够力荐小说推荐网
一个专门为书友推荐精彩小说的网站

苟到无敌于世间,长生的我太寂寞主角林行小说完整版全文在线阅读

《苟到无敌于世间,长生的我太寂寞》第十章 大行治水,普渡众生

林行履行三界之主这一新职的第一天,便觉得身心格外舒畅。

三界治安情况都十分不错,他与杨家界和袁家界的两名治安巡捕倒是都乐的清闲。

白日间,三人尽可摸鱼,在三界街上胯刀闲逛,当街溜子。

其中杨家界的治安巡捕叫做杨六郎,袁家界的治安巡捕则是叫做袁大头。

两人也都是二三十岁的青年,前者稍显年轻,面容精瘦;后者则是显得身材壮硕一些。

两人也都是刚接任本镇的巡捕不久,同样是杨家界和袁家界的前任镇长看好的后生晚辈,若非林行的出现,他二人大概率会成为各自镇中镇长的接任者。

但他们都知道林行的能力,对此并无怨言,反而以三人中年龄最小的林行马首是瞻。

通天河畔,林行四人在河边湿鞋行走。

除了上述二人,多出来的一个则是张之洞老镇长的孙子,张翼飞。

其人生的皮肤黝黑,豹头环眼,看起来不像好人。

林行正在观察此地水势,顺便询问这三人关于通天河一年四季各个时间点的涨落等相关情况,方便他了解此地旱涝灾害。

他来这里还不到半个月,这方面的知识短时间内是无法弥补的,而这三人则是从小被三位前镇长着力培养,自然对通天河及其附近的地理情况比他了解的多。

“这通天河离三界的最远距离是多少?”林行问道。

“离通天河最远的应当是是我们袁家界了吧,接近一百里,其余两地虽然稍近一些,但也都有几十里地的距离,不算近。”袁大头道。

“还真是挺远的哦。”林行摩挲着下巴,自语一句。

杨六郎此刻也是开口:“界主可能有所不知。”

“我杨家界所在田地区域处于通天河的下游,以往碰上大旱的灾年,上游的张家界人竭泽而灌他们的田地,中游的袁家界稍好,好歹还有点河水落在他们田地,可等他们两地都滋润了,我们杨家界就成了最惨的一个。”

“曾有数次大旱造成的大饥荒令得我们杨家界不得不低三下四的跪求他们两界的人赏给我一口吃的,身为人的尊严全无啊。”

杨六郎情到深处不禁悲愤又伤感,纯纯一个大冤种。

袁大头:“这事怪不得我们,我们只是效仿张家界罢了,再说,我袁家界不也有两三次和你杨家界成为难兄难弟,一起上门讨饭吃?”

张翼飞:“这事儿跟我们张家界关系也不大啊,完全是先天优势。那等大灾大难的情况之下,我张家界不为自己人想岂不是要被渴死,饿死?那可真是天诛地灭,天地不容啊。”

“再说,你们只说大旱之时,那通天河大涨之时还不是我张家界附近的田地损失的最多?”

杨六郎冷哂一声,道:“涝季你们倒是敢堵,堵了就是给我们做贡献了。”

袁大头道:“你们都别说了,就我们袁家界处在中游,无论涝季旱季都捞不到什么好处,还纯纯是夹在你们中间受气的大冤种。”

林行明白了根源所在,问道:“你们就没意识,平常存点水什么的,以备不时之需?”

袁大头道:“界主说的是水缸或者是储水池一类的吧。”

“这类储水之物,家家户户自然是有一些的,镇中公共的储水池自然也有。但这些储存下来的水,会随着一年中各种天灾渐渐消耗殆尽。”

“当然若是像诸如张员外那样的大户人家,门内光家丁就有百十人,什么样的天灾降临对他们来说也是不痛不痒。”

“而寻常百姓家,要想整年不愁水吃,得到通天河来回多少趟才能挑够啊。”

“对于那些寡妇或是家里只有老幼的人家来说,这就更不可能。”

林行沉思,旋即道:“我觉得,我们可以挖个渠道引水。”

“挖水渠?”

杨六郎三人不由得面面相觑。

林行淡笑着点点头,道:“没错,挖一条,生命之渠!”

张翼飞犹豫了一下,才道:“我好像听爷爷说过,往届镇长中倒是有人有过这个想法,还曾联合了附近镇子的主事人一起到郡里商讨,不过最终好像没被通过。”

杨六郎一拍脑门儿,也道:“你这么一说我倒是也想起来了。当时好像是因为郡守大人说郡中经费紧张,无力拨款支持这项规模浩大,耗资甚巨的工程,最终才不了了之的。”

“不光如此,就连相关的水利衙门的官员都嫌弃我们这里的条件艰苦,不愿意来给我们观察地势,勘测地形。”袁大头也补充了一句。

好家伙,不给钱也就算了,工程师、设计师、高级技工人才都不配备,这些朝廷官员也真的都是一群黑了心的蛆了。

林行最终还是决定道:“不能指望那些郡上官员了,修渠筑坝是为了我们自己,势在必行!”

几人回去后,立刻开始动员起来,最终不仅三界,就是其它村镇的百姓也都纷纷加入了进来。

傍晚,林行看着下工的众人,不由得低语起来。

“筑坝一事倒是进行的还算顺利,但修渠一事凭借着这些百姓,没有规划图,没有设计图,没有工程队,只有一些壮劳力充当施工队还真是不行啊。”

“崇山峻岭、原始森林、盐碱地这些开凿水渠路上的硬骨头根本不是他们能完成的。”

“算了,我就行行好,帮他们一把吧。”

一夜过后,林行停止了施法,满意的看着自己辛苦了一夜的劳动成果,不由得颇为自得。

一条绵延崎岖的水渠长达百余里,从通天河到临江口,一分为三,分别通向张家界、袁家界、杨家界所在的上、中、下游的区域位置,完美覆盖了附近所有的村镇,整个水渠看起来颇为壮观。

当一众壮丁再次赶来这里修筑堤坝,看到一条宛如水龙一般的大渠时,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等到确认以后,他们才将林行围起来,以最淳朴的情感将其抛起来,奉若神明。

林行嘱托他们赶紧回到各自村镇中,打造大型开闸蓄水池,以后的岁月,他们再也不用因为天意忍受旱涝之灾了。

而这条水渠,则被村镇之人命名为,大行渠!

继续阅读

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