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贞观锦年,风起长安遇长乐》以其精彩的情节和生动的人物形象吸引了大量书迷的关注。作者“桐二木”以其独特的文笔和丰富的想象力为读者们带来了一场视觉与心灵的盛宴。本书的主角是沈砚,一个充满魅力的角色。目前本书已经连载,最新章节第11章,千万不要错过!主要讲述了:重阳过后,长安的秋意更浓。太极宫西侧的宜春苑内,千株秋菊竞相绽放,黄的似金、白的如霜、粉的若霞,引得宫中妃嫔与公主们纷纷前来赏玩。李丽质身着一袭鹅黄襦裙,正蹲在一株墨菊前细细观赏,指尖轻轻拂过花瓣,眼…
《贞观锦年,风起长安遇长乐》精彩章节试读
重阳过后,长安的秋意更浓。太极宫西侧的宜春苑内,千株秋菊竞相绽放,黄的似金、白的如霜、粉的若霞,引得宫中妃嫔与公主们纷纷前来赏玩。
李丽质身着一袭鹅黄襦裙,正蹲在一株墨菊前细细观赏,指尖轻轻拂过花瓣,眼中满是喜爱。沈砚站在她身侧,手中捧着一只描金瓷瓶,里面插着几支刚采摘的菊花,笑道:“殿下若是喜欢,这株墨菊便移栽到长乐宫的庭院中,日后殿下在宫中,也能时时观赏。”
“好啊。”李丽质抬头看向他,眼中笑意盈盈,“不过可不能劳烦宫人多跑一趟,等会儿回去时,你帮我一起搬好不好?”
沈砚心中一暖,点头应道:“自然好。”
两人正说着,身后忽然传来一阵清脆的笑声:“皇姐,沈大人,你们也来赏菊呀!”
转头望去,只见城阳公主李月璃身着粉色罗裙,带着几名宫女快步走来。她年方十五,眉眼间带着少女的娇俏灵动,走到李丽质身边,挽住她的手臂,目光却好奇地在沈砚身上转了转:“皇姐,我听说前几日曲江池宴上,沈大人又被长孙大人刁难了,还是皇姐你帮沈大人解的围,是不是真的呀?”
李丽质脸颊微红,轻轻点了点她的额头:“你这丫头,消息倒灵通。不过那都是朝堂上的事,与你无关,别瞎打听。”
“我才没有瞎打听呢!”李月璃嘟了嘟嘴,看向沈砚,眼中满是敬佩,“沈大人,我听宫人说,你推广的水车让好多百姓都吃饱了饭,还为北境战事筹了好多粮草,你可真厉害!”
沈砚温声笑道:“公主过奖了。沈某不过是做了分内之事,能让百姓安居乐业,才是最大的幸事。”
“沈大人不仅厉害,还心怀百姓,难怪皇姐总在我面前提起你呢。”李月璃眨了眨眼,语气带着几分调侃。
李丽质顿时有些窘迫,连忙转移话题:“好了,别胡说。你今日怎么有空来宜春苑赏菊?不去给母后请安吗?”
“刚给母后请过安,母后说今日秋阳正好,让我来苑中散散心。”李月璃说着,目光落在沈砚手中的瓷瓶上,眼睛一亮,“哇,这几支菊花好漂亮!尤其是这支白色的,像雪一样!沈大人,能不能送我一支呀?”
“当然可以。”沈砚从瓶中取出那支白菊,递到她手中。
李月璃接过菊花,开心地插在发间,又拉着李丽质的手道:“皇姐,我们去那边看看吧,我听说那边有一株罕见的绿菊,可好看了!”
说着,便拉着李丽质往前走。沈砚捧着瓷瓶,缓步跟在她们身后,看着姐妹二人嬉笑打闹的身影,眼中满是温柔。阳光透过枝叶洒在她们身上,勾勒出柔和的轮廓,让这秋日的宫苑更添了几分暖意。
三人走到苑中一处凉亭下,果然看到石桌上摆放着一盆绿菊,花瓣呈淡绿色,宛如碧玉雕琢而成,清雅别致。李月璃惊呼一声,连忙凑上前去观赏:“哇!真的是绿菊!好漂亮啊!皇姐,你快看!”
李丽质也走上前,眼中满是惊艳:“确实罕见,这绿菊色泽温润,比寻常菊花更显雅致。”
沈砚看着这株绿菊,忽然开口道:“这绿菊虽美,却性子娇弱,喜阴怕晒,若想长久养护,需将它放在阴凉通风之处,浇水时也需注意,不可过多,以免烂根。”
李月璃转头看向他,好奇地问道:“沈大人连养花也懂吗?”
沈砚笑道:“幼时家中曾种过几株菊花,略懂一些养护之法。这绿菊名为‘碧玉钩’,是菊花中的珍品,寻常人家很难见到。”
“原来如此。”李月璃点了点头,又看向李丽质,“皇姐,不如我们把这株绿菊也移栽到长乐宫吧,有沈大人指导,定能养得好好的。”
李丽质笑着点头:“好啊。”
三人正围着绿菊说笑,远处忽然传来一阵脚步声。只见几名宫人簇拥着一位身着紫色宫装的女子走来,正是南平公主李雪雁。她比李丽质年长两岁,性子沉稳端庄,平日里极少参与宫中玩乐,今日却也来了宜春苑。
“见过皇姐,见过七妹。”李雪雁走上前,向李丽质与李月璃行礼,目光落在沈砚身上时,微微颔首,“沈大人。”
“皇姐不必多礼。”李丽质连忙扶起她,“今日怎的有空来宜春苑?”
“刚处理完母后交代的差事,路过此处,听闻苑中菊花盛开,便过来看看。”李雪雁说着,目光落在那株绿菊上,眼中闪过一丝欣赏,“这株绿菊倒是罕见,色泽温润,确是佳品。”
李月璃笑道:“是啊皇姐!沈大人说这绿菊叫‘碧玉钩’,还懂怎么养护呢!”
李雪雁看向沈砚,眼中带着几分探究:“哦?沈大人竟还懂花草养护之术?听闻沈大人出身寒门,却学识渊博,不仅能推广水车、为朝堂献策,连这些闲情雅致之事也有所涉猎,实在难得。”
沈砚躬身道:“公主过誉了。沈某不过是略懂皮毛,谈不上学识渊博。”
“沈大人太过谦虚了。”李雪雁微微一笑,“前几日曲江池宴上,沈大人身陷险境,却能沉着应对,皇姐更是为你据理力争,这份情谊,倒是让人羡慕。”
李丽质脸颊微红,轻轻拉了拉李雪雁的衣袖:“皇姐,你说什么呢。”
李雪雁看着她娇羞的模样,眼中闪过一丝了然的笑意,不再多言,转而与她们一同观赏菊花。几人围着花坛漫步,李月璃叽叽喳喳地说着近日宫中的趣事,李雪雁偶尔附和几句,李丽质则不时与沈砚对视一眼,眼中满是温柔。
夕阳西下,余晖洒在苑中,将菊花染上一层金色的光晕。李月璃揉了揉肚子,笑道:“哎呀,不知不觉都这么晚了,我都饿了。皇姐,沈大人,不如我们去长乐宫用晚膳吧?我让御膳房做些好吃的!”
李丽质看向沈砚,眼中带着询问。沈砚点头笑道:“固所愿也,不敢请耳。”
三人一同前往长乐宫。宫中的小厨房早已备好晚膳,四菜一汤,皆是清淡可口的家常小菜,还有一壶温热的桂花酒。四人围坐在桌前,李月璃吃得不亦乐乎,不时夸赞菜肴美味;李雪雁则举止优雅,细嚼慢咽;李丽质不时为沈砚夹菜,眼神中满是关切;沈砚也为她添了些她爱吃的青菜,动作自然而温柔。
晚膳过后,李月璃因明日还要去国子监上课,便先行告辞了。李雪雁看着窗外的月色,对李丽质道:“皇姐,我也该回去了。你与沈大人慢慢聊吧。”
说着,她意味深长地看了两人一眼,转身离去。
长乐宫内只剩下沈砚与李丽质两人。月光透过窗棂洒在地上,形成一片斑驳的光影。李丽质为沈砚续上一杯桂花酒,轻声道:“今日多谢你陪我赏菊。”
“能陪在殿下身边,是沈某的荣幸。”沈砚看着她,眼中满是深情,“自北境相识,到如今携手应对朝堂风波,沈某心中,早已将殿下视作此生最重要的人。”
李丽质心中一颤,抬头看向他,眼中泛起泪光:“我也是。沈砚,无论前路有多少风雨,我都想与你一同面对。”
沈砚伸手,轻轻握住她的手。她的手温热而柔软,让他心中充满了力量。两人相视而笑,无需多言,心中的情意早已化作眼中的温柔。
就在此时,宫外忽然传来一阵急促的脚步声。一名侍卫快步走入殿中,躬身道:“公主殿下,沈大人,陛下急召沈大人入宫,说是江南传来急报,关乎盐运之事!”
沈砚心中一凛——江南盐运?难道是长孙无忌动手了?他连忙起身,对李丽质道:“殿下放心,我去去就回。”
李丽质点头,眼中满是担忧:“你多加小心,若有什么事,即刻派人告知我。”
沈砚深深看了她一眼,转身快步离去。看着他的背影消失在宫门之外,李丽质心中满是不安——她知道,长孙无忌的阴谋,终究还是来了。而这一次,关乎江南盐运,牵扯甚广,恐怕比以往任何一次都要凶险……
小说《贞观锦年,风起长安遇长乐》试读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