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穿孝昭皇后翻身记》第9章 乌龙
今日九月初八,本是帝后大婚,自皇帝登基之后,这是第一桩大喜之事。且因为皇帝这次大婚的本质是为了亲政,所以这紫禁城里的隆重程度可见一斑。
东珠虽未能像皇后那样从午门用凤辇入宫,但她也是行了三跪三叩由典仪官和迎亲使一同由顺贞门进来的。
况且此番进宫的几个人,毕竟都是太皇太后特意从各世家名门中挑出来的,虽未明说,然世人皆明了这次选秀的结果。
其实就是帝王与臣下在前朝相互制衡所得出的。虽未正式册封,倒也与寻常入宫的秀女不同。
摇摇晃晃间终于轿子落地了,东珠在梅香的搀扶下走出来,抬头看了眼天空,只觉眼前恍惚。
“小姐,您是否身子不适?”梅香关切道。
“许是舟车劳顿,前面不远处便是景仁宫,歇歇便好了。”
东珠隔着盖头悄悄打量了一番,这身旁接话之人。他便是今日的典仪官,身后的男子外表看起来端庄持重。
细看之下,眼里不经意流露出的精光让人不敢小看。
但左不过是个十三四岁的小孩,东珠内心不由得感慨,这古人成婚确实太早,今日所谓的大婚,若是放到二十一世纪,岂不像是在玩小孩子过家家。
只是不知为何,竟觉得他有些面熟,像是之前在哪里见过,见他往自己这边回看一眼,东珠只得赶忙收回动作。
而后轻轻地说了句“无妨。”
未走几步,便遇见一位姑姑,望着她身后跟着有十多人,见了她们过来,便盈盈一拜。
道:“奴婢景仁宫掌事宫女芸宛,特来恭迎娘娘。”
东珠忙命梅香去扶芸宛起身。梅香道:“我们家小姐是钮祜禄府的,芳名不必说了吧。”
芸宛笑道:“这个自然,只是姑娘怕是要改口叫娘娘了呢。”
梅香机灵接话说:“多谢姑姑指导,我们主子身子有些不适,还劳烦姑姑带路。”
说话间便走到了景仁宫的大门,进入大殿门口,安安眼瞅着这宫殿金顶红门,古色古香的格调,使人油然而生庄重之感。
进入大殿后,东珠先由梅香扶着去拿下盖头,更衣。而后那位典仪官便答话说:“既已将娘娘迎入这景仁宫,那么微臣也算是功德完满。若无旁的事微臣就先告退了。”
宫里的规矩嘛,之前东珠也都有听教导,遏必隆也曾吩咐过。所以她还是略懂一二的,况且又是这样迎接她的差事,自然当赏。
于是她便向梅香使眼色,她意会到后便去拿了好些细软交予这位,好请他及一干人等喝茶。
可谁曾想接下来的事,倒是闹了个大笑话。那人先是无奈一笑,而后说道:“微臣还未恭贺皇上与娘娘大喜,况且若按辈分来说,娘娘该唤臣一句二哥。”
真是尴尬死了,此时还是芸宛站出来回话道:“这位是裕郡王,也是咱们当今圣上的哥哥,娘娘久居深闺,未曾见过咱们王爷,因此不认得也是情有可原。”
裕郡王福全,那可不就是日后的裕亲王吗,原来是那位历史上只愿做贤王不愿当皇帝的人啊。
东珠连忙客气道:“东珠初入宫闱,礼数若有不周,还望王兄见谅。”
“无妨,那微臣就告行告退。”
他有模有样地回话,全然不似一个十几岁的孩童。
随后东珠颔首,命芸宛下去送走他们一干人等。瞅着这些人都出去了,这才放心的坐了下来。
这一天虽说未见到那位皇帝,可这些繁文缛节倒是把自己给累坏了,可想而知这帝后大婚该有多辛苦。
一会儿功夫便听见芸宛回来了,她带着一干人等向新主子道喜,于是东珠便让梅香都一一赏赐了。之后,便打发他们下去。
这群人倒也识趣,说是娘娘也累了一天,故而不急这一会儿,来日方长但凭主子差遣。
终于这正殿里只剩下东珠和梅香两人在了,她一下子就放松了不少,准备起身参观下这座宫殿,在梅香的搀扶下走进了她的寝殿。
一进去映入眼帘的是那醒目的大红喜字,突然想起什么,就问道:“梅香,你可曾见过那位裕郡王吗?”
她说:“奴婢没有。”
安安继续说,“那我是不是也未曾见过?”
“这个奴婢也不太清楚,不过平日里您身边都是奴婢在伺候,若是见了什么人有什么事奴婢该是知道的。
且这位裕郡王在咱们府里不常走动,故而小姐应该是没见过他。除非…”
“除非什么?你也觉得他看起来眼熟是不是?”东珠看着梅香似乎有些吞吞吐吐的,有话不敢说。
便拉住她的手说道:“梅香,你既已作为我的陪嫁丫鬟,随我入宫,我们二人日后相依为命,想来此处也无旁人,你便与我有话直说就是。”
“小姐,那裕郡王似乎是上元灯节…救您的人。”
“奴婢只是觉得,你既已经入宫,从前的事咱们还是少提为妙,毕竟说者无意,听者有心,小心隔墙有耳。”
“我知晓你是担心我,我只是觉得他眼熟,且今日之事若不是他宽宏大量,那我岂不是要让合宫里的人笑话。”
….
所以,当晚救她的那个人就是裕郡王福全,怪不得今日看着他总觉得有些眼熟,
都怪自己当初不好好听教引嬷嬷的介绍,还总是打瞌睡,想来真是后悔。
不过说起来那另一个人又是谁,能和裕郡王一同出行,打扮衣着也非比常人,难道是……
转眼间已到了半下午,这会儿芸宛开始吩咐人传膳。
东珠记得自己以前看过一部纪录片,说是这清朝皇帝一天只吃两顿饭,早膳和午膳。其余还有两顿,不过都是茶点饽饽一类的东西。
芸宛很识趣地布完菜便说:“也不知道今日膳房送来的东西合不合您的胃口,若娘娘还有什么需要尽管吩咐,奴婢就先告退了。”
待她走后,东珠便拉着梅香一同吃,起初这小丫头还不太敢,竟推辞说自己不饿,也不找个好点的理由。
为了进宫从前一天晚膳起,教礼嬷嬷就嘱咐过不要吃东西。所以一直到现在东珠是滴水未进。她也一直在身边伺候着,自己哪里见她吃饭了。
梅香瞅着她似乎又失了神的模样,便轻声唤她:“主子可是这道菜不合胃口,那奴婢去寻人给您重新做。”
说时她正欲起身,东珠连忙拦住她说道:“不妨事,我只是有点累了,今日想早些歇下。”
随后梅香便叫人过来撤了饭菜,而后扶着她前去安寝。因为这两日梅香一直不得安寝,所以东珠便让她早些去休息,留下芸宛值夜。
芸宛做事利索,她很快就帮东珠铺好了床铺,而后说道:“时辰不早了,主子可早些休息了。”
东珠在她的搀扶下,坐到了床榻上,此刻芸宛正打算去拉下帷帐。东珠眼瞧着芸宛也十分稳妥,还是忍不住。
直接问了她两句:“姑姑,我初入宫闱,有许多事尚且不知,你资历丰富,可否告知我一二?”
芸宛重新系上帷帐,弯身说道,“主子你还是叫我芸宛吧,再者有什么事,尽可问奴婢,奴婢一定知无不言!”
“皇上平日里都和哪位兄弟走的比较近啊?我只是想问清楚一些,以免日后再闹出今日这样不识人的笑话。”
“先帝子嗣不多,咱们皇上共得兄弟八个,咱们皇上排行老三,早年因罹患天花,一直养在宫外,后来是太皇太后一手带大的。
大阿哥早年不幸夭折,二阿哥福全,就是今日的裕郡王,四阿哥早逝,五阿哥常宁年七岁,其余兄弟都是年纪尚小。
故而咱们皇上,平日里和那位裕郡王关系倒是很好,裕郡王也时不时进宫陪同皇上,兄弟二人常常一起下棋读书。”
“既如此,我便知晓了,多谢姑姑了。”
说罢,芸宛便拉下帷帐,服侍东珠躺下,她也出去守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