够力荐小说推荐网
一个专门为书友推荐精彩小说的网站

斩星辰王毅叶令倩,斩星辰全文在线阅读

《斩星辰》第10章 海王星的衰变

瑞亚正在以其尽可能快的速度朝他们这边赶来。

“林首席,王皖院士,事情有点不妙。”瑞亚有些气喘吁吁地说道,显然他发现结果之后便是一路不停地赶过来。

一张满是数据的A1纸被放在了显示屏旁边的那张空桌上,纸张覆盖了整个桌面。

三个人围在桌边,瑞亚从右手口袋里拿出了一支红色马克笔,开始在偌大的纸面上圈圈画画。

“经过对点卫星的观察和我们中心超级计算机的计算,每次红柱的爆发,海王星表面的氢气、氦气、甲烷等气体的减少量为最初质量的百分之五,表面冰水混合物减少量为最初质量的百分之五,地幔和地核的固体总质量的减少量也为最初质量的百分之五。”

对纸的左上角某块地方划了一个大大的圈和在某些数据下面划了几道波浪线,瑞亚极力控制其震惊的腔调讲道。

“最不想发生的事情还是发生了……怎么会发生这种事,完全不合乎科学。”摸了摸有些发胀的头脑,林重院士道。

“而且,老师你看,海王星上这三个地方的物质减少量都是百分之五,怎么会有如此凑巧的事情?”指了指瑞亚划双波浪线的那些数据,王皖不可思议地道。

“三个地方的物质减少量都为百分之五,不应该是巧合……而且,照这种趋势下去,海王星20次红柱喷发之后,难道就会彻底消失在宇宙?”凝视着那些数据,林重道。

“按照如今所观察到的三次红柱喷发数据,应该会这样。”瑞亚微微点了点头,说道。

但是瑞亚接下的一句话,让原本就神经紧绷的两人仿佛陷入对已知科学怀疑的泥潭中,

“更让我们小组难以置信的是,每次红柱喷发,天王星的公转速度减少到最初速度的百分之99。”双手扶着桌面,瑞亚一字一句道。

“什么!”林重和王皖不约而同地说道。

行星的公转速度都被影响了吗?

“不过,我们却发现,海王星的轨迹却没有发生改变。”显然这个和已知的天体运动学相冲突,瑞亚也有些不相信地说道。

“按我们已知的知识,行星的公转速度降低,质量减小,那么海王星和太阳之间的距离会增加,哎……怎么会出现这么多奇怪的事情。”林重无奈地道。

看着纸上数据,王皖也解说道:“按照已知的数据,即使整个海王星都被掏空了,它依旧保持一定的公转速度和原先轨道。”

“海王星的发展趋势在后期应该会更改,瑞亚,从现在开始,你们小组的人轮流值班记录海王星的数据变化。”

顿了顿,看向正双手抱胸沉思的林重,说道:“小王,把今晚所发生的一切告诉给原先四位首席,看来我们需要一个重大的会议来讨论。”

“好的,马上就去做。”瑞亚和王皖应道。

摸了摸额头,此时已经是凌晨三点多,一股浓浓的困意涌上了林院士的脑海,已经70多岁的他很难在夜晚负荷工作。

看着老师脸上显露出来的倦意,王皖俯身说道:“老师,现在时候不早了,你先去休息吧,接下来的事我们会处理好的。”

“也好,那就辛苦你们了,我的身体已经大不如从前咯……不过你们也别搞太迟了。”拍了拍王皖和瑞亚的背,l林重留给了王皖和瑞亚一个略显佝偻的苍老背影。

“林重院士是一位世界著名的科学家,为全世界的天文工作做出了重大的贡献。”瑞亚由衷感叹道。

“嗯,老师是一个值得所有人尊敬的人……”转身看向瑞亚,王皖斟酌了一下词句,接着说道:“瑞亚,你有没有感觉,几个小时内接二连三的怪事发生,是不是是这个世界想告诉我们一些什么?”

“说实在的,我也有和你一样的想法,你看,像下雨天前的蚂蚁迁移,恶劣天气前狗和猫的异常反应等事件全世界都可以目睹……反常规的事情,有时候也是有其存在的道理。”瑞亚说道。

王皖把瑞亚带到离200号实验室最近的一个休息区内,该休息区呈半圆形形状,全部用钢化玻璃打造,四面通风,人少的时候也可以当成抽烟区使用。

随便找了两张椅子坐了下来,王皖从胸前口袋内掏出一包烟,先递给瑞亚一支,拿出打火机给瑞亚的烟点燃之后,再把自己的烟也给点燃。

王皖深吸了一口烟,然后将烟缓缓吐出,一股白烟袅袅飘向空中。

把烟放在烟灰缸上轻抖了抖,王皖看向瑞亚,问道:“老瑞,你现在对这件事的看法是啥?”

“老王,跟你说实话吧,刚刚林首席在,我不好意思讲,其实我认为,这次的红柱现象是一个征兆,我感觉我们地球不久以后,不是灭亡就是重生!”瑞亚眼神望向那星空,说道。

“灭亡——重生——”细细品味瑞亚的这句话,王皖脸上出现了一抹凝重。

瑞亚的话,看似荒唐,实则是对如今的发现一个很好的推测。

看着王皖一言不发,瑞亚接着说道:“我们凯蒂斯帝国的矿工曾在我国西部一个平原的地下1000米处发现了一块保存完好的石碑,你猜怎么着,石碑上面有些图案和现在的宇宙飞船、飞机、潜水艇、火箭等高科技产物简直神似!”

背靠在椅背上,瑞亚仰头长吸了一口烟,补充道:“有些图案甚至跟我们现在的某些科技研究方向的构思模型有着很大的相同之处,甚至我们的研究方案改成其设计之后,效果还好了很多,而有些图案,我国科学家都没搞懂是什么。”

“那篇报道我也在你们国家的科学杂志上看到过,本以为是炒作,不过当我国科学家上次去你们那对那块石碑的雕刻时间做出专业测定之后,得出的结论是——雕刻确实是在古代完成的。”

回想起这件几年前轰动整个科学界的事情,王皖还感到记忆犹新,那时候的他,还在大学教授天体物理,这件事情出来之后,专门做了个PPT跟同学介绍过。

“嗯,我国科学家也对雕刻时间做过测定,结果跟你们很接近。”将烟掐灭在烟灰缸中,深吐一口肺中浊气,瑞亚点头道。

“所以从那个时候开始,我们就开始提出一个假设,那就是我们现在的人类文明在地球46亿年时间内,并不是第一次出现,以前很有可能出现过高度发达的人类文明,其科技繁荣程度甚至超过现在很多。”

“确实,以前我们压根就不会考虑这种事情,理所当然地认为我们人类是一路繁衍过来,但是地球的演变可能超出我们对世界的常规认识,就像现在的红柱现象,很好地揭穿了我们的知识盲区。”

“但是以前那高度繁荣的人类文明为何如同恐龙种族一样莫名其妙地消失,以前社会科技发达的人们为何将其科技产物刻在石碑上,这些问题到现在都没搞懂。”

“发现原因是迟早的,老王,你知道我为什么和你提起这件事吗?就像我刚才说的,我们人类文明也许也会发生一次大变革。”瑞亚看向王皖,认真地说道。

“你的看法我不反对,人类文明只有在不断新替中才能进化,这是自然界的规律。”王皖说道。

“嗯,现在距离天亮没几个小时了,我继续去监察海王星了,哎——今晚终将是不眠夜了。”瑞亚站起身来,对着王皖摆摆手道。

王皖看着手中那还依稀冒着火光的烟头,回想着刚才与瑞亚院士的对话,再看向手中那烟头,人类文明的曙光是否如同此时的烟头一样,光芒渐暗了呢?

清冷的月光洒在休息区内,休息区内是一片寂静,不过再过一会,清晨的第一缕阳光也将会来到。

王皖回到自己办公室,将本次发现用加密电子邮箱的方式发送给了曾今担任过星象国际中心首席的四位天文科学家。

星象国际中心发现红柱的科研工作者中的部分人,也将本次发现分享给了自己的同行,就这样,红柱现象就在一夜之间传遍了整个天文学界。

很多天文学家一开始还以为是造谣,不过到了白天,当星象国际中心发现此次的事件被传出去之后,不久也以官方通知的形式证实了这件事。

当全世界最权威的星象国际中心都证实红柱现象是真的,天文学界再也没有一个人提反对意见。并且,在官方通知发出后不久,整个天文学界都对这件事感到十分震惊!

继续阅读

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