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京城舞魅》是一本十分好看的小说,这本小说的作者是获鹿,主角是小石头熊桂丽杜二姐。主要讲述了:还是杜二姐有面儿,见熊桂丽为难,她直接找到小石头,把需要她探明荣华舞蹈队排练新节目的事情说了说。“你是咱舞蹈队的老队员,又有这个方便条件,不能不管。”杜二姐说“我跟小丽说了,以后队里再出去演出,一定要…
《京城舞魅》精彩章节试读
第111章
还是杜二姐有面儿,见熊桂丽为难,她直接找到小石头,把需要她探明荣华舞蹈队排练新节目的事情说了说。
“你是咱舞蹈队的老队员,又有这个方便条件,不能不管。”杜二姐说“我跟小丽说了,以后队里再出去演出,一定要带上你小石头。”
“熊队同意了?舞蹈队我还算正式队员吗?”杜二姐说话都是直指人心,小石头立马心动了。
“二姐说话你还不信?”边说,边把自己的苹果手机递给小石头“这事儿得抓紧,荣华那边编排的舞要是高咱们一头,别说你再没机会登台,咱荣景队都得黄摊子了。”
小石头是个集体荣誉感极强的人,听杜二姐说得这么严重,便一口答应了下来。
杜二姐做事缜密,特意白天和小石头到地下活动室彩排,预演了一番。她让小石头在杂物间里装作收拾物品,透过玻璃窗偷拍荣华队排练的情况,这样神不知鬼不觉,不会引起陆小七他们的警觉。
小石头不辱使命,用了两个晚上,偷录下了荣华队新编舞蹈的现场视频。
熊桂丽,杜二姐和荣景队队员看过荣华队新舞蹈后,都面面相觑;她们完全没想到,一贯小瞧的荣华队已然今非昔比。
人家的舞蹈,不再是老态龙钟广场舞式的简单动作。而是大开大合,层次分明;既有群舞,又有陆小七和任露的男女双人舞,连劈叉,托举这类高难动作都一一展现了出来。
这段舞蹈即使放到街道办事处春晚上,都绝对算得上精品。
一贯傲娇的熊桂丽看后,失去了往日豪横,不屑,以前一提到荣华舞蹈队便是:“她们跳得那也叫舞?说好听的就是在做广播体操,还一个个人模狗样的臭美!”。
这会儿则一言不发,再也说不出一句尖刻的话来。
荣景队队员虽各自有各自的观感,但羡慕嫉妒恨,无疑是此时队中的主旋律。
“当时就不该让这些外地人,来咱们小区活动。得,引狼入室,倒给他们养的膘肥马壮。老话都说,一山不容二虎。怎么样?眼瞅着被人灭了吧?”
“说白了,还是咱们队总是老三样,没什么新鲜的。现在哪个队不都在进步,你没新东西,被淘汰出局是早晚的事儿。”
“都给我闭嘴!”听队员们七嘴八舌净说些添堵的话,熊桂丽恼羞成怒,叉着腰,指着队员们说“嫌我教的不好,你就立马走人,爱去哪儿去哪儿!哪个人有本事教大家新鲜的,你来!我让位!”
这还是荣景舞蹈队建队以来,头一回出现不和谐的局面;有人默不作声,也有人心有不甘,不客气的回应熊桂丽了几句。
甚至有人提出:不成,我们到外面请专业老师去吧!
这句话可戳到了熊桂丽的肺管子上,她一把鼻涕一把泪的呜呜哭了起来。
“自从管这个舞蹈队,我连老公的糖尿病透析,女儿的婚姻大事都顾不上了。一门心思扑在舞蹈队,我感冒发烧,拉稀跑肚,都没耽误一堂课,手把手的教你们,我到底图个什么啊……”熊桂丽哭得很伤心,泪珠串串从眼眶中滴落。
自从打文总手里接过这个舞蹈队,熊桂丽在小区的威望,地位扶摇直上,连不少没参加舞蹈队的街坊邻居见到她都尊称一句:“熊老师”。
平时队员们隔三差五以各种名义,请熊桂丽吃上一顿大餐;逢年过节各式礼品也能收下不少,最让她感动的是就连教师节,有心的队员都没忘记过,捧上一大捧鲜花:祝熊老师节日快乐!
即使没有舞蹈队队长这个角色,熊桂丽也不愿意在她那个时时压抑的家中,多待上半分钟。与其说她一心扑在小区舞蹈队教学上,不如说这份名利双收的工作,倒两全其美成全了她。
荣景舞蹈队她是最受益的那个人。
如今有人提出要另请高明,对熊桂丽来讲无疑是挖她心肝。
“我说两句吧。”杜二姐开口,才平息了队员们各抒己见的杂音。熊桂丽也收住了哭声“你们这不是让外地人笑话吗?咱北京人什么时候怂过?荣华队那小老头能排的舞,我就不信咱们队排不出来?小丽,哭天抹泪可不是你的风格,你把平时不吝的劲头拿出来,排一个给她们瞧瞧。”
“还没怎么着,自己先乱了,让人笑话!别人怎么想我管不着,我支持你,跟荣华丫的死磕,这里是北京,荣景到什么时候都是这里的老大!”
杜二姐道出了不少人的心声,也给熊桂丽打了气,撑了腰;她抹了把眼泪,马上表了态:“姐妹们要是还信任我,给我点儿时间,咱们下一个新舞,我准保盖过荣华!”
熊桂丽确实有了危机感。一方面荣华队进步神速,大有取代荣景队的势头;另外,如果自己还原地踏步,队内已经有人起了异心,自己这个队长,指导老师的宝座,就不可能再坐得安稳。
自己这几年的舞艺老本,已经被掏空。熊桂丽下了狠心,没告诉任何人,偷摸去报了区文化馆舞蹈培训班,进修,提升自己。
区文化馆的指导老师都是专业出身,既有参加过08奥运开幕式的舞蹈导演,也有历年央视春晚的舞蹈节目指导。她们的舞蹈功力,特别是对群众舞蹈活动发展趋势的理解,让二把刀的熊桂丽大开眼界,茅塞顿开。
老师说:现在群众性舞蹈活动,层次分明;公园里,广场上跳广场舞的那群人,与舞蹈二字根本不搭界,充其量是一种强身健体的活动。
真正投身到舞蹈艺术,享受舞蹈之美的人,不分男女老幼,都在系统接受真正专业舞蹈教学。
据不完全统计,光是北京城八区业余舞蹈团队就有上百支。经过专业老师的指导,这些队伍所表演的各种类舞蹈,水准之高,连舞协的专家都眼前一亮。
一句话,想今后在各级舞蹈大赛上有所斩获,拿不出一点儿真本事,还停留在广场舞的水平上,门儿都不能让你进。
小说《京城舞魅》试读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