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喜欢看东方仙侠小说,一定不要错过爱吃可乐虾的金宗主写的一本连载小说《灵气复苏,我在道观种田》,目前这本书已更新104037字,这本书的主角是李长生。
灵气复苏,我在道观种田小说章节免费试读
炼气初期的修为稳固之后,李长生的修行节奏并未加快,依旧保持着“晨耕、暮研、夜吐纳”的规律。只是突破后灵力愈发精纯,耕作时能更精准地将灵气注入土壤,灵植的生长速度与灵韵浓度也随之提升。
这日清晨,李长生站在灵田边,望着眼前半亩丰收后的空地,眼中闪过一丝盘算。经过一年的培育,这片灵田的土壤已被灵韵彻底滋养,肥力远超初始状态,仅种半亩灵麦未免浪费。且随着灵气浓度提升,单一灵植的滋养效果已逐渐跟不上修行需求,若能扩种灵田,引入多种灵植搭配培育,形成灵韵循环,对修为精进想必更有助益。
他扛起灵犀锄,没有急于开垦,而是先按《灵脉勘察法》中的记载,围绕后院空地缓步游走,指尖凝聚灵力,感知地下灵脉的走向。灵气复苏两载有余,青云峰的灵脉余韵愈发活跃,后院除了原有半亩灵田,东侧还有一片丈许宽的坡地,地下隐约有灵脉支流经过,虽不如核心区域浓郁,却也足以培育低阶灵植。
确定了扩种范围,李长生开始清理坡地的碎石与杂草。这片坡地比原有灵田贫瘠,石块较多,他没有动用灵力强行爆破,而是用灵犀锄耐心挖掘,将石块逐一清理,再将原有灵田的熟土翻运过来,混合草木灰与碾碎的黑煞熊妖丹粉末,逐步改良土壤。
他的动作依旧沉稳,一锄一翻都极有章法,既保证土壤疏松,又不破坏地下灵脉支流的走向。太阳升至正中时,坡地已清理出半亩大小,与原有灵田相连,形成一亩见方的灵田区域。
休息片刻,李长生从藏经阁取出《草木养护录》,翻到灵植搭配篇章。按照典籍记载,灵麦主滋养气血,适合与“润心果”搭配种植,润心果能净化土壤浊气,其散发的灵韵还能与灵麦形成互补,提升彼此的灵韵纯度。
润心果的种子,是他去年下山时从王老板处偶然得来的野果种子,当时只觉得种子蕴含微弱灵韵,便随手收藏。如今正好取出,按《种灵诀》中的方法,用灵力浸泡筛选,留下灵韵最充沛的百余粒。
他在扩种的坡地上挖出整齐的浅坑,将润心果种子逐一埋下,覆土后,又引来山泉灌溉。灵犀锄在引水沟渠旁轻轻一点,一缕灵力渗入土壤,引导灵脉支流的灵气向种子周围汇聚,加速生根发芽。
做完这一切,已是傍晚。李长生坐在灵田边的石头上,看着连成一片的灵田,心中并无波澜。对他而言,扩种灵田只是修行路上的自然推进,唯有一步一个脚印夯实基础,才能在未来的灵气浪潮中站稳脚跟。
接下来的数月,李长生将更多精力放在了灵植搭配培育上。灵麦与润心果的生长周期不同,灵麦春种秋收,润心果则需两年方能结果,他便在灵麦行间套种了一些速生的灵草,既能充分利用土地,又能借助灵草的根系固定灵韵,防止流失。
期间,他也曾数次下山采购物资,每次都会刻意留意外界的变化。清溪村的防御工事愈发完善,村口的守卫换成了身着粗布劲装、气息沉稳的年轻人,显然是受了“修士”指点,修炼了粗浅的强身之法。王老板闲聊时提及,最近进山的“奇人”越来越多,有结伴而行的,也有孤身探索的,偶尔会在山下村落兑换粮食与工具,言语间多提及“灵脉”“机缘”“妖兽”等字眼。
“前几日还有几个修士,说是在山北麓看到了发光的山洞,想组队进去探宝,还想雇村里的猎户带路呢。”王老板一边给李长生打包药材,一边压低声音道,“不过村里的老猎户都不敢去,山北麓那边最近妖兽吼得厉害,听说已经有修士折在里面了。”
李长生心中微动,山北麓与青云峰相隔数里,按《灵脉勘察法》的记载,那一带或许存在灵脉节点,灵气浓度较高,故而妖兽聚集,也容易形成天然秘境。但他并未动心,一来他如今的修行重心在灵田培育,无需急于寻找外界机缘;二来未知秘境风险难测,贸然前往不符合稳健原则,不如先稳固修为,待实力足够后再做探索。
采购完物资返回途中,李长生特意绕路经过山北麓外围。远远便能看到山林上空萦绕着淡淡的灵韵雾气,隐约夹杂着凶煞之气,显然是高阶妖兽活动的迹象。林间偶尔传来兵刃碰撞声与修士的呼喝,似乎正有修士在与妖兽激战。
他没有靠近,只是在远处山岗上观察片刻,便转身返回青云观。从修士的气息判断,大多是炼气初期修为,与他相当,甚至还有几位气息驳杂,显然是急于求成、道基不稳之辈。这般实力便敢深入妖兽聚集之地,陨落也在情理之中。
回到道观后,李长生愈发专注于自身修行。他发现,随着灵田规模扩大,灵植搭配形成的灵韵循环,让他吐纳时的灵气吸收效率提升了近三成。夜间吐纳时,灵田中的灵韵与天地灵气汇聚而来,在他周身形成淡淡的灵雾,滋养着经脉与丹田。
这日夜间,李长生正在静修台上吐纳,忽然察觉到灵田边缘的山泉水流异常,水流声比往日急促了许多,且水中蕴含的灵韵浓度也明显提升。他睁开眼,起身走向山泉源头。
山泉源自道观后山的一处石缝,往日水流平缓,今日却喷涌而出,水花溅起,带着浓郁的清润气息。李长生走近石缝,指尖触碰泉水,一股比灵田灵韵更精纯的灵气顺着指尖涌入体内,让他精神一振。
他按《灵脉勘察法》运转灵力,顺着泉水流向探查,发现石缝深处的灵脉支流似乎发生了异动,灵气喷发变得更加活跃。想必是灵气复苏加速,地下灵脉进一步觉醒,才导致山泉灵韵大增。
这倒是意外之喜。灵泉是培育灵植的关键,灵韵浓度提升,不仅能加速灵植生长,还能提升灵植品质。李长生当即决定,拓宽山泉沟渠,将灵泉引入灵田各处,同时在灵田中央挖一口蓄水池,储存灵泉之水,以备不时之需。
接下来的几日,他一边照料灵植,一边开凿沟渠、挖掘蓄水池。灵犀锄在他手中运转自如,灵力注入之下,岩石泥土皆迎刃而解。蓄水池挖至丈许深时,底部忽然渗出更多灵泉,水质清澈见底,散发着淡淡的光晕,显然是触及了灵脉支流的核心区域。
李长生将蓄水池四周用生石灰混合灵土加固,防止渗水,又在池边种植了一圈“固灵草”,按《草木养护录》记载,这种灵草能锁住灵泉的灵韵,防止其过快逸散。
灵泉改造完成后,灵田的灵韵浓度肉眼可见地提升,原本刚发芽的润心果幼苗,叶片愈发翠绿,灵韵流转更加明显;套种的灵草也长得愈发茂盛,整个灵田形成了“灵脉-灵泉-灵植”的完整循环。
夜间吐纳时,李长生坐在蓄水池旁,灵泉散发的灵韵与灵田灵植的灵韵交织环绕,吸入体内的灵气比往日精纯数倍。他能清晰地感觉到,丹田中的灵力正在缓慢积累,距离炼气中期的门槛越来越近。
而此时的青云山脉,随着灵气浓度持续提升,妖兽异变愈发剧烈,进山的修士也越来越多。偶尔有修士误闯青云峰范围,察觉到山顶的灵韵浓度异常,想要靠近探查,却被李长生提前布置的简易阵法阻拦。
这些修士大多修为低微,察觉到阵法的灵韵波动后,误以为是高阶妖兽或强大修士的领地,不敢贸然深入,纷纷退去。李长生也没有主动现身,只是默默加固阵法,继续沉浸在自己的耕道修行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