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宠妻如命》小说是网络作者森屿呀的倾心力作,这本小说的主角是梁启昌沈筱。简介:佑安三年冬,满街都是饿死的百姓,尸骸遍地,番人已经兵临城下。丞相府内,一着玄色衣衫的男子端坐在佛坛前,身后站着一个须发皆白的男子,让人惊奇地是,那白须男子看起来不过而立之年。“丞相真的准备好了吗?”玄…
《重生之宠妻如命》第1章 重生
佑安三年冬,满街都是饿死的百姓,尸骸遍地,番人已经兵临城下。
丞相府内,一着玄色衣衫的男子端坐在佛坛前,身后站着一个须发皆白的男子,让人惊奇地是,那白须男子看起来不过而立之年。
“丞相真的准备好了吗?”玄衣男子开口道,神色中隐隐带着些不忍。
身后的男子点了点头,玄衣男子无奈地叹口气,而后拿起佛坛上的匕首走向了白发男子……
大庆六年春,梁国公府内张灯结彩,吴嬷嬷走进清溪堂的耳房,轻手轻脚地走进内室,梁国公府的世子爷梁启昌躺在床榻上,十七八的模样,那张脸赫然就是方才的白发男子。
“世子爷,该起了,今儿得预备迎亲。”梁启昌睁开眼,看着面前的吴嬷嬷,神色有些古怪,好一会儿才道:“今天是什么日子?”
吴嬷嬷闻言伸手探了探梁启昌的额头,而后自言自语道:“也没起热啊。”
梁启昌看着吴嬷嬷没有规矩的举动,又问了一遍,吴嬷嬷方才回道:“今儿是大庆六年二月十六,是世子爷的好日子。”
梁启昌闻言怔了一会儿,半刻后疯癫地大笑起来。
吴嬷嬷被唬了一跳,看着眼前癫狂的梁启昌,忍不住怀疑“世子爷莫不是病了?不应该啊,昨儿府医才来请了平安脉。难不成,世子爷不满意这桩婚事,故意装作疯癫?可沈家小姐是世子爷亲自求来的啊。”
吴嬷嬷排除了种种可能后,还是觉得自家世子爷应该是想悔婚,连忙道:“爷,该去迎亲了,这婚事是皇上亲赐,可耽误不得。”
吴嬷嬷默默在心中给自己比了个大拇指,这般既提醒了世子爷,也不至于让世子知道自己看透了他的想法。
梁启昌看着一旁小丫头捧着的喜服,眼中闪过一丝癫狂,是梦吗?他狠狠掐了一下自己,竟会痛,自己真的回到了大婚那年,他终于可以见到筱儿了。
思及此,梁启昌哈哈大笑两声道:“快,快给我穿上。”
吴嬷嬷眼中,世子爷这便是知道皇上赐婚悔不了,才苦笑出声,心中对未过门的沈小姐泛起同情,悄悄对自家世子翻了个白眼。
小丫头立马上前替梁启昌更衣,梁启昌暗自思虑“如今是大庆六年,距自家娘子亡故还有五年时间,自己还有足够长的时间,把上一世对自家娘子下手的那些人一个一个收拾了。”
想到自家娘子上一世惨白着脸卧在塌上,自己赶到时,她连最后一句话都未来得及说,便撒手人寰,梁启昌眼里便浮现出戾色。
吴嬷嬷一直偷偷观察自家世子爷,见梁启昌面带怒容,更加确定了自己的猜测,忍了又忍,最后还是开口道:“爷,沈家小姐秀外慧中,素有贤名,爷可一定要对她好啊。”
梁启昌听了这话,也没多心,毕竟沈家与梁家是世交,沈筱幼时常来梁国公府做客,小小的人生的玉雪可爱,吴嬷嬷喜欢的不得了。
后来,梁启昌求了赐婚圣旨,吴嬷嬷高兴极了,常搜罗东西,自己亲自送去沈府,每次回来,都极高兴地对他说沈筱如何如何好。
梁启昌想到沈筱,眼里闪过柔情,点头道:“嬷嬷放心。”吴嬷嬷不放心,但是见梁启昌点头,还是闭了嘴。
“嬷嬷,国公夫人让我来看看世子爷可收拾好了,吉时快到了。”外间,国公夫人身边的一等丫头彩月道。
吴嬷嬷笑着道:“是彩月啊,进来说话吧,世子爷快收拾好了。”
彩月进了屋,看着一身红色喜服的梁启昌,笑着道:“咱们爷这么一打扮,可比那京中第一才子还显风流。”
梁启昌听了这话,冷哼一声,京中第一才子,右相许国安之子许睿,传闻京中女子皆倾慕于其才华,许睿所作诗集京中流传甚广。
梁启昌从前也觉得此子诗词绝佳,而后在沈筱书房发现了许睿的诗集册后,他便不这么觉得了。
吴嬷嬷见梁启昌又黑了脸,一脸纳闷,那许睿,吴嬷嬷是知道的,梁启昌曾拿着一本书读了两个通宵后,一脸惊喜地道:“嬷嬷,许睿真乃神人也。”
所以,梁启昌此番黑脸,吴嬷嬷觉得还是因为这桩婚事,生怕梁启昌脱口说出悔婚之类的话,吴嬷嬷忙笑着道:“咱们爷自幼便生得极好,好了,爷收拾好了便去前厅吧。”
梁启昌沉着脸点头,跟着彩月去了前厅,国公爷乐呵呵地看着众人抬出花轿,那花轿是内务府亲自送来的,就连轿帘都得用数百绣娘连绣三日,更何况那轿顶是用纯金打造,镶嵌了诸多宝石,旁的也就罢了,轿顶的东珠可是太后亲赐。
要知道,东珠难得,后宫也就太后和皇后可用,与国公爷不同,国公夫人这会儿正翻看宾客名单,见了那轿子,也只是略看一眼便移过视线。
彩月带着梁启昌来时,国公夫人才收起单子,仔细看了一眼自家儿子后道:“这般打扮出来倒是精神许多。”
国公爷听了,乐呵呵地拉着自家儿子从头到脚看了一遍,梁启昌看着自家父亲,红了眼眶,上一世,母亲莫名亡故后,父亲撑了一年也跟着去了。
母亲出身上京八大家之首的于氏一族,外祖父更是当朝御史,宫中太后是母亲嫡亲的姑母,父亲虽担了个国公的名头,却也只是世袭的位置,没什么实权,若非外祖父与祖父莫逆之交,早早订下娃娃亲,只怕自家父亲压根没机会攀上这门亲。
太后病故后,外祖父一家抄出反诗,一族流放,母亲身为外嫁女躲过了流放却莫名亡故,上一世他查了许久才查到了幕后之人,这一世,父亲和母亲定可以相守到老。
国公爷笑呵呵地弹了梁启昌脑门一下道:“瞧瞧,皱着眉干啥呢?今儿你大婚,合该高兴才是。”
梁启昌捂着被弹的脑门,半晌才道:“是,儿子知道了。”国公夫人看着他们爷俩,嘴角扯了扯。
自家夫君哪里都好,就是太小孩心性,梁启昌看了一眼轿子道:“娘,快未时了,我去接筱儿了。”
国公夫人点头道:“骑马小心些,记住,一定要对你丈人和岳母恭恭敬敬地,他二人只怕今日心中难受极了。”
梁启昌点了点头,脑海中浮现上一世接亲时,自家岳父全程黑着的脸,一时有些头疼。
恭敬地向自家父母行了礼,梁启昌转身出了门,跨上马,任由小厮整理了衣裳,才往沈府赶去。
沈府中,沈母看着自家女儿眼睛通红,沈筱拿了帕子轻轻替自家母亲擦了擦眼角后道:“阿娘昨日还喜气洋洋的,今日倒伤感起来了,左右不过隔了一条街,阿娘莫要难过了。”
沈母看着自家女儿,暗道果真是小孩心性,嫁了人怎么能和在闺中一般,面上却浮起笑,柔声道:“昨日喜嬷嬷说的,你可都记下来了?”
沈筱回想了一下昨日喜嬷嬷说的话,脸上泛起一丝潮红,低头轻声道:“记下了。”
沈母看着自家女儿娇俏的模样,笑了笑道:“梁家是个好人家,只启昌一个嫡子,虽有两个庶妹,不过添些嫁妆,你嫁过去,阿娘放心,只一点,国公夫人出身名门,最重规矩,你不可仗着世交之情,便无法无天,不敬婆母。”
沈筱无奈地叹了口气道:“阿娘,这话阿娘已经说了好些回了,我都记下了。”
沈母点点头,让四全嬷嬷替长乐梳妆,听着四全嬷嬷梳一下,唱一句,沈筱鼻头也有些酸涩,忙强忍了回去,自家阿娘最是多愁善感,自己这一落泪,只怕阿娘便要抱着自己痛哭一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