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推热门历史小说我祖父是范蠡,这本小说的男女主人是范蠡范章,作者是琅琊直男。简介:一个月后,第一座陶窑建设完毕;两个月后,有1000件陶器粗胚成型;过了三个月,烧制的柞木炭,堆积如山。陶平、陶安把人员账簿请两个壮汉抬了过来,请范蠡审核,范蠡一摆手,说了一个字:“念!”陶平熟稔业务,…
《我祖父是范蠡》第2章 出窑
一个月后,第一座陶窑建设完毕;
两个月后,有1000件陶器粗胚成型;
过了三个月,烧制的柞木炭,堆积如山。
陶平、陶安把人员账簿请两个壮汉抬了过来,请范蠡审核,范蠡一摆手,说了一个字:“念!”
陶平熟稔业务,轻捻颔须,娓娓道来:“管理人员32名、能工巧匠366名、普通壮工1088名。”
“好,去窑厂!祭礼入窑!点火!”
随着整猪、整羊、整鸡整齐摆放在火台上,范蠡亲自用火把点燃了堆好的木炭!
烧制了12个时辰,第一窑陶器出窑了。
只见陶器颜色五花八门,有的颜色黑,有的颜色浅,有的图案模糊不清,有的陶体扭曲变形。
第一窑陶器失败了!
负责烧窑的彭贵脸色煞白,扑通一声跪在地上,哭道:“主公,小的该死,小的该死,请主公治罪!”
范蠡神态云淡风轻,轻轻扶起彭贵,和蔼道:“贵哥,您十二个时辰没合眼盯着窑口,辛苦了;咱们大家伙一起分析失败的原因,一定会成功的!”
随即召集管理人员、能工巧匠开鬼谷子会。
大家七嘴八舌,有的说点火口太少,应该多加点火口;
有的说木炭摆放不均匀,木炭多的地方陶器烧过火了,木炭摆放少的地方自然烧不透;
有的说鼓风口要多,出风口要少……
经过大家集思广益,形成一致的烧制流程,三天后,第二窑陶器开始烧制。
又过了12个时辰,停火,冷却,过了六个时辰出窑!
只见美轮美奂的彩陶映入大家的眼帘:
琳琅满目的陶器有圆点纹、窄条纹、圆圈纹、花瓣纹、八角纹、平行折线纹、回旋勾连纹、带状网格纹等十几种花纹;
造型美观,器形丰富,有杯、钵、碗、盆、罐、瓮、盂、瓶、甑、釜、灶、鼎;在100件陶钵上,其口沿内壁画有三组跳舞的人群,六人一组,舞人动作整齐,姿态优美。
“妈呀,太漂亮了!这这这,这是天上仙人们才能用的陶器吧?啊呀,疼,这是真的!”
彭贵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掐了自己的屁股一下,钻心的疼!
大家哈哈大笑,陶安眼疾手快,抓起一件舞姬彩砵就跑,嘴里喊着:“让开,让开,我要请主母鉴赏鉴赏!”
此时,西施已经怀孕接近六个月,在家里养胎,没来出窑现场。
现在,所有的1486名工人彻底被范蠡两口子的人格魅力折服,都喊范蠡为主公,喊西施为主母。
范蠡神态平静,抓起一件陶器,轻轻地用中指关节敲敲,放在耳朵边上听听那悦耳的蜂鸣音;
再抓起一件陶器,迎着阳光,看看陶壁厚度是否均匀。
然后招招手让陶平过来,吩咐道:“让大家都看看这批陶器,还有什么需要改进的地方。今天晚上大家一起吃饭,一起总结经验教训!”
就这样,范蠡一丝不苟的敬业精神感动了大家,薪水是提前半月发放,陶器质量稳步提升。
范蠡还组织修建了学堂,派陶平去曹州重金聘请了66名儒生,来教导所有工人、工人的孩子读书识字。
须知在2000多年前,只有特别有钱的大地主家的孩子才能读书识字,大伙儿对范蠡的爱戴和敬仰,如江水滔滔不绝!都暗暗发誓,全心全意跟着主公干!
还出现了一种情况,个别人发牢骚嫌工作累,结果被大家围着打得鼻青脸肿!
活腻歪了,竟然敢对主公挑刺!
主公范蠡就是大家伙的天!
就是大家心目中的神!
家家户户都供着范蠡神位,吃饭之前都诚心诚意的对着主公神位三鞠躬后才用膳。
范蠡吩咐卫队长范奎(范蠡族兄,参将,手下有副将两名,偏将6名,校尉24名,68名百战千夫长,范蠡出逃为掩人耳目,只带走了这些最铁杆的亲信),广泛召集泥瓦匠,盖了2000套房子,给1486名工人人手一套房子;东厢房、西厢房、厨房、卧室配套齐全,每家每户上有老下有小的三代人,全在一套房子里居住都不挤巴。
剩下的房子奖励有突出贡献的能工巧匠。
这样有三个好处:
一是工人集中居住,免费吃集体食堂,可以节省工人回家做饭的时间,休息时间长,自然工作效率高。
二是谁家里都有个老人需要照顾,下班后就可以坐12个时辰不停的宽大马车,在方圆25里地的居民区里行驶,每到停车港湾就停下,有下车的,有上车的,就像公交车一样,这也太方便了!当然也是免费的。
三是极容易得到工人们的拥护,范奎贴出告示招聘护卫才三天,就召集到了1000名壮汉!
为什么有这么多报名的?
因为大家有街坊邻居、亲戚朋友,一听说主公招聘护卫,赶紧奔走呼告的下通知!
跟着主公干,肯定会光宗耀祖!
那些没来得及报名的,呼天抢地、捶胸顿足!
还是范奎做了深入的解释工作,说以后机会有的是云云,才作罢。
范奎的兵营在山洞里,保密性极强,是神龙见首不见尾的存在。
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