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一本让人爱不释手的历史古代小说,砚上山河:大胤盛世录,正等待着你的探索。小说中的沈砚之温舒然角色,将带你进入一个充满惊喜和感动的世界。作者暴躁咸水鸭的精心创作,使得每一个情节都扣人心弦,引人入胜。现在,这本小说已更新498953字,热爱阅读的你,快来加入这场精彩的阅读盛宴吧!
砚上山河:大胤盛世录小说章节免费试读
夜幕如墨,寒风卷着细雪掠过江南大地,给黑石岭蒙上了一层萧瑟的白。沈砚之站在“济世堂”后院的马厩旁,看着苏墨与赵虎带领二十名精锐旧部检查装备,手中的马鞭无意识地敲击着掌心。自三日前得知赵承煜派精锐支援江南、魏氏盐商据点守卫骤增后,原定铲除盐商的计划被迫搁置,众人连夜商议出一条险策——夜探黑石岭铁矿,摸清魏氏私铸兵器的虚实,若能找到直接谋逆证据,便足以绕开被收买的江南巡抚,直呈御前。
“殿下,都准备好了。”苏墨一身玄色劲装,腰间挎着削铁如泥的“寒月刀”,脸上蒙着黑巾,只露出一双锐利的眼睛,“末将与赵统领约定,三更时分抵达黑石岭西侧的隐蔽山口,五更前无论得手与否,都在此处汇合。”
沈砚之抬手拍了拍他的肩膀,眼中满是郑重:“务必小心。李虎此人阴狠狡诈,矿场守卫必定森严,切记不可恋战。若事不可为,保全自身最重要。”他顿了顿,从怀中取出一枚雕刻着梅花纹样的令牌,“持此令到山口的破庙,自会有温家安排的向导接应,他熟悉黑石岭的地形,能助你们避开明哨。”
“末将领命!”苏墨双手接过令牌,郑重收好,转身与赵虎对视一眼,两人带领着旧部,如同鬼魅般消失在夜色中。
沈砚之望着他们离去的方向,眉头紧锁。温衍之走到他身边,递过一件蓑衣:“殿下,夜里风寒,您先回屋等候吧。舒儿已经备好热茶和伤药,若他们顺利归来,也好及时处理伤口。”
“我再等等。”沈砚之摇摇头,将蓑衣披在身上,“黑石岭山路崎岖,又下着雪,他们赶路不易。温家主,船队都安排妥当了吗?”
“放心吧。”温衍之点点头,“舒儿带着十艘快船守在黑石岭山下的洛水渡口,只要苏统领他们能抵达渡口,就能安全撤离。老夫也安排了二十名擅长用毒的药童,在渡口两侧埋伏,届时以迷烟相助,可暂缓追兵。”
沈砚之微微颔首,心中稍安。他知道,此次夜探铁矿风险极大,稍有不慎便会全军覆没,但为了拿到魏氏谋逆的铁证,这一步必须走。他转身回屋,温舒然早已将热茶端上桌,看到他进来,连忙起身:“殿下,外面雪下大了,您快暖暖身子。”
沈砚之接过茶杯,指尖传来温热的触感,驱散了些许寒意。“苏墨他们已经出发了?”温舒然轻声问道,眼中带着几分担忧。
“嗯,三更时分应该能抵达山口。”沈砚之喝了口茶,“你在渡口也要小心,若遇到紧急情况,不必管我们,先带着船队撤离。”
温舒然摇摇头,坚定地说:“殿下放心,我不会丢下大家的。我已经将迷烟和毒药分发给药童,只要追兵靠近渡口,定让他们有来无回。”
沈砚之看着她倔强的眼神,心中涌起一股暖流。他知道,温舒然虽然外表柔弱,但内心却十分坚韧,在关键时刻从不会退缩。他不再多言,只是默默喝着茶,等待着苏墨他们的消息。
与此同时,苏墨与赵虎带领着旧部已经抵达黑石岭西侧的隐蔽山口。向导是一个身材瘦小的中年男子,名叫老周,世代居住在黑石岭脚下,对这里的地形了如指掌。“苏统领,赵统领,前面就是铁矿的明哨了,我们得从旁边的密道绕过去。”老周压低声音说,手指着山口左侧的一条狭窄山道。
苏墨点点头,示意众人跟紧老周。密道狭窄而陡峭,两旁的岩石上覆盖着厚厚的积雪,稍不留神就会滑倒。众人小心翼翼地前行,尽量不发出一丝声响。走了约莫半个时辰,终于抵达铁矿的外围。
借着朦胧的月光,苏墨看清了铁矿的全貌。铁矿依山而建,外围围着高高的铁丝网,上面挂着铃铛,一旦有人触碰便会发出声响。铁丝网内,每隔十几步就有一个岗楼,岗楼上的守卫手持火把,警惕地扫视着四周。矿洞的入口在山脚下,门口站着四名手持长矛的守卫,神色严肃。
“守卫比想象中还要森严。”赵虎在苏墨耳边低声说,“我们得想办法引开门口的守卫,才能进入矿洞。”
苏墨点点头,目光扫过四周,看到不远处有一片松林。“赵统领,你带十名兄弟去松林那边,点燃火把,制造动静,引开岗楼和门口的守卫。我带着剩下的人趁机进入矿洞。”
“好!”赵虎应道,带领着十名旧部悄悄向松林摸去。苏墨则从怀中取出一包硫磺粉,撒在地上——这是为了留下记号,方便后续撤离。
片刻后,松林那边传来“噼里啪啦”的燃烧声,伴随着几声大喝。岗楼和门口的守卫顿时警觉起来,纷纷向松林方向跑去。“快!那边着火了,有奸细!”
苏墨抓住机会,带领着剩下的旧部迅速冲到矿洞入口,解决了两名留守的守卫,然后钻进了矿洞。矿洞内漆黑一片,弥漫着刺鼻的硫磺味和铁锈味。苏墨从怀中取出火折子点燃,微弱的火光照亮了前方的道路。
矿洞内部十分宽敞,两侧的墙壁上插着火把,将矿洞照得如同白昼。里面分为两个区域,左侧是锻造兵器的工坊,数十名工匠正在忙碌着,铁锤敲击铁器的声音“叮叮当当”地响着,地上摆放着大量已经锻造好的刀枪剑戟,寒光闪闪。右侧则关押着数百名流民,他们衣衫褴褛,面黄肌瘦,被铁链锁在石柱上,眼中充满了绝望。
“这些畜生!竟然如此残害百姓!”一名旧部忍不住低声咒骂道,眼中充满了愤怒。
苏墨心中也是怒火中烧,但他知道现在不是冲动的时候。“大家分头行动,一部分人去工坊收集锻造兵器的证据,一部分人去解救流民。动作快点,注意不要惊动守卫!”
众人立刻行动起来。去工坊的旧部小心翼翼地收集着账本和兵器图样,去解救流民的旧部则拿出随身携带的匕首,悄悄割断流民身上的铁链。流民们看到有人来救他们,眼中露出惊喜的神色,但都懂事地没有发出声音。
就在这时,一名流民不小心碰掉了地上的铁链,“哐当”一声,在寂静的矿洞中格外响亮。“不好!”苏墨心中暗叫一声,警惕地看向矿洞深处。
果然,片刻后,矿洞深处传来一阵急促的脚步声,伴随着守卫的大喝:“什么人?竟敢闯入铁矿!”
苏墨当机立断:“快!带着收集到的证据和流民撤离!”他拔出腰间的“寒月刀”,挡在众人面前,“赵统领他们应该还在外面牵制守卫,我们尽快赶到汇合点!”
众人带着证据和流民,跟在苏墨身后,向矿洞外冲去。刚到矿洞门口,就与赶来的守卫撞了个正着。“拦住他们!别让他们跑了!”守卫头领高声喊道,带领着数十名守卫冲了上来。
苏墨挥刀迎上,“寒月刀”在空中划出一道寒光,瞬间斩杀两名守卫。旧部们也纷纷拔出兵器,与守卫展开激战。流民们则在一旁吓得瑟瑟发抖,不知所措。
“大家不要慌,跟着我们冲出去!”一名旧部高声喊道,保护着流民向山口方向撤退。苏墨和赵虎带来的旧部都是身经百战的精锐,虽然守卫人数众多,但一时之间也无法将他们拿下。
然而,铁矿的守卫源源不断地涌来,苏墨等人渐渐体力不支。“苏统领,这样下去不是办法,我们得尽快突围!”一名旧部一边战斗,一边喊道。
苏墨点点头,目光扫过四周,看到山口方向有一片开阔地,只要冲过去就能与赵虎会合。“大家跟我冲!”他大喊一声,手中的“寒月刀”舞得更快,杀出一条血路。
就在众人即将冲出口山口时,一支冷箭突然从旁边的树林中射出,直奔苏墨而来。苏墨躲闪不及,左臂中箭,剧痛瞬间传遍全身。“苏统领!”众人惊呼道。
苏墨咬咬牙,拔出腰间的匕首,将箭杆斩断,鲜血顿时染红了他的衣袖。“别管我!快带着流民和证据撤离!”他大声喊道,再次挥刀迎向追兵。
就在这危急时刻,远处传来一阵马蹄声,赵虎带领着十名旧部赶了回来。“苏统领,我们来帮你!”赵虎高声喊道,带领着旧部冲入敌阵,与苏墨并肩作战。
有了赵虎的支援,苏墨等人压力大减。他们趁机带领着流民和证据,向洛水渡口方向撤退。守卫们紧追不舍,双方在雪地里展开了一场激烈的追逐战。
此时,沈砚之与温舒然早已在洛水渡口等候。看到远处传来的火光和厮杀声,沈砚之心中一紧:“不好,他们遇到麻烦了!舒儿,准备好迷烟!”
温舒然点点头,立刻对埋伏在渡口两侧的药童下令:“准备!等追兵靠近,就点燃迷烟!”
片刻后,苏墨等人带着流民和证据冲到了渡口。“殿下!快上船!”苏墨高声喊道,左臂的伤口还在不断流血。
沈砚之连忙让人将苏墨扶上船,温舒然则指挥着药童点燃迷烟。一团团白色的烟雾迅速弥漫开来,追兵冲到渡口时,吸入迷烟,顿时头晕目眩,倒在地上。
“快开船!”沈砚之高声喊道。船夫们立刻划动船桨,快船迅速驶离渡口,向云溪县方向驶去。
船上,温舒然连忙为苏墨处理伤口。她小心翼翼地拔出苏墨左臂上的箭头,然后用烈酒清洗伤口,撒上止血的草药,最后用布条包扎好。“苏统领,你忍着点,伤口有点深,需要好好休养。”
苏墨点点头,脸色苍白:“多谢温姑娘。我们收集到了魏氏私铸兵器的账本和图样,还有一些流民可以作证。这些证据应该足够扳倒魏氏了。”
沈砚之接过账本和图样,仔细翻看。账本上详细记录了铁矿的收支情况、兵器的锻造数量和运往京城的路线,图样上则画着各种兵器的设计图,其中不乏一些大型的攻城器械。沈砚之眼中闪过一丝厉色:“魏皇后和赵承煜果然狼子野心,竟敢私铸如此多的兵器,看来他们谋反的计划已经蓄谋已久。”
“殿下,这些流民该如何安置?”赵虎问道,目光看向船上瑟瑟发抖的流民。
沈砚之沉吟了片刻,说:“先将他们带回云溪县,安置在‘济世堂’附近的空宅里。温家主,麻烦你安排人手为他们提供食物和药品,等他们恢复体力后,再送他们回家。”
“好,老夫知道了。”温衍之应道。
快船在洛水上行驶了约莫一个时辰,终于抵达云溪县码头。沈砚之等人带着流民和证据,悄悄回到了“济世堂”。温舒然立刻安排药童为流民们检查身体,分发食物和药品。流民们感激涕零,纷纷跪在地上向沈砚之等人道谢。
沈砚之连忙将他们扶起:“大家不必多礼。是我们来晚了,让你们受苦了。”他看着流民们憔悴的面容,心中充满了愧疚。若不是魏氏为了谋反私设铁矿,这些流民也不会遭受如此磨难。
安顿好流民后,沈砚之召集苏墨、赵虎和温衍之来到后院的客厅。他将账本和图样放在桌上,沉声道:“现在我们已经拿到了魏氏私铸兵器的铁证,是时候将这些证据送往京城了。温家主,顺天府捕头那边有消息了吗?”
温衍之摇摇头:“还没有。不过我已经派人去京城催促了,相信很快就会有消息。”
“不能再等了。”沈砚之皱着眉头说,“赵承煜派来的精锐部队随时可能抵达江南,我们必须尽快将证据送往京城,让皇上早做准备。苏墨,你伤势如何?能否亲自将证据送往京城?”
苏墨挣扎着想要站起身:“殿下,末将伤势无碍,愿意亲自将证据送往京城!”
“不行。”温舒然连忙阻止道,“苏统领伤势严重,需要静养,不能长途跋涉。京城路途遥远,万一在路上遇到危险,后果不堪设想。”
沈砚之点点头,觉得温舒然说得有理。“那派谁去合适呢?”他陷入了沉思。
就在这时,一名流民突然走进客厅,跪在沈砚之面前:“殿下,小人有一事相告。”
沈砚之连忙扶起他:“老人家,有什么事你尽管说。”
这名流民名叫张老汉,是黑石岭附近的村民,三个月前被魏氏的人抓去铁矿当苦力。他抬起头,眼中充满了愤怒:“殿下,小人在铁矿里听到守卫们说,魏氏不仅私铸兵器,还与北狄勾结,打算在腊八节那天里应外合,谋反篡位!”
“什么?!”沈砚之等人都震惊不已。他们没想到,魏氏竟然还与北狄勾结,这无疑是雪上加霜。
“你说的是真的?”沈砚之紧紧抓住张老汉的手臂,眼中充满了急切,“他们具体是怎么计划的?”
张老汉摇摇头:“小人也不知道具体的计划,只是偶尔听到守卫们闲聊时提到的。他们说,腊八节那天,北狄会派兵攻打京城,魏皇后和赵承煜则在京城内部策应,一举夺取皇位。”
沈砚之松开手,脸色变得十分凝重。腊八节越来越近,魏氏与北狄勾结谋反,京城局势危急。他必须尽快将这个消息和证据送往京城,否则后果不堪设想。
“看来,我们必须派最可靠的人去京城。”沈砚之沉声道,目光扫过苏墨、赵虎和温衍之,“赵统领,你带领十名精锐旧部,乔装打扮,亲自将证据和张老汉所说的消息送往京城,务必交到皇上手中。”
赵虎站起身,抱拳道:“末将领命!请殿下放心,末将一定完成任务!”
“路上一定要小心。”沈砚之叮嘱道,“魏氏在江南和京城都有势力,你们要避开他们的耳目,昼伏夜出。若遇到危险,先保全自己,证据可以毁掉,不能落入魏氏手中。”
“末将明白!”赵虎坚定地说。
沈砚之点点头,从怀中取出一枚虎符:“这是舅舅留下的虎符,持有此符可以调动部分京郊的守军。若你抵达京城后,皇上被魏氏控制,你可以用此符调动守军,保护皇上的安全。”
赵虎接过虎符,郑重收好:“末将定不辱使命!”
第二天一早,赵虎便带领着十名精锐旧部,乔装打扮成商人,带着证据和消息,悄悄离开了云溪县,向京城方向赶去。沈砚之站在“济世堂”的门口,望着他们离去的方向,心中充满了期盼。他知道,赵虎此行关系到整个国家的安危,只能成功,不能失败。
温舒然走到他身边,轻声说:“殿下,赵统领一定会成功的。我们现在能做的,就是在江南稳住局势,牵制魏氏的势力,为赵统领争取时间。”
沈砚之点点头,眼中闪过一丝坚定:“没错。我们不能坐以待毙,要主动出击。苏墨,你伤势好转后,立刻带领旧部,继续铲除江南的盐商据点,切断魏氏的经济来源。温家主,你负责联络江南的忠义之士,组建反抗魏氏的联盟。我们要让魏氏知道,江南不是他们可以为所欲为的地方!”
“是,殿下!”苏墨和温衍之齐声应道。
沈砚之看着眼前的众人,心中充满了斗志。他知道,一场关乎国家安危的生死较量已经拉开序幕,前路必定充满了困难和危险,但他不会退缩。为了皇上,为了天下百姓,为了那些信任他的人,他必须战斗到底,直到将魏氏和北狄的阴谋彻底粉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