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一本让人爱不释手的历史古代小说,大秦:献图监国,始皇求我继承大统,正等待着你的探索。小说中的将闾嬴政角色,将带你进入一个充满惊喜和感动的世界。作者书生想吃肉的精心创作,使得每一个情节都扣人心弦,引人入胜。现在,这本小说已更新888704字,热爱阅读的你,快来加入这场精彩的阅读盛宴吧!
大秦:献图监国,始皇求我继承大统小说章节免费试读
“陛下决意第五次东巡,巡狩天下,扬我大秦国威!”一个尖细而带着谄媚的声音响起,是中车府令赵高。
他躬着身,眼角的余光却瞟向了站在前列,显得有些局促不安的胡亥公子。
“然,国不可一日无君。陛下巡狩期间,咸阳需有重臣监国,以安社稷。臣以为十八公子胡亥聪慧仁孝,可当此任!”
赵高作为胡海的老师,他自然要推荐胡海上位。
赵高话音刚落,立刻有数名官员出列附和。
“臣附议!胡亥公子堪当大任!”
“陛下圣明,胡亥公子乃最佳人选!”
胡亥脸上露出一丝难以掩饰的得意,偷偷瞥了一眼御座上的嬴政,又迅速低下头故作谦恭。
高踞御座之上的正是那位一统六合、威压天下的始皇帝,嬴政。
此刻他面色沉凝,眼神深邃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疲惫和焦虑。
嬴政其实清楚胡亥有几斤几两,并不想让他监国,但又没合适的人选,所以才感到头疼烦恼。
这时。
在大殿一个不起眼的位置,将闾听到嬴政即将要东巡后心头一颤。
一个月前,赵闾在深夜加班猝死,意外穿越到大秦,成为嬴政之子嬴将闾。
而此刻正值公元前210年春,距离那位铁腕帝王病逝沙丘,赵高和李斯以及胡亥篡改遗诏,仅有数月之遥。
死亡的阴影,如同殿顶盘旋的巨龙雕刻,冰冷地笼罩下来。
将闾想起了那段在皇室内部隐秘流传的谶言:“祖龙死,地分崩,有变数自东方来,掌乾坤,续国祚,或坠深渊,或耀万古。”
祖龙死,地分崩。
将闾的心脏骤然收紧。他比这个时代任何人都清楚,这句话意味着什么。
大秦二世而亡,天下倾覆,血流成河。
他看到那些附和的官员大多眼神闪烁,显然是赵高一党,或是望风使舵之辈。
而以蒙恬为首的武将勋贵,以及部分正直的文臣则眉头紧锁,却并未立刻出言反对。
长公子扶苏因直谏而被贬斥上郡,蒙恬手握重兵在外,此刻朝中竟隐隐形成了以赵高、胡亥为首的一股不可小觑的势力。
历史的车轮,似乎正沿着既定的轨道,轰隆隆地驶向深渊。
不行!
绝不能让胡亥监国!
否则一旦嬴政在外病故,赵高和李斯勾结,伪造诏书赐死扶苏,自己这个默默无闻的公子,必定也难逃一死。
更重要的是,这个辉煌一时的大秦帝国,将迅速土崩瓦解而陷入战火。
他,赵闾,不,现在是嬴将闾,既然来到了这个时代,占据了这具身体,就绝不能坐视悲剧发生。
他脑中那些超越这个时代千年的知识,那些关于世界格局、科技发展的记忆,或许就是谶言中那“东方来的变数”。
就在嬴政目光扫视下方,似乎即将做出决定,胡亥和赵高几乎要按捺不住喜悦的瞬间。
“父皇!”
一个清朗却带着不容置疑决心的声音,突兀地响彻寂静的大殿。
瞬间,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到了声音的来源。
只见一直站在角落,几乎被人遗忘的公子将闾,排众而出走到了大殿中央。
他身形略显单薄,一身素色锦袍在满朝朱紫中并不起眼,但此刻他挺直的脊梁,却仿佛蕴含着无穷的力量。
“儿臣,自荐监国!”
石破天惊。
整个咸阳宫大殿,刹那间落针可闻。
所有人都惊呆了。
将闾?
那个平日里沉默寡言,几乎没什么存在感的公子将闾?
他竟然敢在这种时候站出来,和圣眷正浓的胡亥争夺监国之位?
“荒唐!”
胡亥第一个反应过来,他又惊又怒脱口而出,“将闾,你疯了不成?监国重任,岂是你能置喙的?!”
赵高阴鸷的眼神像毒蛇一样盯住将闾,尖声道:“陛下!将闾公子年幼无知,此举实乃哗众取宠,扰乱朝纲!请陛下降罪!”
“将闾无状,请陛下恕罪!”立刻有依附赵高的官员跳出来。
“竖子狂悖!不知天高地厚!”
质疑声、斥责声、嘲讽声,如同潮水般向将闾涌来。
他感受到无数道目光,或轻蔑,或惊疑,或愤怒,仿佛要将他撕碎。
然而将闾只是静静地站着,任凭风浪冲击,面色平静甚至嘴角还带着一丝若有若无的笑意。
他知道这是他唯一的机会,也是改变历史,改变自己命运的唯一机会。
“肃静!”
御座之上,嬴政低沉而威严的声音响起,瞬间压制了所有的嘈杂。
他的目光如实质般落在将闾身上,带着审视和探究,更带着浓浓的兴趣。
“将闾,”嬴政缓缓开口,声音在大殿中回荡,“你说,你欲监国?”
“是,父皇。”将闾不卑不亢,迎着嬴政的目光。
“哦?”嬴政身体微微前倾,“监国之责,非同儿戏。朝中诸公,皆有栋梁之才。胡亥亦有赵卿等人辅佐。你,凭什么?”
来了!
考验来了!
胡亥紧张地看向赵高,赵高微不可察地动了动嘴唇,似乎在低声提示着什么。
胡亥定了定神,上前一步道:“父皇!儿臣若监国,必当勤勉政事,遵奉法度,以安抚黎庶为己任,使大秦江山稳固,社稷太平。”
一番话说得冠冕堂皇,却空洞无物,全是些臣子们听了无数遍的陈词滥调。
嬴政听着脸上没什么表情,目光再次转向将闾:“你呢?”
所有人的目光再次聚焦在将闾身上。
这一次嘲讽少了些,多了些好奇。
他们想看看,这个胆大包天的年轻公子,究竟能说出什么花来。
将闾微微一笑,却不急于回答。
他转身对着侍立一旁的宦官道:“取我献给父皇的画卷来。”
众人一愣。
画卷?
这个时候不谈治国方略,却要献什么画卷?
胡亥和赵高对视一眼,都从对方眼中看到了轻蔑和不屑。
这小子葫芦里卖的什么药?
很快两名内侍小心翼翼地抬着一个巨大的卷轴走了上来。
卷轴用上等的锦缎包裹,两端是精致的玉石轴头。
“将闾,此乃何物?”嬴政问道,语气中带着一丝不解。
“父皇,儿臣不善空谈策论,”将闾声音清晰,传遍大殿,“儿臣以为,欲治国必先知天下。请父皇,观此图!”
说着,他亲自上前与内侍一同缓缓展开了那副巨大的卷轴。
“哗!”
当画卷完全展开,平铺在大殿光洁的地板上时,满堂君臣包括御座上的嬴政,全都控制不住地发出了惊呼。
那是一幅地图。
但,那绝不是他们所熟知的任何一幅地图。
地图之上大秦的疆域被精确地描绘出来,长城如龙,郡县分明,山川河流,纤毫毕现。这已经足以令人惊叹。
然而真正让所有人大脑一片空白,心神剧震的是在这幅地图上,大秦的疆域仅仅是整个画卷中心偏东的一小部分。
向西,越过群山戈壁,是标注着“西域诸国”、“安息”、“大夏”甚至更遥远,从未听闻过的辽阔土地。
向南,渡过浩瀚碧波,是星罗棋布的岛屿和富饶的大陆,标注着“南洋诸岛”、“身毒”、“大秦海”。
向北,是冰封的苔原和无尽的森林,标注着“极北苦寒之地”、“匈奴”、“更北方的未知之地”。
向东,越过大海,赫然标注着“东瀛列岛”、“琉球”以及更广阔的,名为“太平洋”的无垠水域。
整个世界!
一个前所未有的,无比广袤无比清晰的世界,就这样以一种极其震撼的方式,呈现在了这些生于斯长于斯,认为大秦便是天下中心的人们面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