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人公叫萧凌柳入云的火爆新书尽君缘是由网络作者若安若安所编写的古代言情小说。简介:没过多久,苏来就麻利地把棋盘准备好了,萧决与柳入云相对而坐,只是下棋,也并未有言语。中和殿内并不像中明殿一样金碧辉煌,各种雕塑与装饰物多用檀木与颜色较浅的玉石做成,虽说有着宫殿的庄重但却不让人感到压抑…
《尽君缘》第10章 伴君如虎
没过多久,苏来就麻利地把棋盘准备好了,萧决与柳入云相对而坐,只是下棋,也并未有言语。
中和殿内并不像中明殿一样金碧辉煌,各种雕塑与装饰物多用檀木与颜色较浅的玉石做成,虽说有着宫殿的庄重但却不让人感到压抑,所以中和殿除了殿试之外,平时也是皇帝静心的地方。
一个时辰过去了,殿上香炉里的檀香一缕缕飘荡在棋盘上空,棋盘上黑子白子好像来回搏杀了多次,白子现在已经是零零散散,黑子的排布也并未着急进攻,只是蓄势。
“柳相今日殿试所问,是问给朕听的。”萧决在落下一子后,缓缓说道。
柳入云也是边落子边说到:“臣既是问给陛下听,也是问给天下人听。”
萧决执棋的手顿了片刻,抬头看了看对弈之人。也不知是碰巧还是有所察觉,柳入云亦是抬头与他对视,一双桃花眼里毫无惧色,似水般平静,只是片刻,萧决便主动移开了目光,继续下棋。
“你可知朕为何最喜与你下棋?”
柳入云也是继续执子,“臣不知。”
“你与朕说话向来直快,没有那些弯弯绕绕……”
话到一半,萧决便停了下来,看着棋盘上的棋子好一会儿,才落下手中的的黑子,“嗯……”
柳入云也是帮他聊回了之前的话题,“朝中谏臣皆是如此,也并非臣一人。”
萧决却摇了摇头,眼中从清明变的浑浊,“那群人一旦跟朕说话,便是朝中政事,你与朕下棋从来不提这些。而且朕问什么,你便答什么,你不怕朕。”
“你很像朕的一个故人。”
听到这里,柳入云刚要落子的手一顿,片刻后选了其他的一个位置落下,“但陛下亦知臣只是像罢了。”
萧决眼中闪过一抹灰暗,“是啊,只是像罢了。”
又棋过两招之后,“臣输了。”
柳入云这句话好像才把萧决从记忆里拉回来,萧决的眼神渐渐清明,又恢复如平常那般威严。
“嗯,朕也要歇息了。”
柳入云闻言便起身行礼,“臣告退。”
“嗯。”
柳入云走后,殿中就只剩萧决与苏来两人。
“如今几月了?”
苏来恭声道:“回陛下的话,如今三月了。”
“三月,宫中的花可开了?”
“回陛下,紫荆花、水仙、白玉兰……这些春季的花都是开了。”
“桃花呢?”
苏来闻言,声音不自觉地放小了,“回陛下,陛下莫不是忘了,皇后娘娘四十寿辰时,陛下答应娘娘把宫里的桃花树尽数换成梅花树了。”
“倒是朕糊涂了。”萧决的眼色似多了几分落寞。
毕竟跟着萧决近四十年,虽说帝心难测,但此时苏来也是知道萧决所思。在反复观察萧决的脸色过后,苏来还是小心翼翼地说了出口:“陛下若是真的想看桃花,公孙大人的国师府里还有一棵桃花树,想必如今也开的正旺……”
话未说完,萧决满带冰冷的目光便看向了他,帝王的杀意让苏来双腿一软,连忙跪下磕头。
“奴才多嘴!奴才该死!”
好一会儿后,萧决收回目光,“起来吧。”
“是、是,谢陛下、谢陛下。”苏来颤颤巍巍地起身,之后便低着头站在萧决身旁不说话了。
直到不知多久以后苏来回忆起此时,才知道当时的自己有多蠢。萧决是皇帝,这天下什么东西是他得不到的?更何况只是几棵桃花树。只是他想看、却也不愿看到桃花树,思人却又不敢思人罢了。
几日后,圣旨便下来了,殿试按名次依次为:状元墨泫、榜眼李奕、探花景旭。特封墨泫为黄州刺史,李奕为太常寺少卿,景旭为翰林院侍讲学士。
奇怪的是今年殿试发生的详细内容,不知是被哪个负责记录的礼部官员传了出去,一时间惹的全天下都在议论此事。
聚贤阁内仍然是一片热闹,只是这少见的桌桌谈论话题都一样。也确实,这宋国第一才子柳相出题,三甲进士辩为君之道、为官之道、为民之道,放哪儿都是要掀起轩然大波,更何况还有当今圣上的点睛之题。
“你们听没听说,这当朝礼部尚书李尧李大人的公子当着皇上的面辩为君之道。明治善理,所以国运昌盛,邻国无不敬服;以身作则,所以官员清正,百姓无不称道。这真是虎父无犬子啊,听说皇上还特意夸赞了啊!”
“对对对,还有景旭景公子,辩为官之道,也是留下了“民乐则己乐,民忧则己忧,以民生为根本,以天下为己任。”这样的圣人之见啊。”
“嗐,你们都太肤浅了,要我说,这益州的墨泫公子那才是才高八斗。你们想想,之前殿试从未有人辩为民之道,而这次柳相同为益州才子出题刁难,墨公子那是毫无惧色,先陈为民苦乐,再论民之才能,最后诉民之大义,全篇一气呵成,陛下更是极力赞赏,言其后成就未必不如当朝柳相,墨公子最后也是拿下状元,被封为黄州刺史,治理黄州如今乱象。一从政便是正三品官员,前途不可限量啊。”
一时间,夸赞三人的人数不胜数,有的人更是背诵了三人全篇之论,赢得楼内一片喝彩。
有不明白全貌的人就要问了:“那陛下出的题是什么啊?”
“陛下也是根据柳相所问,问三位公子君、国、民的主次。”
“景公子言“三者应当兼顾,顾此失彼不可取。”,李公子言“国体为重,民次之,君为轻。”,这墨公子最是有圣人之风,言“民为重,社稷次之,君为轻。””
“这……墨公子此言,就不怕触怒陛下圣颜?”
“嗐,当今陛下是什么人?一代圣君啊,哪会计较这些?而且陛下向来关爱百姓,这不,把状元之位封给了墨公子,不就是说明陛下对墨公子回答最为满意嘛。”
“哦,原来如此。有如此明君能官,真是我宋国之幸啊。”
“我听说陛下还问柳相此题来着?”
“是,柳相答的是“君为先,国次之,然后为民。””
有的人不信:“柳相如此大才,又出身寒门,怎么会说出这样的话?”
也有一些人借机说道:“怎么说不出,未必所有的能人都在意平民百姓,有的人只是飞黄腾达了,狐狸尾巴露出来了而已。”
见他这么说,有的客人只是叹息,有的暴脾气的就不乐意了:“柳相为相以来,所作所为何时是为了一己私欲?所立新法全是便民之举,你倒好,受了恩惠又来诋毁,我看你真是狼心狗肺!”
“我狼心狗肺?那你倒是说说柳相为何如此回答?”
一时间,两人吵的不可开交,直到温岚出现才停下来。
“诸位不如听我一言。”
“温公子。”众人看到温岚来此,都是主动问好,吵架的两人也是也是停了下来,对着温岚抱拳行礼。
要说这温岚是何人,最响的名号便是“汴梁首富”。要知道汴梁乃是大宋国都,官员富豪遍地都是,可这温岚是是整个汴梁公认的第一富豪,听说此人父母早逝,一个人年纪轻轻便出来闯荡,最后成功扬名致富,现在温家的产业遍布全国各行各地,据说就连聚贤阁的阁主都与他有来往。
而且温岚为人重义不重才,不拘小节、洒脱奔放,经常资助各地学府,捐出的救灾粮款与边境军饷不计其数,旗下产业更是养活了无数穷人,连汴梁府丞都对其敬佩有加,与其结为忘年之交。
“本是宋国幸事,你们倒是还吵的不可开交,墨公子说的识大义你们可做到了?柳相如今所做之事皆是为民,这是人所共识,不过因为如今一个小小的流言就将其贬责,这难道是明是非之人所为?”
两人听及此处,都是羞愧难当,都向对方道歉认错。
温岚见此也才点点头,随后洒脱地说道:“我宋国如今又出人才,乃是幸事,今日聚贤阁的酒水菜肴我包了,诸位自便。”
“多谢温公子!”聚贤阁众人皆是高喊,这之后气氛又才活跃了起来。
温岚却是出了聚贤阁,眉头紧皱,若是汴梁之人如此,那怕是举国百姓皆有这样的想法,这消息到底是真是假?又是谁从宫里传出来的?这些都得细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