够力荐小说推荐网
一个专门为书友推荐精彩小说的网站

大吴读书人最新章节(陈常久小说全文阅读)

《大吴读书人》第05章 我是傻子?

三个人还没到家,就远远的看见大婶林氏在家门口站着,看那架势就知道是要做监工了。

这不,三个人刚走到家门口,林氏就迎了上来,想来拿陈仁家背后的箩筐,可惜林氏注定是要失望了,倒不是陈仁家不给林氏,而是太重了林氏拿不动。拿不动也就算了,林氏差点闪了腰,看的陈常久都想哈哈大笑,好不容易才忍住。

林氏嘴里还嘀咕道:“怎么这么重?”

陈仁家还没有说什么,陈仁业倒是怼了一下林氏:“大婶,重不好么?我们忙活了一整天,整回来这么多东西,你难道还不满意?”

林氏刚想回怼,被身后的秦氏拉了一把,不让她说。

虽然林氏不说了,陈仁业还是气不过,快步走进院子,将自己身后的箩筐放下来,一样一样往外拿:五只肥兔子,一只野鸡……

陈仁业一边拿,还一边生气地说道:“二哥,你也赶紧把箩筐里的东西拿出来,别让大嫂总是觉得我们好像私藏了什么一样!”

嘿,陈常久实在是没想到自己的三叔今天会这么给力,大概这也是他的一种策略吧。

陈仁家也不是傻子,也放下自己身后的箩筐,将自己箩筐里的五条大鲤鱼和各种山菌、木耳拿了出来。

林氏虽然不敢再说话,脚下的动作却不肯放松,还是像监工一样跟在两个叔子后面一样一样的检查,看到陈仁家的箩筐里还剩下不少金银花,以为藏了什么,竟然把手伸进去倒腾。

陈仁业上来就作势要打林氏的手,吓得林氏赶紧往后退:“大嫂,你这是有多么不相信我和二哥啊。你不相信我和二哥可以,但是请你不要弄坏了我狗剩侄儿辛辛苦苦采摘的花!”

花?听到箩筐里剩下的都是花,秦氏忙上来看,又去看陈常久的箩筐,果然全部是花:“你这傻孩子,背这么多花干什么?花也就女孩子喜欢,你一个男孩子怎么也……”

“卖钱呀,祖母!”陈常久干净利索的回答。

“哈哈,狗剩啊,你这是让你大婶我要笑死啊,如果野花也能卖钱,那咱家院子里的哪一样东西不能卖大钱?狗剩啊,你不会是想钱想疯了吧?”林氏在一旁笑的直不起来腰了。

“大嫂,你会不会说话?什么叫想钱想疯了?你要是不会说话,就闭上你的臭嘴!”李氏虽然觉得儿子采野花回来说要卖钱不靠谱,但是自家的儿子自家打骂都可以,别人有什么资格和权利来说。

黄氏本来就非常喜欢陈常久,再加上她一直瞧不上林氏,又看到丈夫也怼了林氏,自然也对林氏不客气:“大嫂,你这就不对了,狗剩这么小,就知道要跟着二伯和我相公上山帮忙干活,忙活了一天,肯定累的够呛,你不说安慰一句,还用言语打击狗剩,居的什么心哟!”

看到两个妯娌连翻怼自己,林氏简直是要气炸了,用手指的两个妯娌:“你,你……”

还是秦老太太有眼力见,看到不能再放任下去了,忙制止道:“好了,好了,别吵了,都去帮着把这些山货整理归置一下。对了,狗剩的野花就不要归置了,留给他自己玩吧!”

嘿嘿,陈常久第一次发现了古代人的好,除了粮食和金银这样的硬通货,对其他的什么都是不以为然的,再加上没有读过书,那个见识真的是太低了。

大人们都去忙着归置山货了,只剩下陈常久在归置、整理和晾晒金银花。上山累了一天,晾晒金银花又忙了好久,陈常久累得够呛,做饭的时候,忙跑到厨房帮着母亲烧火,伺机看看能不能偷偷尝到点鱼肉。陈常久知道,也只有这个时候有机会,真要等到晚上开饭的时候,那就一点机会也没有了。

李氏一下子就看出来儿子的小心思,可碍于黄氏也在厨房里,正着急着呢!倒是黄氏很是主动地过来掀开了锅盖,从锅子里夹了一块鱼肉,放在碗里,小心的剔除了鱼刺,又盛了不少汤,端到了陈常久面前,说道:“来,狗剩,你三婶我最近嘴里尝不出味道,你帮尝尝,看看有没有入味?”

黄氏的举止,看的李氏是一愣一愣的,倒是陈常久很快就明白了黄氏的用意,大概率是黄氏知道了自己帮助三叔藏野鸡的事情。陈常久也不客气,忙端起来狼吞虎咽的吃了起来。

黄氏悄悄的走到李氏面前轻轻的说道:“二嫂,在这个家里啊,如果咱俩姐妹再不一条心,恐怕要被咱大嫂给欺负死哦!别的不说,就说今天一天我丈夫和二伯忙碌了一天,可得到娘和大嫂一句好话么?我是看透了,指望爹娘对咱们好,那是痴心妄想咧。所以呐,还是得咱自己对自己好,二嫂,你说是不是?”

黄氏一番话简直说到了李氏心坎里去了,连连点头:“老三家的,你能看明白才是最好哦!”

两人还想再说什么,那边秦氏已经再喊了:“饭做好了么?再不吃饭,天都要黑了,家里哪里有钱点蜡油,快点准备准备吃饭。”

两个人赶紧让吃完鱼汤的陈常久擦干净嘴巴。

吃饭的时候,偏心的祖父祖母果然将大部分的鱼肉都夹给了陈仁兴父子。

晚饭吃的差不多的时候,祖父开始布置第二天的任务:“老二、老三家的一会儿趁着亮光把今天捕到的野兔和野鸡卤起来,明天早点起来负责做饭。老二、老三明天早上去借些桌椅回来,再去杂货店买些点心瓜子水果并打些酒回来。老大家的负责明天再把院子扫一扫,老大明天不温书备考就休息一天。”

吃完晚饭,母亲李氏和三婶黄氏开始忙碌起来,陈仁家和陈仁业也跑到厨房帮忙。陈常久、小玉儿、陈常俊都被带到了厨房打下手,三小只到时趁机吃到一些肉食,很是满足。

第二天一大早,祖母又把陈仁家、陈仁业两家人使唤起来忙碌。

祖父穿了一身全新的县生服,早早的就起来坐在院子里等着,时不时的瞅瞅门口的动静。

大伯陈仁兴也不在房中温书了,也是一身全新的县生服,背着手站在院子里踱步。

日上半竿,外面传来了马匹嘶叫的声音,祖父再也等不及了,一阵风似的走出去了。

“来了。”外面传来祖父的声音,然后大家一窝蜂的出去了,陈常久也跟着挤了出去。

外面停了三辆大马车,有两辆是制式一样的,还有一辆更大一点的马车。

原来来的不仅是二爷爷一家,还有姑奶奶一家也来了,热热闹闹的,三辆大马车挤挤才把两家人拉来。那两辆制式一样的马车是二爷爷一家的,另一辆大一点的是姑奶奶一家的。

姑奶奶听说二爷爷一家要跟着主家搬去南方定居,也带着一家过来给二爷爷一家践行。

古人说:一人得道,鸡犬升天。二爷爷虽然没有读书考取功名,因为跟随的主家发展的非常好,在主家做大管家的他其实生活条件比自己家人好很多,穿的都是绸缎做的最新款式。

二爷爷家生了三个儿子,大儿子跟着主家在南方做官的大儿子做管家,大儿媳在家带着两个孩子照顾老人。二儿子则在主家开设的货栈帮忙,已经是一家分店的掌柜了,生了一儿一女。小儿子刚成家,现在还没有孩子。

姑奶奶家虽然没有二爷爷家阔绰,但也比自家看起来条件好。姑爷爷也穿着县生服,听母亲李氏说是一个里的副里长,不过话不多。姑奶奶育有一儿一女。大儿子家育有一男一女,小女儿家只有一个女儿,年龄都比陈常久大。

堂哥、堂姐、表哥、表姐身上的穿着都比自家好很多,就是家里最受宠爱的陈常安穿的都不如他们。陈常久唯一感到欣慰的是自己终于不用穿开裆裤了,不然的话,二弟暴露在小姐姐们面前,那会让陈常久无地自容。

男人们来到祠堂。祠堂的占地面积不大,却布置的非常精致大气,还可以看得出来经历过二次修缮。祭祖事由祖父带头进行,先是读了一通拗口难懂的祭文,然后上香烧钱纸,接着在神前献上一杯酒,之后又领着二爷爷、大伯还有姑爷爷家大儿子将祭祖的三牲放在供桌上,念念有词,三拜九叩很是严肃。

陈常久他们几个男孩跟着陈仁家、陈仁业他们跪在院子里。其实,陈常久很羡慕家里的女孩子们,最起码不用来跪,祭祖不仅跪的难受,而且流程太多。

陈常久实在没想通这样繁杂的跪拜祖宗,祖宗真的能看得到么?陈常久记得前世曾看过一则禅宗故事,说的是菩萨也在跪拜自己,引导世人懂得:求人不如求己。陈常久有些无聊,仰着头,想看清楚祠堂里木牌上的祖宗名字。

“久哥儿你这虎头虎脑的,瞅什么呢?”姑奶奶领着几个花枝招展的表姐走到门口,因为女人不能进祠堂,所以只是在祠堂门口张望,刚好看到陈常久正仰头瞅着祠堂看的有滋有味,不可否认,虎头虎脑的白净熊孩子萌萌哒的小模样还是很吸引眼球的。

一开始,陈常久还没有反应过来姑奶奶是在喊自己,毕竟家里人都是“狗剩、狗剩”的喊。

直到姑奶奶又喊了一声“久哥儿”,陈常久才反应过来是在喊自己。还别说这种喊法不仅比狗剩好听多了,还让陈常久觉得是对自己以后某一方面功能优秀的良好祝愿。

“姑奶奶,我呀,就是看看祖先会不会坐在祠堂上方给我们打招呼哩。”陈常久转过头,一本正经的回答。在其位谋其职,作为小孩子,就得演好小孩子的角色。

“噗嗤”姑奶奶家小女儿家的8岁小表姐一个没忍住笑了,粉嫩小手捏着手帕半捂着小嘴,“祖母,这个小表弟不会是个傻的吧。”

小表姐穿着粉红色百褶裙,裙摆随着笑声微微抖动,漂亮极了,好在陈常久不是萝莉控,不然说不定就会鼻血喷出。

姑奶奶大儿子家12岁的大表姐一挥素手,在小表姐额头上轻轻弹了一下,笑道,“妹妹,别乱说,这么干净可爱的小表弟怎么可能是傻的?”

“童言无忌,大风刮去。”姑奶奶忙呸了一声,说道,“可别这么说,久哥儿聪明着呢,以后还要考状元呢,是不是久哥儿?”

姑奶奶说着就逗起陈常久来。姑爷爷虽然只是个副里长,确是县城里的。村里孩子脏兮兮,城里小孩又没有虎头虎脑的,像陈常久这么虎头虎脑又白白净净的熊孩子,姑奶奶还是第一次看见。

“嗯,是的,姑奶奶。”陈常久想了好一会儿,然后非常认真回答。

咯咯咯……几个表姐笑的更欢实了,连姑奶奶都被陈常久一本正经的模样逗乐了。估计在她们看来,没什么比逗熊孩子更有趣的事情了。几个人就可着劲的逗起陈常久来,尤其是姑奶奶最起劲了,在城里又不能随意逗别人家里的熊孩子,而且自家大孙子太古板了,逗不起来,逗起来也没意思。

逗着逗着,姑奶奶来了劲:“久哥儿,姑奶奶问你,是先有鸡啊还是先有鸡蛋啊?”

是先有鸡还是先有鸡蛋,这个问题别说是小孩了,连21世纪的科学家都各有争论。要回答这样的问题,就要跳出这个问题的范畴,只有跳出来,才不会陷入问题内特有的陷阱。

陈常久作为名校博士,虽然不能像科学家那样追本逐源,但这么简单的话术问题怎么可能难倒他:“姑奶奶,这个有啥难得呀,很简单啊,肯定是先有祖父呀!”

“哈哈,表弟,你是不是真的傻呀?”表姐表妹们笑的更欢了!

倒是姑奶奶来了劲:“久哥儿,为啥先有祖父啊?”

“姑奶奶,因为在我们家,什么事情都祖父管着呀,祖父说买鸡,就先有鸡啊,祖父说买鸡蛋,就先有鸡蛋啊。所以咯,肯定是先有祖父呀,如果没有祖父,就没有鸡蛋和鸡了呀!”

这样的回答,让姑奶奶很是惊奇,别看陈常久这个回答好像很荒谬,逻辑上却确实非常的缜密,姑奶奶隐约觉得陈常久以后可能会不一般。

姑奶奶还想再问点啥,却发现祭祖即将结束,就停止了发问。

又是一阵折腾,祭祖仪式才算结束。

陈家大院里早就备好了酒菜,一阵觥筹交错后,酒足饭饱。因为马上就要去南方了,二爷爷决定把给孩子们准备的压岁钱发给大家,也算给孩子们一个道别,毕竟这一去,可能就再也见不到老陈家的这些子子孙孙了。祖父和姑奶奶也赞同这个做法。

其他小孩都是木讷着等着老人发压岁钱,只有陈常久习惯了前世讨要红包的习俗,发挥嘴甜的优点,拱着小手给长辈们拜年。还别说,这一招很得二爷爷和姑奶奶喜欢,两位长辈都特别多给了陈常久一枚陈大头(开国皇帝陈冲天继位后特地印制的,一枚陈大头可以兑换铜钱100文)。

一圈下来,陈常久就讨到了不少压岁钱。这让母亲李氏看红了眼睛,走过来要没收。

可陈常久哪里肯让母亲没收自己好不容易得来的钱,这可是他以后要攒来读书的:“娘,不要,我要自己攒着空以后娶媳妇用。”

陈常久的话把在场的七大姑八大姨的都给惹笑了,纷纷笑他屁大点年纪就想着攒钱娶老婆。

在场的小孩,也就陈常久一个人没有被把压岁钱骗走,这让本就对陈常久很有好感的姑奶奶更感兴趣了,忙招手让陈常久过去。

陈常久虽然不知道姑奶奶喊自己干嘛,凭刚才姑奶奶多给自己一枚陈大头,就不能“忘恩负义”,忙屁颠屁颠跑过去,满面笑容地问好:“姑奶奶好。”

还别说,这位陈家的姑奶奶还就吃陈常久的这套,笑得合不拢嘴:“久哥儿真乖。”

说着,她就从口袋里拿出了三块陈大头,左手一个,右手两个,笑着问陈常久:“小家伙,你人小心不小啊,这么点点年纪就想着娶媳妇。既然要攒钱娶媳妇,姑奶奶给你赞助点,不过只能选一个,你要左手的还是要右手的?”

嘿,这个有啥难?陈常久考虑都不用考虑,直接选了左手。

看到陈常久选了左手,所有的人都哄堂大笑,都觉得陈常久太傻了,竟然不知道要选右手,拿2个陈大头。

姑奶奶也很好奇,问陈常久:“久哥儿,为啥不选右手呀?右手可有2个陈大头,离你攒钱娶媳妇不是更近一步了么?”

“没啥理由,我就喜欢左,不是说左为上,比右更高贵啊!”

这个理由好强大,强大到所有人都很无语,都觉得陈常久是大傻子。

谁不喜欢逗傻子玩?于是亲戚们都来逗陈常久这个傻子玩,都左右手的来让陈常久选。亲戚们是玩的不亦乐乎,陈常久是选的不亦乐乎。有句话怎么说来着?玩与被玩,只是观念与角度的不同。亲戚们觉得是消费了陈常久这个傻子,但是陈常久未尝不是装傻消费了亲戚们。还是那句话,傻与被傻只是观念与角度的不同。

如果能够弄到钱,装一装傻,又有什么关系呢?是不是?毕竟做任何事情都是有成本的,当收入超过成本还有盈余的时候,难道不是一种成功么?尤其是装傻又没有成本,对不对?别的不说,就拿现在的陈常久来说,最起码因为自己的装傻,收了十四五枚陈大头,还有若干铜钱。

不过装傻也是要有职业道德的,毕竟装傻也是服务行业的一种,千万要尊重花钱者的体验度,千万不要让花钱者觉得你是在耍他(她),虽然你真的是在耍他(她),但你得让他(她)觉得不仅不是在耍他(她),还满足了他(她)因为你傻而得到的快乐。

起码陈常久是有职业道德的,尽管母亲李氏一直在“横眉冷对”,尽管大婶林氏一直因为自己的傻而无比的快乐,也不曾自己拆穿自己的装傻。

不过总有人是难得的清醒,比如姑奶奶,当她看到陈常久从自己手中选择一个陈大头,她是嘲笑的,但是当陈常久手中的陈大头越来越多的时候,她似乎已经懂得了什么。

所以,陈常久很欣赏江南才子唐寅的那句“别人笑我太疯癫,我笑他人看不穿”。

是啊,又有几人能够看清陈常久的把戏呢?

继续阅读

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