够力荐小说推荐网
一个专门为书友推荐精彩小说的网站

第2章

前脚刚到家,后脚就有人在门口喊:“杨婆子,你家老三从角石公社湾角大队给你带了东西。”

说话的是一个赶着牛车的大爷。

他把包裹拿出来的时候笑呵呵的:“你女儿孝顺,给你带了这么多东西哩。”

杨巧映:“哎哎哎,话说的对,是孝顺的好孩子,多谢同志帮忙。”说着就往他手里塞了一把红薯干和两根黄瓜:“这个给同志解解渴。”

除了那块蓝色老土布之外,杨巧映前段时间还给这个三女儿托人带了五六斤切开晒干的干红薯,一斤晒干的干豆腐,一斤水果硬糖,三两红糖,两斤大米。

里面还有一封信,信上写了布是给大外孙结婚用的,是她这个外婆的心意,水果硬糖是给几个外孙做零嘴的,其余的东西就是跟她换一些海鲜干货,什么牡蛎干、虾米干、海带……都行,她不挑大小,能吃就行。

现在这个包裹的分量就让她很满意。

拆开一看,里面不同的东西用旧报纸分装的整整齐齐。

有牡蛎干、虾皮、虾干、鱼干、鱿鱼等等,个头大小不一,统一的就是都整理的很干净。

杨巧映拿出一包牡蛎干,明天就用这个熬粥。

杨四河看到这么多东西,诧异:“这么多,三姐她日子不过了?”

给娘家送这么多东西,说是海边不值钱,也要看情况,怎么说这也是荤腥。

杨巧映:“你三姐这是谢那块布呢。”

她之前写信给娘家是要借布票,结果一回头她这边给送了一块布过去,她添一点就能给大儿子做一整套衣服,哪有不感激的。

这些东西她赶海勤快点就有了,她什么都缺,就是不缺勤快。

这些虾干还能做零食,杨巧映给家里小的都抓了一把:“磨牙吃吧。”

什么是小的,就是除了她和杨大山夫妻、杨四河夫妻都是小的。

杨四河:“……”

怎么妈还偏心呢?

他们哥俩个结婚了不算小,庆安庆居不也结婚了吗?

正在心里念叨,结果就瞧见他妈直接给他媳妇和大嫂一人塞了一整包:“拿着吃。”

她要是不给,他们是不会主动拿的。

她这么一给,又能收拢人心了。

杨巧映现在心情很好,因为她已经把市里废品回收站“可疑”的首饰匣子和画轴拆开看了,得到了三根小黄鱼、一对蓝宝石金戒指。

宝石又大又透亮,肯定值不少钱。

她已经打定了主意,还是要多去市里看看六女儿才是,他们这公社地方小,富人少,机会也少,还是要去富裕的地方啊。

这边杨家岁月静好,没想到的是另一头,给三女儿的一块布还闹出了事来。

杨巧映生的三女儿杨三梅嫁到了海边渔村的贺家,他们家人口多。

贺老头原配养住了两个儿子一个女儿,她在赶海的时候意外没了,他又娶了一个,生了两个儿子两个女儿。

杨三梅嫁的是原配生的二儿子。

贺老头的女儿出嫁了,四个儿子也都结婚生子,一大串人口比他们杨家还要多,这么多人住在一起想要不闹矛盾是不可能的。

现在其中一个儿媳妇娘家寄来了糖果和布料,这东西肯定只会用在自己孩子身上,但谁叫这是不受重视的儿子和儿媳妇呢。

她两个弟妹看到了,就闹起来了,说没有分家,都是大家的,要让她拿出来共享,杨三梅自然不乐意。

她的大儿子贺丰年今年十七,已经定亲,年底成婚,她心疼儿子辛苦,想要给他做一件新衣服当新郎官,收到娘家托人送来的这块布,她十分欣喜,这颜色又精神又大气,她手头也积攒了一些布票,凑一凑,能给儿子做一套,这就惹了其他人的眼,说他们没有分家,这应该拿出来共享。

这可是布啊,他们攒布票真不好攒,攒个几年,才能做一件,家里这么多人,一件衣服能顶什么用?

所以都是缝缝补补又三年,凭什么她杨三梅就运气这么好?

杨三梅理直气壮:那是我娘家给力!

你们看不过眼,让你们娘家出啊!

明明是其他人没理,她家公婆在闹大了之后却只会和稀泥让她家和万事兴,拿出来分享,杨三梅打了一架,一气之下就带着孩子回娘家了。

她家公公是爱脸的,要是他不主持公道,她就家丑外扬!

她内心这样发狠,但做不做得到就另说了。

因为他们是赶夜路,三女婿贺大舟不放心,所以送他们一起回来了。

也亏得他们前头三个都已经大了,最小的女儿也八岁了,贺大舟背着小女儿,杨三梅牵着三儿子的手,就这样摸黑几个钟走回来了。

也亏得现在月光明亮,不然真怕路上出什么意外。

夜深人静有人拍门,杨大山听到声音赶紧起来开门,看到三妹一家六口吓了一跳。

尤其三妹脸上有着几道新鲜的抓痕,妹夫脸上有乌青,大外甥脸上一只眼睛肿了,二外甥脖子有三道抓痕,这四个人都打架了啊。

“这是怎么了?谁欺负你们了?”

杨大山这样问的时候杨三梅没吭声,一看到杨巧映,杨三梅眼泪就下来了。

贺大舟则是有些羞惭,不好意思抬头看岳母,这事闹的他都没什么脸见人。

家里其他人陆续都起来了,杨巧映看女婿一家这样的情况,挥手赶人:“秀,你和冬去厨房给几个孩子烧鸡蛋糖水,其余的,都回去睡觉,明天有的是说话的时候。”

然后就拉着他们到客厅说话。

周水冬和陈红秀进了厨房,她心里痒痒的,想要留在现场听他们说话,只是婆婆让她来煮鸡蛋糖水,这是明摆着不让她听,她只能揪住大嫂:“大嫂,你说三姐他们过来是干什么的?他们跟谁打架了?是不是跟她妯娌打架了?我看妹夫也有伤,应该兄弟也打了。”

这问题陈红秀怎么知道呢?

她敲着鸡蛋不说话,但周水冬想说,一边烧火,一边时不时扭头看客厅方向:“要我说多半就是这样,之前又不是没打过,就是这回闹大了,连夜带着包袱孩子回娘家。”

对这个三姐,周水冬是有些矛盾的,这是她男人的双胞胎姐姐,而且她跟自己不一样,自己运气不好,连着生了五个丫头才生了一个儿子,而三姐呢,她前头连着生了三个带把的,才生了一个女儿,她眼气的不行,在生六福之前,还觉得是三姐把她生儿子的运气给吸走了。

不然怎么这么极端呢?

不过其他方面她又觉得庆幸,自己嫁的婆家比她的好。

三姐有个后婆婆,后婆婆偏心自己生的,她每天都要吵架,日子过的糟心。

另一头,杨巧映把人带到客厅,先让他们喝口水坐下来缓缓,四个孩子,两个大的脸上带伤,两个小的脸上有着惊慌,她把伤药拿了出来:“你们这上过药没有?”

杨三梅不想用药:“都是小伤,不用这么金贵的东西。”

杨巧映板着脸:“再金贵还有人金贵?快用。”

杨四河也劝:“丰年这只眼睛都肿成这样了,快用吧,你们这是怎么回事,跟谁打架了?”

他看了都心疼。

杨三梅眼睛流出泪来:“丰年这是替我挨了一拳,我还能跟谁打架,就跟我那两个妯娌,我和孩子大伯娘一起和那两个打,我们占上风,她们男人就不干了,一起来打我们,要不是丰年回来的早,我得被他们压着打。”

贺丰年是她的大儿子,也是最贴心的那一个,看到他这样,比自己受伤还疼。

她小心的给两个儿子用了药,再草草给自己和男人摸了点,陈红秀和周水冬就端着鸡蛋糖水进来了,杨三梅就暂停了诉苦,她不想让嫂子和弟妹听到自己那么狼狈的一面。

杨巧映让他们都来一碗压惊,“你们吃过晚饭没有?”

没有人说话,贺丰年肚子十分应景的一阵嗡鸣,陈红秀听了十分庆幸自己敲的鸡蛋够多。

杨巧映又回了屋子一趟,拿出来一袋红薯干和一包麻花,“先吃点东西垫垫,过几个小时就天亮了,现在就不开火了。”

这些一拿出来,除了年纪最大的贺丰年还稳得住,其他三个小的眼睛就黏在上面了。

“秀,冬,你带他们去睡觉,和他们兄妹挤一挤。”

贺丰年不肯走,他觉得自己大了,有什么不能听的,他都已经定亲了。

定亲了就是大人了。

这也是事实,他不想走那就不走。

几个小的被带走,这里就剩杨巧映、杨大山、杨四河、杨三梅两口子跟贺丰年了。

杨巧映看他们把鸡蛋糖水喝了个干净,这才问:“说说,这次怎么打起来了,是不是他们欺负你了,这是当你娘家没人了?”

一说杨三梅就想哭:“他们欺负人……”

他们打起来的原因是布料,但这只是由头,杨三梅已经不知道吃过多少亏了,每次都是这样,后娘偏心自己生的两个,什么好东西都要塞到他们手里,公公也偏向后娘和她生的两个儿子,原配生的就吃亏,凭什么?

杨三梅这次不想忍了。

“他们抢东西上瘾了,我娘家给的东西他们也想抢,简直是强盗!”

不满的又何止是她,她男人、她儿子都不满,日积月累,这次打架打的桌椅都给砸了。

杨三梅说着,那股郁气散了些:“家里一团乱,就给他们收拾了,我还把我们重要的东西都带走了。”

那块布也在其中,就怕她不在,其他人进他们房间,把东西偷走了。

杨巧映再一次沉默,没想到这块布料引出了这么多事端,这个时代物资匮乏,不是虚言。

她也不说谁对谁错,反正女儿是没错的,她问女婿:“丰年他爷爷还是没有想过分家吗?我记得你大哥家已经抱孙了吧,要是兄弟和睦,我肯定不说这个话,但是你们吵吵闹闹,硬凑在一起,大家都不舒服。”

贺大舟满嘴苦涩,他想分家吗?

想,但他不敢提,儿子主动提,那就是不孝顺。会被其他人的唾沫给淹死,所以他只能忍。

相比较他来,贺丰年脸上一亮,明显对这话心动了。

他想分家!

他不想和那么多叔伯兄弟住在一起。

这次因为这块布料,他们一直挤兑他,说他好福气,说他自私不顾兄弟情分,凭什么要分?

他们做新衣服的时候怎么没想过给他分?

况且这块布料还是他外婆给的,他们是他妈生的吗?

再有他年底就要结婚了,到时候他对象也要面对这一团糟的一大家子,他不想。

杨三梅做梦都想分家,但这事她不能逼男人做决定,一个不孝的名头压下来,男人会被压垮的。

她只能继续跟妈说自己的委屈:“丰年他都定亲了,年底新媳妇就要进门,我们家哪里还有房间,只能隔开我们住的那一间,三个小的都跟我们两口睡,挤出来的地方也小,等以后他们有了孩子,转个身都难,要是大家都这样我就不说了,但是丰年他两个叔每人都有两个房间!”

这一点,她是很感谢女方愿意嫁的。

没嫌弃他们。

老大这样勉强凑合了,老二说亲的时候怎么办?

真没地方再隔出一个小空间了。

杨巧映听着眉头紧皱,她觉得杨家的情况已经不怎么样了,原主最偏心的小儿子都要和其他没结婚的侄子挤一间房,但这女儿住的更差,他们六口人挤一间房,等新媳妇进门了,那就是七人挤一间房,那房间可不怎么大,七人进去,都没其他下脚地了。

杨巧映叹了一口气,看着贺大舟:“你们不能一直这样下去,孩子一年年大了,到时候你三个儿子结婚都挤一起吗,到时候还有人愿意嫁女儿过来?你大哥那边是怎么操作的,他的儿子年纪更大一些吧?”

贺大舟说不出什么话来。

大哥他就只有大儿子成了家生了孙子,其他两个儿子都单着,他家老二都二十几岁了,还没有定下来,是他不想定下来吗,是没有姑娘愿意嫁进门,他们一来相看,看到这样的房子合这样复杂的家庭关系就摇头了。

要是再过几年,自己老二也到说亲年纪了,会有人愿意吗?

现在准大儿媳妇愿意,那是因为她和大儿子是一起长大的,有感情,二儿子可没有玩的好的姑娘。

杨巧映适时的添了一把火:“道理我相信大舟你都懂,这样,要是你爸愿意分家,我这当妈的,就借三梅五十块钱,这钱可以起一间房给你们过渡,别急着说不要,这钱不着急还,不拘十年二十年,等你们有钱了再还我,你们有手有脚,可以慢慢挣。”

就这样的乱七八糟的关系,她能接受他们净身出户,跟这样一大家子继续搅和在一起没好处。

杨大山没说话,也不觉得有哪里不合适。

杨四河瞪大了眼睛,但是看看三姐脸上的伤,想说什么又吞了回去。

五十……挺多的,但是借,他知道三姐的性格,她手头一有钱,肯定就会还了,不会拖到十几二十年再还钱。

杨三梅哽咽了一会才能开口:“……妈,起一间房二三十块就够了,我不借那么多。”

她早就打听清楚了。

只能不漏大雨,破点的屋子也能安家,何必借那么多钱让兄弟心里有意见。

果然,听到她这么说,杨四河脸上神色好看了许多。

继续阅读

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