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言情小说一片痴心在玉湖的作者是陌上花如锦123,本书的男女主角是徐知意李玉湖。简介:自从上次徐知意救了被樱桃卡喉的果果之后,他感觉李玉湖看他的目光都不一样了。以前感觉她看向他的目光就像慈祥的老母亲看自己的孩子,现在感觉她看向他的目光里明显别有一番深意了,目光中有赞赏有敬佩之意了,只是…
《一片痴心在玉湖》第9章 布谷鸟叫了
自从上次徐知意救了被樱桃卡喉的果果之后,他感觉李玉湖看他的目光都不一样了。
以前感觉她看向他的目光就像慈祥的老母亲看自己的孩子,现在感觉她看向他的目光里明显别有一番深意了,目光中有赞赏有敬佩之意了,只是唯独还缺少那种女人对男人脉脉含情的爱意。
天气慢慢变热了,草木也愈发茂盛,山林里有了布谷鸟的叫声,这个时候竹笋破土而出,香椿芽也正是最香最嫩的时候。这个时候的农村,菜地里以及山上随便薅一把,就能炒几个时令蔬菜。
徐知意的妈妈自然是闲不住的,今天掰一篮子竹笋回来,明天又摘一篮子香椿芽回来。
最近徐知意常吃的菜不是竹笋炒肉就是香椿炒鸡蛋,上大学以及工作那几年回来的少,就算回来也刚好错过了春夏之交时山村里大自然馈赠的美味,所以徐知意天天吃,顿顿吃也还没有吃够。
主要也是他妈妈做菜的手艺很好,每天会变着花样做,比如今天中午他妈妈就做了道炸香椿鱼,如同老婆饼里没有老婆,棉花糖里没有棉花一样,香椿鱼里也没有鱼。
炸香椿鱼要选用两寸左右的香椿芽,不要切碎,用生鸡蛋和面粉调一碗稍稠的面糊,把完整的香椿芽挂上浆,下入油锅小火慢炸,炸至两面金黄后出锅。口感焦香酥脆,外观形似炸小鱼,故此得名:香椿鱼。
徐知意和他爸爸都特别喜欢吃,每次吃炸香椿鱼都会忍不住的小酌一杯。
今天的香椿芽是徐知意的爸爸清晨去后山采的,摘了一大筐子回来,据他所说是因为山太高,村里的小媳妇儿和老太太们还没有涉足过,所以收获满满。
徐知意的妈妈知道他们喜欢吃,今天中午炸了一大盆香椿鱼,又交待徐知意,趁着刚出锅的香椿鱼焦香酥脆,给李玉湖母女俩端一盘子过去。
这事儿徐知意特别愿意干,端了满满一盘香椿鱼就走,还不忘拿一个刚出锅的香椿鱼边走边吃。
给李玉湖母女俩端去时,她们刚好正在吃午饭,桌子上的菜很简单,一个小葱煎蛋,一个清炒竹笋,竹笋还是昨天徐知意送给她的。
果果正舀了一勺子煎蛋拌米饭,很努力的往嘴巴里送,小孩子才学会吃饭时的样子很可爱,似乎总是找不到自己嘴巴的具体位置,拿着勺子从头顶上开始一路找下来,才能找到嘴巴的位置。
所以当徐知意进屋时,果果的脸上和头顶上都粘了很多米饭粒,李玉湖估计是想锻炼果果自己学会吃饭,也不管她,随着她自己的心意。
“嫂子,我妈妈炸了香椿鱼,她让我端点儿给你们吃……”徐知意边说边把装满香椿鱼的盘子放在桌子上。
李玉湖回眸一笑,说:“大兄弟,你们太细心了,吃了吗?没吃的话,坐下来和我们一起吃点儿,只要不嫌弃嫂子的菜少就行……”
李玉湖连忙起身给徐知意拿了个椅子,徐知意急忙说道:“我家的饭也好了,我坐一会儿就走。”
说完,他就坐在李玉湖拿来的椅子上,笑嘻嘻的看着果果吃饭。
果果也不客气,伸手就拿了一个香椿鱼,咬了一大口,看来很合她的胃口,果果三口就消灭了一个香椿鱼。
李玉湖看果果吃的香甜,也夹了一个,咬了一口就忍不住赞叹道:“徐婶的手艺真好,又酥又脆,很好吃呢……”
徐知意从果果的头上拿下一个粘在头发上米饭粒,轻轻捏了一下果果的小脸蛋说:“果果,头发也饿吗?把米饭都喂到头发上了……”
果果听懂了她的话,有点儿羞涩的笑了,一字一顿的说:“果果吃……”
李玉湖忍不住的笑了,她看着徐知意说:“果果最近学会说很多话了,会喊妈妈,会说不,还会摸摸肚子说吃饱了……”
接着又说:“大兄弟,你赶紧回家吃饭吧,免得徐婶都等着急了……”
“好的,我吃完饭了来陪果果玩。”徐知意边说边站起身。
回到家里,徐知意的妈妈打趣的笑道:“知意啊,送个香椿鱼送的都不知道回来了啊……”
徐知意的爸爸赶紧去厨房把早已做好的饭菜端上桌,就着炸香椿鱼,徐知意和他的爸爸又喝了一杯。
下午,徐知意的爸爸把羊赶上山吃草去了,徐知意没有事情干,就去李玉湖家了。因为经常去,大黄每次看见他,也不叫,离得很远就开始摇尾巴,走近了就用两个爪子抱着徐知意的腿,或许在大黄眼里早就把他当自己的家人了。
徐知意随手给李玉湖带了几本书,上次闲聊时李玉湖说她不是很喜欢看电视,闲暇时偶尔会看看书,又说她家里的书她都看了好几遍了。
李玉湖看见他手里的书,很是高兴,接过来放在堂屋的立橱顶上,看样子是怕被果果撕坏了。
徐知意从兜里掏出了一个棒棒糖,在果果的眼前晃一晃说:“果果,你看叔叔手里拿的是啥?”
果果兴奋的冲着他跑过来,一下子扑进他的怀里,扬着脸说:“糖糖……”徐知意替她剥开包装纸,果果拿过去就立刻塞进了嘴巴里,高兴的眉眼里都是笑意。
李玉湖笑着说:“大兄弟,你总是惯着她,会把她惯坏了……”她说话的声音很轻柔,有种弱风拂柳的风情,徐知意听的心都快融化了。
大黄突然在院子门外吠叫起来,李玉湖探头向外看去,发现是徐定国又来了。徐定国的心思,李玉湖是知道的,只是他没有明说,李玉湖就假装不知道。
“玉湖,我给你送了一筐香椿芽过来……”
徐定国放下手里的筐子,里面装了满满一筐子香椿芽,看见徐知意也在,就不大情愿的打了个招呼:“大学生,你怎么有空,也在啊……”
徐知意怀里抱着果果,看了一眼筐子里的香椿芽说:“这几天我们天天吃呢,都快吃腻了……”
徐知意心里不高兴,故意说话气徐定国。徐定国也不理他,一脸热切的看向李玉湖。
“谢谢你啊,让你费心了,我想吃的话自己去山上采就行了,这些留着你自己吃吧……”李玉湖虽然脸上含着笑,但话里话外都是在拒绝。
徐定国的人品其实还不错,只是有点儿木讷,不善言辞,听到李玉湖说不要时,他赶忙说:“这些又不是花钱买的,我想着你带着孩子不方便上山,我早上上山干活时顺路采的,你不要的话就扔掉吧……”
说完,徐定国把筐子里的香椿芽,倒进了墙角的一个篮子里,然后背着筐子生气的头也不回的走了。
看着徐定国走了,徐知意松了口气,他也知道以李玉湖的秉性她是看不上徐定国的,但多一个竞争者,他就多一分危机。
徐定国放下香椿芽就走了,李玉湖只好收下了,可是这么大一堆香椿芽也吃不完啊,她让徐知意拿点儿回去,可他说家里也有不肯要。
这么好的时令菜可不能浪费了,李玉湖想了一个好办法,香椿芽也不切碎,整个的香椿芽用盐腌了放入坛子里密封好,过年的时候用来炒腊肉或者炒鸡蛋,特别好吃。
晚上睡觉前,李玉湖接到了她哥哥的电话,话题依然是和上次一样,希望李玉湖能带着孩子回湘南改嫁,还说他负责给她找个好人家。
李玉湖看着身旁熟睡的女儿,心里一阵阵的难受,从女儿出生到现在,她不知道受了多少苦,但都熬过来了。
杨大成对她有情有义,他去世还不到一年,她怎么能说改嫁就改嫁。
但她想起公公和婆婆对她的态度,心里就不由得心寒,半个月前的清明节,那天飘着细雨,她早早的把果果喊起床,用背篓把她背在背上,打着伞,拿着提前准备好的纸钱和瓜果供品去给杨大成扫墓。
快要准备离开的时候,遇见了从城里大姑姐家回来的也去扫墓的公公和婆婆,她婆婆恶声恶气的说:“扫把星女人,也配给我儿子扫墓,如果他没有娶你,说不定就不会死……”
听了她的话,李玉湖的心痛的如同刀绞,杨大成矿难的赔款没有给她,她没有去争,想着两个老人失去了儿子也很可怜。
她坐月子时公公和婆婆不管不问,她也没有计较,再苦再难也挺过来了。但果果是他们的亲孙女,他们如果看都不看一眼,就太伤她的心了。
当时李玉湖强忍住心里的委屈,从背篓里抱出还不满一岁的果果,强颜欢笑的抱到他们面前说:“爸,妈,这是你们的孙女果果……”
她的公公好像还瞟了一眼果果,她的婆婆却看都没看一眼说:“别想着借着孩子问我们要钱,钱一分都没有,给你们娘儿俩那个有两层小楼的院子,都对得起你们了,别得寸进尺……”
她的婆婆一边在杨大成的墓前烧纸,一边背对着李玉湖继续说道:“我们老两口以后也不指望你,我们跟着大成的姐姐和姐夫,以后由他们给我们老两口送终……”
李玉湖听了她的话半天没有吭声,顿了一会儿,她的婆婆又继续说道:“大成三年孝期满了之后,你想改嫁我们也不反对,孩子你带走,只是房子要给我们留下……”
一句一句冰冷的话,如同刀子一样一下一下剜人的心,李玉湖觉得这春天的雨啊,怎么也那么的冷。
她背着女儿走在雨里,虽然撑着伞,但她感觉那天的雨仿佛流进了她的心里,那样的冰凉寒冷,那样的痛彻心扉,摸一把脸,满脸都是水,不知道是雨还是泪……
不管再难,日子都要继续,风雨之后会有彩虹,花谢了春天还会再开,李玉湖在心里这样鼓励自己,但眼泪依然浸湿了枕头。
徐知意是个温暖阳光的大男孩儿,有他在身边的日子,李玉湖觉得他像一道光照亮她晦暗的日子,给她和果果带来了明媚的阳光和崭新的希望。
只是什么样的女孩儿才能配得上这个英俊善良的大男孩儿啊,李玉湖在心里默默的这样想着。
布谷鸟叫的时候,农村里就到了插秧种稻的季节了。李玉湖家人手单薄,种的地少,也不插秧,她们娘俩儿吃的稻米都是在外面买来的。
徐知意家门前有很大的两块田地,每年这个时候都是要插秧种稻的。
他们这里是山区,不像平原地区早都实现了大型机械化种田,这里的田地没有连成片,田地都是星罗棋布的点缀在山间,所以就只能靠人工作业。
每年插秧的时候,村里田地相邻的人家都会不约而同的帮工,谁家插秧就去谁家帮忙,直到相邻几家的秧苗都全部插完。
昨天是陈大爷家插秧,徐知意的爸爸和妈妈,还有隔壁的王大妈都去帮忙了。
今天就轮到徐知意家了,一大早徐知意的妈妈就交待道:“知意,你之前除了上学就是在外面工作,插秧这样的农活你也不会,就别去田里添乱了,在家做中午饭吧,今天中午帮我们插秧的人都要来我们家里吃饭……”
徐知意一听就愁了,说:“我做饭的技术也不行啊,自己家人吃还凑合,待客的话……”
“笨啊,你不会去请你玉湖嫂子帮一下忙啊……”话还没有说完就被他妈妈的大嗓门打断了。
徐知意一听觉得眼前一亮,这倒是个好方法。
前几天徐知意的爸爸都已经把稻田犁好平整好了,昨天他提前放好了田里的水,今天清晨把秧苗一捆一捆的用稻草扎好,就等人齐了开始插秧了。
徐知意的爸爸先把一捆一捆的秧苗抛向田里,星罗棋布的撒好成捆的秧苗,然后所有人都脱了鞋,光着脚下田开始插秧了。
徐知意的任务是做中午饭,时间还很早,他就饶有兴趣的田边观看插秧。
头上是蓝蓝的天,田里是绿绿的苗,徐知意不禁想起了一首关于插秧的诗:“手把青秧插满田,低头便见水中天。六根清净方为道,退步原来是向前。”
眼前便是诗中的情景,他不由得佩服起古人的智慧了,三言两语不仅描述了插秧的情景,也阐述了人生的智慧,忍一时风平浪静,退一步海阔天空啊。
徐知意看了一会儿,决定要先忙他的正事才行,他去了李玉湖家,跟她说了一下要请她帮忙的事情,李玉湖二话没说就答应了,抱着果果就和徐知意一起出门了。
李玉湖先去徐知意家的厨房看了一下,厨房里有徐知意的妈妈提前准备好的猪肉、鸡蛋和鱼。李玉湖说要去菜地里看看有啥菜,徐知意就带着她和果果去了菜地。
徐知意的爸爸很勤劳,地里的菜品种还不少,拔了几棵莴笋,拔了一堆蒜苗和小葱,还掐了一筐子紫菜苔。
回到家里,李玉湖一会儿就把中午的菜单安排出来了,分别是:蒜蓉莴笋丝、蒜苗炒肉、小葱煎蛋、清炒紫菜苔、干炸鱼块,再来个紫菜蛋花汤,主食米饭。
一旁的徐知意觉得这真是个贤惠女人啊,上得厅堂,下得厨房。菜都洗净切好了,徐知意抱着果果坐在柴火灶前烧火,李玉湖掌勺炒菜。
果果在徐知意的怀里特别乖,也不捣乱,徐知意兴致勃勃的教果果烧火,教她往灶里添柴。
李玉湖边炒菜边笑着说:“大兄弟,没听过老年人讲吗,小孩子玩火,晚上会尿床,果果如果今天晚上把床尿湿了的话,你去帮她捂干啊……”
李玉湖话音刚落,脸就红了,这玩笑开的没水平,果果跟着她睡,让徐知意去捂床,这都说的是啥话啊。
于是她没等徐知意搭话,赶紧补充道:“就当我啥也没说,你啥也没有听见啊……”
徐知意听明白了她的话,心里很欢喜,却笑着没有回话,只是低头问果果:“果果,你晚上会不会尿床啊……”
果果光顾着玩火没有听见他们俩说的是啥,就下意识的说:“会啊。”
徐知意大笑起来,李玉湖炒着菜脸更红了,美丽的脸在炊烟袅袅里平添了几分风情,徐知意看傻了眼。
李玉湖做的一桌色香味俱全的饭菜得到了满桌好评,陈大娘笑着夸道:“这媳妇儿又漂亮又能干啊,赶明大娘就给你寻个好人家啊…”
李玉湖没有说话,只是有点儿害羞的笑红了脸。
徐知意在心里暗暗道:“陈大娘,你行行好,千万别多管闲事儿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