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小说《大秦:无敌系统,开启单刷之路》以其精彩的情节和生动的人物形象吸引了大量书迷的关注。作者“苏苏苏月”以其独特的文笔和丰富的想象力为读者们带来了一场视觉与心灵的盛宴。本书的主角是赢长青,一个充满魅力的角色。目前本书已经连载,千万不要错过!
大秦:无敌系统,开启单刷之路小说章节免费试读
嬴政沉声道。
赢长香微微颔首。
自中原王朝肇始,草原部族便是心腹大患。历代王朝兴衰,多与这些蛮族有关。
商纣 ,缘于主力征讨东夷致使朝歌空虚;西周倾覆,皆因犬戎趁虚攻破镐京。
而大秦的崛起,正是历代先君与西戎血战的成果——秦仲、秦庄公、秦襄公三代君主,皆马革裹尸于西陲战场。
老秦人的铁血军魂,正是在与异族的厮杀中淬炼而成!
历史上始皇筑长城而非彻底平戎,实因国力不济。如今国库充盈,雄主岂会错失良机?
“儿臣全力支持北伐!”
“但具体方略及战后安排,儿臣另有见解。”
赢长香沉思良久后开口。
嬴政龙袖一挥:“但说无妨!”
果然没白费功夫将这儿子召回咸阳。不知这次,他又会带来怎样的惊喜?
“先前父皇提到,蒙恬将军难以继续北进,除粮草运输困难外,更因对草原地形陌生。”赢长青沉思片刻说道。
嬴政眼中闪过期待:”确实如此,莫非皇儿对草原另有见解?”
“这正是儿臣要献给父皇的厚礼——寰宇舆图!”赢长青从袖中取出系统奖励的大秦版世界地图。
“寰宇舆图?”嬴政面露困惑。作为一国之君,他自然知晓地图为何物,但这”寰宇”二字却令他费解。当地图徐徐展开,看着上面五彩斑斓的图案与标注, 眉间的疑惑更深了。
“所谓寰宇,实乃大九州之说。”赢长青解释道,”父皇应当知晓,除我大秦所在的小九州外,尚有更为广阔的天地。我们居住的这片大地实则是个名为’地球’的 星辰,幅员之辽阔,纵以大秦疆域之广,也不过占据其中一隅。”
“在这片天地间,尚有许多国度,其中强盛者甚至可与我大秦比肩。单是这北方草原,面积就不逊于我大秦疆土。”
“此言当真?”看着地图上大秦仅占弹丸之地,嬴政神色骤变。
赢长青从容微笑。此时的大秦尚在公元前,对世界的认知极为有限。若非如此,这位雄才大略的君主怎会在平定百越、驱逐匈奴后便以为囊括天下富庶之地,转而修筑长城固守疆土。若能早知天地之广阔,以父皇的雄心壮志,必会将目光投向更遥远的疆域。
而这改变历史的使命,就由自己来完成。
“父皇,这天地之广确实超乎常人想象。以草原为例,虽物产远不及中原丰饶,但幅员之辽阔却不相上下。我军屡次北伐难以竟全功,正是因为草原远比想象中更为广袤。”
“蒙恬将军即便取得大捷,匈奴残部亦可西遁。我军因不谙地形,难以追击全骑兵的敌军,加之粮草不继,最终只能班师回朝。更关键的是,茫茫草原可供游牧民族栖息的空间实在太多。即便击溃匈奴,若不继续西进完全掌控草原,假以时日又会有新的部落崛起威胁中原。”
“正如昔日东夷灭而有犬戎,犬戎衰又生匈奴。要永绝草原之患,唯有主动出击,将整片草原纳入版图,使其成为我大秦的天然马场,为我锻造无敌铁骑。”
赢长青详细阐述着,嬴政却提出新的疑虑:”皇儿对草原的认知确实令人耳目一新,但这又引出一个新问题…”
“这片草原实在太辽阔了,即便我大秦集结百万雄师,也难以掌控每个角落。更何况草原骑兵来去如风,远胜我以步兵为主的大秦军团。”
“不出三五年,殿下辛苦筹措的军需粮草必将耗尽!届时我军只能撤出草原,退守长城之内!”
刚被召入殿中的蒙毅紧锁眉头进言道。
赢政闻言微微颔首。他素来崇尚进攻,奈何草原广袤远超预期,大秦竟有些力不从心。难道真要放弃北伐,重走修筑长城的老路?
“若按我大秦原有国力,确实难以彻底平定草原。但今时不同往日。”赢长青朗声道,”儿臣此次游历,意外寻得数种神奇作物,不仅适应各种地形,产量更远超现有谷物——不是略胜一筹,而是至少十倍之增!”
殿中众人无不震惊。如今大秦主要种植稻、黍、稷、麦、菽五谷,亩产不过两三百斤。听闻竟有产量暴增十倍的新作物,若非赢长青素来言出必践,众人几乎要以为他在妄言。
“这些作物已在儿臣府邸及试验田栽种,专人照料。一个半月后便可收获,届时请父皇亲临验证。”赢长青胸有成竹,”有了这些新粮,不仅北伐粮草无忧,我大秦子民也将永绝饥馑之苦。”
他目光灼灼地展开一卷地图:”届时我大秦的目标,就不止是草原,而是这整个世界!凡日月所照,皆应成为我大秦疆土!”
赢政与蒙毅再度震撼不已。”大秦之外,竟有如此广阔天地!”良久,赢政眼中燃起久违的斗志。自统一六国后,他确实渐失目标。虽仍有匈奴百越未平,但相比大秦都显得微不足道。此刻世界地图展现的壮阔景象,彻底点燃了这位 的征服欲望。
赢长青见状,手指沿草原南移,落在那与秦境仅一山之隔的国度:”父皇请看,这便是堪比大秦的孔雀王朝!”
“此处,乃是一个辽阔的帝国!”
“虽国力稍逊,但若论疆域之广,较之当今大秦,犹有过之!”
“此乃孔雀王朝!”
高长香朗声道。
孔雀王朝?
嬴政瞳孔骤缩,心神剧震!
距大秦如此之近,竟有这般庞然大国!
而他此前,竟一无所知!
胸中争霸天下之志,瞬间熊熊燃起。
高长青淡然一笑。
巍峨的喜马拉雅山脉虽为天堑,却也阻隔了大秦与西域之往来。
此刻的大秦与孔雀王朝虽直线相隔不足千里,却互不相知。
“孔雀王朝不仅疆域广阔,人口亦更胜一筹,鼎盛之时,逾三千万之众!”
高长青继续道。
“什么?!”
蒙毅猛然起身,难以置信:“这孔雀小国,怎可能有如此多人口?”
“我大秦一统六国,尽占中原沃土,休养生息多年,总人口亦不过近三千万!”
嬴政神色骤变,目光灼灼望向高长青。
人口即国力,乃兵源与根基!
疆域之较已令嬴政警觉,人口之差更令他心惊。
“缘由其实简单。”
“大秦虽地广,然除中原外,多为山岭戈壁,难以开垦。”
“孔雀王朝境内,却尽为平原,沃野千里,堪比楚越良田!”
“其地稻谷,可一年两熟,乃至三熟!”
“一亩之地,所产之粮,可抵关中数亩!”
“更何况,父皇一统六国前,中原战乱百年,人口仅余鼎盛时六成。”
“孔雀王朝恰逢太平岁月,此消彼长,人口反超,不足为奇。”
嬴政微微颔首。
作为 ,他深知地域差异对生产之影响。
昔日秦国自蛮荒崛起,位列春秋五霸,正是凭借沃土与人口。
这也是他不惜代价平定百越之因。
百越不定,秦地难安,何以拓土增产?
“然人口多寡,仅示潜力,非决定一切。”
“在臣看来,民之素质,方为关键!”
“战场之上,一名大秦锐士,可敌十名新卒。”
“治国理政,一名能吏,可令效率倍增。”
“此乃大秦优于孔雀王朝之处!”
高长青肃然道。
“殿下,恕臣直言,如今大秦有识之士本就不多,且儒家因殿下此前所为,已与朝廷势同水火。”
蒙毅咬牙谏言。
“此事易解!”
“昔日读书人少,是因求学之费高昂,百姓无力承担,为权贵垄断。”
“儒家不过权贵假借孔圣之名所立傀儡罢了!”
不过这一切,如今已不再是难题!
“父皇请看这世界地图所用的材质。”高长青淡然一笑。
“此乃何物?”
“非丝帛却胜丝帛之柔滑轻盈!”
“较之竹简,不知便利几何!”
“若能广施天下,百姓求学便再无阻碍。”
“只是这造价……”
高政爱不释手地抚摸着手中地图,眼中精光闪烁。
“此物名为纸张,乃儿臣所创之新材料。”
“父皇手中这种名为宣纸,乃纸张上品,每张需百钱以上。”
“另有以树皮、树叶、亚麻等寻常材料所制麻纸,品质稍逊,每张成本不足二十钱。”
“若大规模生产,可降至十钱以内!”
“再配以儿臣新创印刷之术,”
“一日可印千百书籍,数日便可填满整座学馆!”
高长香从袖中取出一叠平日习字所用麻纸,呈予赢政与蒙毅。
“甚好!虽不及丝帛精细,但书写已绰绰有余。”
“如此神奇之物,价格竟如此低廉,我大秦百姓终可无忧读书了!”
赢政提笔试书,面露喜色。
一旁的蒙毅,目光始终未离手中麻纸。
“如此,蒙大夫当知本公子为何不将儒家放在眼里了吧?”
“本公子厌恶儒门,不仅因其勾结权贵对抗朝廷,鼓吹分封。”
“更因其招生唯权贵子弟是举,收取高昂学费,背离育人本心。”
“欲提高大秦识字之民,当由朝廷广设官学,推行低价乃至免费教育。”
“待新式纸张与印刷术普及后,在各郡县广设官办学堂,由朝廷补贴,使寒门子弟亦有求学之机。”
“培养愈多,人才之池愈广,”
“终将收获更多贤才。”
“且每培养一批,可选部分充任官学先生,如此循环,大秦永无人才之忧!”
高长香正色道。
“六国之地亦如此?”
赢政眉头微蹙。
“父皇,彼等既为大秦子民,自当一视同仁。”
“儿臣以为,六国百姓与权贵余孽有本质之别。”
“多数百姓历经战乱,对君主国号并不在意。”
“其所求者,不过温饱娶妻,延续香火而已。”
“先前随余孽作乱,或受蒙蔽,或仅为糊口。”
“今在各郡县广设官学,既育人亦宣政,可大增朝廷对地方之引导。”
“试问百姓是信免费授业的官学先生,还是昔日欺压他们的权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