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救命啊、救命啊……”
周志军还没跑到地方,就看见一个只穿着背心儿裤头的年轻女人。
头发,全身都是湿漉漉的,光着脚丫子往这边跑。
她边跑大喊救命,这个女人不是别人,正是村支书周大拿的二闺女周盼娣。
她脸色苍白,看见周志军跑过来,眼睛突然闪过一丝亮光,仿佛抓住了一根救命稻草。
大喊道,“志军哥,快救救俺姐!她掉进河坝潭窝里了!”
周志军大步从她身边跑过去,看见周招娣在河中央拼命挣扎。
只剩两只胡乱扑腾的手和露在水面的头顶,眼看就要沉下去了。
周志军从小就跟村里的孩子们在河里疯玩。扎猛子,摸鱼虾,不经意间就练出了一身好水性。
在部队当兵的时候,遇上抢险救灾,从洪水里救出了不少人。
他把锄头往往河边一扔,“扑通”一声都跳进了水里。
不费吹灰之力就游到周招娣身边,抓着她的衣领拉到了岸边。
周盼娣已经带着村一群村民跑了过来,一起帮忙把周招娣弄到村头的打谷场上,搭在牛背上控水。
老牛在打谷场上好几圈,周招娣只咳出几口带着泥沙的浊水,脸色惨白得像死人,连呼吸都快没了。
“不行,水没控出来!”有人喊道。
周志军当兵的时候也学过一些溺水的急救知识。他让大伙把周招娣抬下来,平放在干草堆上。
他半跪下来,双手交叠放在周招娣胸口按压。
每按一下,她嘴角溢出一点水花,混着黏腻的水草。
直到周招娣突然剧烈咳嗽起来,一口浑浊的河水喷了出来,众人这才松了口气。
而此时,春桃和王晓红正在灶房里做饭。
刘翠兰在北屋的房间里躺着,王海超坐在床沿上,拉着她的手说,“翠兰,别生气了!俺在那里也帮不上啥忙,回来了还能省两顿饭钱!”
“你放心吧,俺王海超不是一个没担当的男人,俺会对你好的……
啊,别生气了哈,别生气了!听话!”
他摸摸刘翠兰的脸,起身去了灶房,对着春桃说,“春桃,你娘身子虚弱,去鸡窝里收俩鸡蛋,给她烧碗鸡蛋茶!”
春桃没说话,王晓红翻他一眼,“不用你说,俺们也知道!”
王海超并不生气,而是笑嘻嘻的说,“俺就知道晓红是个孝顺的闺女,你娘没有白疼你!”
他又拿眼看了一眼春桃说,“以后天天给你娘打俩鸡蛋,她得好好补补……”说着转身就出去了。
“什么人呀?光会使个嘴!”王晓红不满道。
王海超扭头看见大路上有很多人,就好奇地走过去看。
得知是周志军救了周招娣,心里冷哼,就他爱逞强。那天夜里要不是周志军这个鳖孙,他就弄了李春桃了。
周招娣醒了,被家人弄了回去,周志军穿着湿漉漉的衣服,背着锄头儿往这边走。
王海超看见他,好像那天的事压根就没发生一样,还嬉皮笑脸的和他打招呼。
周志军连眼皮抬都懒得抬,直接就进屋了。
天气热,西瓜一天一个样,已经熟了不少了。
春桃想着该摘着卖了,要不然大量成熟就卖不及了。
喝完汤她和王晓红就拉着架子车去了地里。
晚上睡在地里看瓜,天不亮就起来摘西瓜。
春桃负责找到熟西瓜摘掉,王晓红负责往架子车上装西瓜。
一早上卸了满满一架子车的西瓜,她们没回家,直接拉着去了街上。
刘翠兰身体不舒服,王海超又是个懒家货,回去也没有早饭吃,王晓红想着到街上卖了瓜买点吃的。
春桃拉着车子,王晓红在后面推着,一边走一边说,“嫂子,俺妈看病借了志军叔五十元钱,俺想卖西瓜把钱还上”
种西瓜本来是为了供王小明读书的,他已经上初二了,秋天升初三。
到了初三,除了书本费,学杂费,还有一些买资料的费就更花钱了。
但借的钱也不能不还,尤其是借周志军的钱,虽然不是她借的,但春桃还是希望快点还给他。
“中,今年的西瓜不错,准能卖个好价钱,把他的钱还了,再给小明留一些下学期的学费!”
周志军在地里干活,远远看见二人拉着架子车朝街上去了。
心想,这王晓红天天夹在中间,他也没有机会呀!
王海超起来的时候,太阳已经升得老高了,走到灶房一看,锅里啥也没有。
心里一边骂一边跑到春桃屋里胡乱翻找,居然在柜子里翻到了没吃完的点心和红糖。
拿着来到里屋对刘翠兰说,“看看你那好儿媳,你没回来的时候,他那嘴可没有受屈。
你回来了?她连饭也不做了,想干啥?”
刘翠兰肚子已经饿的咕咕叫了,加上这次受伤的荒唐事,肚子里正憋着一肚子火呢。
见王海超拿着东西进来,一下子就爆炸了。
连饭都不做了,还趁她不在家偷吃嘴,刘翠兰骂道,“这个丧门星,俺几天不在家?她还想上房揭瓦呢?”
说着就下了床,气哼哼的出门,也顾不上伤口的疼痛了,大步往瓜地走去。
谁知来到瓜地,哪里有春桃的影子,也没有见到王晓红,气得她站在田埂上又是一阵大骂。
她又到自家豆地里,看见还有一半没锄呢,又开始骂,“扫把星,俺几天不在家,她都干啥了?
一块豆地还没锄完,这草都把豆子给吃了!”
周志军蹲在旁边的芝麻地里踢芝麻,听见刘翠兰的骂声抬头看她一眼。
脸上的表情冷冰冰的,眼神像两把刀子。
刘翠兰和他目光对上时心里也是一紧,赶紧扭头就走。
这四来年,周志军出力又出钱,没少帮她家。
那天她却当着那么多人的面胡说周志军不是男人。想到那事,心里就发虚。
谁知刚走不多远,就看见周大娘提着个水壶过来了。
“老憨家的,”周大娘叫住了她。
刘翠兰脚步顿了一下,“啥事?”
“四年了,俺志军没少给你家干活,钱也没少帮衬。
干活是看在老憨的面子上,但借你的钱必须得还,谁的钱也不是大风刮来的!”
刘翠兰听周大娘这样说,犟道,“大娘,俺啥时候借你钱了?你说俺借钱,有啥凭证没?”
周志军帮衬她家的钱 ,加起来至少有三四百了。
那个年代,三四百可不是个小数,娶个媳妇都花不完 。
刘翠兰心里有数,但无凭无据,这笔账就算瞎了
她没有想到周大娘让孙女周红霞把每一笔都记在了本子上。
连钱的用途都写得清清楚楚的,刘翠兰要是想赖账,她就拿出那个账本。
“凭证?俺当然有!俺回去就拿给你!”
周大娘啐了口唾沫,头也不回地从她身边迈了过去。
她本不是尖酸刻薄的人,可对着刘翠兰这种人,半分情面也不能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