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从燕心》第10章 待嫁
这个春天,周母可是应了奔波命这词。初春时,刚从京城回了江州,谁知也就在家待了一个多月,这个平常不开窍的二儿子又寄信来请她回去组织亲事。这周行就是有效率啊,原本还以为要等到来年新年,现在看最多秋天就能结果了。于是,自己赶紧收拾收拾,就拉着周父先行轻装上京了,另外还让大儿媳、三儿媳带着一众孙子孙女拖上这几年积的聘礼晚两天天出发,除周家大儿子和三儿子两位当职的留守江州。
三月桃李纷飞,再见到周行的周母,心情比新年期间还喜悦,精神头儿更好。刚到京城两天,理清事情的来龙去脉,跟张媒婆对好章程,便请张媒婆帮忙跑一趟徐家,希望徐家能下帖让周老夫人参加徐燕燕的及笄礼。周老夫人可是迫不及待地想见这个媳妇儿。
这一个月,唯一吊着张媒婆心的就是周老夫人的态度,但看着这急切的样子,这门亲事总算要走上正轨了,自是欢欢喜喜拿了赏去传话了。
周府里,六岁的周盛兴和四岁的周月梨两兄妹因家里热闹也是高兴得很。平常府里没有陪同玩乐的对象,周行待在府里的时间少,除了偶尔监督周盛兴的基本功,跟两个孩子的交流也少。不难怪周母老想着给周行再添一门儿媳妇儿。将军府虽简单,但是总有后宅管家之事需要人拿主意。
“兴哥儿、梨姐儿,不久后你们就有母亲了,高兴不?”周老夫人拿着梨糖喂着周月梨,看似随意的问道。平常带着孩子的丁姑姑,却抢着帮两个孩子回答,“少爷、小姐自是高兴的。”
“嗯。”周老夫人暗声回应。之前新年期间,周老夫人就不喜这个丁姑姑,每次跟孙子孙女想讲讲贴心话,她常常用自己的想法塞进谈话里。两个孩子也闷闷的,从不闹腾,但也少了小孩应有的活泼。周老夫人最担心的还是两个孩子的性子被养歪了,梨姐儿就一点儿不像武将家的女孩,常常显得畏畏缩缩的,有时候心里想要还得看这个丁姑姑的脸色。若不是这些年,两个孩子还算健健康康,若随意换个人,周行也不在意,但未必就是这个丁姑姑好。这个丁姑姑还代管着厨房和库房进出,若没有个当家女主人,怕是也不好找人替。周老夫人接着又点了丁姑姑说道:“以后有夫人了,你们办事也有主心骨了,日子就会更好了。”
丁姑姑堆着笑应:“老夫人说的是。将军府会越来越好。”
周老夫人可不理会她此刻的笑是否真心,她有了盼头,现在就盼着秋天快点来。
为什么是秋天呢?周老夫人可是跟媒婆商议好了,纳采可是要在徐燕燕及笄礼完成之后的。时间越充裕也代表对婚事的重视。徐燕燕四月及笄,从六月开始行礼,九月初接进门。过完中秋团圆,周家老小再回江州,也不枉一家老小的长途跋涉。
自从清幽苑一别后,谢婉君再没有获准出过府,不过时常安排小厮给徐燕燕送些首饰和小玩意儿。就着小厮往来,徐燕燕也常常把做好的糕点回赠给谢婉君。在来来往往中,两人倒真有点结成了姐妹情谊。了解谢婉君的身份后,徐燕燕也没有刻意回避,一是因为徐燕燕准备嫁给周行,以后或多或少需要跟官宦人家后宅打交道;二是,谢婉君真真是一个可爱的人儿,当别人真心对你好时,你又怎么不拿更好的真心去对待呢?
谢婉君虽然无法来参加徐燕燕的及笄礼,但是提前送了一匣子饰品。从认识到现在,徐燕燕的首饰一半都是谢婉君送的,有的还过于华贵,并不适合现在的她。但她从不辜负谢婉君的好意,偶尔还把首饰对应的图案印在或是画在糕点上,形成了小姐妹之间的默契。
周行也想见徐燕燕,但母亲耳提面命要等提亲以后才可偶尔见面,于是经常在往返军营之间,偷偷看一看徐燕燕,特意留下他专门买的糕点和礼物。怀春的男人越看心越痒,一痒就回军营使劲的操练。通县大营的驻兵们,常常被操练过了,都怀疑周行火气大,寻思要不要给他介绍几个姑娘泄泄火。有名校尉正好就在花楼旁的酒馆办了生日宴,当天晚上也请了上峰们去隔壁放松。结果第二天,凡是在花床上卧过的,都因为精力好得了特别的操练招待。于是大家就消停了给周行消火变点火的操作。只是时常期盼,这操练的日子早点过去。
四月莺飞草长,徐燕燕在徐家和周家的见证祝福下完成了及笄礼。周母心里对徐燕燕满意得不得了。本来担心徐燕燕年纪小,怕有骄纵性子,不会管家和教养孩子,但见其大方应对、进退有礼,可比她担得起京城官家夫人。
周母拉着徐燕燕的手拍着说道,“我可是天天盼着你早日过门,周家扎根在江州,只有周行和两个孩子在京城。以后周行身边有个知冷暖的,我和他爹才放心。”
徐燕燕小脸通红,对未来婆母的建议也只能单声应是,除此以外,就留给柳氏和周母继续亲家之间的交流。
在等嫁的日子里,柳氏和言氏越发舍不得女儿,不时还对这门亲事产生了抱怨。
“我们燕燕自己都还是孩子,就要当别人娘了,也不知那两个孩子好不好相处?”
“周行五大三粗的,也不知道会不会疼人?”
“那将军府后宅再干净,也不似我们家简单,以后燕燕受欺负了怎么办?”
“周行那些同僚也不知道好不好相与?有没有人会为难燕燕?”
“……”
这门婚事,到底是好是坏?当初为何这么快就定下?徐家在备嫁之余,又陷入浅浅的哀愁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