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红星供销社主任王建国的第二次会面,定在了三天后的下午。
地点依然是和平饭店的那个雅间。
这三天,苏晚几乎将自己完全泡在了空间里。
她没有急于疯狂备货。
而是将绝大部分时间,都用来思考。
空间的时间流速差,是她最宝贵的财富,给了她凡人渴望不可及的——思考的余裕。
她站在自己亲手搭建的简陋厨房里,面前的石桌上,摊着一本崭新的笔记本。
纸张粗糙泛黄,却是她用来书写未来的画卷。
那支笔下流淌出的,不是娟秀的字迹,而是一条条缜密的商业逻辑,是一个足以颠覆这个时代认知的合作框架。
她很清楚,王建国抛出的橄榄枝,是她挣脱泥潭,一飞冲天的唯一机会。
但这个机会,同样是一场豪赌。
赌桌对面,坐着的是掌控省城最庞大销售渠道的庄家。
而她苏晚,一个无名无分,甚至身份都见不得光的小散户,一旦被对方的气势和条件迷惑,轻易亮出底牌,结局只有一个——被吃得连骨头渣都不剩。
她要的,远不止解决眼前的包装和销路。
她要话语权。
要安全保障。
更要一份长期的、可持续的、并且利润最大化的合作!
她要从一个被动的“供货商”,成为一个平等的“合作伙伴”。
笔记本上,几个关键词被她用笔重重圈起。
一、配方安全。
这是她的命根子,绝不能外泄。她构思出一种“核心料包”模式。她只提供最关键的、由数十种香料按精确比例混合的干料包,以及熬制好的基础红油。供销社要做的,只是最简单的加热、混合、灌装。
如此,核心技术将永远攥在她自己手里。
二、品牌与品控。
产品必须有名字。
她决定了,就叫“苏师傅”。
朴实,带着匠人精神,还有强烈的个人印记。同时,她必须拥有对最终产品质量的监督权和一票否决权。品牌是她的脸,她绝不允许任何环节的疏忽,砸了自己未来的招牌。
三、利润模式。
王建国提出的八毛五固定供货价,看似公道,实则是一把锁,死死锁住了她未来的收益空间。
她要的,是“阶梯式”供货价。
销量越高,她的供货价也越高。这不仅能让她分享到市场爆发的红利,更能反向抽打着供销社,让他们拼尽全力去推广。
四、法律身份。
那份“农副产品代销协议”只是权宜之计。她必须尽快拥有一个合法的、能与供销社对等签约的法律身份——个体工商户执照。
这件事,她需要王建国的帮助。
当最后一个字落下,苏晚放下笔,看着纸上那份逻辑缜密、环环相扣的方案,长舒了一口气。
心里的紧张和不安,被一种牢牢掌控自己命运的强大自信所取代。
这一次,她不是去接受审判。
她是去谈判的。
……
下午两点,和平饭店二楼雅间。
苏晚推门而入时,王建国已经到了。
他依旧是那身笔挺的中山装,面前一杯热茶,雾气袅袅,神情不怒自威。
当他看到苏晚依旧是单刀赴会,眼神里的欣赏又浓了几分。
这个年轻女人身上那股远超年龄的沉稳和胆识,让他越发觉得,自己没有看错人。
“苏晚同志,来了,坐。”王建国指了指对面的椅子,语气比上次熟稔许多,“考虑得怎么样了?我上次提的两个条件,对你来说,应该是百利而无一害。”
苏晚平静地落座,没有立刻回答。
她从随身的布包里,拿出一样东西,轻轻放在桌上。
一瓶辣酱。
但这瓶辣酱,和他之前见过的任何包装都截然不同。
崭新的透明玻璃罐,比普通墨水瓶大上两圈,瓶身圆润,瓶口用蜡纸和细麻绳密封,干净、规整,透着一股朴素的精致感。
透过晶莹的玻璃,能清晰看到里面红亮油润的酱料。
卖相,比之前那浑浊的墨水瓶好了十倍不止!
“王主任,这是我这两天,托人从乡下亲戚的罐头厂里,‘内部处理’出来的样品瓶。”苏晚缓缓开口,声音清澈而稳定,“我觉得,我们的‘苏师傅’辣酱,至少应该用这样的瓶子来装。”
王建国的视线,被这个玻璃罐牢牢钉住了。
他深谙此道。
他一眼就看穿了这瓶子背后意味着什么。
统一规格,意味着标准化。
标准化,意味着可以批量生产。
批量生产,意味着可以登上大雅之堂!
这个女人,在见他之前,就已经自己解决了包装样品!
她不是在被动地等待自己的“施舍”,而是在主动地展示她的能力,和她的野心!
“苏师傅?”王建国咀嚼着这个名字,捕捉到了关键。
“对。”苏晚唇角扬起,是全然的自信,“这是我给我们的产品,起的名字。一个好产品,总得有一个能叫响的名号。”
好!
有魄力!
王建国心底暗赞一声,没说话,只抬了抬手,示意她继续。
他倒想看看,这个苏晚,还能给他多少惊喜。
“王主任,对于您提出的合作,我原则上非常赞同,也万分感谢您给了我这个千载难逢的机会。”苏晚先是表达感谢,姿态放得很正,“但是,在一些合作的细节上,我有些不成熟的想法,想跟您探讨一下。”
“但说无妨。”王建国身体微微前倾。
正题来了。
“首先,是产品的核心技术。”苏晚的目光直视着王建国,没有半分闪躲,“‘苏师傅’辣酱的灵魂,在于祖传的香料配方和熬制工艺。这一点,恕我不能外传。所以,我提出的合作方式是——由我方,提供最核心的‘秘制料包’和基础红油。”
“秘制料包?”王建国一怔,这词他头回听说。
“是的。”苏晚耐心解释,“您可以理解为,我已经完成了最复杂、最关键的工序。供销社的同志们,只需要按照我提供的标准流程,将料包和红油进行简单的二次加热、混合、搅拌,就能直接灌装。这样做,有三个好处。”
她伸出一根手指。
“第一,保证我的核心配方安全,这是我们长期合作的基石。”
她伸出第二根手指。
“第二,极大简化你们的操作流程,降低技术门槛和人力成本。不需要专业厨师,任何一个经过简单培训的工人都能操作,保证了品控的稳定性。”
她伸出第三根手指,语气加重。
“第三,也是最重要的,这种模式,能够实现真正的大规模标准化生产。每一瓶从供销社卖出去的‘苏师傅’辣酱,都将是同一个味道。这对于一个品牌的建立,至关重要。”
雅间里,落针可闻。
王建国久久不语。
他用一种全新的,带着几分骇然的眼神,重新审视着眼前的苏晚。
“料包”模式!
标准化生产!
品牌建立!
这些词,这些理念,闻所未闻!却又精准地剖开了商业的本质!
他原以为,自己是要“招安”一个家庭小作坊。
却没想到,对方直接甩出了一套完整的、连他自己都未曾想过的现代化生产流程!
这个女人的脑子……到底是怎么长的?
“你的这个想法……很大胆。”许久,王建国才找回自己的声音,语气复杂,“可我如何相信,你提供的‘料包’质量可靠?中间出了问题,我们供销社的声誉,谁来负责?”
“这正是我要说的第二点:品牌与品控。”苏晚像是早就料到他有此一问,从容接话。
“‘苏师傅’这个品牌,用的是我的姓。它砸了,第一个没脸的人是我。所以,我比您更关心产品质量。”
“我要求,在我们的合作协议里,必须明确写上两条:第一,我有权对供销社负责生产的场地和人员,进行不定期的抽查监督。第二,对于每一批次生产出来的成品,我拥有最终的‘质量否决权’。任何不符合我标准的批次,绝不允许流向市场,所有损失,我愿意和供销社按比例共同承担。”
共同承担损失!
这六个字,让王建国心头一震。
这已经不是供货商的态度了。
这是一个真正将自己与产品、与渠道捆绑在一起的事业合伙人的担当!
“好。”王建国点头,眼神中的锐利渐渐化为欣赏,“你的这两个提议,我原则上同意。对我们双方都有好处。那么,最关键的问题,利润呢?”
“王主任上次提出,供货价八毛五一瓶。”苏晚说,“这个价格很有诚意。但是,我更希望我们的合作,能有一种……共同发展的激励。”
她看着王建国的眼睛,一字一句,抛出了自己深思熟虑的方案。
“我提议,我们设定一个基础供货价,八毛钱一瓶。这个价格,对应的是每月三千瓶的基础销量。”
“八毛?”王建国眉头一挑,比他提的还低了五分。
“是的,八毛。”苏晚的语气里是压不住的自信,“但是,如果当月销量超过三千瓶,那么从第三千零一瓶开始,到第五千瓶,供货价上调到九毛!如果销量超过五千瓶,那么五千瓶以上的部分,供货价,一块钱一瓶!”
“销量越高,我的供货价越高!”
“这意味着,供销社卖得越努力,我赚得越多,他们得到的业绩提成也越多!我们不再是简单的买卖关系,而是真正为了同一个目标奋斗的战友!”
“我赌我的产品有这个潜力,也赌王主任您,有这个能力。”
王建国彻底被镇住了。
他靠在椅背上,感觉后心竟微微发潮。
阶梯定价!
销量激励!
这套玩法,比他那个死板的固定收购价,高明了不知多少倍!
它就像一个精密的引擎,将生产者和销售者的利益完美地捆绑在一起,形成了一个巨大的、自我驱动的飞轮!
他毫不怀疑,只要这套方案实施下去,他手下那些常年死气沉沉的销售员,会像饿狼闻到血腥味一样,爆发出恐怖的热情!
他忽然觉得,自己面对的根本不是一个乡下女人。
而是一个能设计人心的商业鬼才!
“最后一个问题。”苏晚没给他太多震惊的时间,继续道,“我希望,王主任能帮我一个忙。帮我,尽快注册一个个体工商户执照。我需要一个合法的身份,一份堂堂正正的资格,来与红星供销社,签订这份属于我们共同事业的合同。”
至此,苏晚亮出了她所有的牌。
配方安全、品牌品控、阶梯定价、合法身份。
环环相扣,层层递进,构建出一个近乎完美的、牢不可破的商业闭环。
王建国沉默了。
他端起已经凉透的茶,喝了一口,试图压下内心的惊涛骇浪。
他原以为,这是一场由他主导的、实力悬殊的“招安”。
他错了。
从苏晚走进这个房间的第一秒起,这就是一场平等的,甚至是由她主导的商业谈判。
她用她的智慧、远见和魄力,一步步将他引入了她精心设计好的轨道。
而且,这个轨道,对他,对供销社,有着致命的吸引力。
“苏晚同志。”王建国放下茶杯,重重呼出一口气,语气里,是他自己都未曾察觉的敬佩,“你……不应该只是一个做辣酱的。”
苏晚笑了笑:“时势所逼而已。”
“好!”王建国猛地一拍大腿,眼中爆发出骇人的光亮,“就按你说的办!合作的所有细节,就以你今天的方案为准!执照的事情,我来想办法,一周之内,给你答复!”
他站起身,朝着苏晚,郑重地伸出了自己的手。
“从今天起,你不再是那个无名无分的苏晚同志。你是我们红星供销社最重要的商业伙伴,是‘苏师傅’辣酱品牌的创始人!”
苏晚也站起身,紧紧握住王建国那只宽厚有力的大手。
“王主任,合作愉快。”
两只手,一只代表着这个时代最强大的官方渠道,一只代表着一个来自未来的不屈灵魂,在这一刻,紧紧相握。
一场即将席卷省城的“红色风暴”,此刻,才算真正拉开序幕。
走出和平饭店,午后炽烈的阳光,照得苏晚有些睁不开眼。
她的心中,却是一片前所未有的清明与滚烫。
她成功了。
她不仅为自己的事业找到了坚实的靠山,更重要的是,她为自己,争取到了最宝贵的东西——尊重,和主导权。
她不再是那个只能在阴影里挣扎求存的小贩。
也不再是那个任由陆振国和李卫强拿捏的弱女子。
从今天起,她,苏晚,将作为一个真正的“老板”,一个品牌的“创始人”,堂堂正正地站在这片土地上,去迎接属于她的波澜壮阔。
口袋里,那张写着玻璃厂联系方式的纸条,似乎也变得滚烫。
她知道,接下来,她将面临几何级数增长的订单,是更加疯狂的生产任务。
但她不怕。
因为她有那个神奇的空间,有那台无价的时间机器。
她有这个世界上,最硬的底牌。
她抬起头,望向远处那片灰蒙蒙的军区大院方向,眼神冰冷如铁。
李卫强,你的死期,不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