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走在古与今的边缘》第3章 孩童(二)
白银眼瞅着白金到了该上学的年纪,心里五味陈杂,他自个儿读了初中家里就没钱再供他读书了,家里还有妹妹要读书,白银作为长兄,自然要让妹妹好好读书。白银是早早被安排去了公社,开始大冶铁、大炼钢运动了。白银他爹除了想让白银的人生能富裕起来所以取名白银之外,白银天生白白瘦瘦。自从开始了全民冶钢炼铁后,白银与煤为伍,从此就没白过。往后拿起了洛阳铲,就一条道走到黑了。
所以,白银深深能够体会白金的那种期望和羡慕,与多年前的他相比,有过之而无不及。
白银从不求人,但隔日蒸了几个白面馒头,小心翼翼的拿纸包好,提着走向了村支书家。村支书是老支书了,村里大大小小事务都得他来打理和安排,小村庄也有自己的小学校,老师是高中毕业的响应号召到祖国需要的地方去的一男一女两老师,说话文邹邹的,每天早晨都会念毛主席语录,带着孩子们跑步,晨练。村支书隔着窗户就看到了在大门口颤颤巍巍弓着腰的白银,也知道他是为啥而来。笑着喊到:小白啊,进来吧。大门口有风,别吹着了。白银埋头走了进去,问老支书好,寒暄几句。老支书说了:怎么?是打算让白金上学吧?你家的情况村里都知道,白金他妈走的早,孩子也是命苦的娃。我前两天已经给乡上报了你的情况,应该问题不大。白银听了,眼眶湿润,强忍着,暗暗深呼吸了几次。对老支书说:老支书,我不知道说啥了,大恩不言谢,以后老支书您需要做啥活喊我一声,我全包了。这是我蒸的白面馒头,老支书别嫌弃。老支书说:我年纪大了,也不用做啥活,一亩三分地,只管自己吃喝了。不用你帮我。你还是好好看好小白金吧,苦了咱自己可以,可不能再苦了娃啊。馒头你拿回去,放在这儿不行。让人看见了不好,拿回去给白金补补,你看他瘦的猴儿似的。白银坚持要放下白面馒头,老支书坚决不要。你来我往,几个回合,老支书说再不拿走,他就不管白金上学的事儿了。白银这才感激涕零的拿着馒头走了出来。心里的一块大石头终于落了地,白银别提有多高兴。
白银回家后,白金还在院子里玩铁圈,一圈两圈,跑个不停,白银一把抱起来白金,兴奋的说:儿子,你可以上学了。白金两眼放光问道:真的吗?爸爸,我能去上学了吗?白银说是的。真的。院子里满是父子俩的欢声笑语。这种欢声笑语在白金妈走后就再也没有过了。
过几日,老支书通知白银可以让白金去学校报到了,白银找了几块旧麻布,三下五除二的用缝纫机做了一个斜挎包给白金,白金挎起来,恨不得马上飞奔到学校。老支书看着父子俩,也跟着乐呵起来。只是白银在几年后老支书的葬礼上才知道,老支书去乡上是投其所好的拿了一块珍藏多年的老茶给下达种荞麦的朱主任才让白金顺利上学的。
白金终于可以安安心心上学了。白银如释重负,也安安心心的继续不得不种荞麦。白金打小没怎么接触人,内向的性格在学校里也很少和其他小朋友玩。总是一个人独来独往。到了秋收的季节,白金也就满七岁了。是个小大人了。学校每年秋收都要组织全体学生帮助学校的自留地去收割荞麦、小米、绿豆,学生们最讨厌给家里帮忙,但学校组织劳动,尤其是上山下地的劳动,一个个都兴高采烈、三五结群的奔上了山地。两老师倒是气喘吁吁的赶不上孩子们的步伐。
白金个子小、瘦。但力气不小。干起活来比那些个高体壮的同学还要快。不一会儿,老师分配他的活儿就做完了。白金又去帮小武、小波干活。白金在学校只有小武和小波和他偶尔玩玩。北方的秋天多是晴朗的,秋高气爽,晌午后的阳光不强烈,温暖而柔和。三个小伙伴在斜阳下欢声笑语的收荞麦,汗水打湿了衣襟,也浑然不知。等他们仨的活全部做完,其他同学的还只做大半。小波提议,一起去另一块梯田玩。看着活都做完了,老师也不在。白金、小武、小波飞快的跑起来,尘土飞扬,极像田地里那撒欢的野兔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