宣战!

沈清漪的脸色瞬间煞白,她万万没想到沈镜宁敢在如此重要的场合,用这样一种方式直接对她发起冲击。

导演组措手不及,此刻任何阻拦都会被解读为心虚,只能默认这疯狂的即兴表演继续推进。

另一架钢琴被推上舞台。

双钢琴合奏,开启。

沈清漪强作镇定,指尖重新落下。

而另一边,沈镜宁的指尖触碰到琴键的瞬间,一股截然不同的气场瞬间笼罩全场。

如果说沈清漪的演奏是华丽的溪流,那沈镜宁的,就是深不见底的古潭。

她并没有按照原谱演奏。

当旋律再次进入第三小节时,沈镜宁的左手忽然向下,加入了一段低八度的变调旋律。

那段旋律很慢,很温柔,带着一种独特的、如同哄睡孩童般的韵律,与主旋律交织在一起,非但不突兀,反而让整首曲子瞬间完整了,仿佛注入了灵魂。

现场所有观众都屏住了呼吸。

坐在第一排的方教授,一位白发苍苍的老人,身体猛地一震,浑浊的眼中瞬间泛起泪光!

就是这个!就是这个变调!

他猛然抬头,失态地站了起来,指着舞台,声音激动到颤抖:“这个变调……是我亲眼看着素贞加上去的!我当时问她为什么,她说,‘我的宁宁怕黑,夜里总是不敢一个人睡,我要让她知道,哪怕全世界都安静下来,妈妈的旋律也永远在她身边’!”

老人说着,竟老泪纵横,他当场拿出手机,拨通了一位相熟的权威音乐媒体记者的电话,对着话筒嘶吼:“这不是演绎!这是来自血脉的共鸣!只有她的女儿,才能弹出这首完整的《春涧》!”

一石激起千层浪!

直播弹幕彻底疯了!

#血缘骗不了耳朵#这个词条以光速冲上热搜榜首!

现场的资深记者白薇,瞳孔地震,她立刻扔掉准备好的赞美通稿,以最快的速度发布了一条快讯:“惊天反转!沈清漪演奏版本缺失关键情感节点,音乐泰斗方教授现场证实,沈镜宁所奏变调才是作品灵魂,直指血缘真相!”

与此同时,常年与沈镜宁合作的心理医生李医生,同步在网上发文分析沈清漪的微表情:“注意看!在听到变调旋律响起时,沈清漪的瞳孔在0.6秒内急剧收缩,嘴角右侧肌肉出现不受控制的痉挛性抽动,这是典型的‘认知崩塌应激反应’!她演不下去了!”

沈家的秦秘书紧急召开线上发布会,声称“所谓变调纯属沈镜宁伪造”,话音未落,就被神通广大的网友扒出了当年林素贞在音乐学院交流时留下的一段录音母带!

那段模糊的录音里,赫然就有那段低八度的变调!

舆论,彻底倒戈!

深夜,沈家书房。

“啪!”

昂贵的古董水晶杯被狠狠砸在地上,四分五裂。

沈清漪反复回放着那段双人合奏的视频,手指颤抖地一次次按下暂停。

她翻出自己泛黄的童年日记,上面一页页写满了“妈妈说我天生就会音乐”“我是沈家唯一的光”“没有人比我更懂妈妈的艺术”……

可此刻,那首她练习了整整十年、自以为早已融进骨血的曲子,竟像一个陌生人写给另一个陌生人的信,她一个字都读不懂了。

“凭什么……”

她猛地抬手,狠狠砸向面前的钢琴琴键!

“凭什么她一出现,就能拿走我拥有的一切!!”她嘶哑地低语,眼中满是血丝与疯狂。

与此同时,城南一家孤儿院里。

一个叫小茉的瘦弱女孩看着电视里重播的新闻片段,怯生生地举起手,对身边的保育员老师说:“老师,我也听过这首歌……之前有个很漂亮的阿姨来福利院,偷偷唱给我听过。她说,是一个叫镜宁的姐姐教她的。”

电视的光影闪烁,镜头缓缓拉近,女孩身后那张破旧的书桌抽屉里,一张泛黄的老旧照片因为震动,悄然滑落一角。

照片上,年轻的林素贞眉眼含笑,怀里……竟抱着两个一模一样的女婴。

风暴并未停歇,反而愈演愈烈。

那段被方教授称为“血脉共鸣”的变调旋律,如同病毒般传遍全网。

无数音乐博主、心理学家、甚至遗传学专家都下场分析。

那不再是一段音乐,而是一份无法辩驳的血缘证明。

事件发酵的第四天,一个由全网网友自发创建的话题,阅读量突破了二十亿,将这场豪门真假千金的战争,推向了无可挽回的终局——

#请沈清漪和沈镜宁一起做亲子鉴定#

继续阅读

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