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甜蜜的负担
晨曦微露,薄雾尚未在林家村上空完全散尽,林家小院却已是一片热火朝天的景象。与一月前的死气沉沉相比,这里如今充满了蓬勃的活力。
院角新搭建的凉棚下,林峰正带着两个本家的堂兄,按照林薇设计的“流水作业法”,熟练地分拣、清洗着从邻镇收购来的麻头与破布。吆喝声、水声、劳作声交织在一起。屋内,王氏和林秀负责的纸浆调制环节也井然有序,新添置的两口大陶缸并排而立,提高了不少效率。
最显眼的,是院子里那排新砌的、带有烟道的简易烘干墙。取代了以往效率低下且受天气制约的天然晾晒,炭火在墙后微燃,均匀的热力透过土坯,将一张张湿润的纸页缓缓焙干,速度与质量都得到了保障。
这一切变化的根源,都来自于堂屋木箱里那个沉甸甸的小钱罐,以及钉在墙上、由林文正工整书写的那份“林家股份制章程”。县衙稳定且不断追加的订单,如同持续注入的活水,让这个家庭作坊迅速壮大。利润按股份红,多劳者多得,清晰的规则激发了每个人最大的潜能。
然而,成长的烦恼也随之而来。
“薇姐,”一个堂兄擦着汗过来汇报,“这回收的旧渔网太多,处理起来特别费时,恐怕要耽误下午抄纸的工了。”
林薇正在检查烘干墙的温度,闻言点了点头,面上不动声色,心中却已飞速盘算。原料种类增多,虽然保证了来源,但也对初加工环节提出了更高要求。产能,再次逼近极限。
“知道了,先把容易处理的麻头做完,渔网我来想办法。”她沉稳应道,语气中已自然流露出掌舵者的气度。
第二节:扩张的蓝图
晚饭时分,饭桌上罕见地摆上了一盘炒鸡蛋和一碟咸鱼,米饭也变成了管够的糙米与少量白米混合的“二米饭”。这是生活改善最直接的证明。
咀嚼着久违的米饭香,林薇放下了筷子,目光扫过面容不再枯黄、眼神充满生气的家人。
“爹,娘,有件事要和大家商议。”她开口,声音清晰,“县衙的订单稳定,零散的客户也在增加,光靠我们自家人,产能已经跟不上了。而且,总是让客户上门取货,或者我们零星送去,不是长久之计。”
“薇儿,你的意思是?”林文正如今已习惯先听取女儿的意见。
“我打算做两件事。”林薇伸出两根手指,“第一,正式雇佣人手。不是临时帮忙的堂兄,而是签下长期工契,固定在我们这里干活。至少要再招两人,一个协助原料处理,一个负责烘焙和杂务。”
“雇人?”王氏有些迟疑,“那得多大开销?而且……外人可靠吗?”
“娘,算出效益就不怕开销。”林薇早已算过账,“雇佣两人,每月工钱加上伙食,约需五百文。但他们至少能将我们的日产提升到六十张,多出的三十张纸,即便按最低价算,每日也能多收入近百文。这笔账,划算。至于可靠,”她顿了顿,“可以先从知根知底的本家或村里老实人里找,立好规矩。”
林峰眼睛一亮:“对!早就该招人了!我都快累散架了!”
林薇看向他,微微一笑:“小峰,你以后要学着管理他们,不能光自己埋头干。你要当工头了。”
林峰先是一愣,随即胸膛不由自主地挺了起来,感受到了责任的重量。
“第二件事,”林薇继续道,抛出了一个更惊人的想法,“我打算在镇上,租一个小铺面。”
“铺面?!”这下连林文正都震惊了。
“对,不需要大,哪怕只有半间屋也行。”林薇目光坚定,“有了铺面,我们就有了固定的门脸,客户能找到我们,信任度也会增加。更重要的是,我们可以直接面对终端客户,了解需求,不再完全依赖县衙。鸡蛋,不能放在一个篮子里。”
她描绘的蓝图,让家人既感到兴奋,又有一丝畏惧。从家庭作坊到雇佣人手、开设铺面,这步子迈得太大。
“这……这需要不少本钱吧?”林文正盘算着。
“我们目前积攒的利润,加上下笔县衙订单的尾款,应该够支付首批雇佣成本和一个小铺面的半年租金。”林薇显然已深思熟虑,“风险有,但值得一试。我们不能永远满足于小打小闹。”
家庭的“董事会”再次陷入沉默,只有油灯噼啪作响。最终,林文正深吸一口气:“薇儿,你觉得可行,那就……放手去做吧。”他选择了毫无保留的信任。
第三节:镇上的阴影
就在林家紧锣密鼓地筹备扩张之时,镇上周氏纸铺的后堂内,气氛却有些阴沉。
周掌柜看着账本上日渐下滑的销售额,脸色难看。尤其是低端记账用纸这一块,原本是他的垄断领域,如今却被“林记韧纸”硬生生撕开了一道口子。县衙的订单更像一记响亮的耳光,扇得他脸上无光。
“掌柜的,打听清楚了。”一个伙计躬身禀报,“林家不仅没被拖垮,反而规模扩大了,听说还要在镇上租铺子呢!”
“啪!”周掌柜猛地将茶杯顿在桌上,茶水四溅。“好个林家丫头!真是小瞧了她!”他咬牙切齿,眼中满是阴鸷。赵文远那个秀才的计谋失败,反而让对方越发壮大,这让他感到前所未有的威胁。
“不能让她把铺子开起来!”周掌柜来回踱步,“去,给我把镇上所有可能出租的、位置尚可的小铺面都摸清楚!凡是林家可能去问的,要么我们抢先高价租下,要么就跟房东打好招呼,不准租给林家!”
他要用资本和地头蛇的优势,进行降维打击,直接将林薇的扩张计划扼杀在摇篮里。
“另外,”他眯起眼睛,“再去接触一下给林家送原料的那些邻镇货郎,加点价,把货源给我掐断!我倒要看看,她巧妇怎么为无米之炊!”
新一轮的围剿,在暗处悄然展开,目标直指林家生存与发展的命脉。
第四节:雏鹰振翅
林家对此浑然不觉,依旧满怀希望地推进着计划。
林薇带着林峰,第一次以“林记”主事人的身份,来到了镇上。她不再是那个在街边摆摊的瘦弱村女,虽然衣着依旧朴素,但眼神里的从容与自信,让她平添了几分气度。
他们按照计划,寻找合适的铺面。然而,接连问了几处之前打听到有意向出租的地方,房东不是眼神闪烁地推说刚刚租出,就是直接摇头拒绝,连价钱都不愿多谈。
“姐,有点不对劲啊。”林峰敏锐地察觉到了异常,“怎么好像有人故意跟我们作对似的?”
林薇心中了然,这必然是周掌柜的手笔。她并不意外,商业竞争本就如此。
“无妨。”她神色不变,“镇子不大,但总有他手伸不到的地方,或者……有不怕他周掌柜的人。”
她转变策略,不再寻找临街旺铺,而是转向那些位置稍偏,但靠近居民区或小商铺聚集的巷弄。同时,她让林峰去市集,寻找那些自家有临街房屋、可能愿意腾出半间出租的人家,避开专业的房东。
就在他们几乎要放弃,准备改日再去更远的街巷寻找时,一个在街边摆摊卖竹编的老人,听了他们的来意后,犹豫地指了指一条更窄的巷子:“那条巷子最里头,好像有户人家前院空着,就是位置太背,没人愿意租,你们可以去碰碰运气。”
顺着老人的指引,他们来到巷子尽头。果然有一户人家,前院独立开门,虽只有小小一间,但收拾得干净整洁。主人是一对老实的中年夫妇,听说林家想租来卖纸,并未表现出抗拒。
正当林薇与之洽谈,感觉颇有希望之时,一个不合时宜的声音带着几分讥诮在一旁响起:
“哟,我当是谁呢?这不是林姑娘吗?怎么,在这等偏僻角落找铺面?是不是镇上好的铺子,都租不到啊?”
林薇转头,只见周掌柜那个尖嘴猴腮的伙计,正抱着胳膊,倚在巷口,脸上带着得意的冷笑,显然是一路跟着他们过来的。
阴影,已无处不在。雏鹰首次离巢试飞,便遭遇了迎面而来的逆风。
(第二卷 第一章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