够力荐小说推荐网
一个专门为书友推荐精彩小说的网站

十盏酒柳青阳顾惜白,十盏酒全文在线阅读

主人公叫柳青阳顾惜白的火爆新书十盏酒是由网络作者水无川所编写的玄幻小说。简介:“元山镇。”“老人家,你身体怎么样?”“远不如从前了。”“老人家,你家里的余粮多不多?”“那还有什么余粮嘛。能不被饿死就谢天谢地了”“老人家,那你的孩子呢,我怎么一个都没看见?”“死了,打仗,打死了。…

十盏酒柳青阳顾惜白,十盏酒全文在线阅读

《十盏酒》第8章 读书人的风骨

“元山镇。”

“老人家,你身体怎么样?”

“远不如从前了。”

“老人家,你家里的余粮多不多?”

“那还有什么余粮嘛。能不被饿死就谢天谢地了”

“老人家,那你的孩子呢,我怎么一个都没看见?”

“死了,打仗,打死了。三个孩子死在一起的。黄泉路上有个伴,倒也不孤单,”老人似乎看淡了生死,用着最平静的语气,说着最意难平的话,白发人送黑发人。而且一次就是三个儿子一起。这位老人的心该得多痛啊。

“抱歉。老人家。”问话的男子直起身后双手作揖弯腰道。

“没事,老头子我早就习惯了。你不用觉得有啥对不住我老人家的”老人笑着安慰道。

“那你后悔让你的儿子参军吗?”

“不后悔,这有啥可后悔的。我告诉你,虽然我的三个儿子都已经死了。但他们可都是老头子我的骄傲。”

“老头子我虽然没读多少书。大字也不是一个。但我明白一个道理,那就是咱老百姓想要过上好日子,那咱大秦就必须一统天下,不然其他帝国还是会来攻打我大秦。到时候死的人会更多。既然想要一统天下那就肯定会有战争,既然有战争就肯定会死人,既然别人家的孩子都可以为了大秦统一而战死沙场。为什么偏偏老头子我家的孩子就不能为了大秦统一而战死沙场呢?没有这样的道理呀。”

“那我再多问一句,老人家,你的孩子战死沙场后,你领到了多少抚恤金?”

“啥玩意儿,什么金?”

“阵亡抚恤金。”

老人不解道:“听都没听说过,也没人告诉我在哪儿领啊。”

老人接着开口道:“即便有,老头子我也不会去领,好男儿战死沙场那是天经地义的事,死了就死了还要什么抚恤金。再说了我现在就是活一天算一天,说不定哪天突然就死了,要那么钱干什么,还不如把钱分给那些真正需要的人手里吧。”

问话的男子似乎被老人的这番言语深深的震住了。久久无言,谁能想到一位连温饱都解决不了的老人。能有这种舍身为己的想法。

而这位男子正是新民县新任县令郑林。此刻正在距离四方楼不远处的一个小村庄里调查民情。

在听到老人的话后,郑林不免为这个老人感叹这个世道的可悲。三个儿子全部战死沙场,结果老人自己却连温饱都解决不了。

“报。”

一道焦急的声音自远方响起,一名传令兵快马加鞭来到郑林面前,翻身下马单膝跪地抱拳道:“启禀大人,四方楼有人闹事,目前已经出现人命了。”

“这么回事,详细说来。”郑林看向快马上而来的传令兵沉声问道。

“好像是有人想要霸占一个小姑娘,所以就出手打死了小姑娘的爷爷。而出手打死人的那名年轻人自称是大人您的亲侄子。姓郑,名有才。”传令兵将刚刚所看到的听到的一五一十的全部说了出来。

“有才?”

“这个逆子,他怎能干出这种禽兽不如的事来呢。”

郑林闻言后气愤不已对着身边的两名下属吩咐道:“你马上去把我姐请到四方楼,还有我郑家的其他人员也全部叫到四方楼。就说本官正在那里等着他们。”

“你马上召集县内衙役全部赶到四方楼,把本官的官服也带过来。本官今日就在四方楼现场办案。”

随后看向传令兵开口道:“你马上带本官过去,我倒要亲眼看看当我郑林为官之后,我郑家的子弟是何等的飞扬跋扈,竟连这种禽兽不如的事都干得出来。”

三人立即按照郑县令的吩咐,一人快马加鞭去郑家叫人,一人则去县衙通知所有官差与衙役,一人则带着郑林快马加鞭的赶往四方楼。

当郑林跟随传令兵来到酒楼后,看到自己的侄子此时还坐在地上,上去就是一巴掌,怒道:“你这个畜牲,竟然连老人与小孩都不放过,你知不知道杀人是要偿命的。我平日里教你所读的圣贤书都读到哪里去了。啊……。”

这位满腹经纶的才子,这位才刚满三十岁被提拔为一县之令的中年人,这位从小就失去父母然后被姐姐一手拉扯大的男人。此时看着自己的亲侄子满脸气愤的失望道:“我记得你以前不是这个样子的啊,你现在这样,让我怎么给你姑姑交代,你让我怎么去面对你姑姑,面对我姐。你怎么突然就变成现在这个样子了啊。有才啊。你忘记咱家的祖训了嘛!”

名为郑有才的男子在听到自己叔叔的话后,猛然起身指向身边的同龄人,急忙解释道:“叔叔,我错了,我知道错了,我真的知道错了。都是他,是他告诉我。你是这里最大的官,无论我干了什么,都没人可以治我的罪。是他叫我这么干的。”

“闭嘴,你这个逆子,自己做错事竟还不知悔改。”

一道女子的声音从门口传来,众人定眼一看,一位身穿淡绿色的繁花宫装,外面披着一层金色薄纱,宽大的衣摆上锈着紫色的花纹,三千青丝撩了些许简单的挽了一下,其余垂在颈边,额前垂着一枚小小的红色宝石,点缀的恰到好处。头上插着镂空飞凤金步摇,随着莲步轻移,发出一阵叮咚的响声。衬得别有一番风情美丽可人之姿。

郑林见到这名女子后,立即弯腰行礼口中喊道:“姐。”

郑有才见到这名女子后,全身颤抖的弯腰行礼口中喊道:“姑姑。”

女子先是看了一眼郑林后随即看向自己的儿子,她平静的开口询问道:“才儿,死去的那位老人可是被你打死的?”

“是。”

“是你亲口所说要将那名小姑娘送往怡红院?”

“是。”

“那位老人家是否与你有仇?”

“没有。”

“那这位小姑娘与你是否有恩怨?”

“也没有。”

“可还记得我郑家所留下的祖训?”

“记得。”

“大声的念出来。”

“忠贞报国,克己奉公;知书识礼,行善积德。”

“好学上进,重守信义;宽以待人;慷慨正义。”

“上而事君,下而交友;此心不亏,终能长久。”

“敬父如天,敬母如地;汝之子孙,亦复如是。”

“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凿井而饮,耕田而食。”

“量其所入,度其所出;若不节用;俯仰何益。”

“郑家男儿,当有我一人,比肩神明。”

“不如世间凡人,心灯依次亮起千万盏。”

“世道好,则独善其身,书斋治学。”

“世道乱,兼济天下,舍生忘死,当仁不让。”

“当为夜幕暗室的一粒灯火,照彻万里尘埃千百年。”

“明虽灭尽,灯炉犹存……….。”

郑有才满脸泪水的带着哭腔将郑家祖训一字不漏的大声念了出来。

在场不乏有读书人亦或有学问之人,当听到郑家祖训后皆露出一种敬佩的目光。

能有这般祖训,说明郑家先辈有了不起的人物。能把这般祖训流传至今,那说明郑家每代的当家人都了不起。

而能让已经身为县令的郑林如此恭敬的女子自然是郑林的姐姐,郑家如今的家主。郑家在元山镇可以说是远近闻名。只因为郑家当代家主郑雪的生财有道与铁血手腕。

郑家原本就是这元山镇的大富大贵之家,后来在一次行商途中,当代家主郑生,也就是郑雪的父亲竟被人无辜杀害,随行的还有郑雪的大哥也惨死其中,而那时的郑雪才刚满十八岁,郑林才十岁。而家族中的人为了争夺族长之位便开始了相互算计,甚至大打出手。

其结果就是被元山镇的其他几个大的家族将本属于郑家手中的生意全部抢了过去。而郑家内部又只顾着争夺族长之位。无力再顾其他。

后来郑雪见此情形,因不愿家族就此落败,便想自己做上族长之位,好带领族人夺回属于自己的东西。竟以女子身份参与到族长的竞争之中。不曾想却遭到了所有人的反对,所有人都认为女子不可当家,还说这是对家主之位的亵渎。

于是郑雪便凭着自己的功夫先是出手镇压了族中的反对声音,然后再带人将被其他家族抢去的生意又给抢了回来。

传闻这位女子家主地时一人对抗三大家族而不落下风。听说当时的三大家族每家都派出了两名五境的武道高手。总共六名五境的武道高手同时出手,都未能留下郑雪。最后结果却是三死三伤。而郑雪也是身受重伤断了武道根基此生不能再进一步。待到郑雪满身鲜血的回到郑家之后,直接将反对她成为家主的人全部处死。自己则坐上了郑家的家主之位。而郑家在这位女子家主的英明带领下也日渐繁荣,大有成为元山镇第一家族的势头。

郑雪从小就喜欢练武,所以当年郑雪的父亲就在江湖上请了许多武功高强的江湖人士担任族中长老,为郑雪传授各种武道。而郑雪也确实是练武奇才。在其十八岁之前就已经成为六境高手了。只是后来一直忙于家族的生意,便荒废了武道。

“既然你还记得我郑家的祖训。那你为何干出这种禽兽不如的事?”

“是胡元让我这么干的,他说只要我按照他说的做,他就可以治好姑姑您的道伤。所以侄儿才会做出这等有违祖训的事。”

“姑姑,侄儿知道错了。”郑有才满脸泪水颤抖道。

“胡元?他人呢?”

“他就在……。”郑有才转头望去却发现早已不见胡元的身影。“他刚刚还在这里的。”

本来站在郑有才旁边的年轻人在看见在郑家这位女子家主进入大堂后便开始悄悄的溜走了。

郑雪见自家侄子所说的胡元不见踪影立即对手下人吩咐道:“马上去把这个叫胡元的人找到并且带过来。”

然后看向浑身颤抖且满脸泪水的亲侄子沉声道:“才儿,你记住。我郑家男儿当顶天立地。绝不做那盈盈苍狗之辈。敢做敢当,就算是死,也要站着死。绝不做那苟且偷生怕死之人。即便是受他人怂恿,即便你是出于一片好心,想治好姑姑的道伤。可你最终还是杀了无辜之人。所以别怪姑姑与你叔叔。”

“杀人偿命,乃是天经地义。谁都不能例外。即便你是我郑雪的侄儿也不行。而我郑家更是书香门第,祖上四代为官,更不能做出这种为了一己私利而滥杀无辜之人的事。”

郑有才听到自己姑姑的话后突然站直了身体,正了正衣襟面向自己的亲姑姑与亲叔叔弯腰作揖深深的行了一礼开口道:“姑姑,叔叔。侄儿对不起您们,愧对您们对我的深深教诲。更对不起我郑家的先辈。侄儿已无颜面见族中亲人,侄儿这就为死去的老人偿命。只是以后,侄儿不在您们身边,还望您们二位保重身体!”

“叔叔,侄儿自知有罪,便也不再让叔叔为难,请叔叔按照大秦律法。治侄儿的罪吧。侄儿既身为郑家人便不能堕了我郑家读书人的风骨。”

郑林转头看向自己的姐姐郑雪见她点头后大声道:“来人,摆案,升堂。”

众衙役闻言迅速将一张桌子摆在大堂中央,随后立于两边。

郑林走到桌子面前换上县令的官服后对众人大声道:“升堂”

“威武。”两边衙役齐声道。

“带郑有才,上堂!”

“啪。”

郑林将手中惊堂木重重拍下大声道:“台下何人,报上名来。”

“草民郑有才。”

“本官且问你。那说书的杨老头可是被你殴打致死?”

“是。”

“你可知罪?”

“草民知罪。”

“既然你已知罪,那便签字画押吧。”

待到郑有才签字画押完毕之后。郑林大声宣布道:元山镇,郑家子弟郑有才,无故殴打他人致死。”

“按大秦律例”

“当斩!”

“来人,将郑有才押下去,打入大牢。明日午时三刻。斩首示众。”

继续阅读

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