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精选的一篇种田小说《寒门崛起:我的古代商业帝国》,在网上的热度非常高,小说里的主要人物有林薇,作者吃榴莲的狸花猫,无错版非常值得期待。《寒门崛起:我的古代商业帝国》这本种田小说目前连载,更新了153223字。《笔趣阁寒门崛起:我的古代商业帝国林薇全文大结局免费?》就在下方,点即看!
寒门崛起:我的古代商业帝国小说章节免费试读
第一节:名动县城
市集自证清白的成功,其影响远超林薇预期。不仅困扰多日的原料危机因信任恢复而迎刃而解,更让她和“林记”的名声,如同插上了翅膀,迅速传遍了县城及其周边乡镇。
“听说了吗?青石镇那个林家女娃,当着全镇人的面造了一回纸,把周扒皮散布的谣言砸得粉碎!”
“何止!连王府的管事都亲自到场给她作证了!那纸张,听说王府都用着呢!”
“啧啧,一个女子,能有这般胆识和手艺,真是了不得!”
茶楼酒肆,街头巷尾,人们议论纷纷。好奇、钦佩、乃至一丝对打破常规的隐隐期待,混杂在这些议论声中。“林记纸坊”那间偏僻的小铺面,如今门庭若市。前来购纸的,已不仅是图便宜实用的商贩和书生,更添了许多只为见识一番、甚至带着几分“沾沾贵气”心理的普通市民。
订单如雪片般飞来,数量远超从前。林薇不得不再次扩充人手,并开始实行简单的“订单排期”制度,以确保交付秩序。她甚至开始接到一些来自邻县的询价,虽然路途遥远,暂时难以承接,但市场的边界已然被打破。
林文正如今走在镇上,腰杆挺得笔直,昔日因屡试不第而积郁的阴霾一扫而空,取而代之的是身为“林记纸坊”创始人之一的扬眉吐气。连带着,林家在村中的地位也悄然提升,再无人敢因他们是外来户或家中男丁单薄而轻易欺侮。
“林记”这艘小船,在经历狂风骤雨之后,终于驶入了一片看似开阔平静,实则暗流更甚的水域。
第二节:王府新策
就在林薇忙于消化激增的订单,并着手规划下一步的工坊扩建时,肃王府的管事再次带来了王爷的新指令。
这一次,并非简单的采购订单。
“林姑娘,”管事依旧是那副不苟言笑的模样,但语气中却少了几分审视,多了几分公事公办的郑重,“王爷有令。鉴于‘林记韧纸’于公文案牍确有其长,王府决定,日后部分非机密性的文书往来、账目副本,将逐步改用此纸。此外,王爷有意在王府辖下之驿站、部分屯田卫所试行推广,以观其效。”
林薇心中一震。这已不仅仅是采购,而是将“林记韧纸”纳入了一个官方试用体系!一旦在驿站、卫所试用成功,其意义绝非普通商业订单可比,那将意味着“林记”获得了一张通往更广阔天地的、半官方的“通行证”!
“民女叩谢王爷信重!”林薇强压激动,郑重行礼,“‘林记’必当竭尽全力,确保供应,绝不负王爷期望!”
“姑娘且慢,”管事抬手虚扶,话锋一转,“然,王府与官府用度,非同小可。其一,需求量将远超如今,姑娘须确保产能跟得上。其二,规格需有定制。王爷要求,供应王府及试行之纸,需统一尺寸,并于纸角加盖特制‘林记’徽印,以示规制,防伪杜弊。”
规模化、标准化!
肃亲王的要求,直接指向了林记作坊目前最大的短板——生产模式依然带有浓厚的手工业色彩,难以支撑稳定、大批量、标准化的产出。
“民女明白。”林薇肃然应道,“请王爷和管事放心,林薇必在最短时间内,解决产能与规制问题!”
她知道,这是挑战,更是机遇。一旦跨过这道坎,“林记”将彻底脱胎换骨,从一个成功的家庭作坊,跃升为一个真正具备竞争力的工坊。
第三节:工坊之基
送走管事,林薇立刻召集核心成员——父亲林文正、弟弟林峰以及表现出色的阿田,召开了一次决定“林记”未来走向的战略会议。
“王爷的要求,大家都听到了。”林薇开门见山,“我们现有的方式,满足不了。我们必须改变,建立真正的‘林记工坊’。”
她铺开自己连日来绘制的规划图,上面清晰地标注了功能分区、人员组织和新的工艺流程。
“首先,固定场地与专业分工。”林薇指尖点向图纸,“我们需要租下或买下更大的固定场地,明确划分为原料区、浆料区、抄纸区、烘干区、质检仓储区。每个区域设专人负责,阿田哥沉稳心细,可升任工坊副总管,协助小峰统筹全局,重点负责原料与浆料质量。”
阿田猛地抬头,黝黑的脸庞因激动而泛红,嘴唇嗫嚅着,最终只重重吐出两个字:“俺……一定!”
林峰经过历练,也知此事重大,并未因阿田的提升而不满,反而认真点头:“姐,你放心,我和阿田哥一定把生产管好!”
“其次,工具革新与流程固化。”林薇继续道,“统一抄纸竹帘尺寸,制作标准量具控制纸浆浓度,设计专用的晾晒架和改良烘干墙,确保每张纸大小、厚薄一致。每一道工序,都要制定明确的操作规范和验收标准,所有工人必须严格遵循。”
“最后,建立账房与品控。”她看向林文正,“爹,工坊的账目将更加复杂,进出原料、人工成本、各类订单收入,需分门别类,清晰记录。此外,还需设立独立的质检岗,每一批出坊的纸,尤其是供应王府的,必须经过严格检查,盖印留存记录。”
这一套涵盖组织架构、生产工艺、质量管理和财务核算的初步工业化管理体系,被林薇清晰地勾勒出来。这已远超当下任何一家民间作坊的管理理念。
林文正看着女儿,眼中充满了震撼与骄傲。他提笔,将女儿所言一一记录,感觉自己仿佛在参与开创一项前所未有的事业。
第四节:雏凤初啼
计划既定,雷厉风行。
在肃亲王无形的影响力下,林薇很快在镇边以合理的价格租下了一处带有宽敞院落和数间大屋的废弃仓房。改造工作立即展开。按照规划,砌筑标准化水池和炉灶,定制统一工具,划分明确区域。
与此同时,新一轮的招工开始。林薇提高了招募标准,不再只看力气,更看重学习能力、纪律性和责任心。她亲自面试,并引入了简单的技能测试。入选者需签订更规范的工契,并接受为期三天的集中培训,学习新的工序规范和奖惩制度。
忙碌中,林薇并未忘记技术的持续改进。为了达到更好的标准化效果,她试验了多种纸浆配方和添加剂(如植物胶液),以提升纸张的均匀度和挺括感。用于加盖的“林记”徽印,她也亲自设计,融合了林木意象与一个抽象的“林”字,简洁而富有辨识度。
一个月后,焕然一新的“林记工坊”正式挂牌投产。
宽敞明亮的工坊内,各区工人各司其职,忙碌而有序。标准化的工具和流程,使得生产效率大幅提升,纸张的规格和质量也实现了前所未有的统一。第一批按照新标准生产的、加盖了徽印的“林记标准韧纸”,被小心翼翼地打包,送往肃王府。
数日后,王府管事传来口信:“纸已验收入库,王爷甚慰。”
短短五字,重若千钧。
林薇站在初具规模的工坊院中,看着井然有序的生产场景,听着富有节奏的劳作声响,心中涌起一股难言的成就感。她成功地将一个现代企业的骨架,植入了这个古老的时代。虽然还很稚嫩,但“林记”已经迈出了从作坊到工坊最关键的一步。
然而,她也清楚地知道,规模的扩大,意味着目标更大,也更易成为靶子。周掌柜和赵文远绝不会甘心失败,他们的下一次出手,只会更加隐秘和狠辣。而肃亲王这条线,随着合作的深入,带来的将不仅是庇护,恐怕还有更深层次的期待与……风险。
雏凤已发出清越的初啼,吸引了各方目光。但这声声清音,能否穿透即将到来的、更为厚重的迷雾?崭露头角的“林记工坊”,能否在越来越复杂的棋局中,继续守住本心,搏击长空?
(第二卷 第九章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