够力荐小说推荐网
一个专门为书友推荐精彩小说的网站

第2章

命数画卷中,董卓一行于府衙落座。

李儒品茗进言:”主公为防追兵,可令徐荣在城外山坳设伏。

待敌军经过时按兵不动,待其退兵时截断归路。

既可全歼来敌,亦可震慑诸军,使其不敢再追。”

“妙计,就依文优所言。”

董卓纳谏,众将依计部署。

大军继续西进长安,温侯吕布奉命殿后,大破曹军。

曹操仓促撤往荥阳,夜半遭徐荣突袭,身中箭矢险些丧命,幸得曹洪与夏侯惇及时驰援,合力击退徐荣,方得脱险。天下人闻之,无不慨叹。

众人虽痛恨李儒所为,却不得不叹服其谋略之深远。连曹操这等枭雄,也几乎命丧其算计之下,事后想起仍心有余悸,暗自立誓不再孤军涉险。

楚云话音又起:”初平三年,董卓与吕布困于连环计中而不察。貂蝉周旋其间,以美色离间二人。董卓屡次怒斥吕布,李儒察觉端倪,屡劝董卓将貂蝉赐予吕布。”

画面中,李儒拱手谏言:”主公欲取天下,何必为一女子与温侯生隙?若失温侯,大业何成?”董卓沉吟道:”依你之见?”李儒答道:”温侯乃心腹大将,若将貂蝉相赠,必誓死效忠。”董卓思索半晌:”容我再想。”

次日,李儒再谏:”今日吉时,请主公成全。”董卓却反悔道:”父子名分,岂能赠妾?我不追究已是宽厚,休要再提!”

李儒急道:”万不可被妇人迷惑!”董卓怒斥:”你可愿献妻于吕布?再妄言者斩!”李儒黯然退出,仰天悲叹:”吾等终将死于妇人之手!”

不久,董卓果真死于吕布之手。

李儒亦在家中 ** 。

画面凝固于此,楚云的声音仍在继续:

“李儒一生效忠董卓,正是凭借他的谋略,董卓才能以武夫之身稳居大汉丞相之位。

可惜,终究败于女子之手。

李儒虽智计百出,但 ** 少帝刘辩,注定不容于世。

废帝立新,挟天子以令诸侯, ** 刘辩,迁都长安,一系列谋划彻底动摇大汉根基,对天下大势影响深远。

谋士榜第九位,颌阳李儒。

战略:★★★

战术:★★★

其他:★★

影响:★★★★★

总分:13星。

三日后公布下一批名次。”

话音方落,光幕消散。

“又是漫长的三日。”

众人已摸清谋士榜规则:每轮四人,间隔三天。

往日三日不过弹指,如今却度日如年。

随着金榜推进,谋士事迹愈发精彩,后续人选更令人期待。

“董卓竟这般死了?!”

曹操、刘备、袁绍等人见董卓与李儒结局,皆露惊色。

十八路诸侯未能诛杀董卓,最终亡于女子连环计,可叹可悲。

洛阳温侯府内,吕布猛然惊起:

“义父竟死于我手?!”

这结局远超预料。

“如今义父知晓未来,岂能再容我?”

吕布猛然惊觉,额头渗出细密汗珠。

同一时刻,董卓在相府暴怒拍案:”逆贼吕布竟敢谋害本相!此等叛逆,当速除之!”

李肃急声劝道:”明公且慢!现今诸侯环伺,正是用人之时。若斩吕布,何人能为明公抵御联军?非但不能杀,更需厚赐以安其心。否则温侯心生疑虑,必然叛离。”

董卓眉头紧锁:”倘若他再生异心…”

留着可能弑主之人,确实令人寝食难安。

李肃意味深长道:”明公只见吕布行刺,却未看透关键所在。”

董卓不解:”此话怎讲?”

李肃分析道:”症结不在温侯,而在貂蝉此女。此女施连环计,离间明公与温侯。明公既不肯将貂蝉赐予吕布,方致其心生怨恨。依臣推测,必是先许配吕布,再许明公,使其误以为明公夺其所爱,故而怀恨在心。若遇类似情形,望明公当机立断,以 ** 换猛将忠诚——得天下者,岂能在意区区女子?”

董卓恍然点头:”卿言极是。对了,你那替身何时处置?”

李肃沉吟道:”不出数日,必有人借机 ** 民怨指向明公。”

我会以替身亲属为要挟,迫使其配合我们完成这场戏码。

届时由主公公开归咎于我,让替身悄然脱身,再令温侯将其擒回公开处决。

主公便可借诛杀替身之功,册封温侯为冠军侯。

既平息民怨,又笼络温侯,可谓一箭双雕。

“妙!”

董卓颔首赞许。

“还需加派人手搜寻名叫貂蝉的女子,一经发现立即处决。”

李儒稍作思忖补充道。

从影像中可见此女姿容绝世。

能让董卓与吕布皆神魂颠倒,除却美貌必有过人之处。

此等女子终是祸患,及早铲除为上。

“准!”

董卓再次应允,调遣重兵四处搜查。

然而洛阳城幅员辽阔,寻找深闺女子谈何容易。

未出阁的女子除亲属外,外人难窥真容。

与此同时,司徒府内王允愁眉不展。

他确信影像中的貂蝉正是自己义女任红昌。

当即传令诸子务必严守任红昌身份。

若消息走漏,恐遭灭门之灾。

楚云并未在意外界反应。

此刻他正静候系统的评分与奖励。

“恭喜宿主完成本次排行,获得认可度4星,讨论度4星,期待值5星,对当前局势影响3星。

总评16星,获得8000能量点,当前余额8900。”

系统提示音响起,楚云喜不自胜。

“立即进行第四次强化。”

他毫不迟疑消耗5000能量点完成肉身强化。

原本八百斤的臂力,强化后已达一千六百斤。

57 | 位列谋士榜第八席,汝南吕子明

客栈内,楚云正用着早膳,盘算着今日要公布谋士榜的第八位人选。邻桌的议论声忽然钻入耳中,听得他手中竹筷微微一顿。

“文优先生…殁了?”

他当即闭目连通系统,调阅李儒近况。片刻后,嘴角掠过一抹玩味的弧度:”倒是出人意料。”

事情要追溯至三日前的天机演化——当李儒 ** 少帝的画面传遍九州,民间顿时群情激愤。这几日有心人刻意 ** ,将矛头直指董仲颖。

昨日正午,董卓突然公告天下,将弑君之罪尽数推到李儒头上。称其畏罪潜逃,正全力缉拿。又当众自领百杖,直打得后背血肉模糊,竟暂时唬住了洛阳百姓。

及至傍晚,奉先将军押着”李儒”游街示众,手起刀落间便平息了民怨。董卓旋即奏请天子,敕封吕布为冠军侯。

谁料今晨破晓时分,一位戴着青铜面具,自称李优的文士悄然叩开了相国府的大门。

李儒被斩首示众的只是个替身。

浏览完这些情报,楚云不禁暗叹此人深谋远虑。

之前查阅李儒的资料时,他就注意到对方找了个容貌相似的替身,但当时替身并未派上用场,楚云也无法揣测其用意。

直到此刻他才明白,李儒早已谋划好脱身之法。

不过在原定命运中,李儒至死都未曾启用这个替身。

或许董卓身亡后,他也万念俱灰,不愿苟活。

这些内情楚云决定不予公开。

用餐完毕,他回到房间准备公布新内容。

同一时刻,遮天蔽日的天幕骤然浮现。

楚云的声音随之响彻四方:

“谋士榜第八位——汝南吕蒙。”

天幕中显现出一道身影。

白衣胜雪,气度不凡,既有文士风雅,又带武将英姿。

此人正是吕蒙。

汝南演武场上,年仅十三岁的吕蒙擦拭着汗水,满脸错愕:

“我乃武将,怎会上谋士榜?”

他向来偏爱习武,梦想有朝一日能统兵征战,对研读兵法毫无兴趣。

万没想到自己竟以武将身份跻身谋士榜,还高居第八,实在难以置信。

楚云继续介绍道:”吕蒙,字子明,汝南陂县人。”

“自幼尚武,立志成为征战沙场的将军。”

“初平四年南渡淮河投奔姐夫邓当,常偷偷随军出征。”

“被邓当多次斥责仍不悔改,邓当遂告知吕母。”

“吕母怒不可遏欲施惩戒。”

“吕蒙抗辩称不甘贫苦,唯有随军建功方能改变家境。”

吕蒙效仿班超”不入虎穴焉得虎子”的典故,成功说服母亲免去责罚。

某日,邓当帐下官吏出言侮辱吕蒙,被其当场斩杀。吕蒙逃至同乡家中躲藏,最终主动投案自首。校尉袁雄为其说情,并将他引荐给孙策。孙策见其确有才干,便将其收归帐下。

建安二年,邓当病逝,吕蒙继任别部司马。三年后孙策遇刺,孙权继位。为精简军队,孙权计划合并各部兵马。吕蒙担心此举会影响仕途,便暗中赊购物资为士卒置办统一军装,日夜操练。

检阅时,孙权见吕蒙部伍严整、训练有素,龙心大悦,不仅未裁撤其部,反增拨兵力。

天下人见此情景皆感困惑——这分明是武将作风,怎会入选谋士榜?莫非似徐庶般中途转文?

唯独孙策注意到预言中自己将遇刺的细节,心头疑云密布:凶手何人?主使是谁?却无人能解其惑。

此刻旁白再度响起:此后吕蒙随孙权征战四方,官拜偏将军兼寻阳令。孙权劝其应勤学以增智慧,吕蒙却以军务繁多为由推辞。

孙权再三劝说道:“不过让你读些书,知晓古今之事罢了。难道你比我还忙?我常读书,获益良多。”吕蒙恍然大悟,郑重答道:“蒙谨记教诲,必当勤学苦读。”自此吕蒙发奋读书,终成智谋之士。

建安十五年,鲁肃途经吕蒙驻地。他原以为吕蒙只是一介武夫,旁人提醒道:”吕将军今非昔比,先生理应拜访。”鲁肃遂前往,吕蒙设宴款待。酒过三巡,吕蒙忽问:”先生与关羽为邻,可曾思虑防范之策?”鲁肃一时语塞,答道:”届时见机行事。”吕蒙正色道:”吴蜀联盟虽好,然世事难料。关羽勇猛,若不早作打算,恐生祸端。”遂详陈利害,鲁肃闻言大惊,拍其肩赞道:”子明之才,今非昔比!”吕蒙笑答:”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二人遂成至交。

建安十九年,曹操命朱光在皖城屯田。吕蒙向孙权进言:”皖城沃土若使曹军丰收,其势必增。宜及早攻取皖县,以绝后患。”

《子明智谏》

“子明之策甚善。”

孙权采纳了吕蒙的谏言。

时值五月,暴雨倾盆,江水暴涨。

孙权挥师溯江直逼皖城。

守将朱光负隅顽抗,众将齐聚帐中献策,皆言当筑土丘、造云梯。

吕蒙力排众议:“建造器械、堆垒土山,耗时至少旬日。待万事俱备,敌城早固若金汤,援军亦至。届时纵有冲车井栏,亦难撼皖城分毫。”

“更可虑者,我军借水势乘舟而来。若滞留过久,江水退去则归途断绝,恐有覆没之危。”

继续阅读

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