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种田拼命搞钱的农家三姑娘》第8章 一个马夫
第二天,柒月和四月吃完早饭,早早的就去了清波湖,正走着,冷不丁的从旁边窜出一个人,把柒月和四月吓了一跳。
“你们姐俩鬼鬼祟祟的要做什么坏事?”
一个十六七岁的少年,拦住了柒月姐妹的路。
说话的是村里的一个孤儿沈三儿,自小父母双亡,他一直跟着六十多岁的奶奶一起生活。
村里人谁都敢骂他两句,打他几下,他小时候没少受村里人的欺负。
后来沈三儿跟着镇上的二流子混,也学的流里流气的,奶奶打他骂他,他都不知悔改。
他自从跟着二流子混了之后,就再也没人敢欺负他了,他越发的觉得自己的选择是正确的,更不愿意学好了。
“我们光明正大的,做什么用不着你管!”四月不想招惹他,拉着柒月就要离开。
“别走呀,我看你们姐俩昨天在杏花村卖鱼,你们哪来的鱼?说,从哪里捞的,你们交税了吗,就私自捕鱼?”
沈三儿伸手拦住了柒月姐妹,双眉微微挑起,气势十足,真把自己当官差了。
“我们没有……”四月被沈三儿的气势吓到了,慌了神,本能的就要解释。
“沈三儿,你少诓我们,我们又不是渔民,交什么税?”
别人怕沈三儿,柒月可不怕他,他懂什么,只不过是吓唬人罢了。
“普天之下一草一木都是官家的,你们平白的得了这么多鱼,就要交税,这可是官家说得。”
沈三儿看柒月不怕他,故意昂起了头,扯着嗓子喊道。
这小屁孩的伎俩,越是大声越说明他心里是虚的,说不准他心里怕的要命。
“除非你们给我点好处,我就不告发你们,要不然等着官府来抓你们吧!”
沈三儿伸着手,上下掂量着,等着柒月给他钱。
四月一听到官府二字,吓坏了,直拉扯柒月的袖子,小声的在柒月耳边说:“要不咱们给他几个钱得了,不然他告到官府,咱们可吃不了兜着走!”
“官府?官府才没闲工夫管这些事!”
柒月知道,这个勒索的事,有一就有二,这么轻易地就给了他钱,下次他还不狮子大开口,所以不能开这个头。
“沿海地区捕鱼才需要渔业税,咱们这里只有这一个破湖,水还是臭的,有鱼也那么一两条,交哪门子的税,你不用来诓我!”
古时候的捕鱼技术很差,那时的渔网基本都是苎麻编织成的网,极易腐坏,所以古时候会有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的说法,不像现在都是尼龙绳编织的网不易损坏。
技术不行,工具又不靠谱,靠捕鱼为生,那得饿死,所以这里的老百姓都是靠庄稼吃饭的,捕鱼的没有几个。
“哎吆,三姑娘,我倒小瞧你了,你知道的还不少呢!”
沈三儿上下打量着佟柒月,一副吊儿郎当的样子,不知在想什么。
“知道的不多,刚刚好够用,不过你要想要些好处也不是不可以。”
沈三儿一听,柒月转了话锋,以为柒月怕了他,
“三姑娘,怕了吧,哈哈,我就知道你不敢和官府斗,还是乖乖拿银子保平安吧!”
“我又不做亏心事,有什么好怕的,只是我和二姐不会驾车,想请你帮我们把鱼运到镇上,到时候自然有你的好处。”
柒月请沈三儿也是有原因的,二牛虽然乐意带柒月进城,但是二牛过了年就要成亲了,进城是要置办成亲的物品,二牛事多,柒月不好麻烦人家。
而沈三儿一直在镇上混,对镇上的地形非常熟悉,而且在村里除了他的奶奶沈婆婆,就再也没有亲人了,也没有朋友,不会和人到处说湖里有鱼的事,这样柒月还可以多赚些钱。
最主要的是沈三儿其实并不坏,柒月生病的这些日子,沈婆婆也帮了徐氏不少忙,人总得知道感恩。
可柒月刚说完,沈三儿就炸了锅。
“什么?你让我给你们当马夫?佟柒月,你可真是欺人太甚!你,你!”
沈三儿气了个大红脸,用手指着佟柒月说不出话来。
“什么马夫,说的那么难听,我们只是请你帮忙,运鱼到镇上,到时候我会给你200文钱,再给你几条鱼,你拿回去,让沈婆婆炖鱼吃,你也不想沈婆婆跟着你,整日提心吊胆,过着朝不保夕的日子吧!”
沈三儿虽然整日混日子,可却相当孝顺,谁对他好他还是知道的,沈婆婆就是他的软肋,这200文钱,对他们来说可不是小数目,也够过个好年了。
沈三儿明显的有些犹豫了。
“而且这可是靠着自己的劳动挣得钱,自己花着可不亏心。你好好想想,若是不干,我就去找别人。”
柒月继续说道。
“可我这样做多掉价,到了镇上给我那帮兄弟们瞧见,我还怎么混!”
竟然是因为这个原因,柒月忽然间就很想笑,到底是十五六岁的孩子,把面子看的比什么都重要。
“一个男子汉,这么犹犹豫豫的,面子重要,还是吃饭重要?你也不看看,沈婆婆那么大年纪了,还得给人家浆洗衣服,她还能管你多久?”
柒月再次提起沈婆婆,沈三儿也有些动容,他也不想让沈婆婆那么操劳,可是沈三儿因为长得瘦弱,又跟着混子混过一段时间,镇上没有人敢请他帮忙,所以他只能坑蒙拐骗,混口饭吃。
“好,那就这么说定了!”沈三儿咬了咬牙,说道。
马车柒月已经借好了,是村东头韩莽大叔家的,韩莽与佟义素来交好,经常一起做生意,这次佟义出了事,韩莽没少帮衬徐氏一家。
原本韩莽要亲自驾车的,柒月不想总是麻烦人家,便想着让沈三儿驾车,花些钱,银货两讫,谁也不欠谁,比欠着人情强。
沈三儿去牵马车,四月却有些怕。
“小七,这个沈三儿平时都不干好事,他不会害咱们吧!”
“没事的,二姐,沈三儿人不坏。”
在柒月的记忆里,原主被沉塘的那一晚,还是沈三儿给徐氏报的信,柒月认定沈三儿良心未泯,二流子只不过是他的保护色罢了。
“可是这200文也太多了,他只驾个车,又不用做什么,100文就够了!”
四月还在心疼这来之不易的钱。
柒月却只当是报了上辈子的传信之恩。
柒月和四月来到湖边,拉了拉昨天投入的渔网,很沉很沉,柒月便知道网里的鱼肯定少不了。
她们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把渔网拉了上来,累的四月坐在冰上呼呼的直喘气。
柒月大致数了一数,网里面网了百十来条鱼,还是鲫鱼居多,其中也不乏一些大鱼,鲤鱼,鳙鱼也不少,算是收获挺大。
柒月趁着四月往鱼篓里装鱼的功夫,又用瓢从冰窟窿里舀了好多鱼出来,今日有马车鱼多些也不怕,看着差不多了,又把渔网放回去,把冰窟窿伪装好。
沈三儿牵来马车,看到鱼篓里,冰面上到处是鱼,直接傻了眼。
“这都是这湖里的?什么时候这湖里有这么多鱼了?”
沈三儿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染布坊搬走后,湖水清澈了,鱼自然就越来越多了。”
柒月一边整理鱼,一边说道。
“可这也太多了吧!这么多鱼得卖多少钱?”
沈三儿站在那里光顾着感慨了,看到四月眼里不由得就来气。
“来,动动,动动,别光站着不干活,赶紧把鱼搬到马车上的木桶里。200文钱那么好拿呀!”
四月踢了沈三儿一脚,她还在心疼那多出的100文钱,竟使唤起沈三儿来。
沈三儿也不气恼,毕竟拿人钱财得给人办事,很是顺从的把鱼搬到了马车上,来来回回好几趟,总算把鱼都运到了车上。
柒月怕鱼运到镇上死了,专门在马车上放了个大木桶,这样鱼在水里还能多活一段时间。
收拾好之后,柒月便把四月赶回了家,有沈三儿跟着,柒月也没什么怕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