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备受书迷们喜爱的历史古代小说,破碎山河,双龙劫,由才华横溢的作者“豆角土豆盖饭”倾情打造。本书以徐天野韩江月为主角,讲述了一个充满奇幻与冒险的故事。目前这本小说已经更新267322字,喜欢这类小说的你快来一读为快吧!
破碎山河,双龙劫小说章节免费试读
晨光微,驱散了江面上最后的薄雾,也透过茅屋的缝隙,在布满灰尘的空气中投下几道朦胧的光柱。韩江月缓缓抬起头,眼眶微红,脸上还带着未干的泪痕。他最后望了一眼床上安详如沉睡的玉玑子道长,心中充满了难以言喻的悲戚与沉重。
一夜之间,他的世界天翻地覆。一位萍水相逢的方外之人,用生命的最后余晖,为他推开了一扇通往全然不同世界的大门。那扇门后,是名为“武道”与“道法”的浩瀚天地,却也伴随着“西域魔门”这等听起来就令人不寒而栗的威胁。
他深吸一口气,强迫自己冷静下来。悲伤无济于事,当务之急,是处理好眼前的事情,并思考未来之路。
他小心翼翼地再次检查了那枚触手温润的“纯阳令”和那个用油布紧紧包裹、丝线捆扎得严严实实的小木盒。木盒不大,入手却颇有分量,不知以何种木材制成,表面光滑,泛着幽暗的光泽,丝线打结的方式也极为奇特,似乎暗含某种规律,强行拆解恐怕会损坏里面的东西。他没有试图打开,这是对逝者的尊重,也隐约感觉到,这并非他该探究的东西。他将这两样东西与自己积攒的一些铜钱放在一起,用一块干净的厚布仔细包好,贴身藏于怀中。
然后,他将目光投向玉玑子道长的遗体。不能让道长暴尸于此,更不能让可能的追兵亵渎他的遗体。入土为安,是唯一的选择。
韩江月拿起屋角的铁锹,走到屋后一片向阳的缓坡上,这里视野开阔,能望见滔滔长江,四周生长着几株苍翠的松柏,环境清幽。他选了一处土质松软的地方,开始默默地挖掘。
一锹,又一锹。泥土的芬芳混合着青草的气息,汗水顺着他的额角滑落,滴入新翻的泥土中。他没有动用脑海中那些新得来的玄奥知识,只是凭借着一股质朴的信念和全身的气力,为这位给予他莫大机缘的道长,营造最后的安眠之所。
墓穴挖好,他回到茅屋,用自己最好的一床旧被褥将玉玑子道长的遗体仔细包裹好,然后费力地将其背负到墓穴旁。他轻轻将遗体放入穴中,跪在墓前,再次恭恭敬敬地叩了三个头。
“道长,您安息吧。您交代的事情,我韩江月铭记于心,只要一息尚存,必将其送至武当山。”他的声音不大,却带着金石般的坚定。
覆土,垒坟。他找来一块较为平整的青石,立于坟前,以指代笔,运转起体内那丝微弱却新生的内力,艰难地在石面上刻下了“恩师纯阳玉玑子之墓”几个歪歪扭扭的字。刻完,指尖已是血肉模糊,但他毫不在意。
做完这一切,日头已然升高。江风吹过松柏,发出沙沙的声响,仿佛天地也在为这位逝去的修道者送行。
韩江月回到寂静的茅屋,坐在床沿,心潮起伏。怀中的纯阳令和木盒沉甸甸的,不仅是实物上的重量,更是责任与承诺的重量。而脑海中那汹涌澎湃的信息流,更是让他感到一阵阵眩晕与震撼。
《北冥长生诀》……养吾剑法……
他闭上双眼,努力去梳理那些被强行灌注进来的知识。不同于村里郎中教的那些粗浅药理,也不同于老渔夫们口耳相传的驾船技巧,这些信息玄奥、深邃,字字珠玑,仿佛蕴含着天地至理。
《北冥长生诀》并非单纯的武功心法,开篇便阐述了一种宇宙观:“北冥者,天池也,其广不知几万里也。……穷发之北有冥海者,天池也。有鱼焉,其广数千里,未有知其修者……” 其核心精义在于“积厚蓄深,兼容并包”,修炼出的内力(或者说真气)中正平和,醇厚绵长,尤其善于滋养肉身、疗伤续命,更拥有一种“海纳百川”的特性,能缓慢同化、吸收天地间散逸的元气化为己用,对异种真气也有一定的包容与化解之效。这功法似乎极为看重修炼者的心境与天赋,强调“心合自然,道法自生”,与韩江月那“天生道胎”,能与万物气息感应的特质,竟是无比的契合。
而“养吾剑法”,与其说是杀伐之术,更像是一种修身养性的法门。剑诀强调“善养吾浩然之气”,剑招中正平和,守多于攻,意在淬炼心神,明心见性,以气驭剑,剑出则带着一股堂堂正正、不可侵犯的凛然之气。
“原来……这就是武道,这就是道法……”韩江月喃喃自语,心中充满了新奇与明悟。玉玑子道长不仅传了他功法,更在那灌顶的瞬间,将一些关于武道境界(如锻体、凝气、通脉)的基础认知,以及对“道”的模糊感悟,一并烙印在了他的灵魂深处,为他扫清了最初的理论迷雾。
他知道,自己不能再像以前一样,只是一个普通的渔家少年了。怀璧其罪,身负如此重托与隐秘,若无自保之力,莫说完成承诺,恐怕连自身都难保。魔门的威胁如同悬顶之剑,不知何时就会落下。
“必须尽快修炼!至少要有能力保护自己,才能踏上前往武当的路。”他下定了决心。
接下来的日子,韩江月的生活节奏发生了彻底的改变。
他依旧每日出船打渔,维持着基本的生活,但更多的时间,则投入到了对《北冥长生诀》和“养吾剑法”的修炼之中。
修炼的地点,他选在了玉玑子道长安眠的那片松柏坡地附近。这里僻静,少有人来,而且不知是否是因为道长在此长眠,气息残留,韩江月总觉得此地的气息格外清新纯净,让他心神更容易安宁。
初练《北冥长生诀》时,他依照心法所述,盘膝而坐,五心向天,尝试感应并引导天地间那虚无缥缈的“元气”。寻常人这一步可能需要数月乃至数年的水磨工夫,但韩江月那“天生道胎”的资质此刻展露无遗。他几乎在静坐入定的瞬间,就清晰地“看”到了(更多是一种灵觉层面的感知)周身空气中漂浮着的、如同萤火虫般微弱却确实存在的各色光点——那便是活跃的天地元气。
他依循法诀,以自身意念为引,如同一个初生的漩涡,开始缓慢地吸引、吸纳这些元气光点。光点透过皮肤毛孔,融入他的经脉,被炼化成一丝丝温暖、醇和的内力,如同涓涓细流,汇入尚显干涸的丹田气海。
这个过程并非一帆风顺。起初,他对元气的引导生涩无比,时断时续,引入体内的元气也颇为驳杂,炼化起来效率低下。但他心性坚韧,更有一种与自然天生的亲和力,每一次失败后,并不气馁,而是仔细体悟,调整呼吸与意念。
数日之后,他便能稳定地引气入体,那涓涓细流逐渐变得清晰、稳定。内力所过之处,经脉传来微微的酥麻与温热感,原本因那日渡送生机而有些亏空的身体,迅速得到了滋养和补充,甚至比以往更加精力充沛,感官也似乎变得更加敏锐。他能听到更远处江浪拍岸的声音,能看清对岸芦苇丛中水鸟梳理羽毛的动作。
他正式踏入了武道的第一个境界——【锻体境】。但这并非简单的打熬筋骨,而是以内力反哺肉身,是更高层次的“锻体”,效果远非寻常外功可比。
与此同时,他开始练习“养吾剑法”。没有真正的剑,他便折了一根粗细合适的树枝代替。
剑法招式并不繁复,更多的是对内力运转、身形步法以及与“浩然之气”契合度的锤炼。他手持树枝,按照脑海中的剑招图谱,一板一眼地练习。刺、撩、格、挡……动作起初僵硬迟缓,毫无威力可言。但他心性澄澈,修炼《北冥长生诀》带来的中正平和内力,与这养吾剑法的意境天然相合。
渐渐地,他的动作开始变得流畅,手中树枝挥动时,隐隐能带起一丝微不可查的风声。他尝试将体内那微弱的内力,依照剑诀所述,灌注于“剑身”之上。第一次成功时,那根普通的树枝尖端,竟似乎泛起了一丝极其淡薄、几乎难以察觉的莹润光泽,虽然一闪即逝,却让他欣喜若狂。
他沉浸在修炼的全新体验中,白天练剑,夜晚打坐练气,几乎废寝忘食。他能清晰地感觉到,自己的身体正在发生着脱胎换骨般的变化。力气更大,速度更快,反应更灵敏,对内息的掌控也日渐纯熟。不过十余日的光景,他丹田内的气流已然壮大不少,运转周身时,已是潺潺溪流,他水到渠成般地突破了【锻体境】的桎梏,迈入了【凝气境】。
这等修炼速度,若是传扬出去,足以让那些所谓的天才瞠目结舌。这固然有玉玑子灌顶传功打下坚实基础的原因,但更重要的,是他那“天生道胎”与《北冥长生诀》这门玄奇功法的完美契合。
这一日黄昏,韩江月刚结束一轮修炼,正在收拾东西准备回村,忽然听到村子里传来一阵喧闹和哭喊声,其中还夹杂着几声急促的铜锣响。
“出事了!”他心头一紧,立刻施展开这些日子练就的、远比以往轻盈迅捷的身法,朝着村中奔去。
刚靠近村口,就看到不少村民聚集在一起,面带忧色,中间围着的,是村里德高望重的老村正和几名青壮。地上躺着两个汉子,浑身湿透,身上带着伤,正被人搀扶着喝水,脸上满是惊魂未定的恐惧。
“是陈叔和李大哥!”韩江月认出这两人是今早一同出船的另一条船上的渔民。他连忙挤上前去问道:“村正爷爷,陈叔,发生什么事了?”
老村正看到韩江月,叹了口气,满是皱纹的脸上愁云密布:“是江月啊……唉,祸事啊!你陈叔他们的船,在乌鸦嘴那边,被‘排帮’的人给扣下了!”
“排帮?”韩江月眉头微蹙,他听说过这个名字,是近来在这段江面上活跃的一股水匪,据说手段狠辣,专门勒索过往的渔船和商船。
陈叔喘着粗气,心有余悸地补充道:“是……是啊!他们……他们领头的是个黑铁塔似的壮汉,凶神恶煞,说咱们这段江面以后归他们排帮管,要咱们每月上交五成的渔获做‘例钱’,不然就别想在这江上讨生活!我们争辩了两句,他们就直接动手抢鱼,还打人!我和老李是趁乱跳江游回来的……王老蔫他们几个,还被扣在那边呢!”
“五成?他们怎么不去抢!”
“这还让不让人活了!”
“排帮这群天杀的!”
村民们顿时炸开了锅,群情激愤,但眼神中更多的却是无奈与恐惧。他们只是普通的渔民,如何能与那些凶悍的水匪对抗?
老村正连连跺脚,声音沙哑:“这可如何是好!如何是好啊!王老蔫还在他们手上……”
韩江月看着悲愤而无助的乡亲们,又想起躺在墓中的玉玑子道长。道长为了守护重要的东西,不惜以身殉道。而如今,这些看着他长大的乡亲们面临欺凌,他又岂能坐视不理?
他深吸一口气,感受到丹田内那股温润却已然成形内力带来的底气,上前一步,沉声道:“村正爷爷,各位叔伯,大家别慌。王叔他们不能不救。我……我去乌鸦嘴一趟,跟他们讲讲道理。”
此言一出,所有人都愣住了,难以置信地看着他。
“江月,你疯了!那些可是杀人不眨眼的水匪!”
“你一个半大孩子,去送死吗?”
“别冲动,我们再想想办法……”
韩江月目光扫过众人,眼神清澈而坚定:“总得有人去。我水性好,脚程快,就算……就算谈不拢,想办法把王叔他们救出来也好。”他没有透露自己修炼武功的事情,这太过惊世骇俗。
最终,在老村正和村民们复杂而担忧的目光中,韩江月毅然转身,朝着乌鸦嘴的方向快步走去。夕阳将他的影子拉得很长,那曾经单薄的少年背影,此刻却仿佛多了一份沉静与力量。
他知道,这是他获得传承后,第一次真正意义上的面对外界的挑战。这不再是江中救人的义举,而是可能涉及武力冲突的江湖风波。
“养吾剑法……养浩然之气……”他默默回味着剑诀精义,心中的忐忑渐渐被一股初生的勇气所取代。他要去试试,试试自己这些日子的苦修,能否守护身边想要守护的人。
江风猎猎,吹动他的衣袂。少年孤身赴险的身影,逐渐融入苍茫的暮色之中。前方等待他的,将是他江湖路上的第一次实战考验,而那关于“排帮”以及其背后可能牵扯的更大风波,也悄然拉开了序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