够力荐小说推荐网
一个专门为书友推荐精彩小说的网站

第3章

联军行至昆仑山东麓的昆仑关时,被吐蕃的先锋部队拦住了去路。昆仑关地势险要,两侧是陡峭的山崖,中间只有一条狭窄的通道,素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称。吐蕃人在关隘上筑起了坚固的堡垒,弓箭手密布,联军一时难以突破。

“林都护,吐蕃人占据天险,硬攻损失太大。”苏廉望着关隘上的吐蕃守军,眉头紧锁,“我们的粮草只够支撑十日,若不能尽快破关,恐怕会陷入困境。”

林峰点点头,他早已注意到吐蕃的防御部署。关隘两侧的山崖上不仅有弓箭手,还堆放着滚石和擂木,显然是早有准备。“赵虎,你带一队人从右侧的山崖绕过去,探查是否有小路可以通关。李三,你带人在关前挑战,吸引吐蕃人的注意力。”

赵虎和李三领命而去。李三带着几名精锐捕快来到关前,高声喊道:“吐蕃的鼠辈,敢不敢出来与爷爷一战?躲在关隘里当缩头乌龟,算什么英雄好汉!”

关隘上的吐蕃将领探出头来,正是被生擒后又逃脱的吐蕃大将论赞婆,他是论钦陵的弟弟,武功高强,性情残暴。“大唐的狗贼,上次侥幸让你们赢了一场,这次定要将你们碎尸万段!”论赞婆怒吼着,下令弓箭手放箭。

箭雨如流星般射下,李三带领众人灵活闪避,退回了联军大营。与此同时,赵虎带着人找到了一条隐蔽的小路,这条小路位于山崖的另一侧,极为陡峭,只能单人通过,而且尽头就在关隘的后方。

“林都护,小路虽险,但确实是破关的良机。”赵虎兴奋地说,“我带五十名身手敏捷的兄弟,从这条小路绕到关后,发动突袭,你们从正面进攻,前后夹击,定能破关。”

林峰却摇了摇头:“这条小路太过险要,若被吐蕃人发现,五十名兄弟恐怕会全军覆没。而且,论赞婆狡猾多端,关后未必没有埋伏。”他沉思片刻,继续道,“我们可以将计就计,故意让吐蕃人发现赵虎的行踪,引诱他们分兵防守,然后再寻找破关的机会。”

计划制定完毕,赵虎带着人故意在小路入口处留下痕迹,然后悄悄退回大营。果然,没过多久,关隘上的吐蕃军队就分兵一半,前往小路的尽头设伏。林峰见吐蕃人中计,立刻下令:“苏兄,你带领于阗国和疏勒国的军队从正面进攻,牵制吐蕃人的主力。阿依古丽公主,你带领骑兵绕到关隘左侧,寻找进攻的缺口。我带一队人从正面突破,直取论赞婆。”

联军的进攻正式开始。苏廉带领军队在关前架起云梯,发起猛烈的攻击。吐蕃人凭借着关隘的优势,顽强抵抗,滚石和擂木不断落下,联军伤亡惨重。阿依古丽公主则带领骑兵在关隘左侧来回冲杀,吸引吐蕃人的注意力。

林峰抓住时机,带领精锐捕快,利用盾牌抵挡箭雨,快速冲到关隘下方。他纵身一跃,踩着云梯爬上关隘,弯刀挥舞间,几名吐蕃弓箭手应声倒地。论赞婆见状,怒吼着冲了上来,手中的狼牙棒带着风声砸向林峰。

“你的对手是我!”林峰冷笑一声,弯刀与狼牙棒相撞,发出“铛”的一声巨响。论赞婆的力气极大,林峰只觉得手臂发麻,连连后退。但他凭借着灵活的身手,不断躲避论赞婆的攻击,寻找反击的机会。

就在这时,关隘后方突然传来喊杀声——赵虎带着人从小路绕到了关后,发起了突袭。吐蕃人腹背受敌,顿时乱作一团。论赞婆见状,心中大乱,露出了破绽。林峰趁机上前,弯刀直取论赞婆的咽喉,论赞婆惨叫一声,倒在地上死去。

吐蕃军队失去了首领,纷纷溃逃。联军顺利攻占了昆仑关,打开了通往吐蕃腹地的大门。然而,就在众人欢庆胜利时,一名斥候匆匆赶来,神色慌张:“林都护,不好了,我们的粮草大营被吐蕃人偷袭了,粮草损失大半!”

林峰的脸色瞬间变得凝重。粮草是军队的生命线,损失大半意味着联军将陷入极大的困境。“是谁带领吐蕃人偷袭的?”

“是吐蕃的赞普赤都松赞亲自带领的精锐部队,他们采用了声东击西的战术,在我们进攻昆仑关时,偷袭了粮草大营。”斥候回答道。

苏廉走到林峰身边,沉声道:“赤都松赞是吐蕃的年轻赞普,野心勃勃,手段狠辣。他亲自带兵偷袭粮草大营,显然是想将我们困死在昆仑关。”

“我们还有多少粮草?”林峰问道。

“最多只能支撑三日。”负责粮草的将领回答道,“而且,附近的水源也被吐蕃人下毒了,我们的饮水也成了问题。”

众人的心情都沉重起来。昆仑关地势险要,易守难攻,但也是个绝地,一旦粮草和饮水断绝,联军将不战自溃。阿依古丽公主沉思片刻,说道:“昆仑山东麓有一个名叫‘月牙泉’的绿洲,那里有充足的水源和牧草,或许可以找到一些补给。而且,我的部落曾在那里放牧,熟悉那里的地形。”

“事不宜迟,我们立刻动身前往月牙泉。”林峰当机立断,“苏兄,你带领大军断后,防止吐蕃人追击。我带着赵虎、李三和一部分精锐,先去月牙泉探查情况,寻找补给。”

林峰带领众人快马加鞭,前往月牙泉。经过一天的跋涉,终于抵达了目的地。月牙泉果然名不虚传,一汪清泉如月牙般镶嵌在绿洲之中,周围是茂密的牧草,还有许多野生动物在附近活动。

“太好了,这里有充足的水源和猎物,足够我们支撑一段时间。”赵虎兴奋地说,立刻带人去打猎和取水。

然而,就在众人放松警惕时,阿依古丽公主的一名亲信突然脸色惨白地跑来:“公主,林都护,这附近有吐蕃人的踪迹!”

林峰立刻下令众人戒备。他顺着亲信指的方向望去,只见远处的沙丘后有许多人影在活动,显然是吐蕃人的埋伏。“赤都松赞果然狡猾,他早就料到我们会来这里寻找补给,设下了埋伏。”

“我们现在怎么办?”李三问道,“吐蕃人的人数比我们多,而且我们已经断粮断水多日,战斗力大打折扣。”

林峰沉思片刻,说道:“月牙泉的地形复杂,沙丘众多,适合打游击战。我们可以利用地形,分成几队,轮流骚扰吐蕃人,消耗他们的体力和粮草,等待苏兄的大军赶来。”

众人按照林峰的计划,分成了三队。赵虎带领一队人在沙丘中设置陷阱,李三带领一队人用弓箭骚扰吐蕃人,林峰则带领一队人守护水源,防止吐蕃人抢夺。吐蕃人几次发起进攻,都被联军巧妙地击退,损失惨重。

僵持了两天后,苏廉带领大军赶到,与林峰的队伍汇合。联军的兵力大增,赤都松赞见势不妙,想要下令撤退。“不能让他跑了!”林峰大喊一声,带领联军发起了总攻。

联军士气高涨,如猛虎下山般冲向吐蕃军队。吐蕃人早已疲惫不堪,面对联军的猛攻,纷纷溃逃。赤都松赞想要骑马逃跑,却被林峰追上。两人展开了激烈的厮杀,赤都松赞的武功虽高,但不如林峰经验丰富,几个回合下来,就被林峰打倒在地,生擒活捉。

这场战斗,联军大获全胜,不仅缴获了大量的粮草和兵器,还生擒了吐蕃赞普赤都松赞。消息传开后,吐蕃国内震动,许多部落纷纷宣布脱离吐蕃,向大唐臣服。

在月牙泉的绿洲上,林峰召集了联军的将领和西域诸国的使者,商议如何处理吐蕃的问题。阿依古丽公主建议道:“赤都松赞野心勃勃,若将他放回吐蕃,恐怕会卷土重来。不如将他押回长安,交由天后处置,同时扶持吐蕃内部亲唐的部落首领,建立亲唐的政权。”

苏廉表示赞同:“公主说得有道理。将赤都松赞押回长安,可以彰显大唐的威严,也能震慑吐蕃的残余势力。扶持亲唐政权,则可以确保吐蕃不再对西域构成威胁。”

林峰点点头,决定采纳他们的建议。他让人将赤都松赞关押起来,派专人护送回长安,同时派使者前往吐蕃,与亲唐的部落首领谈判,商议建立新政权的事宜。

处理完吐蕃的紧急事务后,林峰带领联军返回疏勒城。此时的疏勒城已经成为抗蕃联盟的中心,西域诸国的使者云集于此,共同商议西域的未来。在林峰的主持下,西域诸国签订了《疏勒盟约》,约定共同臣服大唐,互不侵犯,共同抵御外敌。

盟约签订的当天,疏勒城举行了盛大的庆典。百姓们载歌载舞,庆祝西域的和平。林峰站在王宫的城楼上,望着下方欢庆的人群,心中充满了感慨。从长安到西域,他历经艰险,终于实现了西域的和平与稳定,没有辜负天后的信任和百姓的期望。

然而,就在庆典举行到一半时,一名侍卫匆匆赶来,神色慌张地对林峰说:“林都护,不好了,班勇在押送回长安的途中逃跑了!”

林峰的脸色瞬间变得凝重。班勇是金莲会的教主,狡猾多端,他的逃跑,无疑会给西域带来新的隐患。“他是怎么逃跑的?押送的人呢?”

“班勇买通了押送的士兵,在途中制造混乱,趁机逃跑了。目前还不清楚他的下落,只知道他逃向了吐蕃的方向。”侍卫回答道。

“看来班勇还不死心,想要联合吐蕃的残余势力,卷土重来。”苏廉皱起眉头,“我们必须尽快找到他,否则后果不堪设想。”

林峰立刻下令,在西域全境发布通缉令,悬赏捉拿班勇。同时,他派赵虎和李三带领精锐捕快,前往吐蕃边境探查班勇的下落。自己则留在疏勒城,处理西域的日常事务,防备班勇的反扑。

几天后,赵虎和李三传回消息,班勇果然在吐蕃边境联合了一批吐蕃的残余势力,成立了“复蕃会”,声称要推翻大唐在西域的统治,恢复吐蕃和金莲会的荣光。他们还攻占了吐蕃边境的一座小城,作为自己的基地。

“班勇真是死不悔改!”林峰怒喝一声,立刻召集联军将领,商议讨伐班勇的事宜。“班勇的势力虽然不大,但他熟悉西域的地形,又有吐蕃残余势力的支持,若不尽快剿灭,恐怕会成为心腹大患。”

阿依古丽公主建议道:“班勇占据的小城地势险要,易守难攻。我们可以采用围而不攻的战术,切断他们的粮草和水源,让他们不战自溃。同时,派使者前往吐蕃的亲唐部落,请求他们的支援,形成合围之势。”

林峰采纳了阿依古丽公主的建议,带领联军包围了班勇占据的小城,同时派使者前往吐蕃亲唐部落求援。班勇几次试图突围,都被联军击退,城中的粮草和水源越来越少,士气低落。

僵持了十天后,吐蕃亲唐部落的援军赶到,与联军形成了合围之势。班勇见大势已去,想要再次逃跑,却被林峰堵个正着。“班勇,你作恶多端,今日就是你的死期!”林峰怒喝一声,弯刀直取班勇。

班勇知道自己难逃一死,疯狂地冲向林峰,想要与他同归于尽。两人展开了最后的激战,班勇的武功虽然高强,但此时已是强弩之末,最终被林峰一剑斩杀。随着班勇的死去,他成立的“复蕃会”也随之瓦解,吐蕃的残余势力被彻底肃清。

彻底平定班勇后,西域终于迎来了真正的和平。大唐在西域设立了安西都护府和北庭都护府,加强了对西域的管辖。林峰作为西域都护使,致力于促进西域的经济发展和文化交流,西域与中原的往来日益密切,丝绸之路再次繁荣起来。

半年后,武则天的诏书传到了疏勒城,召林峰和苏廉返回长安。诏书中,武则天对林峰在西域的功绩给予了高度评价,封他为镇国大将军,赐爵“西域侯”,苏廉也被晋升为御史大夫。

接到诏书的当晚,林峰与苏廉、阿依古丽公主等人在王宫举行了告别晚宴。阿依古丽公主举起酒杯,对林峰道:“林都护,感谢你为西域带来了和平。你的恩情,西域的百姓永远不会忘记。”

林峰站起身,举杯回敬:“公主客气了,西域的和平,是我们共同努力的结果。我相信,在大唐的庇护下,在公主和各位的治理下,西域的未来一定会更加美好。”

苏廉拍了拍林峰的肩膀,感慨道:“林兄,从长安到西域,我们并肩作战,历经艰险,终于完成了使命。回到长安后,我们还要继续为大唐效力,守护大唐的安宁。”

林峰点点头,心中充满了不舍。西域的这片土地,已经成为了他的第二故乡,这里的百姓,这里的山水,都让他难以忘怀。但他知道,长安还有他的家人,还有天后的嘱托,他必须回去。

第二天清晨,林峰和苏廉带领着亲卫,踏上了返回长安的路途。阿依古丽公主和西域诸国的使者亲自到城外送行,百姓们夹道欢呼,为他们送行。林峰骑在马上,回头望向疏勒城,心中充满了感慨。

一路上,风景如画,丝绸之路上来往的商队络绎不绝,西域的百姓安居乐业,一派祥和的景象。林峰知道,这就是他为之奋斗的目标,也是大唐强盛的象征。

经过一个月的跋涉,林峰和苏廉终于回到了长安。长安的城墙依旧雄伟,街道依旧繁华,百姓们听说林峰平定西域归来,纷纷涌上街头,想要一睹他的风采。武则天亲自在城门口迎接他们,对他们大加赞赏。

在紫宸殿上,武则天设宴款待林峰和苏廉,文武百官作陪。宴会上,武则天再次表彰了林峰的功绩,赏赐了大量的金银珠宝和良田美宅。林峰却婉言谢绝了,他说道:“天后,臣之所以能平定西域,全靠陛下的英明领导和将士们的奋勇杀敌。这些赏赐,臣不敢独自接受,还请陛下将这些赏赐分给战死的将士家属,以慰他们的在天之灵。”

武则天对林峰的谦逊和仁义更加赞赏,当即下令,将赏赐分给战死的将士家属,并追封他们为烈士。文武百官也对林峰敬佩不已,纷纷称赞他的品德。

回到长安后,林峰并没有沉迷于功名利禄,而是致力于整顿吏治,打击腐败,为百姓办实事。他的事迹在长安广为流传,成为了百姓心中的英雄。苏廉则在御史大夫的职位上,兢兢业业,弹劾贪官污吏,为大唐的政治清明做出了重要贡献。

几年后,西域传来消息,阿依古丽公主成功统一了于阗国,并带领于阗国成为了大唐最忠诚的属国,西域的和平与稳定得到了进一步的巩固。林峰站在长安的城楼上,望着西域的方向,心中充满了欣慰。他知道,西域的和平之路虽然漫长,但只要大唐和西域诸国团结一心,就一定能守护好这片土地,让丝绸之路的繁荣永远延续下去。

夕阳西下,金色的余晖洒在长安的城墙上,也洒在林峰的身上。他的身影被拉得很长,仿佛一座守护大唐的丰碑。从长安到西域,从捕吏到大将军,他用自己的智慧和勇气,书写了一段属于自己的传奇,也为大唐的强盛,增添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继续阅读

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