够力荐小说推荐网
一个专门为书友推荐精彩小说的网站
完结版《太乙尘歌》章节阅读

太乙尘歌

作者:朕的传国玉玺不见了

字数:121032字

2025-11-24 连载

简介

如果你正在寻找一本充满奇幻与冒险的都市修真小说,那么《太乙尘歌》将是你的不二选择。作者“朕的传国玉玺不见了”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个关于楚子厚陈粒的精彩故事。本书目前已经连载,喜欢阅读的你千万不要错过!

太乙尘歌小说章节免费试读

正月十六,开学期。

寅时刚过,东厢房内已亮起灯火。小子厚不用师父催促,自己一骨碌爬起身,利落地穿上那身蓝色新棉袄,又将昨夜师父检查过多遍的书包背在肩上,对着水盆里的倒影照了又照。

三阳子看着他忙碌的小身影,眼中含笑,将一碗热气腾腾的米粥和两个煮鸡蛋放在八仙桌上:“快些吃,莫要误了辰时点名。”

小子厚应了一声,坐下扒饭,眼睛却不时瞟向窗外渐亮的天色。今日是他第一天入学,心里像是揣了只小兔子,砰砰直跳,既盼着那一刻快点到来,又隐隐有些怯意。

“莫慌,”三阳子看出他的紧张,温言道,“读书是明理之事,与修道一般,贵在持之以恒,不在朝夕之功。陈老师是宽厚之人,同学们也都是乡里乡亲的孩子,很好相处。”

小子厚点点头,咬了一口鸡蛋,忽然想起什么,含糊不清地问:“师父,我下午回来还要打坐认字吗?”

“自然要,”三阳子正色道,“上学是增广见闻,打坐是修炼根本,二者并行不悖。日后你便知,经史子集与道藏玄章,本是同源之水。”

饭后,三阳子亲自将小子厚送到观门外。晨光熹微,山间雾气未散,通往山下的小径湿漉漉的。小子厚走出几步,又回头望去,只见师父站在那方斑驳的“清微观”匾额下,青灰色的道袍融入晨雾,唯有目光一如既往地温和坚定。他用力挥了挥手,转身迈开了步子。

村小学就在周家坳东头,原是座旧祠堂改建的,白墙灰瓦,院子里立着一根旗杆。小子厚走到学堂门口时,里面已经传来了琅琅读书声。他深吸一口气,整了整衣襟,才抬脚迈过那高高的木门槛。

陈泽涛老师正站在讲台上,领着十几个年纪不等的孩子诵读《三字经》。见小子厚进来,他和蔼地笑了笑,示意他先在后面空着的一张矮凳上坐下。

“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 孩子们的声音清脆整齐。小子厚听着这陌生的篇章,有些茫然,但很快便被那韵律吸引,嘴唇不由自主地跟着微微翕动。

陈粒坐在前排,回过头来冲他眨了眨眼,嘴角弯起鼓励的笑容。

早课过后,陈老师开始正式授课。今日讲的是“天地人”三才之义。他在斑驳的黑板上写下这三个字,转身面向台下稚嫩的面孔。

“天覆地载,人居其中。上有日月星辰,风雨雷电;下有山川河岳,草木虫鱼。我们人生于天地之间,当知敬畏,亦当知探索。”陈老师的声音不高,却清晰入耳,“故而,我们既要读书明理,也要格物致知。”

小子厚听得入神,只觉得陈老师的话,与师父平日讲的“道法自然”、“天人合一”隐隐相合。当陈老师讲到“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时,他忽然想起师父每日清晨雷打不动的练拳,那不也是一种“自强不息”吗?

课间休息时,孩子们一窝蜂地涌到院子里。几个调皮的男孩围着小子厚,好奇地打量他的道袍和书包上的太极图。

“你就是清微观的小道士?”一个虎头虎脑的男孩问道,“你会不会法术?能变出糖人来吗?”

小子厚老实摇头:“师父还没教我法术,只教我认字打坐。”

陈粒挤过来,叉着腰对那几个男孩说:“你们别闹!子厚刚来,不许欺负他!”

那虎头男孩挠头嘿嘿一笑:“谁欺负他了,我们就问问嘛。”说着,他从口袋里掏出一颗烤红薯,掰了一半递给小子厚,“给,我娘早上刚烤的,可甜了。”

小子厚接过,道了谢。热乎乎的红薯吃在嘴里,甜丝丝的,那份初来乍到的生疏感,似乎也随着这口甜意化开了些许。

上午的课程主要是识字和算术。小子厚有师父教的底子,识字竟比一些年纪大的孩子还快,引得陈老师多次投来赞许的目光。只是算术于他全然陌生,那些弯弯曲曲的符号看得他头晕。

午时放学,陈粒主动邀他一同回家吃饭。陈师母是个温婉的妇人,特意炒了鸡蛋,还蒸了腊肉招待他。饭桌上,陈泽涛问起三阳子道长的近况。

“师父一切都好,就是…有时咳嗽。”小子厚老实回答。

陈泽涛叹了口气:“道长是高人,只是这世道…唉。你既入他门下,又有机缘读书,定要珍惜,将来无论出世入世,都需有安身立命之本。”

小子厚似懂非懂地点头。

下午回到道观,日头已偏西。三阳子正在院中翻晒药材,见他回来,只淡淡问了句:“回来了?今日学堂如何?”

小子厚顿时来了精神,叽叽喳喳将一日见闻道来,从晨读《三字经》到陈老师讲三才,再到课间分食的红薯,说得小脸泛红。

三阳子静静听着,末了,只点评一句:“陈老师所言不差,读书与修道,皆是求真之路。”

晚课照旧。或许是白日里用脑多了,今晚打坐时,小子厚觉得心神格外容易涣散,总是不由自主地想起学堂里的情景。三阳子也不苛责,只在他身后轻轻一拍,一股温和的气息透体而入,助他收摄心神。

临睡前,小子厚将新发的课本工整地放进书包,又将那盏灵气盎然的莲花灯摆在床头。月光再次洒满庭院,透过窗纸,温柔地笼罩着他。

这一夜,他梦见自己时而坐在学堂里摇头晃脑地诵读诗书,时而又在道观古井边闭目打坐。书声与道韵交织,竟汇成一首和谐而奇妙的乐章。

道历四千六百八十六年正月十六,稚子入学堂,初闻圣贤章。

赞曰:晨光入学堂,书声启鸿蒙。三才通大道,同窗情谊浓。归来勤修持,文武两相融。他日展鹏翼,乾坤在掌中。

继续阅读

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