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钟初响,清虚观上下渐渐苏醒。李退之早已起床,简单洗漱后,便开始准备今日的杂役工作。尽管已经是莫长老的弟子,但他仍保持着多年的习惯,主动承担一些力所能及的杂务,这既是为了不让自己显得特殊,也是出于对清虚观的一份责任感。
昨夜与陆景的谈话,让他不得不思考自己在清虚观的未来。若真如陆景所言,掌教即将宣布清退不达标弟子的决定,那他或许真的要面临离开这个生活了六年的地方。
带着这样的心情,李退之来到后山杂物间,准备整理一批新到的灵植种子。杂物间是清虚观存放各类工具、杂物的地方,常年无人问津,布满灰尘。李退之作为曾经的杂役弟子,对这里再熟悉不过。
推开吱呀作响的木门,一股陈旧的气息扑面而来。杂物间内堆满了各种箱子、工具和废弃的物品,光线昏暗,只有几缕阳光透过小窗照进来,在空气中形成细细的光柱,照亮漂浮的尘埃。
李退之熟门熟路地走向角落,那里放着一批刚从山下运来的灵植种子,需要分类整理,以便来年春季栽种。他蹲下身,开始一一检查种子的品相和活性。
正当他专注工作时,忽然注意到一旁的架子上有些异常。那是一个堆放各类废弃杂物的角落,平日里无人问津。但今天,李退之敏锐地发现,那堆杂物似乎被人动过,排列和他记忆中有所不同。
出于好奇,李退之走近查看。拨开一层杂物,他发现下面竟然有一个小型暗格,被巧妙地隐藏在架子的结构中。这个发现让他颇为意外——他在杂物间工作多年,竟然从未注意到这个暗格的存在。
“这是…”李退之小心地打开暗格,里面赫然躺着一册残破的竹简。
竹简已经相当古老,竹片泛黄开裂,边缘处甚至有些腐朽的迹象。但奇怪的是,竹简上的文字却依然清晰可见,仿佛被某种特殊力量保护着。
李退之小心翼翼地取出竹简,轻轻展开。首页上写着四个古朴的大字:《混元初始录》。
“《混元初始录》?”李退之低声重复着这个名字,心中突然涌起一股莫名的熟悉感,仿佛曾经在哪里听过或见过。
翻开第一页,映入眼帘的是一段简短的序言:
“天地初开,混沌为源。万法由此生,万象由此出。得混元者,可逆转阴阳,改易五行,长生不死,无所不能。然天道忌惮,将此法封印,唯有天选之人,方可重启混元之门…”
这段话让李退之心头一震。”混沌为源”…这与他体内那股神秘的能量——混沌元气——似乎有某种联系!难道这部古老的竹简,记载的正是关于混沌元气的修炼之法?
带着强烈的好奇心,他继续翻阅。竹简内容涉及一种名为”混元炼气法”的上古修炼方法,据说能够引导修行者感知并掌握天地间最为原始、最为纯净的能量——混元之气。
“这混元之气,莫非就是我体内的混沌元气?”李退之心中暗想。
随着阅读的深入,他发现这部竹简所记载的修炼方法与清虚观传统的灵气修行截然不同。传统修行讲究引天地灵气入体,循经脉运行,逐步凝结金丹。而《混元初始录》则主张先感知体内本就存在的混元之气,再以此为基,不断壮大,最终达到”混元合一”的境界。
这种修炼方法对李退之而言简直如获至宝!他一直无法引气入体,但若是这竹简所言属实,他体内本就存在着一种更为古老、更为强大的能量,只是需要特殊的方法去感知和培养。
“我得试一试!”李退之心潮澎湃,迫不及待地想要尝试竹简中记载的修炼方法。
但就在这时,他听到外面传来脚步声。有人正向杂物间走来!李退之连忙将竹简藏入怀中,若无其事地继续整理种子。
门开了,一位执事弟子探头进来:”李师弟,莫长老找你,说有事相商。”
“多谢师兄告知,我这就去。”李退之恭敬地回答,心中却在思索如何妥善保管这份意外的收获。
离开杂物间后,李退之先回到自己的柴房,小心地将竹简藏在床板下的秘密夹层中,然后才前往莫长老的洞府。
与莫长老的会面很短,只是交代了一些日常修行事宜,并告知他明日要协助整理一批新到的丹药材料。整个过程中,李退之都显得有些心不在焉,满脑子想的都是那册神秘的竹简。
夜幕降临,李退之早早回到柴房,锁好门窗,确保不会被打扰后,才小心翼翼地取出《混元初始录》。借着油灯微弱的光芒,他专注地研读每一页内容,尝试理解那些深奥的修炼理论。
竹简中所述的”混元炼气法”分为九重境界,从”混元初感”到”混元合一”,层层递进。第一重”混元初感”,关键在于寻找体内最为深处的一点原始能量,以心神感知,以意念引导,使其从潜伏状态逐渐活跃。
李退之按照竹简指引,盘膝而坐,调整呼吸,将心神沉入体内最深处。这与传统的引气入体完全不同,不是向外感应天地灵气,而是向内寻找本就存在的能量源头。
随着心神的不断深入,李退之忽然感到丹田处有一股微弱的震动,仿佛某种沉睡已久的力量正在苏醒。这种感觉与他最近偶尔感受到的体内异常极为相似,但这次更为清晰、更为强烈。
“就是这个!”李退之心中一喜,连忙按照竹简所述,以意念轻轻引导那股能量。
奇妙的事情发生了!随着他的引导,那股能量果然开始缓缓流动。它不同于传统修士体内的灵气,更为厚重、更为原始,仿佛蕴含着无限可能。李退之能感觉到,随着能量的流动,他的身体开始莫名发热,一股暖流从丹田处升起,沿着经脉游走全身,带来一种前所未有的舒畅感。
“这就是混沌元气吗…”李退之喃喃自语,沉浸在这奇妙的体验中。
随着修炼的深入,那股能量越发活跃,在体内形成了一个小小的漩涡,不断吸收周围的能量。李退之惊奇地发现,这股能量竟然能够吸收并转化周围的灵气,将其变为自身的一部分。难怪他无法引气入体——原来他体内的混沌元气会自动排斥并转化外界灵气!
修炼持续了整整一个时辰,李退之才慢慢退出修炼状态。睁开眼睛,他惊讶地发现,屋内的油灯不知何时熄灭了,但他的视线却异常清晰,能够看清屋内的每一个细节,仿佛有一种内在的光源在指引。
“太神奇了…”李退之感叹道,低头看向自己的双手,恍惚间似乎能看到一丝若有若无的银色光芒在指尖流转。
这次修炼虽然只是初步尝试,但效果已经超出他的预期。他能明显感觉到,体内那股混沌元气变得更加活跃,更加易于控制。这意味着,他终于找到了适合自己的修行方法!
兴奋之余,李退之继续研读竹简,希望能找到更多关于混沌元气的信息。然而,越往后读,内容越发深奥难懂,许多地方已经残缺不全,需要自行推演和理解。
“看来这部竹简也只能给我提供基础的入门指导,更高深的内容还需要我自己摸索。”李退之若有所思地合上竹简。
即便如此,这已经是一个巨大的突破。有了《混元初始录》的指引,他终于不再是那个无法修炼的”废柴”,而是找到了属于自己的修行之路。
带着这样的喜悦,李退之决定连夜继续修炼。他再次盘膝坐好,按照竹简所述方法,引导体内混沌元气运行。这一次,他尝试让能量沿着竹简所描述的”混元经脉”运行,这些经脉与传统修仙体系中的经脉有所不同,更为古老、更为原始。
随着能量的流动,李退之再次感到全身发热,仿佛有一股暖流在体内奔涌。这次,他甚至能感觉到一些细微的变化——皮肤变得更加敏感,听力和视力似乎也有所增强,甚至能够感知到空气中微弱的能量波动。
“难怪竹简中说,得混元者可逆转阴阳,改易五行…这混沌元气果然不同凡响!”李退之心中暗喜。
修炼持续到深夜,李退之才恋恋不舍地停下来。按照竹简的建议,初学者不宜一次修炼太久,以免引起能量紊乱。他小心地将竹简收好,准备明日继续研读和修炼。
然而,就在他刚刚收起竹简,准备休息时,忽然感到一阵异样的气息。窗外,似乎有人在窥视!
李退之警觉地转头望去,只见窗外一个模糊的人影一闪而过。那身影虽然只出现了一瞬间,但李退之依稀辨认出,那是一个身着素白道袍的背影,极为眼熟——正是玄尘子!
“玄尘子师叔?”李退之心中一惊,”他为何会在这个时候出现在我窗外?难道…他在监视我?”
想到这种可能,李退之不由得背脊发凉。玄尘子是清虚观的传功长老,地位仅次于掌教,平日里深居简出,极少与普通弟子接触。他为何会在深夜出现在自己窗外?难道是察觉到了什么异常?
李退之迅速整理思绪,回想今晚的修炼过程。按理说,混沌元气的修炼应该极为隐蔽,不会外泄气息,不应该被人发现。除非…玄尘子本就对他有所关注,早就在监视他的一举一动。
“不行,我得更加小心了。”李退之暗暗决定,今后修炼时要更加谨慎,避免引起不必要的注意。
然而,转念一想,如果玄尘子真的发现了什么,为何不直接质问或阻止他?或许…玄尘子也在观察和研究这种特殊的能量?又或者,玄尘子对他的身份和体质,知道一些连他自己都不知道的秘密?
“越来越复杂了…”李退之叹息一声,感到自己似乎卷入了一个越来越大的谜团之中。
夜已深,李退之躺在床上,却久久不能入睡。窗外,一轮明月高悬,清冷的月光洒在他的脸上,为他平添几分沉思的气质。
那册《混元初始录》,玄尘子的神秘出现,体内不断增强的混沌元气…所有这些,都在预示着某种变化即将发生。李退之感觉自己似乎站在一个重要的转折点上,未来的道路既充满希望,又暗藏风险。
“无论如何,我已经找到了自己的修行之路。”李退之在心中暗暗坚定道,”就算被逐出清虚观,我也不再是那个无法修炼的废物了。”
带着这样的决心,李退之终于慢慢闭上眼睛,进入梦乡。这一夜,他梦见自己身披银色光芒,御空飞行,穿梭于云海之间,自由自在。而在梦的深处,那座水晶城池和十二轮明月依然在等待着他,仿佛在诉说着一个古老而神秘的命运。
黎明时分,李退之醒来,感觉精力充沛,体内混沌元气比昨晚更加活跃。他小心地将《混元初始录》重新藏好,决定每晚抽时间继续修炼。
“我一定要尽快提升实力,”李退之暗下决心,”无论未来如何,至少要有足够的力量保护自己和在乎的人。”
他走到窗前,望着远处渐渐亮起的天空,心中充满了对未来的期待和决心。在清虚观的众多弟子中,没有人会想到,这个被视为废物的年轻道士,已经在命运的转折点上迈出了关键的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