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大婚当天,怒扇丈母娘耳光》第6章 被忽悠瘸了的刘主任
第二天一大早。
陈卫东换上了西服,提上了一个黑色的真皮手提包。
大军也穿着一身干净的正装,从厂里开上一辆普桑,载着陈卫东出了门。
这是县府大院的一辆专门给领导坐的车。
这个年代的车可不像后来那么富余,现在这一辆车要供好几位领导共同使用。
前两天,这车窗出了点小毛病,就给送到了汽修厂来。
这年头偷偷用车也不是什么稀奇事,只要开完了加好油收拾干净了就没事。
“卫东哥,这咱兄弟啥时候也能开上这普桑啊?”
大军抱着方向盘,一脸感慨地说道。
“咱这不是已经开上了吗?”
陈卫东笑了笑,从一堆磁带中找出一盘来,放进了中控位置的磁带机里。
“可这是县府大院的车,咱这是偷开出来的。”
大军虽说性格比较虎,但此刻的他脑子还是很冷静的。
“记住,从这一刻开始,这车就是咱的,
你是县府的司机,我是县里某个大领导的外甥,
要是有人问,你就说领导的事情别过问,记住了吗?”
“记住了。”
大军一脸懵懂地点点头。
虽然不知道陈卫东葫芦里卖的什么药。
但是他既然这么说,就肯定有他的道理。
陈卫东嘱咐完大军,按下了磁带机的播放按钮。
“轻轻敲醒沉睡的心灵,
慢慢张开你的眼睛,
看看忙碌的世界,
是否依然,
孤独地转个不停。
春风不解风情,
吹动少年的心,
让昨日脸上的泪痕,
随记忆风干了……”
半个小时后,二人驾车来到了石山乡农村信用社。
石山乡驻地就一条街,从东头到西头走路也就两三分钟的事。
这农村信用社算是除了乡府外最大的一个院子了。
靠近路边是一大间水泥房,是专门给老百姓办各项业务的。
旁边有个大门,进去就是信用社大院,一般人是不能进的。
门口值班的大爷看到迎面驶来一辆普桑,吓得赶紧起身敬了个礼,把大门打开。
心中还在琢磨着,这是不是上面大领导来视察来了。
坐在办公室中的信用社主任刘福兴,正仰坐在椅子上喝着茶水。
透过玻璃突然看到一辆普桑开了进来,挂着的还是县府的车辆牌照。
刘福兴赶紧咽下茶水,提上鞋子就出了门。
车辆停下,从上面下来两个年轻人。
这直接让刘福兴丈二和尚了。
这么年轻,可不像是县府的领导啊。
“你好,请问二位同志有何贵干?”
刘福兴一脸热情地迎了上去,伸出手来。
哪怕是看车牌的面子,刘福兴也要客客气气的。
“你好。”
陈卫东也笑着伸出手来。
“还没请教?”
“鄙人是石山信用社的主任,刘福兴,叫我老刘就行了。”
刘福兴哈哈一笑。
“你就是刘主任啊,那我就找对人了!”
陈卫东赶紧把另一只手也搭了上去,用力握了握刘福兴的手。
“呃…啊?”
刘福兴一脸懵逼,这是来找自己的?
“我叫陈卫东,是咱们石山乡井北村的。”
陈卫东两句话说完,就笑眯眯地看着刘福兴,不再多说话。
刘福兴略微皱了皱眉。
陈卫东,这名字没听过啊。
“那这位是?”
刘福兴又指了指一旁的大军。
“哦,这是咱们县府大院的司机,小张。”
陈卫东看似很随意地说了句。
“哎呦,小张,你好你好你好。”
刘福兴赶紧上去抓住了大军的手,热情地握起手来。
“你好你好…”
大军一脸懵,不知道为啥对自己会这么热情。
刘福兴的想法是,这年代能给领导开车的,肯定不是一般人。
此刻的他的心里已经在揣摩陈卫东的身份了。
坐着县府大院的车来,还是专门派了个司机来的。
这绝对不是一般人,肯定是哪位大领导的亲戚。
“刘主任,咱们屋里说吧。”陈卫东说道。
“啊对对,到我办公室,我这有今年刚下来的海兴茶,咱们边喝边聊。”
进了办公室的刘福兴招呼陈卫东二人坐下。
刘福兴接着来到办公桌旁,打开了一个带锁的抽屉,取出一小包茶叶来。
一壶泡开,茶香四溢。
“刘主任,我也不兜圈子了,我今天来是找您办事的。”
陈卫东喝了一口茶后,也不客气,直接翘起二郎腿仰到椅背上。
“陈兄弟,你这话说的,你还能有事用到我?”
刘福兴笑着又给陈卫东把茶满上。
刚才陈卫东用的是“找”,不是“求”,更加验证了他的猜测。
“我这有个大项目要搞,不过手头差点,所以今天去县里找我舅了。”
陈卫东说到这又端起茶杯来,轻轻地抿上一口,顺便观察着刘福兴的反应。
这刘福兴恍然大悟般地点了点头,果然这个陈卫东是哪位大领导的外甥。
“我舅说,这事直接在县里办,容易让人抓着把柄,
不过,这事挪到了乡里的话,那就好说了。”
陈卫东笑眯眯地看着刘福兴,随手从手提包里掏出一包华子烟来。
递给刘福兴一根,又自己点了一根抽了起来。
刘福兴抽着烟,看到陈卫东这派头,基本上已经信了。
华子这东西一般人哪抽得起,都是大领导或者领导亲戚才能抽。
更何况这陈卫东还是坐着县府的车来的!
“领导的意思是,走咱们乡信用社的无息贷款?”
“嗯。”
陈卫东点点头。
“不过,贷款数额上可能要多一些。”
“真的?”
刘福兴眼睛突然一亮。
作为乡信用合作社主任的他,自然是知道这无息贷款的好处。
说白了就是给老百姓启动资金,帮助他们创业的。
可老百姓不知道啊。
他们都怕把债务留给下一代,所以农村很少有人来贷款的。
而每年,县联社还会下放贷款任务。
要求乡里的信用合作社每年放出的贷款必须达到一定数额,才算是完成任务。
到最后,信贷员甚至要挨家挨户敲门求人来贷款。
这贷款基本上拿宅基地作抵押就可以放款,甚至有人拿身份证就能办下来。
当然这贷款能否下放,而下放的数额又是多少,是由乡里的信用合作社来定的。
可石山乡的老百姓愣是没有几个敢来贷款的,这让刘福兴很是头疼。
如今陈卫东突然出现,还说要多贷一些,他自然是求之不得。
大领导的亲戚,还怕还不上贷款吗?
更何况,自己还能顺便卖县领导一个人情。
这何乐而不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