够力荐小说推荐网
一个专门为书友推荐精彩小说的网站

小卒过河最新章节(于晓光小说全文阅读)

《小卒过河》第6章 济南打工

秋分节气过后,一场秋雨便从早晨淅淅沥沥地一直下个不停,这个时段的雨往往下的不太急,却往往下的时间比较长,给人一种秋雨缠绵的感觉。

说实在的,庄稼人从春耕春播忙到夏麦收割,又从夏忙到秋收秋种,辛勤劳作了大半年,此时,在这秋雨绵绵,雾霭朦胧的雨天里,也该好好的歇息一阵子了,人们从上午一直睡到下午,个个睡的伸胳膊蹬腿,鼾声中夹杂着“哼哼”的呻吟声。

睡吧,操劳过度的庄稼人们!

于晓光在这雨天里,呆在自己的一间卧室内,读着他前些日子从青州县城书店中买的书籍,他要从书中汲取精华,来充实自己的精神境界。他读这些书并不是想要成为什么样的人物,而是从书中懂得了伟人志士的生命中,历经沟沟坎坎,挫折磨难后终能取得成功的这么一个深刻道理,并从书中学习伟人们那种勇往直前,不怕困难的精神。因为于晓光心中始终有一个勇于拚搏力求发展的理想与目标。虽然他以后会发展到什么程度,目前他还不知道,不论是成功或是失败,他都要大胆地去闯一闯,试一试,拚一拚。既然他选择了在社会这所“综合性大学”中要锻炼自己,就算是撞的头破血流,他也决不后悔!

一场秋雨过后,天气变的有些凉爽了。俗话说,一场秋雨一场寒。毕竟,秋天已尽尾声,冬天即将到来。

这场秋雨过后没有几天,于晓光他们这些建筑工人接到了包工头张金德的通知:建筑队要去济南的一处工地干活。济南方面的工程负责人通过朋友介绍与张金德取得了联系,从而张金德才大胆地承包下了济南市的这个工程。据说是济南方面的建筑工地有些工程在冬季结冰之前有可能不能够按期完成,所以才多方招揽建筑队,张金德这个通知下达后,这十八名建筑工人中引起了不小的反响,其中有非常兴奋的,趁打工期问还能看到省城济南的风彩,有的则是担心去这么远的大城市干活到底能不能如愿领到工钱。是啊,毕竟这些建筑工人中也没有几个以前去过济南的,不了解外面的世界是什么个情况。其实,他们这种担心也是正常的。

对于于晓光来说,他是非常期望到济南去干活。常年生活在农村这个小圈子里,外面的大世界到底怎样?一无所知。在张金德的一番动员解释后,大家还是统一了观点,决定到济南府去闯一闯,长长见识。当然,这期间也少不了家人们的千叮咛万嘱咐。

第二天早上七点整,全体建筑工人在包工头张金德的带领下,坐上了直达济南的公共客车,在客车上他们透过车窗看到了公路两旁到处是一栋栋拔地而起的高楼,大大小小的场矿企业,还有一列列飞弛而过的火车,还有那一幅幅五颜六色的商业广告牌,悬挂在高高的铁架之上。所有的景象都令这些土生土长的庄稼人为之惊呼感叹!这个时候,他们都觉得两只眼睛不够用,目不暇接。有时赞美的词到了嘴边又无法表达了,每当这时,他们才感觉到自己肚中“墨水”太少了。于是,便有人开始慨叹自己的命运!

是啊,他们这些人当中,大部分都是头一次出这么远的门,对于这外面的世界如何精彩,没有一点儿概念。现在在这高速行驶的客车上,看到这一幕幕新鲜而又新奇的事物,怎么能不令他们心潮激荡,感慨万千呢!

当工友们你一句我一言地谈东道西的时候,于晓光却静静地望着远处,心中涌动着一股热流,一种渴望!

上午十点钟的时候,客车到达了目的地,济南市历城区北园路街道办事处建筑工地。中午饭后,包工头张金德给每人发了一把大铁锤一把小铁锤。具体工作是在北园路的路边五十公分深六十公分宽的边沟内铺填地卧石,(各种大小的石头块早已沿沟撒开了)张金德给工人们做了一个示范:用大铁锤把西瓜般大小的石头砸成立锥体形状的小块,然后再把平整的一面作底面平放在沟内,锥体向上。这是初步工序,最后在铺好的地卧石上面再灌注水泥沙浆。工人们看明白后,便每人分到了三十米长的一段,干了起来。

于晓光他们这些平时砌砖的建筑工人这是头一次干砸石头的活,可以说都是外行。刚开始干,费力气不少,可进度不快。并且有时不小心便被小碎石块蹦着腿和脚面,伤的重点儿的当时就渗出血,伤的轻点儿的,也是青一块紫一块的。于晓光的腿梁上也被小石头块蹦破了皮流出了血。刚开始干,他们还觉得不是太累,只是感觉到有些进度慢,可是二个小时以后,他们便都感觉有些吃力了,有的双手撑着膝盖,弯着腰“呼呼”地喘着粗气,于晓光这时也感觉就好像是撑不住了的样子,脸上的汗水不停地往下淌,两只手也起了水泡,每砸一锤石头手就被震的发麻,两只胳膊也感觉酸酸的疼。此时,工人们每完成一米路段,对他们说,就好像是一个大的胜利。

他们终于熬到了下午下班时间,一个个扛着大铁锤,手里提着小铁锤,拖着疲惫不堪的双腿,迈着沉重的步子,焉头耷脑地走回了住处。

回到住处后,每人一大碗肥肉炖白菜,四个馒头,半斤白酒下肚后,在水龙头旁,用湿毛巾胡乱地擦了一遍身子后,一个个便倒头呼呼大睡了。原先想看看美丽的泉城济南夜境的念头此时也抛置脑后了,不一会儿,整个住房內便是呼噜声一阵响过一阵,有的甚至牙齿咬的“咯吱咯吱”响。

于晓光躺在被窝内,读了一会儿《三国演义》后,也迷迷糊糊地睡着了。在他来济南之时,他捎带来了《三国演义》上下集,准备在下班之后读读小说,以解枯燥之意,可是依照这样的劳动强度,恐怕读书解燥的时间不会很多。

第二天早饭后,他们照样扛着大铁锤,提着小铢锤在各自的工段上继续重复着昨天的工作,虽然个个腰酸背疼,但是还是要继续坚持干。因为他们心中都明白:不但要大干,而且还要干的快干的好,不然,可能就会拿不到全额的工钱。这大城市的工程工作质量要求非常严格,必须要按时按质量地完成才行,工作必须达标。目前这个北园路铺填地卧石工程虽然不算是大工程,但是标准一样严格,锥形体的石块必须要摆平摆正,垫实,摆放均匀。这在有些人看来很简单,而实际上干起来并不容易,就像现实生活中有些事情一样,看似容易,但实际处理起来并不容易是一个道理。再说,哪有轻轻松松就能挣到钱的事情?一分钱都要付出不知多少的艰辛汗水!

世上根本就没有简单容易的事情!

这些道理对于晓光来说,他可能以前学生时期不能读懂这些道理的深刻内含,而现在,他经过一段时间的生活锻炼,已亲身体会到了这个道理的真理性。有句话叫:少时不懂曲中意,而今已成曲中人。可能讲的就是这种情况吧。

是啊,既然这份工作摆在面前,那没的说,再苦再累,也一定要干好干完。因为他们就是来干这份工作的人,这就是齐鲁大地上勤劳朴实,默默地毫无保留地奉献自己力量的庄稼人!

接下来的日子里,于晓光他们都是在这种状态中度过的,早饭后上工,大锤砸,小锤敲,然后便是一身汗水,晚饭几个大馒头,一盒菜,半斤白酒,吃下喝下后,便是四仰八叉地睡下,然后是鼾声大作,进入梦的世界。

经过十几天的这种机械式的劳作后,这项工程终于圆满完成了,此时于晓光他们终于有了一点自己的时间了,在下一个工地还没有施工的这个节骨眼上,他们这些农村人终于能够实现心中的一个小愿望了:到济南市里走走看看,领略一下闻名天下的“泉城”济南的风光。

这天早上七点多一点儿,于晓光他们十几个工友便兴致勃勃地从北园路向南沿着宽阔敞亮的柏油路一边走一边左右前后的观看,呈现在他们眼前的场境,令他们这些庄稼人不时的惊叹:济南市区的车辆太多了,各条街道上轿车,面包车,公交车,摩托车等各种车辆往来穿棱,一辆紧接着一辆,更有甚者在悬在半空中的高架路上飞驰而过。一栋栋雄伟华丽的摩天大楼矗立在眼前,仰头望,蓝幽幽的玻璃门窗折射着神秘。数不清的楼层令人遐想。低头看,路旁垂柳婆娑,掩映着琳琅繁华的商场。路上人来人往,车流不息。偶尔还会遇到金发碧眼的外国男女,令于晓光他们驻足凝视,目瞪口呆。于晓光他们继续漫无目的的向前走,便来到了济南市火车站附近,这里人挤人,人挨人,熙熙攘攘,人山人海。整个火车站就是一个人的海洋。火车站前街道上公交车,出租车,自驾车往来穿梭,一辆紧接着一辆。给人的一种感觉就是:济南市的人太多车辆也太多。

于晓光他们也没有一定的目的,就只是一直往前走,边走边看边谈论边惊叹。便来到了大湖的南门前,“呀,大明湖公园,真漂亮。”他们中的一个叫程燕军的年轻人惊奇地叫了一声。这时,大家伙便都止步于大明湖南门前,只见大明湖公园的南门,是由十八根又高又粗的红漆大木柱子支撑起一个高大的牌坊式红门楼,正面门楼下写着“大明湖”三个镏金大字。于晓光他们透过大明湖公园的铁栅围墙向里观看,因为他们舍不得花钱买票到公园内游览大明湖的美景。尽管他们是非常的向往大明湖的神奇美丽,但是在他们的心里,来济南打工是挣钱的,而不是来花钱观景的,他们还没有多余的“资本”去享受赏景观花带来的快乐。因此,他们也只能在外围观看大明湖公园那朦胧的湖光树影。

亲爱的读者,既然此时面对着这美丽的大明湖公园,不妨就让我们一起来尽情全面地领略一下“泉城”济南的美和大明湖这颗“泉城明珠”的亮丽景致吧。

济南市是一座历史文化名城,作为山东省的省会,它集攻治,经济,文化,教育,旅游于一体,济南市由于特殊的地理环境,三面环山,就像一个大的聚宝盆。因而市区内泉水众多,著名的有七十二名泉,皆为天然泉水。譬如:趵突泉,珍珠泉,黑虎泉,五龙潭,百脉泉,墨泉,芙蓉泉……等等,因此,济南市便被誉为“泉城”。泉水不仅给济南人民带来了灵气,而且以泉水而形成了众多的旅游胜地。其中大明湖由于得天独厚的奇特景观和匠心独酝的亭台轩榭,楼堂殿宇而被冠以“泉城明珠”的美誉。而“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山色半城湖”的生动描绘也正是对“泉城”济南和大明湖的美丽写照。

夏秋之季是游览大明湖的最佳时节,走进大明湖景区,首先映入眼帘的是湖畔四周一株株的垂柳,枝繁叶茂,绿意浓溢,柳丝在微风中婆娑起舞,像少女柔美的秀发轻轻地抚摸着人们的脸庞,小鸟在柳叶间“啾啾”歌唱。放眼向湖中望去,偌大的一汪湖水,金光闪闪,明亮如镜,清澈碧澄,微波荡漾。成群的金鱼儿在湖水中自由自在地游来游去,碧绿的水草在湖水中缓缓地扭动着柔软的腰肢。

大明湖是集众多泉水汇流而成的一个天然湖泊,多年来它有一个特点:久雨不涨,久旱不涸。湖面四周是大片的碧绿油亮的荷叶,层层叠叠,一株株亭亭玉立的荷花在翠绿鲜亮的菏叶间随风舞动,貌若仙子,姿态万千,白色的像玉,红色的似火,竟相争奇斗艳,含羞带笑。“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更是展示了荷花仙子的圣洁之美。

游船在湖面上缓缓地行驶,游客可以尽情地欣赏这水天一色,波光粼粼,红花绿叶的人间仙境,而游船身后泛起的涟漪汇成了一条好似飘飞的绸带,铺展在湖面,展现出了湖水的柔美。不经意间,荷叶间的水鸭子突然“扑楞”着翅膀,箭一般地踏着水面急驰而去。

在游船上,这时你会看到,湖中央有一个亭子,名曰:历下亭。当年乾隆皇帝亲笔题写的“历下亭”三个赤红大字跃然亭上,不得不令人感叹当年的乾隆盛世,同时,也能回味一下乾隆皇帝当年游览大明湖的美好雅兴。历下亭掩映在绿柳与湖光之中,俏丽挺拔,古朴典雅,朱梁画栋,翘角重檐。古式的木制结构,在湖光中尽显幽静避意。诗圣杜甫的“海右此亭古,济南名士多”的诗句,更增添了人们对历下亭的神往与畅想,在此亭品茶赏景的同时,还会你惊奇地看到“鲤鱼跳龙门”的奇妙景象。

值此秋季,乘船来到历下亭,四面清风阵阵,爽快怡人,正是领略“历下秋风”的神韵。

如若漫步湖畔西岸,便见游乐场所,有鸽子房,野鹤园,摩天轮,碰碰车,大摆锤,等等多处游乐设施,在此游玩会给你一种怡乐而又刺激,悠然自得的享受,惊险中又不失惬意。沿北岸向东走,便是令人敬仰的“铁公祠”,它是济南人民纪念明朝爱国忠臣铁铉的祠堂,面对“铁公祠”,不免又让我们回想起明朝时期那段朱棣与皇帝朱允炆的叔侄相残中铁铉公忠君报国的壮烈史篇。“浩气长存”也正是铁铉公给后世人留下的一种宝贵精神财富。

而与“铁公祠”相挨的是“佛公祠”,“得月亭”,“湖山一览楼”“小沧浪”等亭台轩榭,这一组建筑群南临清澈的湖水,北枕茂密浓郁的树林,幽静而典雅,古朴而又别致,魅丽独具,在此处便可尽赏“佛山倒映”的壮丽奇观。据说以前济南城南部的旅游胜地千佛山上的梵宇僧楼,翠柏苍松,尽皆倒映在这明净的大明湖中,令人赞叹称奇。

大明湖畔东北便是雄伟壮丽的“北极阁”,是供奉北极玄武大帝的一座庙宇,传说是玄武大帝在此震慑妖孽,保佑大明湖的风调雨顺,庇护着济南人民的平平安安。古老的神话传说不仅给大明湖增添了它的神奇与神秘,同时也彰显出了勤劳智慧的济南人民对大明湖的珍爱之情。

大明湖的美丽景观还远远不止以上几处,还有汇波楼,南丰祠,鸳鸯亭,稼轩祠,等等多处亭阁祠楼,而由它们所衍生出的诸多奇丽的人文景观,有“汇波晚照”,“明湖秋月”,“鹊华烟雨”,“钟鸣蛙静”,等等神奇而又魅丽的景象。而那些美丽的神奇传说,更为大明湖增添了几分神秘的色彩。

大明湖公园内的诸多桥也是一道独特的风景,桥是大明湖景区的动脉。形态各异,玲珑别致的奇特构造,风格俊美的诸多桥,构成了大明湖一道亮丽的令人赏心悦目的风景线。这些桥从外观上看,有单孔桥,多孔桥,拱型桥,平板桥,梯形桥,等等诸多样式,它们巧夺天工的精巧设计,让我们在享受桥的美妙的同时,也感叹“泉城”济南人民的聪明智慧。从桥的名目来看,有南丰桥,鹊华桥,芙蓉桥,藉香桥,等等十几处,正是这些美仑美幻的诸多桥,把大明湖各处的美景串联成了一幅鲜活的美丽画卷。

啊!置身于大明湖公园内,就像是身处人间仙境一般,飘飘然,如梦似幻。悠悠然,心旷神怡!

大明湖实在是太美了!无愧于“泉城明珠”的美誉。我敢相信,随着“泉城”济南的快速发展,大明湖这颗“明珠”一定会越来越向世人展现它的美丽!

对于于晓光他们这些庄稼人来说,大明湖的美也许是他们想也想不到的,他们也只能从外围看到了大明湖公园的一个大致轮廓而矣,但就是这一丁点儿的美景已让他们感觉到无比的兴奋与欢欣。

接下来,他们一行人又沿着繁华的街道,步入了脚步匆匆的人流中。

继续阅读

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